如何做财务分析?

黄强


说多了是本书,所以说少一点。但是说少点你也别真以为千把字能够解决问题,世界大着呢,学生多着呢,人家几年几年学的财务,我千把字就概括了,这不现实。

第一步:任何财务分析都讲个流程,当然是先看宏观,再看行业,再看企业,然后再到财报分析。所有的研报,信用评级,尽职调查都是这个套路(尽职调查三条线,业务先行,财务居中,法务断后)。如果你没看透宏观,就对一家企业下定论,那是不现实的。当然,在此对宏观不多言。其实关键是看行业,行业两个角度,行业的生命周期,你看看他到底是老年还是少年,少年企业闯劲足欠债多,老年企业赚钱稳定,欠债少,但是终究躲不过衰老。行业的另一面是因素分析,供应商,客户,替代商品,竞争对手,行业位置,互补产品。看看这产业别人会不会一窝蜂的进来抢生意。

第二步:了解企业,从看报表附注开始。也就是顺着看报表,报表写在前面的,包括摘要和业务介绍,是上市公司的文字硬功夫,要写的花团锦簇,你看着他吹,吹号了记录你的疑问,这些疑问诸如:为什么某个客户和供应商占比这么大?是不是关联方?质押多不多,担保多不多?这些都会在不好的时候导致火烧连营。还有就是业务有没有潜力,如果这个行业就他一家,那就是好事,如果这个行业他是小虾米,还有一万头鲸鱼在行业中蹲守,你理他干嘛?!

第三歩:了解财务数据。我们找我们喜欢的数据:

1、净利润最好年年递增,相对应的,扣非净利润,营业收入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最好同步递增,少一个不递增都会让人膈应。

2、资产最好多余负债,这没问题,资产最好都是流动资产,就是在手的银行存款人民币,负债最好是长期负债,最近几年不用还。另外还要分出负债里面的金融负债和经营负债,区别就在于要利息,要利息的债越少越好。另外资产的下面非流动资产最好不要太多,多了准没好事。因为变现是在困难。

3、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最好都高于20%。当然净利润最好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真正经营所得。

4、拿过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越高越好,这是真正赚钱,投资活动现金流要看菜下饭。投资当然要有,但是不能激进投资,激进投资就是经营活动现金流无法支付投资的流出。融资活动现金流,这部分就是股东给的,或者债主给的。伸手要钱的企业不羞耻,你赚回来就行了。如果不赚钱还伸手要钱,那么天下韭菜也不是好欺负的。

5、一般财务早期分析不看股东权益变动,投资成功数钱用的。

一篇简单的文字叙述,未必有用,但基本上也不是绝对没用,的确有时候几分钟就能浏览一个标的,该诬陷诬陷,该怀疑怀疑。细致点的专业人士会继续去挖掘数据找怀疑。另外这上面是建立在企业不舞弊前提下的。舞弊可以从科目中发现一小部分,大多数的舞弊需要专业人士带着圣旨去查账,一个小散户探头探脑到上市公司财务部,人家是不会搭理你,用两个保安招呼你。再说,有些舞弊你也没办法。扇贝跑了,你潜水也数不清啊。


凯恩斯


进入到股市投资,往往第一的感受是“迷茫”“激动”“惶恐”。为什么呈现这般五味杂陈的情绪呢?是因为面对股市,一无所知,既不知道如何选股,又不知道如何投资,更加不知道盈利亏损与否,摆在自己面前的问题太多太多。而更多的投资者,选择的是逃避,没有正视问题的所在。

有的投资者会选择“碰运气”式的投资,即时热点、相关概念跳出来的上市公司股票,选择碰碰运气。还有的投资者会选择学习“技术”,利用指标、均线或者某种图形来解读股市。而这些,能更好的应用在股市吗?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灵活运用。我们可以反向思考,股市中的上市公司,是因为运气或者技术,股票价格才能上涨吗?并不是,可能是一个相关的概念股票价格上涨,而背后则是对其未来业绩的预期。实则,是上市公司的业绩能力、盈利能力、相关概念影响股票价格。相关概念存在,如果没有业绩、盈利能力支撑,仅仅是个短期,不能长期影响。上市公司业绩能力、盈利能力才是上市公司价值影响股票价格的本质。那么这些,能被哪些内容所体现呢?就是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

如果做财务分析?

上市公司的财务内容很多,少则几十项,多则几百项,要全然做财务分析,实在困难。股市3600余家上市公司,一家上市公司分析半天,就需要5年的时间。所以,面对大量的财务数据,需要捡重要的进行分析。那么,到底如何做财务分析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有哪几项财务数据能很好体现出一家上市公司的情况;再是,利用什么标准进行分类,把好的留下,然后把次的剔除;最后,再进行更为严格的赛选。

有哪几项财务指标更好体现出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呢?1、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这是一项上市公司净利润与净资产的关系,能更好体现出一家上市公司利用净资产的效率关系;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也就是这家上市公司一年能收多少钱,做多少钱的生意;3、净利润。能考量出一家上市公司到底赚了多少钱,是否出现过亏损的情况;4、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能直观反映这家上市公司是否具有强增长的能力;5、股息率水平。更好反映出这家上市公司分红意识,并且股息率较高,还能更好回笼资金。

我们先来看看这家上市公司最近6个季度的基本情况,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很质优,分别为61.97%、38.93%、40.12%、23.77%、30%、31.91%,52.07%、32.21%、38.27%、23.56%、26.43%、22.22%。净利润没有一个季度出现亏损的情况,并且盈利能力逐年增加。说明这家上市公司,具有很强的增长性以及盈利能力。那么,我们再来看这家上市公司的股息率水平:

虽然这家上市公司股息率称不上高,但绝对不是低的水平。最近一些年份保持2%以上的股息率,说明这家上市公司有更多的资金能分给股民。现金股息,能更好的回笼资金,使自己的投资更具有规避风险的能力。这样的数据何为好呢?现金股息,越低、甚至没有股息,这样的数据肯定是不行的。好的上市公司,能稳定保持股息率较高的水平。我们再来看看这家上市公司的历年净资产收益率:

这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股市3600余家上市公司中难找出10家这样水平的数据,很是质优。净资产收益率是上市公司净利润与净资产之间的除法关系,能更好体现出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当然,并不是其中一年的数据特别质优就是好的,而是需要连续多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的水平才是。那,我们再来对比对比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

这家上市公司与上述一家上市公司进行对比,是否一目了然呢?最近6个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49%、477.87%、-35.54%、-45.38%、-231.97%、-136.33%,12.64%、160.5%、44.77%、31.58%、-1.4%、-58.21%。这样的数据,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吗?并不具备。对比上述的那家上市公司,很明显,不管是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出现了负增长情况。而净利润水平呢?分别为8.28亿、2.59亿、2.77亿、3.28亿、-10.93亿、9392.8万,还出现了亏损的情况。这样的上市公司价值性并没有上述中的价值性高。我们再从股息率的角度去看看:

我们再来看这家上市公司的股息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股息率常年不超过1%,甚至超过0.5%的水平都是少数。而净资产收益率呢?很不稳定,部分年间能超过15%的水平,但并不能保持,2018年还出现了负数。这样的上市公司,价值性比上述的那家上市公司价值性高吗?并没有。

有对比才有伤害,应该如何做财务分析?就是要将一些财务数据拿出来,然后进行对比,选择最好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财务分析,需要的是对比,才能更好的分析。我们再来看一家上市公司:

这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6个季度分别为:5.19%、-18.8%、5.05%、22.69%、38.83%、25.16%,22.41%、4.44%、18.59%、22.19%、35.84%、23.83%。有个位数增长,有负数增长。这种情况有应该如何分析呢?这就需要详细对比其他财务信息,净利润没有出现过亏损,然后看看股息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水平:

这家上市公司的股息率还算马马虎虎,近些年股息率均大于1%,虽然说不上股息率高,也不能说很低,毕竟超过了1%的水平。而净资产收益率的水平呢?也是能连续几年超过15%的水平,也是不错。从综合对比的角度讲,这家上市公司,算是质优。在一两个指标分析不出来基本情况的时候,就需要叠加多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如何做财务分析?要是将所有的财务分析全然分析透彻,需要大量的时间,往往做不到详尽。而提炼一些重要指标,比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净利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股息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然后进行对比分析,能更好的做财务分析。


厚金说


通常地,我们说财务分析是指:以会计核算和报表数据为基础,借助专业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技术。

当然,关于财务分析的定义,也还有其它的表述: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Water B.Neig认为:财务分析的本质是搜集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与解释的技术。


事实上,财务分析是一个很广的概念,从公司经营管理者的角度,财务分析更偏向于经营分析,所依赖的数据与业务密切相关;从公司投资人的角度,财务分析则更注重各项财务关键指标的分析,以了解公司的经营结果。投资人、经营者、股东、债权人。。。不同身份的公司相关者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都会有所侧重,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从投资者的角度,如果想了解、评价一家公司,通常会自上而下,先进行与公司商业模式有关的定量分析,再进行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定性分析。


公司基本面的定性分析

巴菲特曾经说过:宁可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定性分析是从大的层面对公司基本面有整体的了解,一般从公司的商业模式出发,理解公司赚钱的逻辑,分析公司竞争力和未来成长空间。分析过程中,会重点关注这样一些因素:

  • 国家宏观政策、产品政策对公司的影响;

  • 在上下游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

  • 所属行业的市场需求空间;

  • 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 公司的竞争优势,以及优势的可持续性;

  • 公司的未来战略和规划;

  • 公司的治理结构;

波特的五力模型也是定性分析的工具,可以为公司基本面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当然,没有一家公司会十全十美,完美没有瑕疵,投资者最终是在各项影响因素中间进行权衡和取舍,抓住影响公司发展的核心因素,舍弃细枝末节的小缺陷,从中判断一家公司的质地。


定量的财务分析

三大报表是财务分析的基础,依托于三大报表数据,财务分析可以从这三个维度入手:

1、资产的质量 什么是资产?从会计的角度,是要能够在未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流入的资源。资产的质量,首先要看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如果应收账款存在大量坏账的风险,如果存货需要计提跌价准备,如果资产有大幅的减值,那么,资产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其次,则要看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负债表中从上到下,报表项目按照流动性强弱排列,如果资产的流动性很差,也就意味着资产很难转换为现金流入,很容易成为公司的沉没成本。高质量的资产,应该是容易变现、切能带来新的收益的资产。

最近,东阿阿胶的上半年业绩预告,让投资者大跌眼镜。二季度的巨额亏损,在2018年的年报中,或许已经可以寻找到亏损的蛛丝马迹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比重在增加,存货比重也仍还处在较高位置,这是比较典型的资产质量问题。


2、资产的结构 利润表是面子,资产负债表是里子。资产结构分析,重点关注公司的资产构成、财务风险以及资本投资回报。

在资产或负债中占比较大的项目,应该详细了解及构成和形成原因。比如,蓝帆医疗2018年的年报中,商誉余额高达60多亿,在总资产中占比超过50%。巨额的商誉来源于并购重组,虽然溢价收购在医疗行业是常见现象,但仍可能是影响未来利润的包袱,需谨慎看待。

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分布, 则与公司的流动性息息相关,公司的债务应该在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之间合理分布。

而公司的股权结构,则会影响到公司管理层的稳定。如果大股东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区,那出现“门口的野蛮人”和“控制权之争”的可能性就会低很多。


财务风险与股东的资本报酬率是天平的两端,公司理财的核心其实就是为了寻求合理的财务杠杆,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放大股东收益。房地产行业是典型的高财务杠杆的行业,多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0%以上,也因此,房地产行业最害怕资金问题。


香港李嘉诚先生也曾是使用财务杠杆的高手。长江实业上市后,1979年,长江实业用远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价格从汇丰手中收购了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成为合计黄埔控股股东。收购过程中,长江实业首期只支付20%的收购款,这20%的钱还是从汇丰银行借来的。也就是说,长江实业可以说是一分钱没掏,就先把和记黄埔的控制权拿到了。


“用别人的钱来赚钱”是公司的一项能力,但玩过火就会万劫不复,所以,投资人在被报表中靓丽的资本报酬率吸引的同时,也要看到背后隐含的流动性风险。


3、利润的质量


利润重要还是现金重要,是永恒的讨论话题。我想,可能不是孰轻孰重的问题,而是发展的不同阶段关注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对利润的分析,重点要注意的就是利润的质量,注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利润的可持续性和增长空间。还是看最近被推倒风口浪尖的东阿阿胶,它的利润主要来源于高毛利率,过去也有过多次提价,但是,如今销售渠道、终端市场面临“福牌阿胶”的强势挤压。如果需求和价格再增长的空间都很小,要维持利润的增长势必就很难。类似的,如果业绩来自于短期、大规模的促销政策,那一旦促销效果递减,利润增长也会成为过去式。归根结底,可持续的利润增长,仍然还是来源于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在分析报表数据时,可以重点关注盈利能力相关的指标,比如毛利率。

利润转换为现金的能力。如果业绩的增长,是用牺牲延长账期、牺牲应收账款周转效率的来的,那利润的变现能力就要大打折扣,如果利润长期无法变成现金,那么,公司的持续经营就会面临压力,一旦外部融资跟不上资金需求,公司就很危险,美国最大的商业企业之一W.T.Grant公司宣告破产,就是很好的诠释。

利润的构成。 5月,海马汽车发布公告称,拟出售部分闲置房产。通过卖房扭亏为盈,已经是上市公司为了摘帽ST司空见怪的操作手法了。

如果说资产负债表要从上往下开,那么利润表就应该从下往上看,先看公司到底有没有利润,然后看利润的构成中,与主营无关的利润到底占有多大比重。营业外利润、投资收益,都可能是公司公司在“不务正业”而临时创造的价值,今年有明年就不一定了。

主营业务利润,则要关注各产品的利润贡献情况。典型的如医药行业的白云山,“金戈”以超高的毛利率为利润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当新的“金戈”上市,优势还能否持续,就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类似的,看制药企业的报表,还需要关注新药的研发进展,当老一代产品销量开始萎缩,或者专利到期,是否有新的药品顶上,还是已经研发疲软出现了“断层”。比如恒瑞医药的PD-1新药,迟迟未能获批,直到今年5月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却已经是国内第五个,幸好恒瑞医药的营销体系一直很牛,或许有机会后来居上。但假若PD-1不幸夭折,或者有更长的延期,对恒瑞之前的研发投入和未来的市场份额又会有怎样影响呢?



刘哲在《超额收益:价值投资在中国的最佳实践》中这样说:

财报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财报是万万不能的。一个公司的好坏,最后也不能完全靠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来说明。


财务分析只是投资者了解公司的其中一扇窗户,要窥得全貌,还需要结合更多其它信息,比如行业数据,比如同类公司业绩比较。

以上,还仅是从资产质量、资产结构、利润质量三个较为关键维度 ,简单介绍了如何进行财务分析的方式。更详细的的数字应用,可以借助财务分析体系: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后有机会可以再细说。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所提及具体公司,仅供案例说明,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感谢留意,也欢迎您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