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怎樣理解?

55e4680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沒悟道者肯定會對這句話充滿疑惑,閉門不出,啥都看不到還能知天下?難道做夢就可以見天道?

所謂大悟七八九,小悟千千萬。本人離得道差得遠,小有所悟或許也是自以為是,只是發表一下個人愚見。

道家得道的境界歸為一個字“無”,它的對境為“有”,什麼是有,所知所見為有,所知所見又轉為自己的所思所慮,之後又轉為所願所想。

舉個例子,一個小夥子遇見個姑娘,那姑娘突然看見她笑了笑,這可了不得嘍,小夥子瞬間墜入情網。這個姑娘怎麼這麼美,肯定是個溫柔,又解風情的女子,難道對我有意?誰叫我氣質太過出眾!從此害上了相思病,滿心全是這個姑娘,甚至以後一家三口到哪去旅遊都想好了。後來在一個社交平臺上,看見有人說“今天碰到個二傻子,毛衣穿反了還出門”一看配圖,“靠,這不我嗎?世上怎會有如此粗鄙醜陋的女子。”

當然只是個笑話,但是小夥的心靈旅程從何而來,妄情從何生起。原本心裡什麼都沒有,就是因為看到個姑娘。什麼都沒有就是無,看到就是有。再反觀當下,是不是我們用慾望構建了這個世界,然後又在這個世界裡迷茫。因為執著有,我們的世界才變得越來越狹窄。

不出戶,不窺牖。正是這個道理,只是讓心迴歸本位。本心歸為無,無又可以生萬物。這才是知天下,近天道。


l笑笑l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七章。

其譯文是:不出門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律。向外奔逐得越遠,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聖人不出行卻能夠推知事理,不窺見而能明“天道”,不妄為而可有所成。

從古至今研究《道德經》從未間斷,對老子這段話的解讀與理解亦眾多且有異。本人學習借鑑他人之前論述或見解,理解如下:

宇宙空間世界萬物雖然複雜多變,但是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有“道”的聖人認識並掌握了這個規律,既便”不出戶、””不窺牖”、不遠行,也能洞察事物,明“天道”並有所成。依此判斷,僅限於有“道”的聖人方可為之。何謂有“道”的聖人,博學多識、極富智慧的天才哲人老子便是其一。老子為何能及,陳鼓應先生說:“他認為心靈的深處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鏡子,這種本明的智慧,上面蒙著一層如灰塵般的情慾(情慾活動受到外界的誘發就會趨於頻繁)。老子認為我們應透過自我修養的功夫,作內觀返照,淨化慾念,清除心靈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虛靜的心境,去覽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運行的現在律。”(《老子註釋及評介》第249頁)遺憾的是,從古至今又有多少人能與老子比肩,正如是“大道至簡,知易行難”。放在當下,我們要下功夫飽覽群書,廣獵知識,不斷自省自悟加強修養淨化靈魂,提高認識、辯別事物的能力,領悟並運用其“天道”,在人生道路上減少失誤,少走彎路,不摔跟頭。





文海墨韻


老子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小。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用現代的話說,不出門就能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在外奔走的越遠,智慧越少。所以聖人不出行卻能夠推知事理,不觀察而能明大道,不妄為而有所成就。

老子先闡述自己的觀點,真正有學問的人,不需要在外邊跑。還舉例說明,聖人就是很好的榜樣。顯然,老子更強調的是要“靜修”,出去跑得多了,會“見異思遷”,不能很好地鑽研學問。應該說,老子的觀點是有侷限性的。

老子所說的聖人應該指的是周文王姬昌,《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曾問道於老子,老子大約長孔子40歲左右。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列傳》中記載其父司馬談臨終遺囑,孔子距文王五百年,現在距孔子也是五百年,歷史的責任落在你的肩上。意思是聖人五百年出一個,希望你不辱使命。司馬遷謹遵父命,終成大器。司馬遷也說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這與老子描述的“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相吻合。

但文王是不是真的是“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實這是有條件的。比如《詩經》的產生就有“采詩”之說,派遣男六十,女五十歲的孤寡老人到民間采詩,“鄉移於邑,邑移於國,國以聞於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戶,盡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天子通過這些採集上來的詩觀察民情,考正政治得失。這其實是一種比較原始的信息反饋的方式。所以老子所舉文王的事例也是站不住腳的。

毛澤東的《實踐論》揭示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人的正確認識是通過實踐——認識——實踐的不斷循環往復得來的,強調實踐決定認識。並把調查研究當作共產黨的領導方法與工作方法。從反面證明了老子的觀點是帶有侷限性的。


半支蓮6


老子“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這句話實則有講述“道”之妙用的意思。只要把握了“道”,即便足不出戶,也能知道事物發展變化的大方向。結合這句話的上下文,老子實則通過“道”之妙用提倡“順道而為”,繼而表明其“無為”思想。如果從世俗倫理上理解這句話,其實老子最終還是在告訴我們,要懂得發現並遵循萬物變化的規律,不去因為私慾做多餘的事情。

下面,我們來結合“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這句話的上下文,具體分析一下這句話的內在含義。

1、老子:不出戶可知天下的“道”

《老子》一書中,基本都是圍繞這個無處不在,成就萬物之“道”來展開議論的。雖然人類無法完全認識“道”,但是至少可以在探索“道”的過程中學到許多東西,當我們把“道”看成萬事萬物的規律的時候,作為萬事萬物生髮變化的規律,“道”同樣可以給我們帶來諸多的啟發。而“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則是“道”給我們的啟發之一。

在《老子》一書的第四十七章中,記錄著這樣的文字: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這一章節的含義不難理解,大概是老子告訴我們,即便足不出戶,也可以知道天下事;即便不向窗子外面張望,也能看到天道運行。走得越遠,知道的東西反而越少。聖人什麼都不做,但是能知天下事,什麼都不看,但是能明白天道,不用幹什麼事情,但是卻能成功。

大家讀完這一章是不是覺得老子這一章節有些個矛盾?其實並不矛盾,老子這是在描述道的特性,我們可以在這裡將“道”理解為萬事萬物生髮變化的規律。因為了解到了萬事萬物生髮變化的規律,所以,即便足不出戶,也能由規律而得天下事,所以聖人往往是不行、不見、不為的存在。

因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的總結,“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這句話首先在給我們傳遞“道”的妙用,即把握了“規律”,也能一定程度上做到足不出戶而知天下。

2、理解難點:為何“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想要準確理解“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這句話,還得對這句話後面的“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句話有精準理解。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句話由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說“走得越遠,知道得越少”,這句話按照我們的生活經驗來說,自然是不符合常理的,畢竟出門越多,往往閱歷更加豐富,怎麼會知道得越少嗎?但是,如果瞭解到道家對“有意圖之為”的否定,大抵就能理解到這句話的含義了。

道家強調“自然而為”,所謂的“自然”更強調一個“順”字,理解成“順其自然”也不為過。這個“順”字裡面,沒有所謂的“刻意”。而人之“刻意為之”的事情,大抵是出於一些目的,這些目的得背後,都有一個“慾望”在發號施令。“順其自然”而為是無“私慾”而為,也就是道家比較推崇的“無為”,有目的,有所求,則是有所欲,越是求,反而越是不得。於是才有了道家老子的那句,走得越遠,知道的越少。

在道家的心裡,知識的積累許多時候反而會誘發人的爭鬥之慾,而走得越遠,則說明心中的欲便更多,即便是對知識的求,刻意去求,則內心在“刻意”下就擁有主觀色彩,這種情況下習得的知識,也不盡“客觀”,屬於帶有自己主觀色彩的知識。這種知識的積累,最終導致的,往往是矇蔽自己的自然之性,那麼就更別提把握自然之道了,這個時候,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就成了天方夜譚。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的總結,“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句話中有老子深刻的邏輯,老子不過是藉著這看似矛盾的話在告訴我們,刻意去求違背自然,這樣做不僅難以讓人獲得身心的提高,反而會矇蔽自身。所以,老子更多是在藉著這句話強調“順其自然而為”。

3、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這句話一方面告訴了我們把握了萬事萬物發展的“規律”,可以一定程度上做到足不出戶而知天下,而把握“道”的核心要點就在於不要刻意去“為”,而是要自然而為。


顏小二述哲文


古語還說:“秀才不出門兒,便知天下事兒!”

這是古人對社會對人類的觀察總結。

一方面是對讀書人對聖賢的讚美,另一方面也是對現在人的鼓勵:多讀書勤學習,繼承聖賢之道,走好聖賢之路。

“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如果所有知識都靠個人的社會實踐而得顯然是不現實的。讀書獲得知識是個人成才、人們掌握社會前進規律、引領人類發展的捷徑,站在巨人肩膀上前進事半而功倍!

“足不出戶,目不窺牖”並不是說把一個人關到一個小黑屋子裡,切斷他與外界的聯繫。這樣的人再聰明時間長了也會成為傻子,方仲永沒有切斷與人與社會的聯繫,只是不讓他參與後天學習他就“泯然眾人矣”。

“不出戶,不窺牖"是說人一心只讀聖賢書,雖沒有經過、沒有親眼見過,但讀書人心中卻裝著上下幾千年的故事,明白上下幾千年人類發展的規律。讀書人與外界的密切聯繫就是書,當然這樣的讀書人來指導人們的社會生活時也容易陷入書呆子的陷阱,成為紙上談兵的馬謖,所以讀書人要想有作為還要重視參與社會實踐,把書本知識和社會實際相結合。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知天道"又何嘗不是在激勵人們要愛學習,勤讀書!人們參與社會實踐如果只有實踐經驗而沒有理論指導,會成為沒頭蒼蠅一一亂撞,而人生是短暫的,經不起幾個折騰!諸葛亮躬耕於壟畝之間,胸中已經謀劃好天下大事,文王拘而演《周易》莫不是讀書、前人的知識在起作用。





馬火蟻


老子認為,不外出,便可知曉天下的事理;不望外,便可知宇宙萬物之道理。

老子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至少在50歲以上了,人生經歷非常豐富了,已經是悟道之人了。他已經把握了宇宙萬物最高真理‘道’,至於紅塵中的芸芸眾生,大事小事,都不過是‘’道‘’的體現。

再看,宇宙萬物,紅塵世界,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每天發生的事太多,人不可能事事都去親自體驗,都去詳細瞭解。那麼,當你有了人生經驗的積累,用老子的話就是悟‘’道‘’,這時候,即便不去親自體驗,也能對發生的事做出判斷,同樣可以‘知天下’,‘見天道’。

所以,老子強調的是自我內在修養。人呀,要善於總結經驗,善於認識事物本質,當你擁有了一套自己認識世界的方法,一切疑惑就解開了。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懷彬論道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七

不出戶,

知天下;

不窺牖,

見天道。

其出彌遠,

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

無為而成。

釋文:

知:以知、知道、知識。

彌:有遍、滿、廣、久、遠、更加、越發等意。

見:視也。

名:古通明字。

牖:音有,窗戶。

得道之聖人,修煉功德圓滿,身外有身,心性常明,炯炯有神,慧光發現。

眼通可以見物,心通可以知人,足通可以輕身。

所以聖人不出戶可以知天下。

不往窗外看可以知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天道運行。

聖人重道明德,不出戶可以用慧眼見天下無窮之事。

聖人不必遠行,就可以知曉世間一切。

聖人不必親自視察外界,就知道自然法則的名目。

聖人不必去做多餘的作為,就能夠自然而然的完成他的功業。


逍遙谷逍遙


對於這段話,有人解讀為唯心主義,然後大批特批,六甲番人認為這不對的。每個人說話和寫文章都有特指,我們或應與言者同頻道交流,用心聆聽領會,再發表意見,而不能僅就字面簡單解讀,然後強加自己的理解,再以此批判原文。

這段文字的直譯大意是:不出門戶,能推知天下事理;不望窗外,可認識天道規律。外出越遠,所知越少。所以,聖人不出行就能知曉,不窺見就能明瞭,不作為就能有成就。現在人們的很多認知都基於現實,基於所見所聞,這種歸納總結方法在經驗數據足夠多的前提下是可行的,但是就個體而言,卻是遠遠不夠,一個人即便窮盡一生,“出戶”走遍天下,又能知曉多少事情?

而全世界60億人的見聞,人類五千年的經驗積累,所總結的規律對於很多事情是可以解釋得通的,但依然有無法預知的事情,依然有謬論出現。

比如西方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並不遵從人們的感知,人們站在地球上又怎能知曉地球和自己原來都是圍繞太陽轉動呢?也不符合地心說的歷史經驗,所以當時並不被羅馬天主教廷所接受。但如果將地球當成一所大房子,那麼哥白尼是否算是“不窺牖,見天道”?再如當前的主流理論“客觀世界獨立於意識之外”,被絕大多數人認同,然而近些年卻有很多發現證明意識也是一種能量,可以對客觀世界產生影響的,人們在“唯物”的道路走了那麼多年,是否算是“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所以聖人與常人的區別並不在於知識掌握多少,而在於聖人始終保持清醒獨立思考,“道”之極致,聖人乃生,而天下萬事萬物皆有道,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米油鹽醬醋茶,都可誕生聖人。


夜空中最亮的燈


現代人太好理解了,坐在家裡,不出門不從窗戶往外看,電腦,手機,電視,電話,天下大事全知道。

老子時代,貓在屋裡不出門,怎麼可能知道外面發生的大事?

其實很簡單,老子的理想社會,結繩記事,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不可能知道外面的事,沒必要知道外面的事。

老子言“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就是他腦裡想像的結繩記事的社會。


趙日金141


放觀現在,信息時代,網絡發達“不出戶,知天下”是,直接瞭解天下事情、工作娛樂等等。但是古時卻不一樣,需要哲學理念,把握就是智慧。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七章原文如下: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不出門戶,能推知天下事理;不望窗外,可認識天道規律。

老子認為掌握事物的“無”比事物的“有”更重要,以通過自己的所思所想與他人的所思所想的對比,探尋出其間的異與同,而這種異與同的把握就是智慧無是事物的本質是說悟道是講究方式方法的,即從虛無的角度可以觀察到事物的本質,並可鑑別出事物的極細微之處;而從實有的角度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表象。人若帶著慾望或出於目的性去審視萬千世界,那麼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的“利”(即為我所用)的方面,而難以看到事物背後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