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北碚|購買感冒發燒藥品須登記 築牢藥店防疫“前哨”

“大姐,你買的是感冒藥,按照相關要求登記一下你的信息,謝謝配合。”2月4日,在北碚區天生街道某零售藥店內,工作人員正在登記藥品購買者的基本信息。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連日來,北碚區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同舟共濟,團結一致,共同築牢疫情防控防線。

實名登記 藥店充分發揮“前沿哨點”作用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們憑藉藥店‘前沿哨點’的優勢,實時向區市場監管局報告購買感冒、發燒藥品的情況,以便全區及時掌握髮熱病人的情況,為共同抗‘疫’盡一份綿薄之力。”北碚和平藥房中心店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

據瞭解,近日,北碚區市場監管局發出聲明,要求各藥品、醫療器械經營單位在銷售感冒、發燒藥品時,務必做到“必詢問、必測溫、必登記、必銷售、必報告”等“五必”,即一是必須詳細瞭解購買人的活動軌跡,二是必須免費測量其體溫,三是必須具體登記發燒發熱人的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聯繫方式、症狀和藥品名稱等信息,四是必須及時銷售感冒、發燒等有關藥品,五是必須及時把收集的情況進行上報,確保每一位登記患者線索可追溯,切實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築牢疫情防控各道防線。據統計,截至2月3日,區內各藥店共上報咳嗽、發熱人員信息1352條。

及時排查 打通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

提起2月3日深夜接到的電話,北碚昌野康和藥房水土廣場店負責人不由得給相關工作人員點贊,“2月3日傍晚,一名老年女性在我店裡購買了治療咳嗽、噴嚏、乏力的感冒藥,我馬上就向市場監管部門報告了情況,深夜便接到了社區工作人員的電話,詳細詢問患者的具體情況,相當及時。”

“當我們收到藥店反饋的信息,及時梳理彙總之後,再共享給區委政法委、區衛生健康委、有關街鎮和村社,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堅決迅速阻斷傳染鏈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區市場監管局藥品科負責人張捷說。

據悉,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區市場監管局按照更嚴更實更細更快的要求,搭建了與區級有關部門、全區所有街鎮、區食品藥品協會、各藥品經營單位的交流溝通平臺,建立了市場監管幹部、藥品銷售人員、街鎮村社幹部共同參與的“三級網格”防控體系,形成了“上下一盤棋,全員齊防控”的整體防線,消除了信息共享不及時不對稱的“中梗阻”,打通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

規範倡導 行業協會履職盡責勇擔當

“在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我們協會搭建了全區藥品、醫療器械經營單位溝通交流的QQ群、微信群,及時發出倡議,倡導全區所有藥品、醫療器械經營單位共同做到‘五個不’,即:不關門閉店、不斷供斷貨、不售假售劣、不哄抬物價、不捆綁銷售,切實體現我們協會的社會責任和行業擔當。”北碚區食品藥品行業協會會長賴鈺平說。

據瞭解,近日區政府辦公室、區市場監管局、區經信委、區衛健委、區食品藥品行業協會、部分藥品經營單位代表等,聯合召開全區醫療防護用品保障部署專題會,倡議區內藥品、藥械經營單位要積極協調醫藥批發企業和連鎖藥店及時從藥械生產企業、總部組織貨源,全力保障區內口罩、消毒液等衛生防護用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價格政策,強化企業自律管理,嚴把產品質量關,杜絕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和醫院,全力保障醫療防護用品市場秩序規範有序。

戰疫情·北碚|購買感冒發燒藥品須登記 築牢藥店防疫“前哨”

北碚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走訪檢查藥店

戰疫情·北碚|購買感冒發燒藥品須登記 築牢藥店防疫“前哨”

市民購買感冒、發燒藥品後主動登記


記者:張露

通訊員:李秋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