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谁?

宝黛钗凤琏平尤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三位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作用不可估量,是人们最敬仰的。


贝恒


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

是毛主席创建了人民军队,人民有了自己的子弟兵。

是毛主席在危难之中,拯救了党,拯救了红军。

是毛主席坚持持久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是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南征北战求解放,推翻了国民党统治,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是毛主席高瞻远瞩,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打出了中国人民敢于反坑侵略的民族意志、打出了人民军队的在世界军队的军威,让西方侵略者在东方随意架上几门大炮就能霸占一个国家成为历史,打出了新中国几十年的和平。

是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公私合营"对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夜之间取缔黄、赌、毒,建立起门类齐全自己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二弹一星”至今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坚强基石。




斑骓系垂柳


在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若问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毫无疑问,就是毛主席。

毛主席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还是一个诗人,书法家。毛主席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可见影响之大!能力之强!我主要佩服他这些。

用兵如神四渡赤水是毛主席的得意之作!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确定了毛主席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蒋介石得到消息,立即调了自己的部队和各省军阀共150多个团,40余万人,从四面八方向遵义进发,此时中央红军只有三万人,兵力装备相差悬殊!红军准备从宜宾和泸州之间北渡长江,到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师,1月28日,中央红军行至土城青杠坡时,遭遇了川军郭勋祺,红军伤亡3000余人,歼敌3000余人,而敌军的援军很多,再战不利!

一渡赤水,面对不利局面,毛主席决定撤退!1935年1月28日晚至次日凌晨,红军除与少数部队阻击敌军外,其他红军兵分三路,西渡赤水河,一直向南推进,29日到达扎西。

二渡赤水,中央红军在扎西,暂时休整了下来,并召开会议,决定把原红军30个团缩编为17个团。就在这时,川滇敌军从南北侧向扎西前进,毛主席得到消息,决定回师东进,再占遵义!2月18日至21日,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打的敌人措手不及!歼灭敌人两个师八个团,俘敌3000多人,缴枪2000多只。

三渡赤水,3月2日,蒋介石从武汉坐飞机到达重庆,准备亲自督战,他亲自统领驻川黔的各路军队,向遵义进发。由于敌军吃过几次败仗,不敢与红军正面交锋,所以一路退至鲁班场。3月15日,毛主席命令红军向鲁班场发动进攻,战斗非常激烈!从上午十点打到晚上八点,双方各有伤亡,红军虽然没功克鲁班场,但是吓得敌人在鲁班场两天都不敢动!3月16日,红军在赤水河上搭了三座浮桥,3月16日至18日,红军再次渡过赤水河,进入了川南,隐藏了起来。

四渡赤水,毛主席决定,派出一个师装成主力部队,大摇大摆的向古蔺进发,声称想北渡长江。蒋介石认为,长江和赤水河之间有一个狭窄的区域,正好可以消灭红军,于是将40万大军调向川南。毛主席决定,再杀回马枪!3月21日至22日,中央红军从二郎滩、太平渡、九溪口等渡口,在各路敌人的间隙中穿过,第四次渡过赤水。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攻占遵义,于是飞贵阳督战。红军却一路南进,渡过乌江,把国民党大部甩在了乌江北岸,红军制造了进攻贵阳的假象。蒋介石果然中计,调滇军前来救驾。4月8日,迅速挺进云南,直逼昆明。5月3日,红军先头部队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占领了金沙江姣平渡,5月9日,红军全部渡过了金沙江。至此,红军终于摆脱了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的计划,红军能够胜利,全靠毛主席用兵如神,是个伟大军事家!

在诗词方面,毛主席的造诣很高,一生写诗100多首,但他只发布了43首。我最喜欢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到现在看来他的能力很强,毛主席居然否定他们?说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种诗词是空前绝有的!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

毛主席的自学能力很强,没上过军校,却是个伟大的军事家!没上过大学,却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没上过书法课,却是个伟大的书法家!

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读过的书早已经超过了万本,不管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名人传记、科学、自然等他几乎都读过!


阿卿聊历史


邓小平。

我最喜欢,最钦佩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如果说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邓小平就是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了。

在中国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国家经济、文化、工农业、教育等各个领域遭到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当时的人们也都没有方向,不知道未来中国将何去何从。而此时中国的国力却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紧要关头,邓小平力挽狂澜,决定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经济开始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国家的教育,文化和工农业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可以说,没有邓小平,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没有现在中国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

邓小平的另一个功绩是在他的领导下,我们收回了香港和澳门。这是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事情。


一读历史


毛主席周总理朱德总司令。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深。蹄造建设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兴771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


悦晨1958


我们这一代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沐浴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对毛主席是从内心里喜欢、敬佩、热爱。

毛泽东思想是武装我们头脑的光辉理论,毛主席语录是我们最喜欢的经典名言,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小学生,是我们上学时评“三好学生”的首要思想品德标准,那时,人人学雷锋,争做好人好事,拾金不昧,尊老爱幼,每到周六、周日都去五保户家打扫卫生,帮助农活,听到夸奖赞扬,心情是很愉悦的。

尤其是那时背诵毛主席语录,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基本上耳熟能祥,张口就来。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更大的胜利”等等。对《毛泽东选集》中的文章,有的大段都能背诵,印象深刻的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老三篇,几乎人人会背,这些思想、语录、文章也影响教育了我们,教会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要做一个“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至今仍是我人生的座右铭。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他的丰功伟绩与日月同辉,他的恩情,我们永世难忘,永远铭记。


zj史海拾贝


最敬仰的历史人物:周恩来总理

中华文明几千年,肯定有无数值得敬仰敬佩的历史人物,但大都因为时间久远不能全面了解,同时正如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周恩来总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周恩来总理50多年革命生涯中,绝大部分时候都处在权力中枢,但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宽广胸怀、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高贵品格为国为民呕心沥血,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Z过客K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周恩来总理,他风度翩翩,气质儒雅,在天津的南开念过书 南开大学校内都有他的塑像。有时看电视里关于他的影音资料,他的口音中稍带些天津口音,让我觉得很亲切。


chiawenhsi


首推唐太宗,

文治武功都不错,对内实行一系列政策使得国民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对外灭匈奴、出兵西域,扩大唐帝国版图。

1)唐太宗即位后,确立了轻徭薄赋、不夺农时的方针,特别是对河南、河北、山东等战乱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从这里征发徭役。

其他地区征发徭役,也都在农闲时间进行实在不得已而必须进行战争,如对突厥、吐谷浑的战争,也都在冬闲进行

2)对于贪官污吏,也严惩不贷有枉法受贿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官有贪赃者,也据其所犯,置以重法。濮州刺史庞相寿原为秦王府幕僚,犯贪污罪当解任,太宗原想听还旧任,后经魏征提醒,太宗也认识到自己是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依法解除了他的职务。因此,官吏多自清谨。唐太宗还注意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之伍,使他们畏威屏迹,不敢在地方上为非作歹。

经过农民的艰苦劳动,社会经济很快就得到恢复。在战胜了连续几年的水、旱、蝗灾

后,贞观四年取得了全国性的大丰收。此后几年,连年丰收,人民的生活终于安定下来。

3)贞观四年,突厥也被压平,颉利可汗被送到长安北方四夷君长请求唐太宗为天可汗。东北

奚、契丹、室韦等皆内附,伊吾(今新疆哈密)城主、高昌(今吐鲁番)国王魏文泰、高州

(今广东高州东北)总管冯盎,先后入朝新罗、林邑、倭国也派遣使臣来唐。

社会秩序安定,中原和山东农村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荒地还很多,还需要继续

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垦辟,人口也才由武德初的200万户左右增加到300余万户,要赶上隋朝极盛时期并进一步

繁荣,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但农村毕竟是开始出现了家给人足的小康局面和热情

好客的社会风气。这不仅是贞观君臣,也是历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所追求的致治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