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人在家中坐,小心疫從快遞來

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告訴大家接收快遞不必擔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現在看來,我那篇文章的觀點,可能是錯語的。特別是,我那篇文章,閱讀量還是不小,為了避免誤導大家,在特地加以更正。

強調一下,為了避免疫情擴散,特別是為了避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接收快遞,特別接收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的快遞時,一定要加以小心。最常規的做法,接收快遞時,能戴手套儘量戴手套,如果不戴手套,在接收快遞後,一定要及時用消毒液或香皂洗手。而且,快遞的外包裝不要帶回家,在戶外開拆快遞,將快遞外包裝及時放入垃圾桶。

接收快遞是否存在疫情傳播風險,一個最為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要看新型冠狀病毒離開人體後的存活時間。如果病毒離開人體存活時間很短,那就不會有風險。如果病毒離開人體存活時間長,那就存在風險。

現在,我們看到的數據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醫師蔣榮猛表示:現在研究發現,冠狀病毒在門把手、電梯按鈕這些光滑的物體表面,可以存活數小時。如果溫度、溼度合適有可能存活數天,比如二十度溫度,在空調環境特別合適,溼度40%到50%,有研究發現過去的冠狀病毒有可能存活達到5天。

按照這樣的數據,那麼冠狀病毒通過快遞傳播完全是有可能的。因為,很多快遞的物流時間也就是三、四天時間。如果快遞來自疫情嚴重地區,快遞受到病毒沾染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經過三、四天轉運,病毒如果還能存活,那接收快遞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

防疫人在家中坐,小心疫從快遞來

現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在實行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其中一點,就是限制人員的流動,在人們因為疫情防控而被封閉在特定區域的情況下,網上購物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那麼人們接收快遞的頻度,或許比平常時期還要更高。如果忽視接收快遞的疫情傳播風險,一來對疫情防控不利,更重要的是,會讓人們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

人在家中坐,疫從快遞來,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很麻煩的事。

記得在疫情發生之初,不少專家都表示,接收快遞不存感染風險。現在看起來,這個判斷過於樂觀。就正如在疫情發生之初,很多專家沒有預判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速度會有現在這樣快一樣,人們對於這次疫情,在開時是確實是存在判斷不準的情況。

因為冠狀病毒離開人體後存活的時間長,而人體接觸到病毒就存在感染風險,因為勤洗手,是在戴口罩之外的另一個重要的疫情防控重要舉措,這需要人人加以注意。

我們在接收快遞後,一定要記得洗手。而且,在當前疫情蔓延的形勢下,不光是接收快遞後要記得洗手,平常養成勤洗手的習慣,是重要的自我防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