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春節避瘟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春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豐厚的文化歷史底蘊,雖然由於地域遼闊,各地的習俗稍有不同,但每個人基本上都能說出幾個來,比如吃餃子年糕、貼對聯窗花、賞花燈社火等。

古人春節避瘟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和中秋、端午等傳統節日一樣,團圓始終是貫穿節日始末的主題,但其實除此之外,古人在春節還常有迎福、納財、避邪、防疫等相應的習俗,在這個特殊的春節,我們就來說說古人新年的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古人春節避瘟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據明楊慎《藝林伐山》和清方以智《通雅·植物》的解釋,“屠蘇”本來是一種闊葉草,南方民間原有房屋上畫屠蘇草作為裝飾的習俗,這種房屋就叫做“屠蘇”。另《辭源》中載:“蘇者,草也,即紫蘇也,”因此說,屠蘇可能是一種類似於紫蘇的草藥,而關於紫蘇的妙用,大家可自行百度,在此不再贅述。

古人春節避瘟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紫蘇

我國古人有過年飲屠蘇酒的風俗,飲屠蘇酒,意為屠絕鬼氣,甦醒人魂,據說於大年初一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元日》詩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即道出了古人過年飲屠蘇酒之風俗,也生動而形象地描繪出古時過年的歡樂景象。

古人春節避瘟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屠蘇酒,傳說為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花椒等中藥入酒中浸製而成,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的。

古人春節避瘟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說起咱們的陝西鄉黨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他在醫學著作《千金要方》中確實有屠蘇酒方的記載,告訴人們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同時可以“還渣置井中”,以作井水消毒之用。

古人春節避瘟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值得一提的是,盛行於咸陽的“二月二古廟會”也和孫思邈治瘟疫有著直接的關係。相傳唐朝瘟疫肆虐,藥王孫思邈在這裡收集藥方,治病救人,後百姓為了紀念藥王孫思邈,就修了座寺廟,來供奉祭奠,“古廟會”也因此保留至今。

古人春節避瘟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繼續來說屠蘇酒,唐韓鄂《歲華紀麗》還記載了另一種說法,據載屠蘇本是一間普通草菴(茅舍)的名稱,古時此草菴中曾住著一個名醫,每到大年夜便分送給附近每家一包草藥,囑咐他們放在布袋裡縫好,投在井裡,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和著酒杯裡的酒,每人各飲一杯,這樣一年中就不會得瘟疫。人們得了這個藥方,卻不知道這位神醫的姓名,就只好用草菴的名稱“屠蘇”來命名這種藥酒。

古人春節避瘟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既然屠蘇酒這麼厲害,這其中到底是什麼泡製而成呢?同孫思邈的記載類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用赤木桂心七錢五分,防風一兩,菝葜五錢,蜀椒、桔梗、大黃五錢七分,烏頭二錢五分,赤小豆十四枚,以角絳囊盛之,除夜懸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數沸,舉家東向,從少至長,次第飲之。藥滓還投井中,歲飲此水,一世無病。”說飲此水可“一世無病”,當然是誇大其詞,“東向”飲酒,也有點迷信色彩,但做為一種提高免疫力的酒,還是有些可信的。

古人春節避瘟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早在梁代,還有一條不同於此的記載。據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載,古代民間元旦所喝的酒,裡面放的是花椒焙成的藥末,所謂屠蘇酒,其實是一種椒酒。同時,書中還記載了北魏議郎董勳關於飲屠蘇酒習慣的描述:即一家人中年紀最小的先喝,依次挨下來,年紀越大的越後喝。原因是小孩過年增加了一歲,所以大家要祝賀他,而老年人過年則是生命又少了一歲,拖一點時間後喝,含有祝他們長壽的意思。

古人春節避瘟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花椒

有趣的是,據說朝鮮人仍然保留了過春節喝屠蘇酒”,飲酒方法同《荊楚歲時記》中一致,喝著這種由山椒、桔梗等製成的酒,有趕走厄運、驅走魔鬼之意,朝鮮人春節時一家人圍在一起,祈禱全家無病長壽。

古人春節避瘟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而在日本,雖然已經改用陽曆,但同樣保留著除夕夜泡好屠蘇酒的傳統,此傳統不僅在結婚儀式上廣泛使用,同時還有不同樣式的器具用於這個儀式,稱之為屠蘇器。

古人春節避瘟防疫習俗:正月初一飲屠蘇

日本屠蘇器

最後,用我黨的創始人之一近代詩人董必武先生的一首《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作為結尾,此詩為董必武1942年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慶祝元旦時,即興創作的一首七律,表達了作者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及堅定強烈的革命信念,以此獻給正在抗擊一線的醫護人員,向他們表達敬意:

共慶新年笑語譁,紅巖女士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