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銅川這個陝西省省轄市?在陝西的地位是怎樣的?

yjh201016478


走遍了全國,我只看上了銅川!銅川的自然景好,銅川雖巳煤枯!但除山清水秀外其它的一樣也不少,農業、銅川大櫻桃,銅川平果,工業雖煤工業不如以前了,但有大量的建材工業和旅遊資源,交通四通八達,特別是一馬平川的公路,銅川南出一個彎都不捌就可以到了西安的鐘樓,環境真好!銅川海拔高向南落差大,可萬年無水災!無狂風,無惡劣天氣!歷史上曾被譽為渭北的一棵明珠,沒有銅川就沒有陝西的經濟。我真愛銅川!氣候不熱不冷,無風無火,真美!


夏天72984


我年後就回西安發展啊,不想在銅川發展了。太安逸了。沒有奮鬥的心。大早上擠公交都是老年人,你聽到的就是大耀城的菜多少錢,一百家的菜多少菜,等等。感覺回來快半年。銅川年輕人我怎麼就見不到呢。因為基本能留在銅川的大多數是單位的


夏末夏末夏末


銅川,陝西最小的地級市。

我希望人們不要忘記它曾經為整個陝西做出的貢獻,不要抹去它曾經創造的奇蹟和輝煌!我想如果它真的一無是處,不會留存至今!我出生在這座小城,它見證我的成長,我也看到了它的變化,我相信每一個人都希望銅川越來越好!

是的,銅川因煤而生,也因煤而衰敗過。但是我相信轉型會給這座小城帶來生機、希望。

今天我看了很多不實的評價,說實話我很生氣。你不曾瞭解就不要妄加評論,你不瞭解實情,就不要隨意定論。言論自由,但不代表可以隨意胡說!

這座小城確實沒有什麼工業,當然因為地理位置和資源受限,我也認為它不適合發展工業,更適合發展養生旅遊業。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應根據自己的特點發展。我們的目的就是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不是嗎?

西安作為陝西省省會城市。實行一些好的政策時,難道其他城市不應該結合自身城市實際學習跟實施嗎?難道停在原地就是對的?學習好的就是錯的?

近幾年來,銅川的空氣質量確實越來越好了,當西安霧霾天時,我們的天空很藍。這也是轉型的功勞啊。山更青,水更清,天更藍。這是銅川老百姓的福氣,也是銅川人民努力的結果。

銅川確實不如陝西其他城市面積大、資源豐富,或者說旅遊資源豐富。但我們也不是有些人說的那麼可憐那麼的可悲。銅川不好,藥王孫思邈會在這裡養生嗎?銅川不好,會出那麼多名人嗎?銅川不好,玄奘會在這裡翻譯經書,皇家會去玉華宮避暑?銅川不好,會出敢愛敢恨的孟姜女?銅川不好,會出為了革命敢於犧牲的革命烈士?銅川不好,會有越來越多的朱䴉選擇在這裡棲息?

轉型中的城市,正在尋找適合城市發展的機會。希望更多的人給予理解和寬容。

作為陝西人,作為銅川人。希望我們首先自己要愛自己的省份,自己要愛自己的城市。做一個正能量的傳播者,而不是消極的網絡鍵盤手。

銅川就是一座小城,但我相信真正的銅川人都愛它!


丸丸魯的魯西西


剛接到外聯的通知,去銅川拍一組照片,5月31號,也就是今天去一趟銅川,到了城西客運站才知曉,西安朝北發的車都交到城北客運站,

身份證購票25號,售票員的一句話又難住我了:銅川新城,還是老城:″什m意思

,兩個銅川,我後邊大姐隨口說了一句,聲音很小,但聽的很清楚:″誰還老城,連個人都沒有,你是來玩的吧:″我點點頭:好吧新城區。

銅川是以工業煤為主的資源形城市,最輝煌為建國六十年,足以搖動大秦的天平,文革間亂遭遭的停產,停工駐陝21軍調動2個團下井採煤多時,以保供需平衝,

從銅川一路到韓城,沿淺的,陳家溝,崔家溝,桑樹坪,許許多多都是採煤區,

歷經百年的風雨的銅川的煤黑子就這樣日巳繼曰的到了今天

煤辰終於採空了,銅川人立馬轉變思路,大手筆,投入大思路的對接西安,每一個人都看見,從西安一路北上,徑陽,三原耀縣,銅川,大路坦蕩蕩,。

生命既哀亦美,一水兒的精美空天。我眼中藥王山,鬱郁蔥藜,拱衛著耀州區,也就是新銅川,有聲有色有河山。

拍了百拾張照片,下午3點返回,路況好約一個多小時,已進入北草灘了,又開始塞車,晃蕩一小時,5點到城北客運站。



yu啊啊終於


說一個曾經下過鄉學生經歷。在農村下鄉時,辛苦一年(當然,比起農民好多了)麥子基本上都繳了公購糧,每斤一毛三分八,玉米九分六,鼓勵多繳,剩餘的才能分配,經過的人都知道過得是啥日子。八十年代初基本上都回城丁,有門路的還進廠幹了十數年,然後下崗自謀生路,沒門路的只有直接自謀生路,面對的是買面每袋十四塊左右,摺合每斤小麥及加工費三毛多…這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的兩件真實事,值得深思呀!


陳爐瓷瓦諞


銅川新區大片土地閒置等待開發,銅川這些領導們不能主動的去開發嗎,不能去拉些企業在銅川建廠發展嗎


用戶4491591588044


2019年5月23號11:39分

我現在就在銅川 第一次來,感覺髒亂差


把煩惱留給時間


最後一名


手機用戶95993332301


銅川是個奇葩的城市,吃飯不送餐巾紙,買褲子不鎖褲邊,喝酒吹牛一絕,工資低,愛穿,愛顯擺,所謂的新區也就是個社會主義新農村


用戶600943613219


以下僅是個人觀點,存在侷限,望各位給於斧正。

銅川從地理上來說,這裡有過人類早期文明的遺蹟,但不適合高密度人群的城市化發展;歷史上這裡有過藥王聖人,也有柳公權等賢人,但沒有過大規模人口聚集生活的時代;這裡地處鄂爾多斯平臺南緣,多山川,河水不是很旺,但暴漲時會淹沒川道平原,山坳種地不易,山上種地缺水,但森林植被很好,據說六十年代附近的村莊還常發生狼叼走幼兒的事情。這也是張鐵民市長決心改造城市河堤、開墾城郊部分林地,為城市解決水患和公共安全問題,掃清發展的障礙。

銅川作為城市發展是近代的事情,得益於這裡地下埋藏的煤炭。我國煤炭的使用較早,但進行工業化挖掘是到了洋務運動時期。銅川蘊藏的煤炭催生了野蠻的原始資本主義企業——“霸王窯”。本來當地人口就少,勞動力短缺,就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尤其是河南籍的礦工。隨著時代的進步,煤炭的需求越來越大,銅川煤礦的地位越來越高,隴海鐵路線為此還特設西安至銅川的支線。

一九四二年,河南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交戰的“戰術緩衝”區域,加上天氣等原因,導致農作物欠收,天災人禍使得不少人背井離鄉,避難流落至人口稀少的關中一帶,有些落戶村鎮,有些進入礦山。

新中國成立後,銅川煤業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動力,期間也從周邊省市、甚至從上海招錄了不少員工,人口初具規模——當地分散的農業人口和少量的本籍城鎮人口,以及大量從事工業的外來人口,工業規模佔整體經濟結構的比重很大,對全省的經濟貢獻也很大,僅次於省會西安,最終在1958年設立為銅川市,成為陝西省第一個非省會的“地級城市”。而陝西省其他地區,由於工業基礎不及銅川,農業比重大,仍是“某某地區行政公署”的建制。

銅川當地還有幾種豐富的地表資源——石灰石和粘土,是水泥產業重要的原料,而水泥煅燒需要的煤炭又是就近資源,因此也形成了不小的水泥產業的規模。到了六十年代,隨著國家三線軍工建設的啟動,銅川落戶了不少三線企業,有從事軍事電子行業的,有從事槍炮器械製造的,也有軍事物資儲備的,還有航空研發的……銅川本地工業也不限於煤炭和水泥,先後有建起了紡織、冶煉、陶瓷/電瓷、燈泡、變壓器等眾多門類的企業。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由於"大西安"的虹吸效應,導致銅川本地不少軍工、鐵道工程等企業先後搬離銅川至關中平原腹地。為扭轉這種局面,銅川政府開始新區的規劃和建設,想以此改善企業發展環境,留住一些企業,並吸引一些新的企業。不過,由於各種原因,銅川本地原有不少輕工業適應不了市場經濟導致企業效益滑坡,銅川工業經濟逐步落後其他地區的發展,經濟實力在陝西省排名不是很好,各位可以自己搜索,很容易瞭解到。

銅川城市發展現在似乎陷入裡迷茫:

  • 我們有工業化的底子,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有過輝煌和成績,但沒很好抓住改革開放後工業發展的機遇;當前雖然還有個別亮點,但總體上缺乏後勁;

  • 我們的特色農業佔據氣候優勢,但缺少規模優勢;

  • 我們的文旅資源由於起步晚,能力小,目前主要是藉助外部力量在發展;

  • 我們的礦山資源:已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

人類有過幾次工業革命,銅川因“蒸汽機工業”而興盛,又在“電子工業時代”沒落,在“信息時代”迷茫,如同全球其他90%的城市一樣,何從何去?的確是考驗著各界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智慧和勇氣,我等小民也只是在這裡表達一下:祝願銅川更幸福、更美好。

——回覆——

感謝 無(慮) 指正。已修正。

感謝 短髮522 指正,已修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