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测量血压才准确?

药文化


只有准确的测量才能有效的控制血压,所以测量血压是控制血压的基础。

如果血压都测量不准,我们怎么判断是不是高血压,怎么加减药?

尤其对于没有高血压的患者,准确的测量更为重要,所以,当我们怀疑自己是高血压的时候一定认真测量血压。怀疑高血压不是说一定要有症状,很多高血压没有症状,都是测量的时候发现的,所以,如果平时没有高血压,但现在发现血压高了,那么必须从新认认真真测量,确定是否有高血压。


那么就需要准备一个准确的血压计,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都行,但一定要准确,在准确的血压计前提下,正确的方法更为重要。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医院,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测血压前应至少30分钟避免喝咖啡因或浓茶,避免运动和吸烟,避免憋尿;休息5-10分钟;做好这些准备再去测量血压。

2、开始测量,放松,坐在椅子上,双脚在地板上放平,背部倚靠或坐正;主要是放松坐好;当然也可以躺平。


3、测量时不要说话,保持安静;不要将衣袖撸上去,会影响血压值,手臂不应握拳,放松,袖带最好直接和上臂接触,袖带处于患者上臂的右心房水平(胸骨中点),使用大小适合的袖带,胖人要用专用袖带,袖带的松紧大概是自己一根手指可以放进去。

4、左右胳膊血压都应该测量,哪一侧血压读数较高,以高一侧为准。初次门诊就诊时,应测量诊室血压≥2次,重复测量时要间隔1-2分钟;不能根据一次测量结果就判断高血压。


只有正确的测量方法+准确的血压计,才能准确的判断有没有该高血压,才能决定是否降压治疗。

但不管有没有高血压,我们都必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预防是最好的治疗,一旦发现高血压,再想去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来降压很难,最后不得不吃药。

可是又有几个人愿意吃药呢?


心血管王医生


教你正确测量血压

第一招:天时

血压是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通常情况呈现的规律是白天人体较活跃时,血压也升高;晚上血压逐渐降低,在睡眠过程中达到最低点。天气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会使血压产生波动,冬天血压水平就要比夏季高些。我们推荐固定一个时间点来测量血压,一般以早晨刚起床为宜。

第二招:地利

正确的测量体位非常重要,我们推荐使用坐位测量血压,双腿平放,身体坐直,凳子和桌子高度差25-30厘米为宜。袖带的气囊位置与心脏(乳头)位置同高。左右臂血压假如不一致,测量血压高一侧的手臂。

第三招:人和

血压受情绪身体状态影响很大,我们推荐测血压前30分钟内不喝咖啡或酒,不剧烈运动,情绪平稳。排空小便,静坐休息5-10分钟后测量。测量中不能讲话,周围人也不能与受测者讲话。


小复先生


如何血压测量?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科学的测量血压主要分为四步

第一步测量前的准备

1.患者放松,坐于椅上,双足平放在地面背靠椅背。初次测量前,应静坐3-5分钟,勿交谈或挪动。

2.测量前至少30分钟内避免喝咖啡、运动或吸烟,并需要排空膀胱。

3.休息或测量期间患者和测量者都不应该交谈。

4.患者需要脱去绑袖带处的衣服。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设备

1.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血压计,并确保定期校准。

2.手臂须有支撑(例如放在桌子上)。不应让患者抬着手臂,因为肌肉的运动会影响血压水平。

3.将袖带中部置于上臂与右心房保持水平(胸骨中点)。

4.选用合适的袖带尺寸,使气囊环绕手臂的75%-100%。

5.绑紧袖带,确保袖带上下松紧程度相当。

6.袖带气囊中心应置于患者动脉搏动之上。

第三步采取适当的测量方式

1.如首次测量血压,需测双上肢血压,采用血压较高侧手臂进行后续测量。

2.两次测量间隔1-2分钟。

3.如使用听诊法,肱动脉搏动消失估计为收缩压,将袖带继续加压20-30mmHg后,听诊测量血压。

4.听诊时袖带以2mmHg/秒的速度缓慢放气,同时仔细听诊第一音时压力计显示收缩压,最末音为舒张压。

第四步根据≥2次不同场合的≥2次血压读数计算平均值,评估个体血压情况。

测量血压时,应选择哪只上臂测量?

患者初次测量血压应同时测量双上肢血压,以后采取血压较高侧上臂进行测量。一般来说右上肢会高于左上肢血压,血压差在10mmHg以内是可以接受的。

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压差增大的现象?

老年人动脉的僵硬度增加,动脉弹性减退,所以出现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加的情况。建议65~79岁的老年人,如血压≥150/90mmHg则应该到医院进行诊治,行药物降压治疗。而≥80岁的老年人,舒缩压≥160mmHg时开始药物治疗。

在家中血压何时测量?

一日之间血压不是平稳不变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体血压有“两峰一谷“的规律,上午6~8点血压上升至第一高峰,下午4~6点间再次逐渐升到第二高峰,此后血压渐趋平稳,在凌晨2~3点降至最低谷点。那何时测量血压更为合理呢。推荐是在晨起服用降压药前或睡前各测两次血压,每次间隔至少1分钟,并连续监测记录7天,就诊时提供血压记录会给医生调整药物治疗带来极大的参考意义。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很多高血压的朋友都会找到张大夫咨询:“如何才能让血压测量的更加准确?”每次张大夫都会给大家把其中最重要的5个细节讲给大家。


第一,测量血压前要注意休息一段时间。这个休息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天长。太短了,可能把血压测得高。而太长了,有可能血压进一步降低,这也不代表高血压患者的真实情况。现在学术界比较推荐测量血压前休息5-10分钟比较合适。

第二,测量血压前,情绪要平稳。因为不管是过度的惊喜,还是不良的情绪,都会影响到你的血压。当人在紧张、愤怒、痛苦、恐惧、焦虑,都会引起血压升高。因此,测量血压前,高血压患者尽量要保持平静、放松的情绪状态。

第三,要注意测血压的周围环境。如果测量血压是在比较嘈杂的的环境里进行的,人体内的肾上腺素会分泌增加,表现为血压高、心跳快。所以,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应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里进行。

第四,测量血压时要选择温暖舒适的环境。一般说来,夏季血压会较之冬天有所降低,而冬季血压则有所升高,这主要是因为在温度较高的时候,人体的血管会扩张,而在低温的时候,如人体的血管会血管收缩。所以也建议大家,测量血压的时候室温最好选在20度-25度比较合适。

第五,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之前要注意饮食起居情况。一般我们选择清晨时测量血压,希望大家这个时候不要引用咖啡,不要过饱,不要憋尿,不要劳累。 总之,希望大家在一个轻松安逸,情绪良好的环境下测量血压。以上是张大夫对于高血压患者如何测量血压的几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之瀛大夫


想要血压测量准确,首先要选择适宜的血压计。(1)选择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一般不提倡使用腕式或手指式电子血压计。(2)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的上臂臂围,袖带气囊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

测量血压前也要做好准备工作:(1)被测量者测量前30分钟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进食、喝含咖啡、茶的饮料、吸烟、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用降压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除外);精神放松、排空膀胱;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测压时患者务必保持安静,不讲话。(2)被测量者应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双脚自然平放;裸露上臂,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处同一水平。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

还要注意血压测量次数:应间隔1分钟重复测量,一般测量3次血压,至少取2次读数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差值>5毫米红柱应再次测量,以3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还要注意家庭自测血压与在医院测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不同的:家庭血压一般低于诊室血压,正常上限参考值:135/85毫米汞柱,相对应于诊室血压140/90毫米汞柱。治疗的血压目标值是<135/85毫米汞柱。

对新诊断的或未达标的高血压,建议连续监测家庭血压7天,每天6点-9点和18点-21点各1次,每次测量2~3遍取平均值,两次测压间隔1分钟;去掉第1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天血压值,根据后6天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血压达标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1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小时,服降压药前测坐位血压。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的,建议增加家庭血压测量的频率。


糖尿病之友


怎样测量血压才准?之前已经回答过了,在此就如何正确测血压及有关事项阐述一下。这里讲的是高血压症者自测或是在家庭人员帮助测。

一, 测血压前半时不要进食和影响血压变化的运动,如较激烈的运动。

二,坐下静息10一20分钟,身体放松,取坐姿,坐到椅子上,两脚分开,全脚掌着地。

三,绑袖带,袖带绑在肘弯横纹上2公分处,松紧能伸两手指为宜。注意,过松过紧都会影测血压的准确性。

四,测血压应以右手为准,即测右手,因为右手血压普遍比左手高一些,所以应以高的为准。如果是首次测血压,应该同时测左右手,以后只测血压高的那只手即可。

五, 血压计应以心脏保持水平,这一点很重要。测血压保持安静,不要说话。

六,每次测血压应连续测三次,每次间隔2分钟,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此次测血压的结果。实战证明,首次测的血压往往偏高,不能反映真实血压。在不同天的同一时间连测三天,每天测两次最好。

七,如果是水银血压计,在打气的时候,要让水银柱比实际血压高3Omm汞柱,然后再缓慢放气下降。要集中精神听听诊器传导声音和变化。当放气水银柱下降时,第一次听到脉搏的搏动声,水银柱指示的刻度就是收缩压的数值。继续放气,水银柱继续下降,当听不到脉搏搏动声音(或脉搏动声音突然变小时),水银柱指示的刻度就是舒张压的数值。

按照以上方法所测的血压是准确的。每次测血压的数据记录好。


李昌平8


关于血压的规范化测量方法,已经有多个回答了,以下几方面问题同样是大家应该掌握的,这些数据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研究结果:

1. 坐位法血压值较卧位法降低约3 mmHg;立位测量较坐位降低约5 mmHg,较卧位降低8 mmHg。即卧位>坐位>立位。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 右侧卧位较平卧位增高5 mmHg,左侧卧位较平卧位降低16 mmHg。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3. 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内时收缩压较标准坐位法降低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隔薄衣(厚度<1 mm,如薄衬衣)法血压值与标准坐位法测量值无显著差异。

5. 电子血压计(欧姆龙臂式)与台式汞柱血压计(标准坐位法)测得数值无统计学差异。

6. 臂围≤26cm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常规袖带测量较用大号袖带测量增高5 mmHg,臂围≥27cm的老年患者用大号袖带测量较常规袖带测量值降低4 mmHg。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 以3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老年患者为对象进行的研究显示,无创血压较有创血压降低约9 mmHg,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上述研究表明,卧位、立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袖带过松或过紧、肥胖患者不使用大号袖带、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内等不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均可显著影响所测得数值,临床工作中应予避免。门诊环境下,为方便患者,可以允许患者穿着薄衣物(如厚度<1 mm的薄衬衣或薄秋衣)进行测量,这对所得结果影响不大。


郭艺芳心前沿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非常重要。否则将会影响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首先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血压计,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有汞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所选择的血压计袖带宽度应能覆盖被测者上臂长度的2/3,同时,长度应达上臂周径的2/3,以免产生误差。

测量血压时环境要安静,温度最好保持在20℃左右。在测量前,被测者,应放松精神,适当休息,不做剧烈运动,不饮酒,不喝浓茶和咖啡,不吸烟。

规范操作:

被测者取坐位或卧位,被测上臂应裸露,肘部及上臂与心脏在同一平面并外展45度,将袖带平整地缚于上臂,避免过松或过紧,袖带下缘距肘横纹2~3厘米,测量时应该快速充气,缓慢放气,连续测量数次,每次间隔1分钟以上,取平均值。

另外就是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因其方便使用的特点,已经被大家认可,逐渐成为家庭自测血压的主要工具。但是电子血压计不适合过度肥胖、严重心律失常、脉搏微弱、患有帕金森病以及血压急剧变化的人群。

(电子血压计可靠性较好,推荐使用,但应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


手机用户16256545010


想要知道血压测得准不准,我们先要弄清楚血压以及正常范围。血压的定义: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测量血压通常是指测量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成人血压正常值:收缩压为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90毫米汞柱。一旦超出这个标准,就是高血压。现实中,好多人说血压测的不准,怀疑是不是血压计坏了?首先,你要排除影响测量血压准确性的10个干扰因素,才能把血压测准确。



影响血压测量准确性的10大因素:

1.测量环境:

(1)在医院测量时,有些人对医院和医生有恐惧感,导致血压升高影响准确性。

(2)寒冷、吵闹、强光条件下,测量的血压会偏高。

2.测量时间:上午6-10点和下午4-8点,各有一次高峰,所以测血压要固定时间测量对比,不要人为的把血压“测高”。

3.体位:跷二郎腿,站立,趴着,蹲着都会影响测量准确性,应该采用坐姿或者躺卧方式,血压计要和袖带高度、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每次测量要测同一只胳膊。



4.活动:活动后测量血压,血压往往要高处正常值,应该休息30分钟后在测量。

5.过饱或饮酒:吃的过饱,喝酒、喝茶、喝咖啡后,都会影响血压测量准确性。

6.血压计袖带规格:血压计袖带宽度要覆盖上臂的2/3,袖带下缘距离肘窝2.5厘米。出现偏差可导致测量不准。

7.血压计袖带操作:袖带捆绑的过松和过紧都会影响测量结果,往往过紧导致血压偏低,过松导致偏高。松紧标准以袖带下能放入1-2根手指为宜。



8.放气操作:使用水银血压计时,放气速度过快,往往导致漏掉第一声听诊,导致收缩压低于正常值。漏掉最后一声,也会导致舒张压比实际值偏低。放气过慢也会影响准确性。

9.听诊操作:松开气阀让水银柱缓缓下降,听到的第一声洪亮的声音是收缩压,最后一声洪亮的声音时舒张压。有人把明显变小的声音,或只要能听到的声音当成是血压值,导致人为测量不准确。

10.测量次数:有人测完一次就把它当成血压来记录,是错误的。应该是连续测量3次,取第2次和第3次的平均值来作为最终的血压值。

只要避开了上述10点,测量的结果就是比较理想的。



下面以水银血压计为例,说一下操作流程:

1.测量前,在室温和安静的状态下,精神放松,休息30分钟,没有喝茶饮酒喝咖啡,排空大小便。

2.测量体位,采用坐姿或者躺卧,双脚放平,肘窝、血压计、心脏在同一水平。

3.查看血压计,使水银柱归零,水银柱没有气泡,检查气囊和细管不漏气,听诊器正常。

4.裸露上臂,袖带绑到上臂上2/3处,松紧以可放进1-2更手指为宜,距离肘窝2.5厘米。用手触摸肘窝肱动脉,把听诊头放在肱动脉波动处。

5.打气测量,打气至听不到波动声音后,继续打气30毫米汞柱,然后慢慢放气,听到第一声洪亮的波动声就是收缩压,记录下来。最后一声洪亮的波动声就是舒张压,也做好记录。

6.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2分钟,选择后两次结果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其它注意事项:

1.对于高血压人群,建议每周测量一次。血压波动频繁,或者血压突然升高者,建议随时检测。

2.两只胳膊都检测,取血压高的一侧结果做好记录。如果左右两侧压差超过20毫米汞柱,则提示有血管病病变可能,需要请医生做进一步检查排除。



如果大家想更多了解和健康相关的知识,可关注我:易知养,有不同和其它更好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药文化


对于许多高血压的中老年人来说,保持血压稳定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因为进入中老年后,身体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很容易导致健康危害,特别是作为一种慢性高血压病,虽然如果控制得好,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但如果不能使高血压长期稳定,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高血压患者每天都会自我测试血压以维持健康,但是你总是用最准确的血压测量血压吗?血压如何测才准确?专家:若进入这些“误区”,血压或许会白测

测量血压时,不注意身体姿势:在测量血压时,可以选择正确的位置,以更好地读取测量数据,并且在测量血压时,你需要放松身体,可以坐下来测量,或者仰卧测量,以确保你可以得到正确的测量数据。

不注意测血压的手臂:当进行血压测量时,同一个人左手和右手也可能有不同的血压,当左手和右手之间存在血压差时,需要选择具有较高血压的手来测量。通常在临床测量中,选择右臂的血压,并且可以获得比较标准数据。

随意选择血压值:在测量血压后,有时血压不是整数,很多朋友会用数学方法来压低他们的血压,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方法,有时四舍五入会使血压标准出现错误,所以血压仍然需要获得准确的数据才能确定体内的血压。

不注意血压计的选择:目前市场上有各种血压计可供选择,电子血压计更为常见。医生还建议,如果非专业人员正在进行血压测量,他们可以使用电子血压测量,一些水银血压计仍需要操作专业知识。

不注意测量血压的时间:当许多人测量血压时,由于不同的时间,它具有不同的血压波动,在我们的人体中,存在峰值血压期和低血压峰值。通常在早上6点到10点之间,这将是血压的高峰期,而在下午12点,它将具有低血压峰值。下午4点到6点,血压会重新出现高峰期,凌晨一两点,血压将重新进入低值。因此在测量血压时,建议人们根据人体最好在血压高时测量血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