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是不是意味著什麼都不學,不被社會浸染,自然會成為聖人

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是對人之初始本性的完全不同的兩個極端的認識,但都屬於儒家學派,其代表人物分別是孟子和荀子。對於人性本善的說法,就有人會問,如果人性本善,那是不是意味著如果一個從出生開始什麼都不接觸,不被社會浸染,自然而然就會成為一名聖人。類似的問題孔子的弟子曾經問過孔子,孔子是怎樣回答的呢?《論語.先進篇》第十九章記載了相關內容,其原文是: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人性本善是不是意味著什麼都不學,不被社會浸染,自然會成為聖人

“善人之道”,對於何為“善人”,朱熹夫子在《論語集註》中的註釋是“善人,質美而未學者也”,“善人之道”的意思就是善人應該怎樣修身、求學。張載夫子的註釋,對於善人是這樣理解的,“善人慾仁而未志於學者也”,與朱熹的註釋不同點在於“志於學”與“未學”的差別,張載的註釋更偏重於主觀,其實可以說是一脈相承,沒有太大的差別。南懷瑾先生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則是子張問的是“人究竟要做到什麼樣子才能稱為善人呢?”不同的角度,完全不同的解釋。


人性本善是不是意味著什麼都不學,不被社會浸染,自然會成為聖人

“不踐跡”,不論是朱熹還是張載,對於“不踐跡”的理解都是“不踐成法”,善人雖不踐成法、舊跡,由於本質良善或本質欲仁,故自不為惡。南懷瑾先生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則是借用了莊子所說的“滅跡易,無行地難”來加以理解,認為孔子這裡的“不踐跡”就是說做一件好事,不必要看出來是善行,也就是為善要不求人知。

“不入於室”,朱熹夫子等人的解釋比較好理解,就是學問水平還達不到登堂入室的高度。南懷瑾先生則將不入於室理解為不要為了作好人、做好事,用這種善的觀念把自己捆起來。


人性本善是不是意味著什麼都不學,不被社會浸染,自然會成為聖人

本章的譯文可以有幾種不同的理解,分別是:

第一種是,子張問本性良善之人應如何治學,孔子回答道:“不沿著先賢的腳印一步步的學習和踐行,(雖然不會為惡)也很難達到學問道德的最高水平。”

第二種理解譯文則是,子張問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名善人呢?孔子回答道:“為善要不求人知,同時自身也不應該為表面的善所束縛。”

第三種,子張問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名善人?孔子回答道:“不沿著先賢的腳印一步步的學習和踐行,就無法登堂入室的。”


人性本善是不是意味著什麼都不學,不被社會浸染,自然會成為聖人

明朝張居正對於本章有這樣的註釋,“夫其人不踐跡而自不為惡,此善人之所以為善人。不踐跡而亦不能入室,此善人之所以止於善人。”這種看法強調了善人其本性為善,不踐跡、不努力去學習、不認真體會先賢的經驗,也就只能止步於善人,無法進一步向賢人、聖人去進步。

我個人還是比贊同第一種解釋,也就是朱熹與張載的註釋,孔子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也就是“人的本性都差不多,但後天習染不同才有了差別。”在孔子看來人是需要通過後天的學習才能不斷的提高自已的修養水平,即使人的資質有高低差別,但是志於學是有所得的必須條件。這與孔子一生致力於育人也可以對應的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