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對於有個小娃的家庭來說,這個春假的關鍵詞,當屬:萬萬沒想到

萬萬沒想到,計劃好為神獸放電的行程全部取消,只剩下宅在家中每日神遊。

萬萬沒想到,以為捱過了寒假,娃重歸學校山林,爹孃就能高唱解放區的天,誰知開學時間因為疫情推遲了。

萬萬沒想到,以為家中屯夠了玩具、繪本,卻發現物到用時方恨少,才宅了幾天,遊戲材料庫存便已告急。

萬萬沒想到,以為回老家探親訪友,隨便走走就打發了幾日時光,哪知最後因為疫情只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全國人民一起“坐月子”,當初力主行李從輕現在卻對家中的玩具和繪本分外想念…

總而言之,“如何花式陪玩”,成了這個假期留給父母的一大“科研”課題。

前幾天,小暖給大家分享了6個居家學科小遊戲《過年在家窩7天,這6個既雞娃又親子的學科小遊戲陪娃玩起來~》,有網友在下面留言說希望能再多分享一些適合低幼孩子玩耍的遊戲。

不過因為疫情想必大家現在手邊也基本上沒什麼遊戲材料,所以小暖給大家找來了12個可以“就地取材”且適合1-3歲孩子的室內親子游戲。遊戲中所需材料,基本上家家都有,無需特別準備。

希望這些遊戲,能激活大家的陪玩思路,把這場無奈之下的宅居變成增進親子感情的機會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手部精細動作遊戲


1

麵糰捏捏捏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如果你宅的地方,沒有橡皮泥,沒有關係,用麵粉製作成麵糰一樣可以玩起來。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對於1、2歲的小娃,可以讓孩子練習揉、搓、揪、拍、切面團,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動作,非常能鍛鍊孩子的手部力量和手指協調能力;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toddleratply.com)


對於2、3歲的孩子,可玩性就更豐富了。

我們可以在紙上畫臉的輪廓,用麵糰捏出小人的五官,高興的小人、生氣的小人、憤怒的小人,來學習各種情緒。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Mrs.Plemons’kindergarten)


可以用各種各樣的豆子、米裝飾,玩烤餅乾遊戲;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natural beach living)


可以用剪刀,剪出三角形、圓形、方形,既鍛鍊手部動作,又可以讓孩子認識形狀;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kids activities blog)


可以將麵糰擀平,用瓶蓋裝飾成小雪人,再用紙剪一些小雪花做裝飾;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simple fun for kids)


可以找出家中各種物品,印在麵糰上,讓孩子觀察他們的形狀;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frugalfun4boys.com)


2

雜誌剪貼畫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把家裡囤積的舊雜誌、報紙和畫報當素材,和孩子一起尋找其中好看的元素,用剪刀剪下來,貼在畫紙上,裝飾成充滿現代藝術感的拼貼畫。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running with sisters)


在這個遊戲中,孩子一方面可以練習使用剪刀,另一方面還可以發揮想象力、培養審美。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fivediscover.com)


3

杯子賽車轉轉轉


準備兩個透明塑料杯,分別畫上有起點、終點的路線和一輛小賽車。將兩個杯子疊在一起,轉動杯子,讓小賽車從起點沿著路線跑到終點。


孩子的手指需要捏著杯子不停地轉動,這個動作能鍛鍊手部的雙邊協調能力以及視覺追蹤能力。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感官遊戲


1

食物感官遊戲


2歲以前的孩子,還處在感知運動階段,基本上依靠眼睛、鼻子、耳朵、嘴巴來認識這個世界。

他們認識餅乾,是因為記住了它的味道、顏色和脆脆的感覺。所以,2歲以前的孩子一定要多玩感官遊戲。

許多感官遊戲,準備起來都特別方便,利用家中現有物品就能很好的玩起來。

我們可以蒐集家中不同質感的食物,一些軟軟的菜葉、有點硬的胡蘿蔔絲、捏起來軟軟水水的絲瓜條、表皮疙疙瘩瘩的苦瓜,還有粗糙的麥片。

讓孩子閉上眼睛,用他們特有的方式去探索這些食物,捏、聞、撕、摸、舔,給與他們充分感受的自由。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candokiddo.com)


2

冰塊遊戲


每個家庭都能輕易凍制而成的冰塊,是孩子們的天然遊樂場。小小的冰塊,有許多不同的玩法。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nurturestore)


最簡單的,讓孩子觸摸、摩挲滑溜溜、冰涼涼的冰塊就是在激發觸覺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amypessolano.com)


隨便凍點小物件進去,給娃一把玩具錘子,讓他們把冰鑿開;或者加點鹽,觀察融化,分分鐘變成一場科學小實驗;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sugaraunts.com)


或者用飯盒凍冰,製作迷你冰場,用樂高小人進行角色扮演,讓娃自由玩耍假扮遊戲;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又或者木質積木、樂高玩膩了,用冰塊疊高高,全家一起比賽,看誰疊得高。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lemon lime adventures)


3

家庭音樂會


聽覺,也是孩子們認識與探索環境的重要途徑。放上一首曲子,全家人用兒童小樂器跟著節奏一起搖擺,既能激發對孩子們的聽覺訓練,又能增進親子感情,讓最近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

但如果居所沒有類似的兒童小樂器也無妨,利用家中物品製作也很簡單。

小鼓,可以用不鏽鋼盆、鐵皮奶粉桶來充當;鼓槌可以用筷子製作,或者乾脆用手拍也可以;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handmade Charlotte)


沙錘,可以用礦泉水瓶,分別放入大米、豆子來製作,不同的穀物,會製造不同的聲音,記得別放太滿,留有足夠的空間才會在搖晃的時候發出更響亮的聲音;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吹奏樂器,可以把吸管,剪成不同長短,用膠帶綁在一起製作而成;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krokotak.com)


絃樂器,可以用玻璃瓶蓋子和冰棒、皮筋做一個迷你班卓琴;

安排每個家庭成員各拿一種自制樂器,大家一起合作,看看能演奏出什麼樣的音樂來吧~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the craft train)


邏輯思維遊戲


1

自制拼圖


對於1、2歲的小娃來說,入門級的拼圖塊數只需2-4片即可。如此簡單的拼圖自制起來一點都不復雜。

如果你家有打印機,在網上搜羅一些娃感興趣的主題圖片,比如交通工具、動物,貼在硬紙板上,每個圖形剪成2-4片,簡易拼圖便做好了;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playful notes)


如果家裡沒有打印機,我們也可以:

  • 在紙板上(或者在冰棒上)畫一些圖案,再剪成2-4片;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playful notes)


  • 一些食物、日用品的包裝盒,也可以剪開,和孩子一起當成拼圖拼起來;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happy hoologans)


  • 蒐集家中不同形狀的物品,放在紙上將其輪廓畫出來,讓孩子進行形狀配對,特別適合一歲左右的小娃玩。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happy hoologans)


2

紙牌遊戲


上一篇學科遊戲裡咱們已經分享過兩個適合3歲以上孩子玩的撲克牌遊戲。其實,還有許多更加低幼的紙牌遊戲,比如:


☆ 配對遊戲(適合3歲+)


給每個玩家依次發牌,把所發的牌倒扣放在玩家面前。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按照順時針,每位玩家抽取自己牌堆頂部的一張牌,面朝上做一個新的牌堆。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當發現桌子上的牌有一樣的,就一邊大喊“拍”,一邊把手在配對的牌上拍下去。第一個喊出來的人,獲得桌子上所有面朝上的牌。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如果拍錯了沒有配對的牌,需要把自己的牌分給每個玩家各一張。

最後手中無牌的人失敗。


☆數卡牌(適合2歲+)


讓孩子按照從1-10的數字進行排序拉火車,是比較簡單的數數遊戲;如果孩子已經能熟練的從1數到10,可以增大遊戲的難度如下:

準備一個骰子和所有帶數字的卡牌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讓孩子隨便抽一張卡牌放在桌子上,之後扔骰子。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骰子上的數量

代表往前數的數字數量。比如抽到卡牌5,骰子數為2,那就讓孩子找到卡牌6、7,按順序擺好。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 紙牌分類 (適合1.5歲+)


可以按照黑色、紅色進行顏色分類;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可以按照字母和數字進行分類;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可以按照心形、梅花、菱形等不同形狀進行分類;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3

家庭大尋寶


家裡的拼圖玩膩了,我們可以增加難度和挑戰。

選擇6-8片式拼圖,將每片拼圖藏在家裡不同的位置。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給孩子準備一些提示卡,第一張提示卡的信息可以幫助孩子找到第一片拼圖和第二張提示卡;第二張提示卡上的信息可以幫助孩子找到第二片拼圖和第三張提示卡,以此類推,直到孩子根據提示卡的信息找到所有拼圖塊,完成拼圖。

提示卡可以寫以下內容:

·兩本繪本(如《媽媽買綠豆》和《跑跑鎮》)之間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playtivities)


·寶寶每天睡覺都會用的物品底下(可以塞在枕頭、或者被子下面)

·爸爸的牛仔褲口袋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playtivities)


·如果太黑,寶寶每次看書都要打開桌子上的一個物品(檯燈),提示卡和寶物在它的底下。


·放酸奶的地方(將提示卡壓在冰箱裡的酸奶下面)

·寶寶每次畫畫都要用到的工具裡(水彩筆桶裡

當然,還有許多更隱蔽、有趣,需要孩子開動腦筋才能找到答案的提示信息和隱藏地點,大家可以開啟腦洞,把尋寶遊戲變得更有趣更好玩。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playtivities)


大運動遊戲


1

字母沙包


宅在家中,該怎麼保證孩子每天的運動量?一些能鍛鍊大運動能力的室內遊戲,我們可以跟孩子玩起來。

把便利貼紙上寫上26個字母再貼門上。準備一個沙包,每人輪流下指令,念出一個字母,讓對方用沙包丟中這個字母。

成功丟中的人,可以獲得這個字母,最後獲得字母最多的人獲勝。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whatmomslove.com)


丟沙包是一個非常能鍛鍊手臂協調能力的遊戲,如果覺得兩人對扔的遊戲有些枯燥,就可以這樣增加一些花樣,既能學習認識字母,又能鍛鍊孩子的運動能力。


2

膠帶地板運動


用膠帶在地板上貼各種形狀,三角形、方形、菱形、多邊形。讓孩子在不同形狀間,用各種姿勢進行移動。

比如:


在臨近的三角形之間蹦;

在臨近的方形之間像貓一樣爬;

在臨近的菱形之間像螃蟹一樣走;

從一個三角形匍匐著爬到旁邊的方形中

……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whatmomsolve.com)


如果怕膠帶粘在地板上會留下痕跡,可以把彩紙剪各種形狀,用少量、小塊的膠帶固定在地板上。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housingaforest.com)


3

家庭室內運動會


如果投籃扔球、打紙杯保齡球這些簡單的遊戲,孩子都已經玩膩了,可以增加挑戰的難度。

比如媽媽和孩子的一條腿綁在一起,將球用兩人的身體夾緊,保持不讓其掉落直到目的地;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whatmomsolve.com)


比如,讓爸爸像推車一樣,抬起孩子的腳,讓孩子雙手爬到目的地,將球投入筐中,或完成其他任務(比如拼拼圖)。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圖片來源:whatmomsolve.com)


好啦,12個遊戲都分享完畢啦~以上游戲圖片都來自於網絡分享,此時要尤其感謝這些“民間”創意~

這幾天,每天在網絡刷疫情消息,的確會讓自己的情緒有些負載。如果你也會時常這樣,不如暫時抽身,讓自己專注於陪伴孩子。

你會發現,不論窗外陰霾如何,孩子依然會因為微小的幸福而笑得純粹。

儘管新型冠狀病毒讓我們與外界隔離,但卻意外地拉近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也許,僅僅是全家人一起唱歌;也許,僅僅是媽媽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也許,僅僅是我們終於有時間一起玩一局大富翁……

這些再平凡不過的小確幸,在2020年這個冬天,顯得格外珍貴。

多希望,這樣開懷的笑容,能支撐著我們,直到春暖花開,一切都好起來。


-END-


陪玩腦洞已枯竭?12個“就地取材”的低幼親子游戲來救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