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贫穷落后,又没有资源,为什么大国总想征服它?

无痕连接


说到阿富汗这个国家,说实话真的很无奈。穷得叮当响,倒和曾经的世界两大超级强国都打过仗。现代战争很多都因能源(石油)而起,可阿富汗却是啥也没有,为什么就引起了这些大国的关注,想要征服他呢?原来,他有一点比能源更珍贵的地方——那就是他所处的地理位置。

阿富汗处在东西方交流的中转站上,战略地位重要。

阿富汗处于北纬 29°35′到 38°40′、东经 60°31′到 75°之间。往北的陆上邻国有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往东北则有一个突出的狭长地带(也就是瓦罕走廊)和中国接壤,往东及东南和巴基斯坦交界,往西则和伊朗相接。

从整个世界地形来看,阿富汗地处中亚,连接着西亚、南亚和中亚,处于三地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流的中转站。所以,在历史上,他被称为是欧洲通向南亚次大陆的“锁钥”,可见其战略地位的重要。

再来看阿富汗当前所处的国际势力环境,他也处在了一个非常关健的地理位置。在它的北边,是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虽然没有之前辉煌了,但底蕴还在。在他的东边,则是亚洲新兴的两在国家,中国和印度。再看西边西边,中东地区,石油资源非常丰富。这样看来,谁控制了阿富汗,就可以对这么多国家和地区起到压制作用。

阿富汗对于美国、俄罗斯(原苏联)这些大国称霸意义重大

对于俄罗斯(原苏联)来说,阿富汗处在他进军印度洋的必经道路上,自然是希望阿富汗听他的话,这样就能以此为跳板,实现进军印度洋的愿望,以实现影响和控制世界的梦想。

那么对于美国(包含英国)来说,自然不会放任这样重要的一个地方,被俄罗斯(原苏联)所控制。他们也希望控制住阿富汗这个国家,保证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利益不至于受到威胁,不危害到他们的海洋霸权。

所以,这些大国总是想方设法的要征服这个国家,就是因为它有这样良好的地理位置,国际政坛上有一种说法,阿富汗所在的中亚地区,是世界的心脏。所以说,谁把阿富汗控制了,谁就控制了中亚,谁控制了中亚,谁就控制欧洲和亚洲大陆,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只是,看似很穷、很弱的阿富汗却让几个大国都铩羽而归,(相关情况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

现在,阿富汗在美国撤军后,局势仍不稳定。据相关资料显示,仅仅只是2019年的第一季度,阿富汗国内冲突就已导致581名平民死亡,1192人受伤。从4月以来,阿富汗的冲突加剧,城市恐袭频仍,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古语有云,匹夫无罪,怀璧自罪。当前的阿富汗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处在大国博弈中的阿富汗,想要获得长久的和平,平稳的发展其实很难。

▲美丽的阿富汗


挚守静笃


阿富汗国土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3466万人(2016年),阿富汗被称之为帝国坟场,历史上大英帝国、苏联、美国都曾入侵过阿富汗,基本上都以失败而告终。那么,阿富汗为何会被世界大国所青睐,以致于都想征服它呢?

铭苏先生认为,阿富汗之所以成为世界大国的逐鹿场,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处于四战之地。

阿富汗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四,可以说是一个山地国家。虽然阿富汗多山,但是阿富汗所处的地理位置却非常特殊,阿富汗处在东亚到西亚,南亚到北亚的交通关键点上,可以说是一个四战之地。历史上不管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如果继续往外围扩张自己的地盘,那么基本上都要将阿富汗这个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南来的北往的都要占领这一地区,当地人面对外族入侵已习以为常,这也练就了当地民族彪悍的民风。因为要在这一地区生存下来,必须具备非常强的战斗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入侵者赶走。

历史上征服过阿富汗的各方大神太多了,就简单分析一下最近三次,大英帝国、苏联和美国。

英国总共对阿富汗发起过三次大的战争,但是最终英国选择放弃,因为实在啃不动这块硬骨头。英国之所以入侵阿富汗,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皇冠——印度。英国殖民印度以后,印度就成为英国海外主要的财富来源。根据著名经济学家乌特萨•帕特奈克的最新研究结果,英国在1765年至1938年间从印度总共掠夺了近45万亿美元财富,所以称印度为英国的皇冠也不为过。但是北方的俄罗斯帝国一直在谋求向南扩张,这就对英国的印度殖民地构成威胁,一旦俄罗斯帝国南下印度,那么英国将不得不与俄罗斯有一战。所以,英国为了阻止俄罗斯势力南下印度,就试图占领印度北部的阿富汗,以图把俄罗斯势力挡在印度大陆以外。

苏联入侵阿富汗持续了长达10年的时间,虽然苏联一开始凭借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但是却陷入阿富汗人民长期的抵抗中,最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也不得不撤走。苏联当时入侵阿富汗主要是为了打通南下的印度洋的通道,苏联是一个大陆国家,但是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出海口,所以苏联为了寻找出海口可谓是不遗余力。其实苏联很早就介入阿富汗了,但是后来阿明政权不愿意听从苏联的指挥,所以苏联干脆直接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占领。

美国从2001年开始以反恐的名义发动阿富汗战争,一直到现在还未全部撤出,不过美国的阿富汗战争成效也比较惨淡。美国虽然推翻了塔利班政权,打死了本拉登,但是十几年过去了,塔利班控制的地盘依然很大。所以美国进入阿富汗不只是反恐那么简单,占领阿富汗这个战略要地才是真正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对周边国家构成威慑,达到全球军事战略布局的目的。当然阿富汗待开发的各种矿产资源对美国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诱惑。

第二、阿富汗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绝大部分都未开发。

说阿富汗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这不假,如果说阿富汗没有资源那就不足信了。实际上阿富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由于贫穷落后,自身有不具备开发能力,导致绝大部分矿产资源未开发。据估测,阿富汗的矿资源价值超过3万亿美元。至2014年已发现1400多处矿藏,其中著名矿藏包括哈吉加克铁矿、艾娜克铜矿、巴米扬煤矿、赫拉特锂矿、阿姆达利亚油气田、阿富汗-塔吉克盆地油气田等。随着阿富汗勘探技术的进步和勘探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那么阿富汗还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矿产资源,这也使阿富汗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未开发地区。

综上,阿富汗这块土地自古以来之所以成为各方征服的对象,主要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但是阿富汗又是一个比较难征服的国家,这当然与阿富汗的地形,彪悍的民族,以及周边其他国家的介入有关。当然,随着阿富汗矿产资源的不断发现,使阿富汗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未开发地带,这也备受各方关注。


铭苏先生


阿富汗素有“帝国坟场”的称号,大英帝国、苏联、美国都发动阿富汗战争,其中大英帝国损失惨重,苏联撤军两年后解体,美国陷入游击战,损失数万人,至今看不到结束战争的希望。



阿富汗平均海拔1000米,土地贫瘠,西部地区拥有大片沙漠,山地和高原占总面积的80%,兴都库什山脉从西南到东北,贯穿整个国家。虽然地下蕴含丰富矿藏,但是受到山区地形的影响,开采难度极大,而且运输成本高,至今也没有大规模开发。


阿富汗最诱人的是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向西可以进入中东,向南可以影响南亚,进入印度洋,向东进入东亚,北部同样是中亚国家,再向北则是俄罗斯。

阿富汗山区面积广阔

虽然是内陆国,但是阿富汗向南可以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进而控制里海和南方的阿拉伯海,而中东的战略价值也提高了阿富汗的重要性,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各国入侵阿富汗,主要目的是通过阿富汗控制中东和亚洲中部,并且南下影响印度洋,但是在此之外,各国还有自己的想法。

大英帝国入侵阿富汗

大英帝国成为超级大国之后,在世界建立了大片殖民地,其中非洲殖民地从南到北贯穿整个非洲,中东地区和印度也相继成为英国殖民地,如果能够占领阿富汗,甚至可以以此为基础,把非洲和亚洲大陆的殖民地连成一片。

1839年,英国正式出兵阿富汗,截止到1919年,英国一共发起三次战争,其中第一次战争英国损失1.6万人(军人4500人,平民12000人),只剩下一名医生侥幸逃脱。

连续三次战争,阿富汗人利用地形顽强抵抗,虽然武器装备落后,却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英国始终没能彻底降伏阿富汗人,加上一战的重创,英国实在无力维持在阿富汗的战争,与阿富汗签订条约,战争终止。

苏联入侵阿富汗

苏联从莫斯科公国时期开始,不断向外扩张,出海口是俄罗斯扩张的重点,经过数百年战争,俄罗斯分别打通了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口,但是俄罗斯的领土集中在欧洲和亚洲北部,没有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

苏联南部与阿富汗接壤,如果能够占领阿富汗,凭借强大的地面装甲部队,可以轻松南下打通进入印度洋的通道。

1979年,苏联派军队入侵阿富汗,在损失1.4万人之后,苏联于1989年退出阿富汗战场,持续10年的战争严重拖累苏联经济,撤军两年之后,苏联解体。阿富汗成为苏联的坟墓。



美国进攻阿富汗

2001年,美国爆发“911”事件,3000多人丧生,为了剿除恐怖组织和报仇,美国于当年10月7日发动阿富汗战争。

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结束阿富汗战争,美军损失2200多人,经济损失3232亿美元,美国尽管没有完全退出阿富汗,仍在剿灭恐怖分子,但是战争实际上已经失败了。


阿富汗没有成为美国的坟墓,却埋葬了数不清的美军士兵,阿富汗复杂的山区地形,美国的装甲部队无法展开,山地运输甚至要靠骡子,加上塔利班的顽强抵抗,美国短时间内无法从阿富汗抽身,损失还会增加。

在阿富汗问题上,英国、苏联和美国总体战略计划都是一样的,未来如果有新的超级大国产生,阿富汗也仍然是争夺的重点。对于阿富汗人来说,优良的地理位置反而成为负担,而阿富汗国内的乱局也成为各国介入阿富汗的借口。



阿富汗的局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东,如果中东地区形势稳定,阿富汗的战略意义也会有所下降,如果各国都在争夺中东,阿富汗还会是超级大国的战略重心,战乱很难彻底平息。


视野新观


阿富汗有资源啊,而且中亚这一块,阿富汗是最好的一块地方,因为它不缺水。现在这么倒霉,完全是因为它处在了四战之地。

这个地方看上去不起眼,弹丸小地,却是多事之秋,从古到今,一牵到国际局势的大事就跟阿富汗扯上点关系。

原因很简单,地点虽小,却在埂上。阿富汗处在中亚核心区,南下可控印度半岛,西去是中东产油区,还可以到达地中海,向北就是苏联,往东大家都懂的。

这么一块地方,大家当然很重视。其实在中国在古代,跟阿富汗也有过很密切的关系,比如汉朝时,为了对付匈奴,就派张骞去联络跟匈奴有血海深仇的月氏,这个月氏就住在阿富汗,小月月在那里过得很快乐,不想跟汉朝一起去打仗。

后面,大家都知道陈汤曾经打过匈奴,说了一句名言叫“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被诛的郅支单于其实就是一个恐怖份子,活动区域也包括阿富汗。


到了唐朝,阿富汗在唐朝的管辖范围之内。唐朝曾经设了一个修鲜都督府,治所在今天的喀布尔,还有写凤都督府,治所在今天的阿富汗巴米扬。当然,安史之乱后,唐朝管不过来。基本就放弃了。

好了,我们说点近的。近代以来,阿富汗跟三个超级大国对抗过,竟然还不落下风,这实在让人称奇。

第一次是跟19世纪的英国,那个时候的英国是超级帝国,到处都有殖民地,而且奉行新帝国主义,要强力控制殖民国。

当时,英国三次入侵阿富汗,为什么入侵呢?主要是要打通非州跟印度殖民地的通道。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防止沙俄通过阿富汗染指印度洋。

1839年,英国第一次入侵阿富汗,当时派了三万兵马。

多不多?相当多!这一年,正好林则徐在虎门禁烟,第二年,中英就打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当时派了四千人到中国来。

这三万人一到阿富汗,进军很顺利,阿富汗才一万多兵马,而且武器落后,英国很快就占领了坎大哈跟喀布尔。但是,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阿富汗有个特点,他是部落制的国家,你打服了一个政府没用的,人家部落都有自己的武装。

这些部落群起反抗,有一个部落把交通要道给控制了,英国人没办法,答应一年给3000英镑买路线。但买通这一家没用,人家是一百零八个,你全买通得破产。

到了1841年,部落集合搞了一次大起义,虽然武器比较落后,很多都是烧火棍、大刀,但就靠着地形跟英勇把喀布尔收复了。英军的1.6万人撤退,最后只逃出了一个,可能还是起义军故意放走报信的。

到了第二年,英国就玩不转了,撤出了阿富汗,这一仗,英国死了3万人,花了1.5亿英磅都没搞掂。

过了三十年,大概上一次的伤好得差不多。在1879年,英国人又入侵阿富汗,失败告终!又过四十年,英国人再次卷土重来,但同样失败告终。从此就没有来过了,再来也不是主力,而是美国小弟了。

英国经过一战,二战的消耗。日不落帝国变成了二流国家。印度殖民地都保不住,何况阿富汗了。

可以说,阿富汗这三次反英战争是非常值得敬佩的。很简单,反观中国的表现,就太让人失望了。英国人派了一小撮兵就从中国捞走大笔的钱。

英国人走了之后,俄罗斯人来了。

1979年,苏联进攻阿富汗,原因不用多说了,就是苏联一直想把阿富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扶持了好多位,这些人没上来台之前,都跟苏联么么哒,但一上来就不认恩公,开始摆脱苏联这位老大哥,表示要亲美。苏联完全不能忍啊,干脆出兵,想把阿富汗打造成苏联的卫星国。

一去就捅了大蒌子,阿富汗一下冒出数百个抵抗组织,苏联比美国在越南还要惨。前前后后打了近十年,什么手段都用上了,就是打不垮阿富汗,最后不得不宣布撤军。而撤军不久,苏联就直接解体了。


苏联人走后,当然是美国人。美国在阿富汗打的是反恐战争。这个事情现在还不能说完全结束,影响跟最终的结局如何?我们以后再看。

最后再说一下,阿富汗这个地方虽然是山地国家,而且也比较穷。但人家其实是坐在金碗上。国内的矿藏价值达一万亿美元。更不用说,阿富汗是丝绸之路的交汇点,现在的一带一路,大家都懂的。

所以说,只要不打仗,阿富汗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富国。


脑洞历史观


为什么大国总想征服贫穷落后的阿富汗?简单得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阿富汗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有四战之地之称;二是它矿产资源丰富,但大部分未被开采。

在近现代,想要征服阿富汗的大国无一不是铩羽而归,这也让阿富汗因此获得了“帝国坟场”的称号。在几十年前,阿富汗确实被人们看作是既贫穷又没有资源的国家,唯有戈壁沙漠,但之后这一看法被改变。

阿富汗东南部的地表之下蕴藏着包括金矿、银矿、铜矿在内的丰富,除此之外,还有珍贵的宝石矿脉。在其北部蕴含着大量的石油与天然气,另外还有煤炭、铬铁矿等自然资源。因此,阿富汗并非没有自然资源。

在苏阿战争爆发之前,阿富汗已经探明拥有上述丰富的资源。只是由于战争和技术问题而没有开采而已,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苏阿战争以及后来的战争之所以会爆发,除了战略及其它原因外,抢占资源也是其因。

阿富汗是全球几大战略要地之一,其东部与中国接壤,南邻南亚大陆及印度洋,西靠中东产油区,北接中亚俄罗斯。阿富汗虽然自然条件恶劣,发展较落后,但却因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而受到世界各大国关注。

阿富汗部落众多,各大势力犬牙交错,其宗教势力具有很强的外渗性,尤其是对巴基斯坦和中亚各国的渗透。阿富汗的各股恐怖势力也是被大国关注的主要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明显的地缘政治制高点。

对美国来说,控制阿富汗便可西击伊朗,东扼中国,北钳俄罗斯,南压印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是早有准备的,其智囊团与情报机构已经研究多年。911事件的发生,使美国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发动战争。

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国借着打击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区的恐怖组织的名义,实际上是为实现控制阿富汗的目的,进而为其全球战略服务。阿富汗是美国进入中亚地区的桥头堡,是其中东及中亚战略的一部分。

随着一些国家的迅速崛起,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形成巨大冲击。对美国来说,拿下并控制阿富汗,便会对周边的几个大国起到制衡作用。伊朗核问题令美国很头疼,而伊朗又与阿富汗接壤,控制阿富汗很有必要。

中亚地区是美式民主输出的主要对象,但一直没有什么效果。加之中亚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与其相邻的阿富汗桥头堡作用就显得很重要。但实际上,美国的阿富汗政策并不是很成功,帝国坟场并非浪得虚名。

我们再来看二十多年前的苏阿战争,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十年,将苏联拖入深渊。当时苏联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就是通过阿富汗打通印度洋出海口,除此之外,就是与美国全面展开霸权之争,阿富汗就是一部分。

当时的苏联正值勃氏执政,国力也达到了空前的强盛。苏联便在全球范围内向美国发起挑战,阿富汗既是苏联的邻国又有特殊的战略位置,因此苏联绝不能让其投入西方的怀抱,消灭不受控的阿明政权势在必行。

但让苏联没想到的是,阿富汗人不畏强暴,拼命奋起反抗,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数百个抵抗组织,将苏军拖入泥潭不能自拔。经过十年的鏖战,苏军在伤亡3.5万人,耗资400多亿美元后,撤出了阿富汗的帝国坟场。

最后再看一下英阿战争,英国对阿富汗总共发动了三次战争,英军的三次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英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与沙俄争夺对阿富汗的控制,进而阻止沙俄南下夺取印度洋出海口与控制南亚。

但同样令大英帝国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阿富汗能三次将它打的头破血流,以至于尸横遍野而仓皇逃窜。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成了英国殖民者不可逾越的障碍,在第一次英阿战争中,英军总共有三万人在此丧命。

由此可见,阿富汗的战略位置有多重要,令数个大国在此竞折腰。如今的阿富汗,战略地位一如既往的重要。美国在阿富汗的驻军撤离还是没有时间表,大有长期驻扎下去的可能,基地组织依然与美军玩猫鼠游戏。

美国不轻易放手的原因也是众所周知的,如果西方势力撤出阿富汗,中东、中亚地区的资源会更加顺畅的到达东亚,伊朗的对外合作也更加宽泛,俄罗斯也会通过阿富汗直达印度洋,南亚北上战略也将变成现实。

综上所述,大国总想征服阿富汗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阿富汗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除此之外,资源也可能是当今大国所考虑的另一个原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的。最后在强调一点,阿富汗地下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野史也是史


朋友你说错了,阿富汗并不是没有资源,而是一个具有丰富资源和可开采潜力的国家。

且听我说:

阿富汗矿藏资源丰富,但基本未开发。据估测,阿富汗的能矿资源价值超过3万亿美元。至2014年已发现1400多处矿藏,包括铁、络铁、铜、铅、锌、镍、锂、铍、金、银、白金、钯、滑石、大理石、重晶石、宝石和半宝石、盐、煤、铀、石油和天然气等。著名矿藏包括哈吉加克铁矿、艾娜克铜矿、巴米扬煤矿、赫拉特锂矿、阿姆达利亚油气田、阿富汗-塔吉克盆地油气田等。 天然气储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煤矿储量约1亿吨。盐储量3亿吨,青金石储量1300吨,铁矿储量17亿吨,铜矿石储量5亿吨。因运输困难和资金缺乏,仅天然气、煤、盐、铬得到少量开采。要知道这些金属矿物是非常丰富的,阿富汗人口并不算太多,主要是工业太落后,缺乏基础设施把这些资源运出去。

其次,阿富汗是高山国家,位于中亚实际上,战略价值十分突出。向北可以摁住世界地理中心岛——中亚地区,这里也是石油、天然气、棉花的富矿啊。向西可以威慑什叶派大国伊朗,制衡西亚、中东的小霸主。通过一条100多千米的瓦罕走廊联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是战略要地。东南面则是克什米尔。

占据了阿富汗就等于中部开花,居高临下地威慑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西北、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周边国家,你能说阿富汗不重要,何况它的资源价值巨大!



多云sky


看看下面的地图就明白为什么美国会占领阿富汗,还有前苏联为何要占领阿富汗了。

前苏联占领阿富汗目的是进入中东,以保证战略通道安全。

美国占领阿富汗更是设的一个大局。

1,阻断俄罗斯的中东战略。

2,扰乱中国的中巴经济走廊进程。

3,威胁牵制伊朗,

4,以打击本拉登,塔利班为名,行破坏中俄伊经济发展之实。

5,离间俄印关系,达到从俄罗斯手里抢印度军火贸易的目的。

6,同时搞乱中东,维持高油价,控制美元结算体系,打击去美元化,增加全球美元需求容量,已达到他印钱换商品的目的,等钱伴随石油转移到中东,再用武器换回美元,形成循环,他只用一堆废纸就换的了自己的财富和强大。

在阿富汗打了18年,想想就知道绝不是为本拉登和塔利班。阿富汗就是美国控制亚洲的一个支点,砸钱再多也在所不惜,伊拉克比阿富汗强大的多得多,也没用多久就拿下了,南联盟仅仅72天,阿富汗会用18年,而且还没完呢。


驿动星期六


说到晚清中国割地赔款、被列强欺负的屈辱史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叹息不已,感慨地说,落后就要挨打,当时中国真的不行,打不过人家。

发出这些叹息的人,一定不了解阿富汗的历史,当你了解以后,你的三观就会被颠覆,再也不会把挨打的原因仅仅归咎于落后。

阿富汗是个内陆国家,是中国的西北邻居,面积只有65万平方公里,只有中国的15分之一;人口仅仅2700万左右,只有山东省的四分之一。

阿富汗在近代没有像样的工业,可耕地只有国土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农业也不值得一提。国力跟当时的满清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说它是世界上最弱小的国家,一点都不夸张。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口少、面积小,国力羸弱的国家,在近代和现代却与三个对手打了五场战争;这三个对手都不是泛泛之辈,全都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他们分别十九世纪的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20世纪的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

阿富汗跟这三个大国打了五场战争,始终不屈不挠。和英国进行的三场战争,最终赢得了阿富汗独立;和前苏联的战争,把侵略者赶了出去;跟美国的战争,进行了将近20年,现在看来,美国人已然深陷泥沼,依旧没有分出胜负。

阿富汗跟英国发生的三次战争:

第一次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国力鼎盛,正在世界各地大搞侵略扩张,占领印度后,英国图谋染指阿富汗,以此来遏制沙俄向印度洋扩张。1838年11月,英国军队入侵阿富汗,被阿富汗人民击退。

第二次英阿战争是在1878年爆发,到1880年结束,英国依旧没有达到战争目的。

第三次英阿战争发生在1919年,这场战争的赢家依旧是阿富汗。

阿富汗跟苏联的战争发生在1979年,苏联为了扶植傀儡,大举入侵阿富汗。战争打了十年左右,被阿富汗人民打得晕头转向、满地找牙,不得不灰溜溜撤军。这场战争后来被史学家认为是苏联破产、解体的根源之一。

阿富汗跟美国的战争发生在2001年10月,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九年,胜负依旧没有见分晓。

由此可见,国力强弱在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人民的意志和决心。一个民族如果能像阿富汗人民那样不屈不挠,就没有不能战胜的对手。

我们在敬佩阿富汗人民坚强意志的同时,心里自然也会产生一个疑问:

阿富汗一个内陆小国,为什么会让那么多大国感兴趣,是什么原因让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要征服它、控制它?

阿富汗是个多山国家,境内不是高山就是丘陵,面积占到国土总面积的五分之四,除了几条河流,可以用于耕种的面积只有十分之一。所以说,阿富汗的农业勉强可以养活自己的国民,但没有能力出口创汇。阿富汗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基础设施,人均GDP在世界排名几乎垫底,是个地道的穷国。

阿富汗的自然资源倒是比较丰富,尤其是矿藏,比如铜、铁、铅、锌等等,阿富汗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也还不错,但阿富汗地形复杂,运输困难,成本太高,开采出来以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所以说,如果那些大国要是冲着阿富汗的自然资源去的话,就有点得不偿失,战争的代价太高大,征服阿富汗的成本太高,没有个十年二十年,看不到进展。如果为了那点矿藏和石油、天然气大动干戈,死伤那么多士兵,花去那么多军费,真的有点不值。

因此说,想征服、控制阿富汗的大国不是看上了它的资源,而是在乎它的战略地位。

阿富汗是西亚的东大门、南亚的北大门和中亚心脏地带,它是沟通东西方桥梁和交通枢纽,连接东亚、西亚和南亚的纽带,是北亚通往南亚的必经之路和咽喉。

如果控制了阿富汗,向东可以直达中国,向南能够染指巴基斯坦,来到印度,称霸南亚。向西可以登上伊朗高原,中东诸国就尽收眼底,可以依托阿富汗,向中东进军。

因此有人说,谁控制阿富汗谁就控制了中亚,进而威慑中东、南亚,堪称扼住了亚欧大陆的咽喉。

由于阿富汗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有称霸世界野心的国家,不管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野心勃勃的苏联,还是不可一世的美国,都把阿富汗当做一块肥肉,不惜发动战争也要得到它。最无辜的是阿富汗人民,不幸成为大国争霸的牺牲品,常年生活在战乱中,看不到和平的曙光。


历来现实


阿富汗是中亚地区一个普通的国家,经过连续多年的战争,如今的阿富汗已经成为贫穷,落后,与战争的代名词。

从19世纪开始,阿富汗就成为列强争相争夺的对象,英国,苏联,美国都曾在阿富汗发动过战争,由此,阿富汗也有了一个帝国坟场的称号。


从地图上就能很明显的看出,阿富汗是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之上,其地理位置是西接西亚石油产地,东接东亚,南连印度洋,北接中亚俄罗斯,是俄罗斯南下印度洋的必经之地,也是围堵俄罗斯与种花家势力南下西拓的关键之地。

因此,但凡对世界格局有想法的国家,都会重视阿富汗这个地方,不是因为这里多富有,而是因为这里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当然了,阿富汗境内山高林立,金属矿产还是十分丰富的。


剧探测,阿富汗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包括有金矿,银矿,铁矿,铜矿等,同时还有石油与天然气存在。

但阿富汗境内环境恶劣,山高谷深,并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反倒是十分适合游击战的开展,因此,历史上的阿富汗,虽多次遭受列强的侵略,但总能给列强带来顽强的抵抗,造成巨大损失。
阿富汗就是一个倔强的小强,如今的阿富汗,还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想要实现长久和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Mr这史香


一提到阿富汗,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可能就出现两个词“塔利班”和“帝国坟场”。无论是其国内的割据势力,还是外部的大国,都想从阿富汗这个国家获得些东西。

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家,连接着东亚的中国,中亚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南亚的巴基斯坦和西亚的伊朗。阿富汗的国土4/5是山区,国内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也没有如伊拉克、利比亚一样丰富的石油资源,它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阿富汗,已经吸引来了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大国竞相争夺,原因何在?

阿富汗可是风水宝地?

从地理上看,阿富汗这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周边多是高原、山脉、荒漠。其天然的地理格局就是闭塞,各大文明均与其相隔甚远,所以阿富汗受不到世界上主要文明的辐射,这点决定了其很难成为一个富饶、强大的国家。所以从地理位置及天然环境看,阿富汗绝对不是什么风水宝地,甚至可以用环境恶劣,文化封闭、国家贫瘠来形容。

从地缘上看,阿富汗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身处东、南、西和中亚的交汇之处,这一地缘格局使其极易卷入各方势力的冲突之中。

阿富汗的地缘位置大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每一条路都得经过我阿富汗”的气势。谁占据该位置就获得了向周边板块拓展自身影响力的通道,这一点使得阿富汗成为各大势力的必争之处。由此可见,阿富汗确实是一块宝地!

对阿富汗的争夺,你来我往!

19世纪下半页开始到20世纪上半页,英国发动了三次入侵阿富汗的战争。

英国入侵阿富汗,并不是为了征服阿富汗本身,而是随着俄罗斯势力的不断壮大,英国担心俄国会借道阿富汗南下印度洋,威胁其印度殖民地的安全。为了阻挡俄罗斯势力南下,英国当局入侵了无辜的阿富汗,准备将阿富汗变成其抵挡俄国的防线。

20世纪70年代,美苏冷战对峙阶段,苏联为了打通南下的通道,加强对中东和非洲等地的势力渗透和扩张,苏联开始扶持阿富汗军人,策划军事政变,试图建立一个听从苏联的阿富汗新政府。1979年苏联甚至直接派遣十万大军占领阿富汗。

2001年塔利班发动911袭击,全球反恐浪潮高涨,美国借机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对阿富汗境内的塔利班政府和基地组织进行打击,推翻了塔利班政权,打死了本拉登,但同时也将阿富汗全国人民再次推入了战争的灾难之中。

阿富汗是弱国之中的强者!

国家弱小就要挨打,贫穷落后就会被侵略,这是铁的定律。封建社会的中国没有逃过这个定律,弱小穷困的阿富汗也一样被卷入了这个定律之中,但这个小国却用自己的脾气和身躯一次次狠狠的打了侵略者的耳光。虽然有外援,但阿富汗确实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被“打败过”的国家。

英国人发动的三次侵略战争均被阿富汗人赶了出去,苏联人的十年攻势也被阿富汗击退,美国虽然花费了上千亿美元,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也打死了本拉登,但美国自己也深陷阿富汗战争,至今无法全身而退。为何阿富汗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呢?

据说阿富汗有一部分人是成吉思汗的后人,血液里奔腾着彪悍的蒙古人血统,所以骁勇善战。但个人认为,阿富汗善战,大概只是因为其一直被无辜欺负,一波波征服者带来的一场场灾难让阿富汗人民不得不努力学习打仗技能,硬生生将这个民族锻炼成了彪悍的战斗民族,形成了彪悍的民风,再加上有利的地形和娴熟的游击战术,一次次拖垮入侵的“正规军”,令侵略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从中东小瑞士到满目疮痍,阿富汗也曾有辉煌

阿富汗的贫穷落后并不是一如既往的,上世纪时阿富汗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

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约四十年间,阿富汗在查希尔国王的带领下实行“五年计划”,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不但在短时间内建成了大小工厂发展经济,也在一步步推进阿富汗的世俗化。

那时,阿富汗不仅有不限于男女的高等院校,也有现代化的国际学校。那时,妇女被鼓励去掉面纱,走出家门,走进高校,进入职场,甚至可以参加选举。查希尔国王在位的四十年被认为是阿富汗难得的和平年代,阿富汗一度被称为是“中东小瑞士”。

但好景不长,1973年查希尔国王赴意大利治病时被自己的堂兄篡位了。随着查希尔国王的退位,阿富汗的黄金时代结束,此后,阿富汗政权更替不断,一个又一个政治人物登台,一方又一方政治势力对峙,甚至阿富汗的国名都更改过数次,直到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个国家进入了长达十年的军阀混战期。

战争不但摧毁了阿富汗的国家经济,残酷的战争环境还催生了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组织——塔利班。塔利班曾攻占阿富汗90%以上的领土,也曾赢得阿富汗民众的欢呼,但因为塔利班的政教合一,他们在全国实行严酷教法,恢复伊斯兰的传统生活方式,结束了阿富汗的世俗化进程,让整个社会严重倒退。

除此之外,塔利班发展经济的做法——制毒,及其输出的恐怖主义,让阿富汗从人间沦为炼狱。阿富汗的人民不但要忍受贫穷和欺辱,还要为宗教献上自己的孩子去做人肉炸弹和恐怖分子。阿富汗,一个爱憎分明的国家,用纪录片《侣行》中梁红的话总结下当下的阿富汗:每一个人都是悲惨的,不同的是各有各的悲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