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被央行定性為非法集資,你怎麼看?比特幣等會不會崩盤?

渼汐丶


比特幣2100萬個,這是官方數據,請問官方是誰?是否有監管?如果世面實際流通的是4200萬個,你能知道嗎?

比特幣不會消亡,確實有他存在的必要性,但是並不代表不會崩盤,他的崩盤可能只是一個信息而已,比特幣算法被攻克,可以被無限複製。然後就收割了全世界投資者的羊毛。你找誰評理去?

國家一定要打擊這些虛擬幣,參與的國民越少,將來的損失越低,就如美國現在綁架全球經濟一樣,你買了這麼多的美債,存了那麼多的黃金在美國,美國說不還給你了,你能咋樣?去打他嗎?能不能打的過?打得過的話消耗有多大?贏了就能把美債要回來了嗎?要回來等量的美債是否等值呢?所以美國綁架了世界經濟,不給你還錢你都沒脾氣。

更何況比特幣你打都不知道打誰去。


青島金融小狼哥


央行為何要定為非法集資?

原文是:目前的現狀是,央行相關人士研究了大量的ICO白皮書,得出的結論是:“90%的ICO項目涉嫌非法集資和主觀故意詐騙,真正募集資金用作項目投資的ICO,其實連1%都不到。”

而目前,ICO有火幣網、OKCoin、BTCC、太一雲、亦來雲、區塊寶、Achain、保全網、聚幣、幣多寶、ETChain、行雲運動、NEM等。

大部分ICO在我看來,就是騙局,而這些ICO其實毫無價值。

這讓我想起了2年前的郵票市場。說起郵票市場,最牛的票,就是“猴票”,就猶如ICO的帶頭大哥,比特幣一樣,不斷刷新價格高度。

而2年前的郵票市場其實也出現了當前ICO類似的金融亂象,很多郵票在進入交易所流通之後,暴漲數百倍,無數造富神話就猶如今天的ICO一樣。這也吸引了很多人進入這個市場,想辦法去炒新的郵票(就猶如新的ICO)。

而這些炒家的心態都是想以更高的價格賣給下家,沒有人去思考郵票或者是ICO背後真正的價值。

而現在,郵票市場的亂象在國家的整頓下,已經基本消除,很多炒郵者血本無歸,手裡就是一大推毫無流動性的郵票,而我想,這與大部分ICO本質是一樣的,結局也會是類似。

而對於郵票的帶頭大哥,猴票,或者是ICO的比特幣,我想,他們是有一定流動性和市場的,畢竟他們已經佔領了這個市場的心智,不會消亡,而大部分其他的郵票或者ICO必將被大家所遺忘。


錢真理


國家定其為非法集資,多麼容易的一句話,直接擾動了整個虛擬幣的市場。知道為什麼國家不直接說平倉,或者取締虛擬幣?到底崩盤是否決定於國家?我來講講。

本來虛擬貨幣是什麼,它是一段代碼。如何形象化呢?它就和之前的文玩核桃和菩提等一樣除了能看見摸到,符合要求的叫文玩,值錢,不合要求的叫核桃,食品,而換過來虛擬幣符合要求的叫虛擬幣,不符合要求的是廢碼,價格自然是一個天一個地,但是無論他們標價幾十萬,還是標價幾十塊都是標價的“人”標的價。

而文玩市場還好,玩家標價玩家賣,玩家買,畢竟是少數,不是人人都玩,是喜歡它願意拿他陶冶情操的人弄的。而虛擬貨幣呢?外國人標價甚至不知道什麼人標價,中國人玩,無論標3萬還是標30塊,真正有多少人換來了錢?3萬時一個人賣掉掙3萬,10個人賣掉還有人買嗎?100個人呢?10000人呢?如果大家一起賣一下子就變成30塊了。

因為這個東西和黃金,股票甚至文玩完全不同,黃金全世界的一般等價物拿到哪裡都是可以換東西的。

而股票衡量企業經營能力的直接證據,企業只要認真過日子,這個證據就能告訴你它可以過得還不錯,你拿著證據可以拿企業過日子剩下的餘糧。文玩至少還可以陶冶情操。

那麼虛擬貨幣呢?尤其誰能告訴我們它到底能做什麼?而且不止是比特幣,其他無數的代幣被創造出來,但沒有任何的經濟力量的支撐,過日子的支撐,甚至價格是怎麼漲的都沒人知道,那麼它到底能做什麼?

終於一個虛擬幣代募資來了,它的價值可以繼續創造虛擬幣及其衍生品,但是這個功能,除了創造更多的虛擬幣衍生品還能做什麼?還能換來什麼?什麼都沒有,海市蜃樓罷了,因為它根本不存在,只是一段不可被複制的可以記錄轉移路徑的代碼而已。

所以,國家要發行虛擬貨幣它和比特幣完全不同,它是以人民幣和中國經濟支撐的,國家虛擬貨幣的流通能力取決於國家有多少經濟能力,和紙幣硬幣等職能完全相同。那虛擬幣到底還有沒有貢獻?有就是區塊鏈技術,它可以完整的不被幹擾的記錄流通,記錄轉移,不可被複制,不可被造假,這是這項技術帶來的變革。

人類的歷史幾萬年,無論哪次技術革新,沒有任何一種技術本身就是貨幣,就是購買力,所有的技術都是創造經濟的手段,打算拿技術本身作為等價物交換的,都會被國家甚至整個社會毀滅。

因此,所謂ico其實根本就是一個不存在的團體講著一個不存在的故事而已。真正所有的挖礦真的只是設備和軟件的堆積(門檻極低,只需要購買由外國人創造的顯卡,主板,處理器,甚至電源)以及外國人創造的軟件(各種礦軟計算工具)剩下的就是機器的運轉,國人沒有創造任何的技術革新,沒創造任何的價值的提升,只消耗的電力,消耗了硬件而已,只是一些不願付出體力創造物質的轉移或升級(搬運工等體力勞動者或者重工業基層員工),也沒有能力消耗腦力創造物質的變化和升級(科研人員或技術工人等加工技術),更沒有通過資金或資產改造或升級(金融業等支持生產或併購),甚至沒有服務別人得到讚許(服務業等靠自身意識和素質得到肯定的價值)。那大家想想它有什麼呢?

我是個學計算機出身的金融工作者,從業這10幾年,見過各種技術和經濟的變化,我在做金融這幾年,一直提醒我的客戶,虛擬幣玩玩還行,不可傾盡全力,因為它不存在,但是瘋狂的價格讓所有人都瘋狂,一個比製毒販毒利潤和增長速度都快的東西,讓所有人都瘋狂。但真的除了技術領域的貢獻,我真的不知道它能做什麼。

以上是我個人意見,也許是廢話,淹沒在人海之中,但希望大家可以參考。


張小帥說理財


  定性為非法集資就對了,就跟很多P2P平臺一樣,看起來搭了個簡單的架子,表面光鮮,骨子裡是赤裸裸的詐騙。比特幣短時間內倒是不一定崩盤,只不過最後接盤的人會越來越少,現在的持有人可能就成了最後一批接盤俠。紙上財富的千萬富翁們,可惜變不成現錢,買不了東西。比特幣在熱門交易所Mt.Gox的交易價格創下1242美元的歷史新高,而同時黃金價格為一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幣價格首度超過黃金,在中國的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網上更是創下了8000人民幣的天價。2017年5月以來,比特幣又開啟一波瘋狂的漲勢,尤其是8月份,比特幣價格一路飆升,從每枚18000元左右一度突破30000元,也創下歷史新高。

  比特幣肯定不會崩盤,即使它是一個賭博遊戲,難度這個盤子已經覆蓋了全世界,比特幣從美國誕生,席捲全球和暗網交易。這裡面牽扯的利益太多。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許多人忽視了自己的判斷力和能力,自己有幾斤幾兩很重要!中國人,喜歡找別人的原因,找國家的原因,很少人找自己的原因,明知是騙錢的還往裡鑽,想不勞而獲,快速致富,自己的判斷力,定力,又不夠,上當是必然的!任何頊目都是少數人賺錢,都是搞自已,支付寶這麼好,央行也打壓,所以,都得搞自已,只是告訴大家,95%人認為不能搞的一定可以搞,大家都認定的就不能搞!

  STO的發展可是說是在嬰兒階段。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技術從誕生到成熟必定會經歷觸發期、期望膨脹器、幻滅期、復甦期和成熟期五個階段。儘管它是為了填補ICO的安全漏洞,但早期的STO依然存在很多問題。ICO的存在是依附於整個區塊鏈市場的,它並不會因為STO的出現而消失。STO很可能只是熊市下,讓投資者重拾信心的一種方式,是曇花一現的過渡。在短期內,它影響的主體可能是:散戶、投資人、區塊鏈VC、傳統VC。加密貨幣、區塊鏈科技和智能合約等的出現,為創業家提供了更有效且不通過中介的融資方式,也保證了更公平、更民主的私募股權投資模式。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用戶769288457696924


現在ICO已經變型成STO,那麼STO又是個什麼玩意?


1、被妖魔化的ICO

被妖魔化的ICO就一個大寫的:

如今,韭菜們都把ICO=割韭菜,對其深惡痛絕。

來,我們先看看ICO的前世今生,才能知道它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那還得從古老的IPO開始說起。

400多年前,荷蘭有一群聰明的海盜開了一家公司。為了把“生意”做到東方的海域,他們必須弄來很多錢去買糧食和彈藥。這麼多錢,海盜心想:跟父老鄉親們藉著先吧?如果搶回來很多東西,就回巢還給他們錢,外加一些分紅利息。

於是,借給海盜們錢的人就成了史上最早的股東,海盜公司還會給每個股東發個憑證,這個憑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股票”。

如果急著用錢,人們可以拿著憑證去公司換錢。之後還出現了專門的交易市場,這樣人們就不要專門跑到海盜公司排隊還錢,大大提高了效率。當然,如果相信這群海盜的實力,人們可以長期持有,等到海盜們滿載而歸,分紅也會大漲。

海盜公司為成就大業,向大眾籌集了大量資金,這就是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最簡單的一個形態。

緊接著,海盜遇上了一艘叫“區塊鏈”的豪華遊艇,為了儘快撈金,聰明的海盜們想出了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在上面蓋一座大型的海上游樂園。遊客們必須使用他們發行的“海盜幣”,才能暢遊。於是,海盜們就請人搭建海盜官網、寫海盜遊樂園的商業計劃書(白皮書),在各種媒體上大肆宣傳:

“海盜公司將啟動史上絕無僅有的海上區塊鏈娛樂項目——加勒比海盜遊樂園,計劃發行1億枚海盜幣,認購比例:1BTC=250海盜幣。此幣可以用於遊樂園的門票、娛樂設施、消費餐飲和潛水體驗。由於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海盜幣將在汪洋大海中永遠承載你的美好回憶。”

好了,這就是ICO(Initial Coinoffering)最簡單的一個解釋。由於難辨海盜是否從良,你所認購的海盜幣很有可能一夜之間,變成一堆無用的代碼。為什麼?因為——遊樂園還沒建啊!海盜們就開始收錢了,遊樂園只是一個海市蜃樓。當然,有道德操守的海盜想好好經營一個公司,不屑做一場騙局。

但面對這樣一夜暴富的資金騙局,哪個海盜不心動呢?又有多少個“傑克”船長呢?

所以,ICO本質是:通過一個沒有產品落地的項目計劃,來出售項目代幣而籌集資金的行為。


2、STO是何方神聖

ICO太亂了,沒有操守的海盜太多,隨意定價,圈錢就跑。

越來越多本想來區塊鏈遊樂場遊玩的客人,大失所望,搖頭離去。前去政府維權的顧客越來越多,想認真經營公司的正經海盜也叫苦不迭。

政府再也無法坐視不理,於是就想了個辦法,治理某些海盜的圈錢行為——

想要集資,海盜公司必須得到政府或監管機構的許可。同時,發行的代幣必須與海盜公司的資產掛鉤,比如說現金、公司股份、公司不動產、海盜的大宗貨物等等,來保證前來遊玩遊客投資的安全。

因此,STO(Security TokenOffering)叫“安全代幣發行”


3、扒一扒STO

海盜的圈錢史講完了,接下來,我們認真解析一下STO的發展階段、實質、優劣勢和影響。

相比起相對成熟的ICO,STO的發展可是說是在嬰兒階段。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技術從誕生到成熟必定會經歷觸發期、期望膨脹器、幻滅期、復甦期和成熟期五個階段。儘管它是為了填補ICO的安全漏洞,但早期的STO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Angel Investor的首席執行官Walter Komarek說道:“STO仍然是一個問題,因為要找到一兩個交易所上市是相當困難的,而且交易量也在下降。所以STO還處於早期階段。我們也許可以在兩年之內看到良好的STO發展,但讓目前依舊難以定論。”

在毒姐看來,STO的實質是:在當前的市場形勢下,人們為自己的項目尋找投資者的一個藉口。市場不景氣,沒有新韭菜入場,投資者不投錢,海盜們(項目方)就著急啊,怎麼辦呢?

必須有一個看似很安全的方式讓投資者投錢,重獲韭菜的信任。因此,STO確實能夠讓項目和整個行業得到很好的管理,但依舊沒有辦法保證海盜的項目一定是會成功的。如果市場像去年一般火熱,ICO肯定會捲土重來,誰還理會什麼STO呢?

<strong>

所以ICO的存在是依附於整個區塊鏈市場的,它並不會因為STO的出現而消失。STO很可能只是熊市下,讓投資者重拾信心的一種方式,是曇花一現的過渡。在短期內,它影響的主體可能是:

散戶、投資人、區塊鏈VC、傳統VC。

我們知道,有史以來,私募股權投資一直掌握在合格投資人或是風投公司手中,對散戶入場是一個很大的限制。2017年,是加密貨幣行業和區塊鏈技術發展重要的一年。加密貨幣、區塊鏈科技和智能合約等的出現,為創業家提供了更有效且不通過中介的融資方式,也保證了更公平、更民主的私募股權投資模式。

同時有相關機構對證券型代幣的監管,投資人就可以減少擔憂。投資人所要考慮的是公司的運營和未來發展,而不再是擔心受騙。因此,傳統VC進場的幾率也大大增加了。

目前,STO在應用前景上有幾個優勢:

  • 易於規範監管;

  • 拓寬融資渠道;

  • 加速全球資本流動;

  • 降低融資成本。

至於STO適合在哪些場景落地,哪些項目適合STO,大家敬請期待毒姐下回分析。


幣毒君


ico央行只能暫時定性為非法集資,它是大勢所趨,只目前,還沒形成法律,法規!魚目混珠,風險很大,中國人賭性很大,許多人羸的起,輸不起!贏了得意忘形,輸了的大喊大叫,鬧事!其實,投資量力而行,不影響生活的零錢,可中國人,借錢,貸款,高利貸,賣房等投機行為,央行不得不禁示。高風險高回報!風險與機遇並存,心態決定一切!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許多人忽視了自己的判斷力和能力,自己有幾斤幾兩很重要!中國人,喜歡找別人的原因,找國家的原因,很少人找自己的原因,明知是騙錢的還往裡鑽,想不勞而獲,快速致富,自己的判斷力,定力,又不夠,上當是必然的!任何頊目都是少數人賺錢,都是搞自已,支付寶這麼好,央行也打壓,所以,都得搞自已,只是告訴大家,95%人認為不能搞的一定可以搞,大家都認定的就不能搞!國家不讓搞二道販子,我搞了,我賺了,國家把直銷一刀切了,我搞了,我也賺了,國家不讓炒房,我搞了賺了!國家把數字貨幣交易平臺關了,我買了比特幣,賺了!國家要我讀大學,讀了,分配了,最後下崗了!最終,還是搞自己!央行救不了你,國家最多,發低保給你,想發財,搞自己的眼光,能力,和大腦!


張立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1、ICO本來就是非法集資,但今年的IEO又變現的活躍了。火幣的TOP項目,比特兒的CNNS,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ICO和IPO是一個概念,都是進行上交易所之前的私募基金。有些項目可以存活,有些項目只能崩盤。

2、比特幣肯定不會崩盤,即使它是一個賭博遊戲,難度這個盤子已經覆蓋了全世界,比特幣從美國誕生,席捲全球和暗網交易。這裡面牽扯的利益太多。

一個可以高拋低吸無限賺錢的方法,你會讓它崩盤嗎?

人的貪慾不止,比特幣就不會崩盤。總會有人渴望一夜暴富。

喜歡的以上回答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挖礦指南


央行這麼做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有很多朋友在玩這個金錢的接盤遊戲,而我接過的ico項目,為了描繪收益,很多都像是馮小剛電影裡,諷刺牟其中的打穿珠穆朗瑪峰引入印度洋暖流的偉岸項目,一句話,為了圈錢,什麼好東西都會被做爛,所以,監管已經來,而且會很慘烈,但是沒有辦法,不這樣就徹底沒戲了,區塊鏈技術的普及也得有個大清洗,才有可能一點點變好。中國人為什麼有過特別強大創造力的時代呢?因為那些時代很有規矩,富強,又有規矩,就可以把我神州子民無窮無盡的小聰明變成智慧。規矩不是警察社會,而是從外到內,從身到心,都依天道,順人德。道德所以是經,因為它是天地人的說明書,怎麼能把這個輪迴遊戲玩的好一些,擁有輪迴中的自由自在。當然,想要再去外面看看,遊戲不想再玩了,那就求諸內心修為與傳統智慧吧。


天下公司新知


這是去年9月4日的新聞了,2017年整年都是山寨幣的狂歡,閉著眼睛炒幣只要你能學會及時止盈一般都賺得很多。2017年在基礎公有鏈促進作用下各種項目全部沾邊區塊鏈,拉幾個明星大佬站臺然後發行自己的ICO初次代幣私募。



有一個段子講的是搞傳銷的瞭解完ICO之後心悸的說道你們這是違法的啊!段子雖然不怎麼搞笑,但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數字貨幣ICO亂象迭生魚龍混雜。

至於說99%的ICO項目都是圈錢這個說法我還是非常同意的,至於那1%可能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到了2018年就是各種山寨幣ICO項目兌現承諾之年,各種應用落地主網上線項目很少看見。到處都是各種破發以及跑路,這也充分說明央行的監管是非常有前瞻性的。ICO項目就是非法集資!



但是有一個概念可能很多人搞不清楚。區塊鏈並不等於ICO,比特幣也不等於ICO,區塊鏈更不等於比特幣。比特幣從來也沒有經歷過ICO,反而是以太坊系列幾乎全是ICO模式,這也是以泰方能夠做大做強的根本原因形成自己完整的生態鏈,技術鏈和資金鍊。


所以說取締ICO是必須的,並且絕對不會影響到比特幣,比特幣有著自己的挖礦模式,94以後比特幣就開啟了一波大牛市。


晴天財經閣


很多人都沒弄清楚比特幣是啥就亂髮表不負責任的回答,先搞清楚啥是比特幣,它的原理是什麼樣的?

拿委內瑞拉國家舉個例子,這個國家通過賣石油賺錢,然後在國內各種高福利高待遇,然而隨著石油價格的腰斬,這個國家已無法保持收支平衡了,政府採用的辦法是央行大量印鈔票來解決問題,導致通脹率達到700%,大量工廠倒閉,商店關門,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政府信用破產,以政府信用為擔保的貨幣也跟著破產,通過這個例子是想說,現在世界上主流的貨幣都是政府信用貨幣,而這個貨幣究竟值不值錢取決於政府印鈔票的多少來決定,如果這個政府覆滅了,它發行的貨幣也將隨之覆滅。

而比特幣呢,如果把互聯網比喻成政府的話,那麼比特幣就是互聯網的法定貨幣,而比特幣錢包就相當於銀行,而且它只有2100萬個幣,總量是恆定的,這些幣是通過計算機算力挖礦來分配,就相當於人們發現金礦,然後挖掘獲得一樣,而比特幣最主要的特徵是去中心化和匿名化,去中心化就是沒有核心節點,只要有互聯網就可以,匿名化就容易理解多了,它不需要實名認證,也無法查到持有人,任何政府也無法消滅它。

我們再說說它的用途,先拿貿易來說,國內貿易當然沒問題,但是你碰到國際貿易就瞎了,先要買外匯,才能做去做生意,等做好了生意,還要解匯,這裡的來來回回花了多少費用先不提,光時間成本就夠嗆,還有關係的打理,麻煩的很,如果用比特幣來做就方便多了,買幾個幣,直接轉過去,對方收到直接賣掉換成本國貨幣,幾分鐘就可以解決我們上面的問題。

前段時間的比特幣敲詐病毒,就是利用了比特幣的匿名功能,我相信有很多的灰色交易用的都是比特幣,有個賭場為了證明自己有錢,買了幾萬個比特幣作為鎮場之寶,並且在網站上公佈錢包地址,任何人可以查詢該錢包是不是有這麼多比特幣。

包括貪腐問題,我相信這個世界上肯定有人收的是比特幣,不能說存在就是合理的,但是可以說存在就是有需求的。

所以比特幣在我看來是不會崩盤的,它會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進化,前段時間所說的隔離驗證就是一次進化,隨著用範圍越來越多,它也會逐步進化,最後與互聯網融合在一起同生共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