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王树山书法原文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班超居家常亲事勤苦之役,不耻劳辱。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能够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他为人有大志,不修小节,但内心孝敬恭谨。他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不仅维护了东汉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属国的联系,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卓越贡献。

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定远侯

班超因功被封为定远侯,他的封地在今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该县在清朝以前隶属于西乡县时曾设“定远厅”即源于此。 而定远侯后亦喻称驻守或出使西北边疆地区的使者、大臣等。

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投笔从戎

班超在为官府抄写文书时,每日伏案挥毫,常停下来扔下笔叹息说:“我身为大丈夫,尽管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旁人都嘲笑他,班超却说:“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

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郭子仪(697—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 。唐朝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

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出身太原郭氏。郭子仪武举高第,累迁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后,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收复两河(河北和河东)地区,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辅佐广平王李俶收复两京,迁司徒,册封代国公。

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乾元元年(758年),拜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五月,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去职赋闲。宝应元年(762年),平定河中兵变,册封汾阳郡王。广德元年(763年),在吐蕃攻破长安后,奉命调兵遣将,驱逐吐蕃敌军。广德二年(764年),抵抗仆固怀恩引叛乱,单骑说服回纥,合兵大破吐蕃。唐德宗即位后,拜太尉、中书令,充皇陵使,赐号“尚父”,剥夺实权。

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建中二年(781年),去世,享年八十五,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唐代宗庙廷,陪葬于建陵。

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恳辞尚书令

广德二年(764)十二月,唐代宗任命郭子仪为尚书令,郭子仪恳辞不受。代宗又命五百骑兵持戟护卫,催促他到官署就职,郭子仪仍不肯接受任命,上奏道:“太宗皇帝曾任此职,因此历代皇帝都不任命,皇太子任雍王,平定关东,才授此官,怎能偏爱我,违背重要规定。而且平叛以后,冒领赏赐的人很多,甚至一人兼任几职,贪图升官不顾廉耻。现在叛贼基本平定,正是端正法纪审查官员的时机,应从我开始。”代宗皇帝无奈,只得应允,并将他辞谢的事迹交给史官,命令记入国史。

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

王树山书法万里声名班定远 百年富寿郭汾阳楹联赏录

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郭子仪不但武功厥伟,而且还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智俱备,故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

王树山书法 内容源自网络 请书友鉴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