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美業門店何去何從?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從武漢向全國蔓延,成為了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它所引發的蝶變效應,將很有可能成為打破美業舊秩序,形成2020新格局的最強力量。

消費行為、營銷方式、顧客體驗、培訓教育、工作形式……彷彿都以今年春節為分水嶺,春節後將發生新舊交替,給美業一次徹底的洗禮。

美業的變革,難以阻止地開始了。面臨持續蔓延的疫情,我們不得不先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在這一特殊時期,美業門店將如何存活下去?

2003年,中國遭遇非典,當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由11.1%下跌至9.1%,第三、四季度也受到影響,只有10%的增速。三季度之後,疫情得以控制,第二產業增長迅速恢復至一季度水平,但第三產業恢復較慢,第四季度才有明顯改善。

疫情帶來的緊張情緒對服務業的影響更為持久,這無疑是在遭遇過2019年寒冬的美業傷口上撒鹽。

一位美業老闆告訴美業新緯度,目前行業最恐慌的是,不知道疫情何時停息,如果三個月沒有現金進賬,“人工和房租就能殺死一大批門店,越是連鎖品牌,受損越嚴重”。

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的營業狀態?停業期間,業務如何開展?店租和員工工資如何負擔?疫情過後,美髮業態會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


疫情之下,美業門店何去何從?

01 疫情危機之下,美業經營思維實現大躍升

線上調研數據顯示,截止2月3日,80~90%的美業人還在休假狀態。但也有10~20%的美業人已經在積極開展工作了,這個比例在2月8日以後將會達到50%。

眾所周知,為了執行疫情防控工作,所有人都不得不把工作轉移到線上完成,美業人也不能例外。

傳統的服務業如何在線上工作?這確實是在倒逼美業人投入到一場思維躍升的實戰之中——不能開門營業,管理工作如何展開,內部培訓如何展開,對客戶的營銷該如何開展?

1.線上協同工作模式

內部協調工作,主要是通過微信、企業微信和釘釘完成。辦公、內部協調,甚至過去認為只能面對面完成的內訓,也必須要在網上完成。

過去美業人一直在講提升效率,那麼現在新的工作模式將推動美業的經營管理的效率。

2.營銷智能化

針對消費者的營銷要主要依靠小程序完成了。安慶的東尼造型曾做了一次線上營銷活動,當天成交達800多單。2018年春節放假期間,美立方曾經通過線上營銷,收入24萬多。

他們都藉助互聯網工具圓滿完成了營銷任務,在特殊時期,你也必須要學習這樣的能力。

3.數據化紅利爆發

這次疫情,迫使美業人的經營思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會逐漸意識到穩健經營比激進經營更重要,成本的管理的重要性,線上會員營銷、客戶管理、員工管理、數據分析的重要性。

這一輪疫情,可能倒得最快的就是那些虛胖的美髮店。並不是疫情太嚴重,而是門店的“免疫力”太差。那些很早就意識到數據化重要性的品牌,從疫情開始,就已經享受其紅利。


02 消費者被壓抑的需求,將引爆隔離經濟

隔離期間,消費者對美的需求被壓抑,疫情結束後,很可能會集中性爆發。

當人的需求被壓抑,就會出現兩個極端,一是剛需喚醒,另外有一部分人,在一兩個月的居家隔離後,開始意識到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對美的追求開始稀釋,等隔離結束後,他們看重的可能不再是皮膚和頭髮美不美,而是滋生一些新的需求,。

我們判斷,新的需求項目應該有以下幾種:

1.放鬆享受類項目會增加

疫情結束後,人們會有種劫後重生的心理,緊張的身體需要好好放鬆一下,享受一下頭皮護理、SPA按摩等。

2.頭髮、皮膚的深度清潔需求增加

在居家隔離期間,很多人都沒有認真洗過頭髮。隔離結束後,會對臉部清潔、身體清潔、毛囊深度清潔等清潔項目有迫切的需求。

3.改頭換面項目的需求增加

還有一類消費者會選擇“改頭換面”,通過徹底改變自己的形象去去晦氣。比如男士頭髮養長後燙髮,女士則會恢復對自我形象的要求,甚至去追求一些新鮮的造型。這時候,髮型提案就變得很重要了——你給這樣的人提建議,她是很容易接受的。

所以,門店一定要提前設計好這四個套餐:深度清爽套餐、放鬆享受套餐、排毒套餐、改頭換面套餐。

在無法正常營業期間,利用這一兩個月學習新發型的裁剪、燙髮、染髮、以及新發型的設計提案。


03 重創之下,哪些美業門店受影響大?

疫情階段,即使做好種種防範工作,整個美業依然會受到重創,以下5類美業門店受影響最嚴重:

1.客量少的店

主要依賴過路客,不注重維護會員的店會遭遇重創。一是疫情期間沒有過路人,二是沒有會員或會員太少,導致顧客穩定性欠缺,無法保障流量。

2.存糧少的店

存糧少指的是公司賬上的錢不多,過去一直靠分卡金,長期處於負債。再就是分紅提前,有些店甚至把一月份的分紅都分掉了。

如果大型連鎖這麼做,風險極大。當下,必須穩健經營,以防萬一。

3.“空少店”

有一類做抖音起家的網紅店,他們的模式是拉著行李箱服務全國不同地方的人,也就是提供跨城服務。

在病毒擴散期或者剛剛被控制時,顧客對其他城市來的人比較牴觸,更不願接受較為陌生的人的服務,尤其是他剛剛走下飛機或高鐵。

4.分店多

店太多員工就多,如果這樣的店正好在一線城市或者是二線城市的高端商場,那麼它就要面臨殘酷的現實了。

以上海為例,隨便一個店的月租金就能達到六七萬。如果開了10家店,每個月光租金就能達到近百萬。如果讓員工進入工作狀態,還得進行人員開支,這又是幾十萬的成本。

5.商場店

商場等人流密集的場所,在政府的要求下,營業時間會縮短甚至關停。所以商場的美髮店應該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總體來看,大多數門店會受巨大的影響,但也有兩類門店受的影響相對較小

1.高端店

在數據計算上,業績=客量X客單價。受疫情影響,客量會明顯減少,因此保證業績的唯一方法是用高客單價支撐。第一季度,最危險的是那些靠客量來支撐的門店,而那些原本就依靠高客單價的門店受影響相對較小。

2.夫妻店、工作室等小店

在客量和客單價都不理想的情況下,要想繼續生存就只能寄希望於降低成本了。這種情況下,夫妻店、工作室就相對具有優勢,因為房租負擔輕、人工支出低。

而且,這類店面接待的熟客較多,顧客對經營者較為了解。在沒有安全感的情況下,顧客願意相信自己較為熟悉的環境和門店。

即便如此,這種小規模店面也將面臨長達一個季度甚至更久的冷淡期。如果熬不過去,將徹底被市場淘汰。


04 當務之急:經營者要做什麼?

恐慌情緒的籠罩下,美髮行業在2~5月的經營狀況都不理想,只有稀少的客人進店。6~9月基本恢復正常,但是會出現明顯的倒閉潮和壯大潮,形成V型市場。10~12月會進入旺季,但很多低端店撐不到這個時候。預計一線城市將會有1/3的低端店消失。

無論是哪一類店面,如今擺在面前最急迫的問題是怎麼做?怎麼做才能減輕疫情對自己的影響,讓自己度過劫難,去迎接新的市場格局。

以下4點,是我們認為美髮店要趕緊啟動的工作。

1.保住現金流

對於連鎖店來說,那些盈利不好的店,盈利低於10%甚至沒有利潤的店,要及時關掉,這是及時止損的最佳途徑。

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現金流吃緊的美髮店,切不可參與任何激進的打法,哪怕是有可能會錯失一些“肉”,但是相比於活下去,錯過一些機會又怕什麼呢?

2.減少開支

為了消解商戶部分經營壓力,萬達、龍湖、華潤、新城、遠洋等超20家房企對商業地產推出減免租金的舉措。

房租作為最大開支,是美業老闆目前遭遇的最大的難關。因此可以嘗試跟房東溝通一下,看看能否少交或者緩交。尤其是商場店,更有必要聯合商戶一起去談。

3.安撫員工

管理層做好分工,成立疫情專項小組、線上教育小組、客戶互動小組,各小組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種情況下,老闆切不可自亂陣腳。如果覺得成本難以負擔,可以與員工協商,在維持本店正常運營的同時,能否發一半工資,大家共渡難關。

切不可粗暴裁員或者拒發工資,從長遠來看,這無疑是自我毀滅。

4.數據化運營

這時老闆要格外重視研究門店數據,一是調取損益表,預測二三月份的成本開支;二是調取會員數據,進行A、B、C歸類分析;三是把髮型師和助手的燙染,及新老客戶數據調出來,通過數據盤點,找出問題和出路,以便幫助做下一步的判斷。


05 美業門店,啟動“新開工”模式

新的經濟環境,也要求美業調整自我快速適應。如果你的店既不是高端店,也沒有足夠的儲備,現在做調整已經晚了。但是嘗試去做下面三點,你也有機會存活下去,未來順勢逆襲並非不可能。

這些措施,要在開門營業之前就啟動,要當作一場戰役一樣去對待。

1.“一專二收三管”,化危機

在開門營業後,門店必須做到“一專二收三管”。定崗定編,團結一致抗風險。

A.一專:成立專門的疫情專項小組。

B.二收:做好對外的信息收集,比如疫情動態、政府通知和同行的措施等;做好內部信息收集,比如員工的體溫信息、優化與顧客的互動等工作流程。

C.三管:人員分為客戶小組、作品技術小組、管理小組,通過遠程辦公,為開門營業做好準備。

客戶小組,負責與顧客溝通,幫助顧客在疫情期完成基礎的形象管理,比如染髮、捲髮、皮膚護膚,提升與顧客的粘性鏈接。

作品技術小組,負責以線技術提升,帶領大家一起練習、學習。

對外做好信息收集,對內做好員工關懷和在線技術和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發動全員,創造增收業務。

管理小組協調所有人的工作,加強內部協作。

2.抓衛生,體現專業化

哪怕疫情解除,國家鼓勵開工了,大家還是要繼續狠抓衛生,嚴陣以待。開門前帶員工去醫院做一次檢查,持肺部CT上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經營者都要牢記,寧可多發一個月工資,養著員工,也不能感染一個員工。因為上班後感染屬於工傷,是足以摧毀一個門店和品牌的。

開工後,可以請專業的醫生給大家普及知識,安排消毒事宜等防護措施,把員工們培養成半個專家也是有必要的。

員工跟顧客溝通頻繁,他們越專業,顧客才能越放心。

3.創新收益,求生存

假如半年不能開門,美髮店該如何生存?

疫情隔離期間,消費者愛美的需求被嚴重壓抑。這時候,我們就要找到美髮店能提供哪些剛需服務。

我們總結了以下幾種可選擇的服務項目

A.醫院級的頂級服務:進行隔離式的一店一客服務。

B.溝通零售化:賣給客人夾板、卷棒、推剪、護理產品,並教他怎麼使用。隔離期間,大家都需要找點事做,如果你的顧客回家能和家裡人互相做簡單的護理和修剪,相當於你教會了他們一件很有趣的事。這和內容電商,是一個邏輯。

C.線上教育:作品、管理、營銷、思維,知識傳播的路徑越來越扁平化,在疫情期間更容易被接受,不僅能增加一些收入,還能貢獻一些新的思路,對行業發展有益。

最後,美髮店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可能4月之前都很難恢復常態的生意。受疫情影響,門店無法開門營業,顧客不敢出門進店。今年美髮行業將會出現全國性的減產。具體到門店,第一季度大部分門店會面臨嚴峻的挑戰,2~4月的營業額估計跟平時一個月的營業額差不多。


結語

面對疫情,美業經營者要做最壞的打算,抱最大的希望,尋找生存的B計劃。在疫情期堅持學習和訓練,著力提升品牌化、數據化、在線化、零售化的能力。

2020的多重壓力,是對美業經營者的嚴重性考驗,也需要行業從業者抱團取暖,守好行業的基本盤,在歷史的拐點上,完成新的蛻變,順利切入產業升級的快車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