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竹林七贤?

三千水唯取一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后世称为“竹林七贤”。汉末魏晋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的时代。


魏帝曹睿(ruì)死后,朝廷危机重重,司马氏集团和曹氏集团夺皇位的争斗已暗中涌动。七位名士为了躲避这场迟早都会到来的腥风血雨,常常聚集在一起开怀畅饮、放歌长啸、抚琴赋诗、谈玄论道,他们的生活看似过得潇洒飘逸,实则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抗议当时黑暗的政治。他们的作品主要以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为主。 西晋后期开始有了“竹林七贤”之说,但这一称谓在西晋时期并没有得到广泛流传。到了东晋,“竹林七贤”之称才广为流行。


东晋史学家孙盛在《魏氏春秋》中说,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等很友好,常共游于竹林,号为七贤。现代学者陈寅恪却认为,“竹林七贤”是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东晋之初,因印度佛教的传入,人们便取古印度佛教著名寺院“竹林精舍”中的“竹林”之名,加于“七贤”之上即成为“竹林七贤”。但更多研究者认为,竹林七贤相聚于山阳,与山阳的地理特点和竹林的象征意义不无关系。竹子寒风中不变终身气节,其品质可与君子相比,是“岁寒三友”松、竹、梅之一。嵇康在其隐居地种植了竹林,这是他出于对竹子象征意义的认同。阮籍等人与嵇康畅游于竹林,说明他们对竹林象征意义也是心有灵犀的。


“竹林七贤”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曾经令许多人不满。批评者有之,指责者有之,攻击者亦有之,但竹林名士风流却愈煽愈炽,流及百代之后,并逐渐演化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只要一提及魏晋,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竹林七贤”,想起他们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想起那个时代的名士风流。


尚武菌


“竹林七贤”是魏晋文化的象征,他们个个才华横溢,个性鲜明,他们的事迹是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七贤”为何人?指的是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贤”相聚的“竹林”在何处?经过史学家的分析考证,认为在嵇康的两个故居:山阳园宅和嵇山别墅。

任何人都无法孤立于他所处的时代而存在。要评价“竹林七贤”首先要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灭亡,战事不断,社会空前动荡,内忧外患,人生短暂如蜉蝣。“竹林七贤”身处乱世之中,无法逃避,但却无力改变现状,他们身上的任诞性情,荒诞不羁,或许是无奈抗争的表现。

“竹林七贤”有真性情,真血性,敢于反抗礼教,洒脱不羁,在这一点上阮籍极具代表性。阮籍会一种“青白眼”的绝技,若是遇到不喜欢的人,他会露出“白眼”给人;如果遇到欣赏的人,他会用温暖如春的”青眼”待人。而且阮籍有一句名言说道:“礼岂为我设邪!”。

“竹林七贤”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底线,有自己的坚守与执着。举一个例子:当时山涛在朝中任职,他想邀请嵇康也入仕当官,但嵇康拒绝入仕,为此嵇康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明确指出不入仕。后来嵇康被判死刑,临死之际将尚未成年的一双儿女托付给山涛抚养,并对儿子嵇绍说道:“山公尚在,汝不孤矣”后来事实证明,嵇康的选择十分正确。虽然嵇康与山涛在政治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建立真挚的友谊,互相信任,这或许就是君子和而不同。

“竹林七贤”是魏晋名士的代表,看似纵情任性,看似荒诞不羁,背后却有着难以消解的苦闷和忧愁。


阅读与思维


魏晋之际,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政治黑暗,时艰世危,环境险恶,读书人的理想不能伸张,在困顿的现实生活中,欲诉无门,徘徊于歧路,俯仰怀哀伤,内心充满痛苦抑郁。


为了彰显自己不平凡的精神,文人阶层析理抒情,注重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与内在性灵的拓展,高洁其志,使精神世界悠游于美感意境,步入庄周的思想风貌与精神状态。

曹魏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到此时发生了蜕变,演化为培植门阀私家势力的工具。西晋中正官一职,多为出身于世族门阀的官僚所把持,“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途)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筚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中正官出自豪门,握有无限权力,不以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选拔官吏,个人好恶成为定夺标尺,以门第高低作为推荐和划分标准,使“九品中正制”退化为过去的世袭制,选拔出来的官吏,均来自世族豪门。如此以来,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政治生态,所选之才多为近亲繁殖的庸才,西晋政权迅速走向黑暗腐朽。

战火不休,军人自然是社会主体,读书人无用武之地,出仕也只能成为军政权的附庸。从汉末到西晋,社会从来就没有安定过,被战火煎熬的天下,已痛苦不堪,人们不知未来如何,知识分子苦闷惆怅,内心落寞,仿佛被世界遗弃。



统治集团内部激烈争斗,你争我夺,诛锄异己,贤者被弃于野,达者不能济天下,读书人不满司马氏所为,不愿依附权贵,又怕惹祸上身而不敢公开反对暴政,哀伤、苦闷,恐惧,忧生、愤世。他们蜗居中思想苦闷,精神无所寄托,突破社会禁忌,寻求快乐,逐渐形成了放浪形骸的恶俗,在套子里形成崇尚清谈的习气。

阮籍、嵇康、向秀等士子,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在尘世间难以实现,于是隐居山阳的竹林中,因才名过高,世人称之为“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向秀、山涛、刘伶、阮咸、王戎。现实日益残酷,理想渐行渐远,他们在乡野间写字作画,饮酒赋诗,互相唱和。以诗赋含蓄地批评统治集团弊政,讽刺达官贵人虚伪,表现彼此内心世界的苦闷情绪。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险恶的政治环境中,知识分子不敢在社会上公开议论时务,退避山野,尚不能避过疑心重重的司马氏集团的政治迫害。自古才大难用,政治黑暗的时世,“竹林七贤”下场凄惨,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

本文摘自我本人的系列回忆性散文《西去流云东逝水·梦回上下五千年·两晋南北朝》片段,请网友赏析。



竹林七贤,是魏晋名士,嵇康,向秀,阮籍,刘伶,山涛,阮咸,王戎。因为他们看不惯司马政权的专横,,纵情于山水之间。饮酒畅怀,抒发自己的忧闷。王羲之兰亭集序就是竹林七贤的真实写照。如果搁到当今,就象他们自视清高,视金钱如粪土的人,恐怕连命也保不住,只有一点就过不了关,金钱和权利。纵观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无论再有才干和本事,没有金钱运作和权力变通。你只能老老实实地下你的憨苦,才能活命。只有狠心与社会作无畏的牺牲,才能组建家庭。那还有你玩山游水过着神仙日子的可能。只有通过金钱和关系,你的日子不愁,退休后有丰厚的退休金,才能达到。但能达到,可就不是竹林七贤的心境与状态了。又是另一种人们看不惯奴颜文人出现了。


丁怀亮734


竹林七贤指的是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虽然思想不尽相同,但是都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嵇康、阮籍、劉伶、阮咸主要推崇老庄的清净无为,山濤、王戎则在老庄的基础上参杂了儒家思想,向秀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受礼法约束,强调清静无为,大家在竹林喝酒,纵歌。写的作品对司马家极尽嘲笑讽刺。


不过也要看到,这七人的情况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都是魏国的官,嵇康官至曹魏中散大夫,阮籍是曹魏的步兵校尉,刘伶是建威参军。而山涛40才出仕做官,起步就是投靠司马家,王戎更是后来做了大官封了爵位。

所以竹林七贤只不过是早期在一起,一群政治失意的政客和不得志的文人在一起谈谈玄学发发牢骚罢了。就人品而论,未必怎么高洁。

何况这些人本身就是出身门阀家庭,属于彻底的权贵阶层,一时不得志就会牢骚满腹,一旦青云直上,就会和他们鄙视的司马家一样。


兔子李谈天下


这个问题我在写艺术笔迹的时候还真研究过,哈哈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文人雅士,因为时常在竹林里喝酒卖萌,所以人称竹林七贤。这些人里面有会弹琴的,有会作曲的,有爱打铁的,有喝酒不要命的,还有爱裸奔的。他们是: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在那个曹魏政权和司马政权明争暗斗的时代,这七个人演绎出不同的处世哲学。

嵇康:帅掉渣的杠头

嵇康是竹林七贤中的灵魂人物,他不但长的帅而且个子高,又娶了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没事还喜欢玩一种专为高富帅定制的极限运动:打铁。他一生性格放浪,桀骜不驯,对不喜欢的人充分发挥了“杠头”的本色,要不就横眉冷对,要不就像对待空气一样。

嵇康对司马政权更是像严冬一样冷酷无情。司马昭想请他出来做官,他干脆一跑了之。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想举荐他做官,他竟然写了一篇绝交书与山涛绝交。他这种泾渭分明的态度也导致了后来的杀身之祸。



阮籍:爱翻白眼的陪睡男

阮籍在竹林七贤里的地位不次于嵇康,他八岁能写文章,终日弹琴饮酒,喝起酒来如入无人之境。相传他家旁边就是酒馆,酒馆的老板娘年轻貌美,阮籍经常去她店里喝酒,喝醉了就躺在老板娘身边,摆出个销魂的姿势就睡了,完全无视“礼法”的存在。而老板娘的丈夫似乎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魏晋时期福利好啊)

阮籍还有个绝活,那就是爱翻白眼。对他喜欢的人他就黑眼珠看人,对他不喜欢的人,那可就是白花花的眼珠子伺候了,就算是嵇康的哥哥嵇喜,也受过他的白眼。


山涛:让老婆偷看自己朋友的模范丈夫

山涛是竹林七贤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他和妻子韩氏的感情非常好,是个模范丈夫。这个韩氏不是个安分的主儿,听说丈夫有两个好朋友嵇康和阮籍,非要看看,于是山涛只好请两位朋友来家里喝酒,让妻子在旁边屋的墙洞里偷看,这一看竟然看了一夜,估计流的口水都够吃个早点了。

山涛很早就在司马政权里做官,当他想推举嵇康做官时,被嵇康无情的拒绝,还写下了传世之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山涛字巨源)。可嵇康在被司马昭杀害之前还是把自己的儿子嵇绍托付给山涛,并对嵇绍说:“有你山涛叔叔在,你就不会孤独了。”可见嵇康与山涛的情谊。还因此留下一个成语:嵇绍不孤。


向秀:陪老大打铁也是荣幸

向秀年少时以文章闻名乡里,但是他不善喝酒。在这个天天以喝酒为主要工作的团体里,不爱喝酒的向秀靠什么混呢?

答案是:陪老大打铁。向秀也十分喜爱打铁,经常是嵇康掌锤,向秀鼓风,哥俩合作的那是天衣无缝。在嵇康被杀后,迫于司马昭的压力,向秀不得不出来做官,但他也只是做官不做事,十分怀念以前的竹林生活。


刘伶:千古醉人爱裸奔

刘伶是竹林七贤里长相最丑的,整体拉低了天团的颜值。而他却是最有性格的一位。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不把自己灌趴下绝对不收兵。他经常裸着身体在家里喝酒,客人看见了责备他不讲礼教,他就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来我裤子里要干嘛?”

这位酒仙还经常干一件奇葩的事,就是乘一辆鹿车,带一壶酒,让一个仆人带把锄头在后面跟着,还说:“我要是喝死了你就就地把我埋了吧。”他留传下来的唯一作品《酒德颂》也是与酒有关,难怪后世干脆就用“刘伶”来代替酒的意思了。


阮咸:用裤衩当名片的魏晋好声音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与阮籍有“大小阮”之称。他为人也是不拘礼法,颇为当世所讥讽。当时在民间有个习俗,就是在七月七这天,大家都要把衣服拿到院子里晾晒。这无形中就成了富人的炫富场,各种貂皮衣物锦缎被子互相攀比。只有阮咸用竹杆挑着自己的一条大裤衩,挂在大家面前,还一个劲儿的说:“我也不能免俗啊,大伙凑合看吧。”

在竹林七贤里,阮咸与嵇康、阮籍一样,都是音乐达人。阮咸是当时的琵琶大师,有很高的成就,后世干脆就把琵琶称作阮咸了。用人名来命名乐器,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是仅此一例。

王戎:神童如何变渣男

王戎出身名门,是著名的琅琊王氏(与王羲之同宗)。他身材矮小,但自幼聪明,眼睛特别亮,是当时有名的电眼萌娃。小时候他在路边看到满树的李子,别的孩子都争相去摘,只有他不动,别人问他,他说:“树在道旁而多果实,果实必苦。”验证之后,果然如此。

王戎做官后,变的越来越实际,甚至成了魏晋有名的吝啬鬼。他经常和夫人在家里数钱,估计是变成了一种爱好。他卖的李子都要把果核钻透才卖,为的是不让别人种出和他一样的李子树,这大概算是最早的版权保护意识了吧。

竹林七贤生活的魏晋时期,曹马之争十分激烈,可以说每天都生活在阴影和压力之下。这些有气节的名士为了生存练就了醉酒避祸、装疯卖傻、写绝交书等等生存办法,当然也有嵇康那样不怕死的和阮籍那样用白眼珠抗议的。这不能不说是那个时代文人的悲哀,却也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另类的传奇。后世更是用多种艺术手法再现了竹林七贤的风采。



很久先生


魏晋间文人士族,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戌,刘伶的合称。七人友善,崇尚老庄,纵酒交游,清高自许。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