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风华》中的“没钱”,戳开永乐期间社会真实状况

在今年热播的影视剧《大明风华》中,我们认识到了作风狠辣的明成祖朱棣,心宽体胖的明仁宗朱高炽,不择手段的汉王朱高煦等等。由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一家人组成的朱家天团让大家念念不忘,为《大明风华》提供了诸多搞笑元素。

从《大明风华》中的“没钱”,戳开永乐期间社会真实状况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大明风华》有这么一段及其搞笑的一段:朱棣和自己的三个儿子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商量对于蒙古的战略。好战欲极强的汉王和赵王不断向朱棣提议直接荡平蒙古,而太子从头到尾就说了两个字:没钱!他们三人就像说相声一样,各说各话。皇帝倒是很大方,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在那里大吵,自己却空出手来去捏了一些新嫔妃的脸蛋。

这一段是《大明风华》最搞笑的片段之一,被许多网友做成了哭穷的网络段子,不过在哭穷之前,大家有没有想过,明初是不是真的像皇太子那样真的没钱呢?永乐年间的社会状况到底是如何呢?这个我们就要先从朱元璋老同志制定的财政状况去一探究竟了。

明初财政

<strong>军屯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根据全国实际情况,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卫所制:所谓卫所,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下辖若干个卫,卫下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和百户所。

皇帝掌握卫所,独揽军事大权,全国要地设立卫所,卫所军丁世代相继。

从《大明风华》中的“没钱”,戳开永乐期间社会真实状况

明朝


由于明朝初期卫所的基数庞大,导致要拿出许多财政来供养军队,不过这也难不倒朱元璋,朱元璋在卫所制的基础上设立了屯田制:卫所士兵部分负责屯田,部分负责操练战斗,军队的开支基本不用由朝廷负担。只有少部分募兵制来的精锐部队比如三大营是由帝国财政拨给来供养的。

根据《明太宗实录》中关于赋税粮数的记载,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军屯的籽粒收入2400万石,而同期税粮3000万左右,达到了屯田制的巅峰。在永乐元年以后直到永乐十七年,屯田子粒数都在两千万石到八百万石之间,保持下降的趋势。但变化并不算太大,国家的经济收入还算稳定的,屯田制依然是国家财政的有利保证。

军屯的成功,也给了明朝初期大量军事行动极大地物质基础保障。

但皇太子在如此条件下为什么还要喊没钱,这就和朱棣为政的一切措施有关了。

永乐皇帝自己的成就

当我们后人提到朱棣,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那个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编修《永乐大典》 ,疏浚大运河 ,迁都北京,委派郑和下西洋的文治武功皇帝朱棣。

从《大明风华》中的“没钱”,戳开永乐期间社会真实状况

王学圻饰朱棣


正是这一系列很有作为措施让朱棣被后代世称永乐大帝

,其实,朱棣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建立在压榨民力上。就拿朱棣夺得皇位的靖难之役来说,就导致战场百姓民不聊生,连吃的都得不到保证:

靖难兵起,淮以北鞠为茂草 《明史·食货志》

永乐十七年迁都后,因迁都给北方各省的百姓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赋税徭役负担,两百多年后的谈迁在《国榷》中详细的记录了北方各省饥民情况:

民至剥树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颠沛疲乏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且徭役不息,征敛不休。

朱棣的一系列政策给国家很大的经济负担,别说北方各省受不了,连富庶的江南都难以承受如此大的负担,百姓们今天交完了税,明天就要去做乞丐了:

“有田者什一,为人佃者什九”,“至有今日完租而明日乞贷款者”《菰中随笔》

沉重的赋税徭役,让整个大明百姓都不堪重负“中原无辜赤子,困于转输,民不聊生”。到永乐后期,已经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虽然这场起义好不容易被镇压下去了,但依然没有敲醒朱棣,永乐朝依然在执行那些劳民伤财的国策。

《大明风华》中有一段就是永乐朝财政困难的体现:朱棣在斥责汉王朱高煦监国失职,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却被汉王骂回来了。是啊,整个国家一年就这么一点钱,偏偏朱棣又好大喜功,想一出是一出的花钱,又是迁都又是打仗,还要修《永乐大典》,这笔账谁都算不过来。皇太子朱高炽大力反对朱棣出兵征蒙古就是这个原因,不是国家真的没钱,而是皇帝太浪费民力了。但是摊上这样的皇帝,这样的爹,朱高炽也只能咬牙坚持,帮助朱棣治理国家,运用自己最大的本事来帮助整个国家避免遭受更大的动乱。

从《大明风华》中的“没钱”,戳开永乐期间社会真实状况

俞灏明饰汉王朱高煦


所幸,皇太子宵衣旰食,勤勤恳恳的行为朱棣都放在眼里。为了让这个儿子发挥更大的作用,朱棣拒绝了自己看起来更加优秀的儿子朱高煦为太子的行为。朱棣从立太子直到驾崩,朱高炽一直是太子,而他能稳坐太子位置长达二十年之久,除了自己身边的人支持,也和他老子朱棣的背后暗中支持有关。因为朱棣也很清楚,自己的种种行为是不能一直持续的,百姓必须要休养生息,这个事情就让宅心仁厚的太子去干吧!自己就一直骑马征途,一直到死……

朱高炽继位后,立马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也使得大明得到了更好地休养生息,百姓更加安居乐业。

从《大明风华》中的“没钱”,戳开永乐期间社会真实状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