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防鄂州“西大門”——“第一書記”前沿疫情防控小記

農曆臘月二十九(1月23日)開始,葛店開發區34名駐村“第一書記”便以“硬核”行動迎難而上,衝鋒在宣傳動員、入戶排查最前沿、隔離病人的最前沿。

葛店開發區與武漢高度相融,有的村甚至難分彼此,到2月5日,“第一書記”們已連續奮戰13天,留下了一個個固防鄂州“西大門”的感人瞬間。

“爸,我已到崗位,準備下村排查,這段時間就不回家了,你在家照顧好自己。”臘月二十九日晚,陳晨陪著身患癌症的父親,提前吃了年飯,便匆匆出門,到了熊灣村就給父親打了個電話。

陳晨是熊灣村“第一書記”,出門前,父親囑咐道:“莫擔心我,做好自己的工作,疫情防控這事千萬不能大意,遇事儘量耐心點,你自己也做好防護,閒時多休息。”

考慮她家的實際困難,同志們叫她不用來,她說:“黨員幹部都在衝鋒,我不能做‘特殊人’,我的父親是勞模,我更不能丟了他的臉。”

大年三十,返回崗位的第一天,陳晨組建起疫情防控突擊隊,並迅速展開全覆蓋式入戶排查測量體溫、宣傳政策,勸導群眾居家防疫、控制群聚。對拆遷在外的戶主,動員黨小組長電話聯繫並登記在冊。到1月31日,排查武漢返鄉人員共計160人,重點監測本村居家隔離6人。


固防鄂州“西大門”——“第一書記”前沿疫情防控小記


陳鎮村共627戶,下轄下鎮、梅莊湖、寺咀、椅子山四個灣子,十個小組,還有分散在社區居住的人員。手上的大喇叭成了村“第一書記”董剛標配,每天,他用腳丈量著這個村莊,走家串戶、來回奔波。

在緊張的防控工作中,少數村民不以為然,仍然對聚集打牌樂此不疲。對此,有的村幹部說,勸了很多次,這些人紋絲不動,不起作用,怎麼辦?“不管怎麼樣,這事我管定了。”董剛暗下決心,並想辦法。一條消息、一個定位發出去,民警馬上趕到,聚集的人見狀立散,商店老闆接受了批評教育,愛上牌桌的也不再“三缺一”了。

“我們不能放棄每一位村民,在我們眼中,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不能因為少數幾個人不聽勸解,就讓他危及大家。這樣的事情,我肯定不能讓它發生。”在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面前,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堅守“第一書記”崗位,放在董剛心中首位的便是大家的生命安全。

上街村,位於鄂州西大門,地處左嶺與葛店的交匯處,每天兩地群眾來往密切,還有不少武漢戶籍的市民住在上街。

陣地怎麼守?第一書記、包保單位、村幹部及各小組組長、黨小組長多方合力,分成四個排查小組包片包組,挨戶排查,落實到人頭,築牢上街村及四個開發小區的疫情防控防線。截止1月31日,他們共排查出武漢返鄉人員248人,居家隔離觀察2人,並且村組每天的情況實行動態管理。

走村串戶,“第一書記”王金萍剛買不到20天的新鞋已成舊鞋。走在村裡的時候,在王金萍單位宿舍裡,三歲的兒子七喜獨自乖乖看書、寫字、看動畫片。

“媽媽,怪獸走了沒?我很乖,你要記得帶好口罩哦,我在屋裡等你回來。”孩子的叮囑溫暖著這位年輕母親的心。三歲的七喜很懂事,儘管媽媽一天沒有休息,他也不吵不鬧。

塗灣村同樣與武漢相連,婚嫁經商往來頻繁,到武漢逛街打年貨,是村民們的習慣。駐村“第一書記”洪葉成了村民眼中的“女漢子”。

1月28日,巡查宣傳的過程中,發現村裡小賣部門口擺了一臺麻將桌,洪葉立即找到小賣部老闆,指著牆上的疫情告知和文件,要他馬上把麻將桌收到房間鎖起來。

“只是擺在那裡,沒事的。”老闆說。“非常時期,麻將桌擺也不能擺,有人要玩就是聚眾,萬一有人染病了,傳染了你們負得起這個責任嗎?如果不收起來,我立馬報警,拆了你的麻將桌!”洪葉說堅定地說。聽此,老闆只好悻悻地收起麻將桌。

看見洪葉這樣“女漢子”,有人問:“你這大膽,不怕那些人打你?”“不怕,我是政府部門的代表,為群眾為黨做事,我什麼也不怕!”平時只見她身材嬌小待人和氣,哪想在關鍵時刻卻會爆發出如此大膽氣場。

已連續工作16天,家裡幾次打電話說大女兒扁桃體發炎,疼得睡不著,小女兒也哭鬧著要媽媽。每天下班,洪葉只能通過視頻和兩個女兒說話,女兒們在視頻裡說:“媽媽你是不是不管我們了?”洪葉的內心自責,“關鍵時刻,我怎麼能離崗?”

戰鬥在繼續,一名“第一書記”便是一面紅旗,更是全民防控網中的一根樁一顆釘,堅守前沿,固防陣地。

鄂州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洪江 特約記者 張櫻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