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連心,孩子愛啃手指,或許是心裡有點事,家長要引起重視


十指連心,孩子愛啃手指,或許是心裡有點事,家長要引起重視

杏璞育兒|家長們都在看

看到小孩子嘬自己的手指,老人就會說,“手上怕不是有兩斤糖!”

其實“啃手”“咬指甲”是從人類幼崽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的行為,但是大部分人隨著年紀漸長,學會使用餐具和各種各樣的工具後,手的能動性大大加強,“啃指甲”“嘬手”這類“口欲期”行為也就漸漸消失了。

十指連心,孩子愛啃手指,或許是心裡有點事,家長要引起重視

但凡事總有例外。

很多孩子踏入校園後,又會重新撿起“啃指甲”的壞毛病。他們上課咬、寫作業咬,甚至睡覺前都得啃一會兒指甲再入睡。長年累月下來,孩子的十個手指甲沒見著幾個完整的。家長看見孩子愛啃指甲一般都會批評制止,但是手長在孩子身上,一轉眼就又會啃起手指甲來。家長想制止也只能有心無力

十指連心,孩子愛啃手指,或許是心裡有點事,家長要引起重視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愛啃指甲就是閒的,也有家長擔心孩子啃指甲是不是身體有什麼毛病杏璞小編這就給各位解答。

一、孩子常見的愛啃指甲的原因無非下邊兩個:

(一)被延長的“口欲期”

口欲期是指嬰幼兒時期處於一種完全不自立的狀態,依賴母親或其他養育者生活。基本沒有行動能力,“口是嬰幼兒生活的中心和興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飢餓或者不舒服的時候,用口哭叫;憤怒的時候,用口咬母親的乳頭,抓到東西都往嘴裡塞,這是他認識外界的唯一手段

“十指連心”說的是手指更容易感知疼痛。對孩子來說,手指更加敏感,孩子在覺得緊張或者壓力大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啃起指甲。一部分孩子長期啃指甲,是延續了口欲期的依戀心理,他覺得咬指甲的時候很安心很有安全感,時間久了,就變成了習慣。

十指連心,孩子愛啃手指,或許是心裡有點事,家長要引起重視

(二)鈣、鋅等元素缺乏

除了心理和情緒層面會導致孩子長期啃指甲外,如果孩子體內缺乏鈣、鋅、維生素A等微量元素,也會導致孩子出現啃指甲的習慣。按理說,如果孩子正常吃飯,合理攝入膳食是不會出現這類元素缺乏的問題。但現在不健康的食物太多了,可樂、炸雞、零食......各種重口食物讓孩子不由自主地去選擇,或者孩子本身有挑食偏食的現象。正餐吃得少了,營養攝入不夠全面,這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也就解釋得通了。

十指連心,孩子愛啃手指,或許是心裡有點事,家長要引起重視

知道了孩子愛啃指甲的原因,就能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解決孩子的問題。不管是心理層面還是生理層面,杏璞小編都有一些“整改”建議。家有愛啃手指孩子的家長可以快快記下。

二、這樣可以解決孩子愛啃手指的壞習慣

(一)合理消耗孩子精力

孩子愛啃手指是因為他們“兩手空空”。家長可以多為孩子準備些玩具,儘量挑孩子感興趣同時又能益智的玩具。當孩子的雙手被玩具“霸佔”,他大概也就想不起要去“啃指甲”了。但家長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玩具還是其它孩子時常能接觸到的物品應該勤消毒

,讓孩子玩得更安全衛生。

(二)微量元素補充足夠

帶孩子去醫院做下微量元素檢查,如果孩子體內確實缺少相關微量元素,可在醫生建議和指導之下有針對性地補充相關微量元素

除此之外,家長應該保證孩子每日飲食應營養均衡。若孩子挑食偏食,可以變著花樣給孩子做飯,飯菜應適當迎合孩子的口味

十指連心,孩子愛啃手指,或許是心裡有點事,家長要引起重視

(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長期啃指甲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內心覺得焦慮緊張、沒有安全感。按道理來說,家裡應該是最舒心放鬆的地方。孩子在家裡還愛啃指甲,家長就得反思是不是家庭環境家庭氛圍過於緊張,孩子也因此覺得緊張焦慮,漸漸地就把啃指甲養成了習慣。

父母應時常給孩子鼓勵和肯定,幫孩子擺脫焦慮,建立安全感。當孩子內心掃除了不安,啃指甲的不良習慣就能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