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裡玩什麼

宅在家裡,家長朋友們可以結合自己的擅長,設計親子游戲。

芭學園小學實驗班家長

亲子游戏 | 孩子在家里玩什么

家庭裡為什麼要玩遊戲?對孩子、家長、家庭有什麼好處?

家庭裡適合玩哪些遊戲?

我們如何設計不同的遊戲?

對待不同遊戲應有什麼樣的態度?

芭小王鋒老師在關於“親子游戲”的家長沙龍做了細緻分享。

遊戲的作用

1

遊戲與規則的建構

為了讓遊戲可以進行,每種遊戲都應有自己的規則,或者提前約定遊戲方式、在遊戲中也會隨著遊戲進行、新情況的發生,還有參與者的要求協商調整遊戲規則。所以在遊戲中參與者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規則、體會著規則的作用。

亲子游戏 | 孩子在家里玩什么

我們提倡給孩子自由,但自由是心靈的自由,而不是行動的無拘無束!

希望孩子養成某些規則的時候,可以在家裡設計這個規則相關的遊戲,然後帶孩子一起玩,慢慢幫助養成這樣的規則。

關於遊戲與規則的內容,可以參考《遊戲力》的第13章 < 重新思考規則的方式 >

2

遊戲與知識引入、學習

比如玩撲克牌,有很多種方法,簡單的有同色接龍、10點半,複雜的有敲三家、爭上游、鬥地主、拖拉機等等;

玩撲克可以是一副牌、兩副、三副、五副等等,當孩子拿更多的牌一起玩時,會出現8個5,12個6,16個3,4個紅桃8,5個梅花4……遊戲中可以輕鬆融入數學連加、乘法。

比如:究竟4個紅桃8大,還是8個5大?再比如,要根據手裡的牌和已經打出的牌,來推測對方手裡的牌,這就要涉及推理、概率等等;

亲子游戏 | 孩子在家里玩什么

延伸開去,與撲克相關的“文化”,也是很有趣的。比如,有一種說法,撲克是來自於塔羅牌,那塔羅牌又是什麼呢?為什麼撲克牌是54張?

最早為什麼是52張?有一種說法,52張牌是源於一年有52周;而四個花色,則是因為一年有四季。J、Q、K牌面上的人物畫像,有國王、有王后、王子;

每張牌背後都有故事。在撲克牌中還有小丑牌,它們比J、Q、K中的國王、王后和王子都大,這是為什麼呢?據說,小丑代表著快樂,國王所代表的世間的權力在不停變遷,而快樂是永恆的。

亲子游戏 | 孩子在家里玩什么

這樣的遊戲,我們可能需要事先做一點功課,也可能我們講的不一定是完全對的,也可能孩子會發現其中的問題。這些都沒關係,講錯了下次可以改,有問題我們可以一起找尋問題的答案或解決辦法,尋找到正確的方法和結果。

更重要的,是一起參與、一起探討這種文化的樂趣。

其他的比如樂高,可以嘗試與說明書不同的組合方式;比如飛鏢遊戲,可以一起設計積分表格,設置多局比賽,進行積分計算,在遊戲中練習了計算和統計;

在於香港筆友的書信交流中,香港來信中有很多“繁體字”,藉此機會,介紹了簡體字與繁體字的由來、區別,怎樣認識繁體字,繁體字的組字含義,並嘗試寫一寫繁體字。

知識的獲得,很多時候都是可以用遊戲實現的。有些一對一的遊戲不適合學校玩,更適合家庭親子娛樂,請大家要善於發現和採用。

在“遊戲”中不斷挖掘,可以讓我們發現、獲得更多的寶藏!

3

遊戲與情緒發展

首先,需要面對遊戲中輸贏的情緒。不同的孩子從小到大,對輸贏的感受是不同的,或多或少剛開始對輸都有不好的情緒,在家裡這就需要家長的幫助。

從最簡單的石頭、剪刀、布,到撲克牌、棋類等更復雜的遊戲,初期可以通過父母有意的退讓,滿足孩子想贏的需求,慢慢增加平局,再到增加輸的次數,讓孩子逐步接受輸的情緒,正確看待輸與贏。

在家庭以外,孩子參與活動、競技也會有輸的時候,在外面他會忍著,不發洩自己的不適情緒,這個時候父母不宜再不停地說服他接受輸的結果。自認為是教機,不停地說教,孩子一般會選擇關閉自己的耳朵,但很快會在不確定的時候或事情上發洩出來。

亲子游戏 | 孩子在家里玩什么

家庭是孩子的港灣,在家裡玩遊戲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發洩遊戲中的各種情緒,不用再讓孩子忍著。

家長要積極參與遊戲,包容孩子的情緒。例如枕頭大戰,就是幫助孩子情緒宣洩和釋放的一種非常好的遊戲。

再者,遊戲中力量的感受。孩子們需要不同的遊戲,比如力量、對抗性的遊戲,比如足球、籃球等等,女孩也可以參與球類的遊戲,讓孩子感受身體的力量(尤其是爸爸、男人的陽剛和力量),並承受力量的衝擊,練習對力量的承受。

亲子游戏 | 孩子在家里玩什么

還可以在家設置孩子的專門時間、特殊時間,讓孩子做遊戲的領導、指揮員,父母一起全身心地參加孩子的遊戲,這些都有利於孩子的情緒發展,家長也會在一次次的經歷中,學會怎樣處理遊戲中產生的情緒。

關於遊戲中的情緒管理,可以參考《遊戲力》的第12章 < 迎接情緒的暴風雨 >

4

遊戲與家庭關係提升

父母更多地參與和創設遊戲,並與孩子全身心投入遊戲過程,對孩子、父母、夫妻,整個家庭的關係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反之則會破壞家庭成員間的情緒、關係、心理,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如何通過遊戲改善家庭關係?可以參考《遊戲力》的第3章 < 建立聯結 >

遊戲的種類

做遊戲不要太強求遊戲的形式與結果,不要有太明確的“玩以載道”的目的。父母和孩子一樣要放鬆且投入到玩遊戲中,不要因為某些目標和不好的情緒使快樂的親子時間失去趣味

,而是要充分享受遊戲的過程。

亲子游戏 | 孩子在家里玩什么

1

成熟的遊戲

大富翁(世界版、中國版、高級版)、圍棋、國際象棋、象棋、五子棋、撲克、球類等等。

2

身邊的物品

捲紙筒、廢紙、舊衣物都會成為孩子游戲的道具。

王鋒老師將壞的木畫板兩條邊框變成了“擊劍”、“劍道”的道具,和兒子玩起了力量感受的擊打,劍道的儀式,競技比賽中點到為止還是乘勝追擊其中的道理。

家長們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和擅長,設計更豐富的身邊遊戲。

3

自己的身體

當沒有外部道具時,我們的身體不同部位也可以變成遊戲的道具。石頭剪刀布可以用腳可以用手,多樣帶著童謠的拍手遊戲等等。

亲子游戏 | 孩子在家里玩什么

4

綜合的遊戲

設計一些綜合性遊戲,涵蓋多種形式、內容,時間可以有跨度。

比如:“星空”:在晴朗的夜晚陪孩子看星空,讀書,講故事,看電影等等。

涉及“自然現象”“宇宙知識”“科幻”“宗教”“神話”“星座”等等,這樣的遊戲會很豐富,很有趣味!

推薦一本書《數學與數學家的故事》,相信很多孩子會喜歡。

關於如何與孩子做遊戲,可以參考《遊戲力》的第2章 < 加入孩子的世界 >

對待孩子的關鍵詞

1

溫暖的理性

對待遊戲的心態很重要。家是需要提供溫暖、接納、包容的地方,我們也需要理性,但不能太生硬、過於刻板和教條。

“做足夠好的母親”,“足夠”就是學會知足,我們也需要學習、需要幫助,從身邊的老師、朋友那得到幫助,從自己家庭的另一半那得到幫助。

2

慢慢來,比較快

亲子游戏 | 孩子在家里玩什么

對待孩子成長、學習中的問題、期望,要慢慢來,不要帶著過於強烈的目的,這樣會影響、妨礙我們的判斷,忘記初衷。

比如我們很多父母帶著孩子已經完成了“行萬里路”,可是我這“行”的過程是,“下車拍照,上車睡覺”到此一遊的旅行?還是慢慢行走,品味當地一草一木、一地一景,一人一物、風土人情?

慢慢走,才會比較快。

你,想要什麼?

我們在和孩子相處、遊戲的時候,遇到問題、衝突,需要解決的疑惑時,一定要反覆問自己,“你,想要什麼?”

往往孩子得到的東西,不一定是我們預設的想給他的東西。

當親子游戲讓我們自己感到困惑時,我們怎麼辦?請參考《遊戲力》的第15章 < 為我們自己充電 >

亲子游戏 | 孩子在家里玩什么

如何對待電子遊戲?

現狀:目前孩子們玩遊戲比較普遍。

在芭小某班做的調研結果如下:

●玩的人數:全班絕大部分都在玩,僅有兩個孩子沒有玩電子遊戲。

●玩的遊戲:植物大戰殭屍、消消樂、跑酷、湯姆貓等等。

●遊戲方式:男孩間非常普遍,且在家、在學校,單機、聯機均有玩,女孩也有不少人玩;

●玩的好的感受:爽、好玩;

●被打斷的感受:煩、不高興。

●吐槽:我爸媽和我一起玩撲克牌,但玩了一會,他們就不和我玩了!

我們雖然不能杜絕孩子們玩電子遊戲,但我們也不能放任孩子們玩電子遊戲,因為電子遊戲已經開始影響孩子們的正常生活、學習、交往、身體健康!

所以,有必要溝通明確一下“如何對待電子遊戲?”

電子遊戲帶來的問題

亲子游戏 | 孩子在家里玩什么

●佔據了寫作業、看書、親子游戲、戶外運動、朋友交流的時間;

●電子遊戲畫面過於炫麗,顏色鮮豔,過於強烈,會影響孩子對內容的深入的感受;

●人的視神經25歲才能發育成熟,小孩成長期間1-2小時一動不動玩電子遊戲,是在委屈自己的身體;

●上課時也沉浸在遊戲幻想、角色扮演中,無法專注,容易走神,對早些放學回家玩遊戲特別期待;

●目前電子遊戲沒有分級,暴力、情色、博彩、購物陷阱多樣,無法幫助孩子篩選適合的遊戲;

在孩子學生階段,

我們對電子遊戲的態度

亲子游戏 | 孩子在家里玩什么

● 父母在家過多看

微信,也是一種電子遊戲;成人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建議在家多與孩子創編並一起玩親子游戲;

● 父母以自己沒有時間為理由,讓電子遊戲成為“電子保姆”,這是我們不贊成的;

● 不否認電子遊戲中也有數學、邏輯、協作等東西,但權衡利弊之後,我們建議使用非電子遊戲的其他途徑和活動,達成類似目的;

● 將非電子遊戲的東西補充到孩子的休閒時間裡,這需要我們家長的付出。

亲子游戏 | 孩子在家里玩什么

● 對已經在玩電子遊戲的孩子,甚至投入很深的孩子,可以用“慢慢來,比較快”的態度,逐步調整,改變。

總之,對待電子遊戲,“疏勝於堵”。我們要幫助孩子投入到更多有趣的非電子遊戲中,更多豐富趣味的活動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