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压监测到底是内置好还是外置好?请大家来分析一下?

余笙莫离


您好!胎压监测到底是内置还是外置好?其实各具特色。存在即有合理之处,但是既然胎压监测是和行车安全高度相关,所以个人认为,从使用的稳定性、准确性以及安全性能方面考虑,最好选用内置式的。所谓一次选择,受益终身。

目前,《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经过多次的修改完善后已经被国家标准委进行批准,进而强制实施了。也就是说,从2019年1月1日起,在M1类汽车上将会被强制安装胎压监测系统。到2020年1月1日的时候,所有现行的车辆都将会被强制安装胎压监测。

内置式胎压监测的特点

  • 1.准确性高。内置式的胎压监测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将对轮胎压力适时监测的传感器安装在轮胎内、钢圈的内缘。所以整个传感器就长期处于轮胎压力之中,对胎压的波动更敏感,所以准确性也就更高。而外置的传感器,由于受到干扰的因素比较多,准确性也就会逐年下降。
  • 2.稳定性高。内置胎压监测的传感器由于和气门芯为一体式结构,安装在轮胎内不会受到外来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雨水、碰撞等外力因素。所以整体的使用稳定性要比外置的传感器高得多。其实我们选择一样产品,最希望的就是能够长期正常使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 3.安全性高。内置的传感器具有比外置更高的安全性。一方面,内置传感器不会遭受外力作用而损坏;也不会被无聊的人给无故拆掉;另一方面,内置的传感器中,所使用的电池持久力更长,而外置的传感器,电池小,电量少,虽然电池可以更换,但是更换电池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内置传感器因为不用考虑更换电池问题,而具有更安全的使用效果。
  • 提示一点:胎压传感器的电池除了部分车型不支持更换以外,加装类的胎压监测产品都支持电池更换。一般内置胎压传感器的电池可以连续使用7-8年,而外置胎压传感器的电池只能连续使用3-5年。

外置式胎压监测的特点

外置式胎压监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价格实惠和安装方便。但是缺点也很突出,就是容易损坏,准确性相对来说,也不太高。

一般外置式的胎压监测系统只需要将传感器按照产品规定的方位,安装在轮胎的气门芯上即可。但是前提是要把轮胎气压充满到标准气压。这样也造成了一个很大的不便,就是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轮胎充气前需要拆下传感器,如果轮胎经常出现满性漏气,频繁的拆装传感器很可能会造成传感器的损坏。

综合来看,既然胎压监测系统已经成为安全行车必不可少的主动装置,要选择就应该选择实用性、稳定性更强的产品。虽然价格高了一点,但是用着放心,看着舒心,多的那点钱也就不足为道了!


汽车力力力


后期安装的胎压监测选择外置还是内置的好?从美观性和安全性来说,内置的胎压检测远好于外置的胎压监测。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性能要求试验方法》中明确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国内所有车辆在出厂之前都必须强制安装胎压监测功能,主要是因为国内每年因为车辆爆胎产生大量的事故,而胎压监测作为主动安全驾驶功能,虽然不能完全的避免爆胎事故的发生,但能给车主提前预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胎压监测的种类

胎压监测系统分为两种——直接式胎压监测和间接式胎压监测。

1、直接式胎压监测:当轮胎出现漏气时,故障轮胎会扁,轮胎的直径会变小,同样转动一圈,故障轮胎行驶的里程相比于正常轮胎要短,车辆的ABS传感器通过距离就可以判断轮胎是否出现漏气的情况。间接式胎压监测从厂家角度来说,将监测功能整合到ABS传感器里面,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从驾驶者的角度出发,间接式胎压监测虽然也起到监测胎压的作用,但是却不能准确判断故障轮胎的位置,在实用性方面略显不足。

2、间接式胎压监测:间接式胎压检测主要是在每一个轮毂上面安装胎压传感器实现的,胎压监测系统通过接收四只轮胎发射的信号,从而准确判断每一只轮胎的胎压和温度,从而准确的判断故障轮胎,相比于传统的间接式胎压监测,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更加简洁直观。

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的安装分为——内置胎压传感器和外置胎压传感器。后期安装的大部分胎压监测系统都是通过外挂屏幕接收每一个传感器发送的信号,从而准确的显示每一只轮胎的胎压和温度,唯一的区别体现在安装方式和价格方面。

顾名思义,内置胎压传感器就像是原厂胎压传感器,固定在气门柱底部并紧紧贴合在轮毂的边缘,而外置胎压传感器就相当于“巨无霸气门帽”,外置胎压传感器安装非常简单,只要拧在气门柱上即可,而内置的则需要拆下轮胎更换原车气门柱并安装胎压传感器,外置的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熊孩子或者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拧下,没有安全性且美观度非常的不足。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管是内置胎压传感器还是外置胎压传感器,在安装之后,都会改变轮胎的动平衡数据,所以我们必须做一下动平衡的检测,避免在高速行车的时候,出现方向盘或者车身抖动的情况。

胎压监测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轮胎的胎压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有可能导致车辆出现爆胎的情况,所以胎压监测系统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尤其是直接式胎压监测,轮胎的温度都可以及时把控,子午线轮胎内部温度的极限为93.3摄氏度,但是正常情况下最好不要超过50摄氏度,山路地区频繁制动可能会导致轮胎温度达到70度以上,这个时候最好停车自然降温。

胎压过高:过高的胎压会导致车辆内部空气压力增大,轮胎整体变硬,遇到异物撞击爆胎的风险变大;轮胎会出现偏磨,轮胎中间磨损大于两边的情况。

胎压过低:轮胎胎压过低也会出现爆胎的情况,轮胎胎侧会出现折叠碾压变形,最终出现爆胎的情况;轮胎出现偏磨的情况,轮胎两侧的磨损要大于两边的情况。

结语

很多车型在后期加装胎压监测系统的时候,其实可以先查询一下能不能升级原厂胎压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原车仪表的显示,虽然安装成本有点高,但是显示效果方面更加的优秀,比如迈锐宝可以安装胎压传感器并通过后期刷机实现仪表显示胎压的功能,宝马车型也可以通过刷机在原车车机系统显示胎压数值,这样的效果要好于后期加装的外置屏幕显示胎压数值。


陈先森说车


车友您好,虎妹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胎压监测内置还是外置都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自家车辆的情况来选择。

内置胎压监测装置

1.装到轮胎内部,使用带有传感器的气嘴代替原有气嘴,露到外面的部分较小,不会凸出到轮毂外面;安装完成后基本就可以一劳永逸(使用5年以上没有问题)。

2.安装复杂,还需要做动平衡。

外置胎压监测装置

1.安装简便。无需更换气嘴,无需动平衡,甚至不需要充放气,车主需要做的可能仅仅是将传感器拧到气嘴上便可。

2.不适用于胎压较高的SUV车型;充放气需要拆下传感器重新安装;外置传感器容易受到异物损害。

希望虎妹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途虎养车


  • 外置胎压:优点价格便宜,安装简便,无需做动平衡,更换电池方便,缺点是精确度容易受到影响,略有不足,容易丢失,补气时必须拆下,麻烦!。
  • 内置胎压:优点检测精确度较好,安全、隐蔽,缺点就是安装麻烦需要扒胎换气嘴,重新做动平衡,价格较为贵一些。另外更换电池也相对麻烦。

建议购买内置胎压!




众口说车


我认为是内置的好!

首先,内置与外置的主要差别在于安装的方便程度,内置的需要扒开轮胎安装到轮胎内、固定到轮毂上,而外置的直接拧在气门嘴上即可。虽然内置的安装相对复杂,但一次安装好后可以用三到五年,特别是平时的气压和温度精度,以及防盗性都远远大于外置式。

第一,精度高。内置胎压模块位于轮胎内,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能准确获取轮胎的气压和温度;外置胎压模块位于轮胎外,气压和温度受外界影响较大,特别是温度受外界变换影响较大,相对不准确。

第二,防盗性。内置模块位于轮胎内,安全性很高;外置模块位于气门嘴,在公共场所容易被盗,所以建议选择内置模块的胎压显示。


品位决定成功


您好!很高兴给您解答,作为一个多年轮胎工,内置外置各有优缺,外置安装简单,自己就能动手装,而且价格便宜,缺点是装在气嘴外面不美观,有时候拧不紧容易弄丢,内置的相对好看一点,金属气嘴,在轮胎内部,不会丢失,价格略贵,需要到维修店安装,以后每次拆装轮胎都需要格外小心注意,因为拆装轮胎容易损坏胎压,在不在乎美观情况下推荐外置胎压检测器。这东西还是很重要的,有效预防轮胎气压低,造成轮胎损伤和高速爆胎!






Ds乐


上星期刚给座驾加装了内置的胎压监测,其实一个月前我就在考虑加装胎压监测的事了,因为左后轮差不多两星期左右就会明显感到胎压变低,用手按轮胎侧壁感觉也没其他的三只轮那么足气。后来在某东看了下内置和外置的胎压监测设备



综合比较下来,内置式的胎压监测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美观;二是测量的温度和胎压相对比较精准;三是防盗;四是安全(担心甩飞出去,伤到花花草草的就不好了,当然大多数外置胎压监测一般都设有防盗防甩飞的结构);五是充放气方便;六是电池相对耐用,受环境影响没有外置式的胎压监测大。缺点嘛也有,一是内置式的胎压监测拆装比较麻烦,需要拆下外胎安装或者拆卸传感器,还得做动平衡;二是如果轮胎漏气严重或者爆胎,那可能会对内置的传感器产生不可逆的损害,甚至传感器直接报废。



相对于内置胎压监测而言,外置胎压监测的优点自然是易拆卸且不需要做动平衡,更换自然也很方便,剩下的自然就是缺点了,内置式胎压监测的优点基本算是外置式胎压监测的缺点。如果你差不多每天都是两点一线,在公司和家两地跑,那就不用担心防盗的问题;如果需要经常停在无人看管的停车场所,如果要选建议还是装个内置胎压监测吧,毕竟也差不了几个钱。我选装的是内置式的胎压监测,用了一个周了,感觉还不错,用胎压表测试基本误差在0.2MPa左右,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以上答案仅供大家选购时参考,谢谢!


贫道法号小白菜


胎压监测是内置好还是外置好?二者都是属于直接胎压监视系统的范畴,功能和品质均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两者到底孰好孰坏?这里将二者的优缺点做一个全面比较。

一、准确度

内置式传感器的压力、温度取样在轮胎内部,相对比较真实准确。外置式压在气门芯上,自身提供密封性,受外部环境影响会大一些,所以监测误差会略高0.1-0.2bar,在响应速度上也会有所延迟。

二、价格和安装

内置式物料成本高于外置式,所以价格会贵一些,而且,内置式的须去修理店安装,又要做动平衡,拆装和更换要多花工时费,而外置式可以自己动手更换,简单又快捷,所以内置式的费用会比外置式高。

三、电池寿命

内置式通常设计寿命5年以上,而外置式寿命一般只有1-2年。

四、防盗

外置式虽然有防盗螺母,但只要使用工具,拆卸不难。内置式需要拔胎,估计没有小偷愿意干。

五、传感器

从严格意义上说,外置式传感器不符合安全规范,所以车辆出厂前都是安装内置式胎压监测的。

综上所述,内置式胎压监测全面占优,一般用户,还是推荐使用内置式的。外置式更适合那些户外玩车一族家使用。


CC话车


一切以维修方便为第一生命。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一个胎压监测,你怎么能安装在胎内?你怎么能设计成安装在胎内?这不是不负责任的设计吗?可能只考虑好看,好看的女人就是个花瓶,中看不中用,能行吗?

胎压监测在胎内,很可能由于强烈振动,发生故障,很可能接触不好,很可能很快没电,总之,这个“小玩艺”,太小了,故障率是特别高的。安装在外,随时可以维修和换电池何乐而不为?在汽门嘴上,加个小玩艺,不大点,那里就不好看了?

再说,如果轮胎报警,或者不显示,不保警,我们要首先查看胎压监测是否可靠,是否还在工作,要结合起来看轮胎,然后做出判断。如果胎压监测在胎内,报警或不显示,不报警,而肉眼看轮胎又没有变化,你怎么判断?到底是胎压监测的错?还是轮胎的错?更重要的是,修轮胎,换轮胎,要拆卸,就势必要碰到胎压监测,很容易碰坏,几乎是不可避免。

所以,胎压监测,一定要设计成在胎外,在汽门嘴处安装。有人设计成在胎内,我们一定不要采纳。顺便说一下汽门嘴,有的车也有毛病,不是太长,就是太短不好操作,有的是位置不当。最大的毛病是,汽门嘴是硬金属的,一点也碰不得,一碰就弯就断。可这里是很容易碰到的,别说还有飞石碰撞。汽门嘴应该是软管式的,碰一点也没事才好!现在的小车,汽门嘴设计有硬有软,软硬各半。我是主张选软的!


盛广学杂家杂论


胎压监测是外置好还是内置好?各有千秋

外置胎压监测器,成本比较低,安装方便,但稳定性不好,容易在行驶当中脱落

内置胎压监测,成本较高,安装复杂繁琐,但稳定性较强,数据较为准确

内置胎压监测在使用寿命上,会比外侧胎压监测器使用寿命更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