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美國大豆運回中國比國內大豆還要便宜?你怎麼看?

碩碩38277136


大家都知道,一般來說,國外的東西到了國內,因為加上運費和稅收,基本上價格都會增加不少。就像是女生們都喜歡的化妝品,因為關稅的原因,價格上和國外相差了很多,這也就是為什麼女生都喜歡找代購的原因。不過很多人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國外的東西既然到了國內,價格都這麼高,那為什麼美國的大豆運輸到了中國,反而比我們國家種植的大豆還便宜呢?

第一,就是大豆的品種是不同的。美國的大豆是轉基因的大豆,但是我們國的大豆是非轉基因的。那麼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呢?其實,轉基因的大豆有幾個優點就是可以有很高摸產量。而且它的出油率也相對來說比較高。更加關鍵的是,它的耐藥性比較強。所以很多時候,一些農藥等東西噴灑在上面,它依舊活得特別好。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的大豆產量高的原因了,因為耐藥性強,也不會容易病死。產量高了,價格自然也就便宜了。雖然這樣看來轉基因大豆像是“功臣”一樣,不過轉基因大豆的壞處也是可想而知的,大家最好也是要堤防這些轉基因食品的。


第二,因為美國的土地優勢。美國土地面積大,但是人員稀少。所以這些算下來,成本也就比較低了。而且美國的土地分佈的也都比較集中,方便了種植人員的管理。而且美國一直都是比較發達的國家,機器上面也有很大的優勢。所以如此一來,美國在土地和人力成本上面所需要的成本就非常低了。不需要多少人就可以很好得管理幾千甚至於上萬畝的土地。這樣的成本自然也就低很多,所以說,美國大豆價格低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他們的土地優勢。


第三,就是美國還有補貼。美國對於大豆的種植補貼還是非常可觀的。而且美國本身也就大力支持大豆出口,所以價格上面自然也就降低了不少,如此一來,價格優勢也就非常明顯。


匯通網


為什麼有人說美國大豆運回中國比咱們自己產的還便宜,你怎麼看?我來回答這一問題。

一是,這個問題早都不是秘密了,前十年我就很瞭解了,把美國的大豆,從美國運到中國的港口,現在到港價是1.45元至1.50元。在美國本土的成本是,每斤0.60元至0.90元,與咱們的玉米價格相一致,這就是我們的差距。(指人民幣)

二是,關於轉基因問題,美國人生產出的大豆基本都用作飼料用,我們大部分用於食用油加工用。美國也有不是轉基因的大豆,市場價格在1.10元人民幣左右,

三是,我們需求量大,每年在1億T左右,現在國內只生產出0.16億T,需進口0.9億T左右。

四是,我們每年都在擴大種植,但必竟有限,我們必須保證三大糧的生產。

五是,美國40億畝耕地,2000萬人耕種。我們20億畝地,近2億人耕種。這就是我們的差距。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推進我們的農業現代化。另外找出其替代大豆的產品,象菜仔等農產品。總之,也一慢長的過程。



英莫問667


為什麼有人說美國大豆運回中國比國內大豆還要便宜?你怎麼看?

這不存在怎麼看的問題,原因就在於,美國的大豆是完全規模化、機械化種植,且美國政府對大豆種植有很高的補貼。

眾所周知,農業是成本高、價格低的產業,大豆也是如此,種植成本不低,價格卻受國家調控和市場調節的雙重影響,價格比較便宜。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實行規模化種植、機構化種植,成本就不可能降下來,價格也很難便宜。即使如此,也需要有較多的政府補貼,不然,仍然沒有農民去種植,或農民種植只會用於自給。

我國的大豆價格高,最根本的也是種植成本太高,沒有形成規模化、機構化種植方式。同時,我國的農業補貼規模也較小,對農業的補貼很少。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沒有美國大豆那麼便宜。而且,不排除美國大豆因為轉基因,價格更為便宜。


譚浩俊


為什麼轉基因大豆便宜?

除了按孟山都轉基因技術集約化、化學化生產降低了成本外,還因為美國政府對美國農場主的補貼。全世界只有中國是轉基因大豆的大買家。中國如果不買,轉基因大豆根本賣不出去。

無論是美國的豆、巴西的豆還是阿根廷的豆,技術都是孟山都的抗蟲/耐草甘膦轉基因技術。美國政府的的補貼實質是在資助孟山都等生物公司對種子、農藥的國際壟斷。同時,轉基因大豆中存留的Bt毒蛋白和除草劑草甘膦,已經被多項動物試驗證明有毒,這包括孟山都公司自己進行的被刻意掩蓋的小白鼠毒性試驗。

為什麼全世界只有中國在大量進口轉基因大豆呢,這話說來話長,說多了讀者也看不到。但歸根到底是與糧食有關的“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轉基因大豆佔領了中國大部分飼料(蛋白質)和食用油市場。我們可以暫且先拋開孟山都轉基因大豆的不安全性,一旦有一天這種佔領變成了要挾與控制,我們的糧食安全將面臨嚴重威脅。

何況轉基因大豆還有毒。

所以,便宜沒有好貨,這是真的。不光是質量不好,而且不懷好意。



長白松樹林2


美國大豆種植者,享受美國各項種植業補貼,機械化種植程度高,從翻耕播種施肥除草,基本上都是機械化操作,加上先進的管理方法,優良的轉基因品種,大豆的根苗受蟲害少,種子庫優良的選育品種功不可沒,經營者戰略眼光強,上世紀美國的一位育種專家,在上海乘機時無意間發現一株野生大豆株苗如獲至寶,偷偷的揣到兜中,而隨同人嗤之以鼻,經他多年的培育,如今以是當家品種。美國大豆種植者,用人少,一人可以操持千畝農田,地塊連成片,溝渠配套,機械化程度控制高。中國效率最高的當屬東三省,也實現了機械化生產操作,但這樣的農場用人還是高,麻雀雖小五脹俱全,班子一套套,大豆的品種都是本土種,品質雖好,病蟲害較多,抗病抗倒伏沒有轉基因大豆強,阻礙著中國油脂的發展,那些一家一戶生產的大豆,成本更加高。所以說中國的大豆和美國生產的大豆,無論是品種,還是油脂的出油率都佔下風。可是我們中國的本土大豆確是安全食品,無轉基因的成份。


水平688


這個很正常,所謂的全球化也是基於價格等因素的。換句話說,如果進口價格高於本地價格,你會進口?你沒有利潤,你會持續的生產?資本是利潤驅動的。之所以價格是把屠刀,同樣你家附近有兩個市場,同樣的商品,一個貴,一個便宜,你會選哪個?

所有的商品推廣最厲害的是價格戰。但最不利的也是價格戰。為啥這麼說,當商品價格嚴重偏離其價值時,會出現很大的問題。當一個超市以價格戰打敗了另一家,相當於壟斷時,他必會提價,甚至提的更高,前期他是全力以赴的虧的,既然他已獨大,不把利潤補回來?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原意一直虧下去,即使是民眾真的需要,因為背後的資本不同意。

這也就是目前我國基本能做到4G及公路等全覆蓋。因為這樣做無疑是虧損的,投入與產出是不成比了,非國家資本會優先考慮何時回本,何時掙錢?但國家不會,國有企業不會,會考慮長遠一點,現在虧,為了國家的長遠,可以逼著投入。

回到問題,美國大豆產量有種植規模優勢,有技術優勢,所以價格低也正常。但如果因為他價格低,放棄了基本自有保障量,那就危險了。等於把自己指望他人了。

事實上,隨著改革開放,原來好多的國產老牌子,需求保持的牌子,在外國競爭不過的情況下,那就買過去了,結果是牌子逐漸削薄,價格提升,到最後就沒了。這是一個悲哀。民族品牌的沒落。


四顧20DD


美國的食品連美國人都不吃,美國轉基因食品產量非常高,連動物都轉基因了。




種花養蜂


中國農產品的價格過高,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主要是中國農產品的種植成本太高,是由於土地承包到戶造成的。美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一個農業強國,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在美國基本上都是家庭農場,每戶種地都是在一萬畝地以上,每畝地的收益也就是在人民幣225元左右。而中國現在由於每戶也就幾畝地,每畝地收益在1000元,也不能說賺錢。承包到戶,起源於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作為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農民自創的模式,在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之後,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它不利於中國現代化農業的建設。根據中國的現狀,就是實行人口分流,建立家庭農場制。讓一部分會種地、能種地、願種地的農民成為家庭農場主。國家在政策上、貸款上給與適當扶植,迅速建立自負盈虧、自謀發展的現代化農業企業,以減少種植成本,增加中國農產品的競爭力,最為關鍵。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繼續,中國的農產品市場最終要全面放開,時代留給中國農業的時間不多了,既是壓力、更是動力、也是機遇,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10年之內解決中國農業的現代化問題。


伯樂公


為什麼有人說美國大豆運回中國比國內大豆還要便宜?你怎麼看?

科技農場為您解答。

美國大豆運回中國比國內大豆還要便宜,這種情況是真實存在的,前段時間中美貿易戰鬧得沸沸揚揚,這其中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應該是這大豆了,我國的大豆大部分依賴進口,在貿易戰之前,大部分進口的大豆來自美國,從美國跋山涉水、跨越大洋運送來的大豆,去除運輸成本、關稅等成本確實還要比中國本土的大豆便宜,究竟是為什麼呢?小編簡單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大豆品種

大家都知道,從美國進口來的大豆基本上都是轉基因大豆,顆粒飽滿、個頭大、並且最主要的是轉基因大豆的抗藥性,對草甘膦等除草劑完全免疫,在大面積使用除草劑等農藥的情況下雜草自然無處遁形,再加上優良的品種,產量自然不在話下,反觀中國本土的大豆,沒有一個固定的品種,很多地區還停留在“留種”的模式,再加上雜草等因素的侵害,種出來的大豆自然參差不齊,產量也就上不去。

二、種植模式

種植模式同樣是個很大的問題,我國的大豆現在一般都為散戶種植,雖然東北地區一些大型的合作社也有種植,但依然是散戶種植居多,很多種植者還依靠人力來耕種,並且沒有一套科學的種植手段;而美國的種植模式則是規模化、機械化,一個幾百畝的農場只需要兩三個人就能夠完成從種到收的全過程,在國內則需要幾十上百人才能完成,並且美國的農場主還有專門的農業資訊公司可以指導該如何種植,什麼時候打藥、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收穫得到的最多等等,先進的生產模式以及專業的種植技術,在成本降低的同時產量還要比國內的大豆高。

三、土地成本

我國的國土面積和美國的國土面積差不多,但是耕地面積卻相差甚遠,美國擁有1.975億公頃的耕地,而中國只擁有1.282億公頃的耕地,雖然耕地的總面積相差不到兩倍,但是,中國的人口要遠大於美國,中國平均每人的耕地面積為0.101公頃,美國平均每人的耕地面積為0.7公頃,相差了將近7倍!如此大的差異,自然也就導致美國的土地成本要比中國低得多。

低成本(人工、土地),高產量(同樣面積下美國大豆的產量更高)也就導致了美國大豆的價格要更低。

其實大家也不用過於擔心,我國現在也在大力發展大豆種植,就拿去年的大豆補貼來說,很多地區每畝的補貼已經達到了100元以上,黑龍江、吉林等地的補貼金額高達320元每畝,以後我國的大豆產量肯定會越來越高,並且自己種的大豆吃著更放心,你說呢?


科技農場


統計數據表明,美國300萬農民產值與我國9億農民產值相差不多,生產效率這麼比是1:300。美國一個農民相當於我國300農民產值,生產效率達1:300。結果就是,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糧食進口國,自己生產的都不夠吃,而美國是世界最大糧食出口國,完全可以養活另外3億多人口,還大量出口。

美國大豆運到港口價格比我國田間地頭價格要低,並且由於來自同一母本,顆粒均勻度,含水量,軟硬度更趨於一致,出油率還高。幾年下來,國內市場豆油九成為進口大豆製成。

其實,這和當年洋布完勝土布一樣,洋布的科技含量高,高質低價自然給土布致命一擊。洋大豆全程可以機械化,種子來自轉基因。高產耐除草劑草甘膦。除草本身是農業生產最費人工的一步,再先進的機器,也很難在幼苗階段完美判斷哪個是草哪個是苗?轉基因抗除草劑大豆研發解決了這一問題。

在高科技同時,還有先進的管理。農場主只要打打電話,撒種,澆水,噴藥,收割。都有專業公司團隊。甚至有農業保險,今年收成不好,或者產品價格過低,都有保險公司共同承擔相應的損失。可以說,就種地這件事,人家科技和管理武裝到牙齒,我們還在靠天吃飯甚至還在相信和傳播謠言,差距真不是一點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