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望嶽》詩中,詩人杜甫為什麼把泰山稱為“岱宗”呢?

騎蝸牛走高速


把泰山稱為“岱宗”並不是杜甫首創,在前人的詩文中就有這樣的用法,“岱宗”是泰山的另一個名字。

我們第一次在古詩文中見到“岱宗”,可能就是杜甫的《望嶽》,這首詩名氣很大,可以說膾炙人口,然而“岱宗”一詞不是杜甫原創,杜甫以前的文人作品中已被廣泛使用。武則天時期的詩人蘇味道的《詠石》中有“聲應天池雨,影觸岱宗雲”,

南北朝詩人鮑照的《松柏篇》中有“龜齡安可獲,岱宗限已迫”,東晉詩人謝靈運的《泰山吟》中有“岱宗秀維嶽,崔崒刺雲天”,這首詩同樣也是五言四韻。我甚至認為,杜甫的《望嶽》的靈感來源之一就有謝靈運的這首《泰山吟》,否則他開篇落不會是“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2、從文字的發展來看

泰山,最早稱為太山。“大”字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均有,讀音為“太”,“太山'意就是大山。先秦古文中,“大”“太”通用,後人加點以區別大小之大。按古文字的讀法,“大”有“大”、“太”、“代”三種讀音。春秋戰國時,由於同音字的引申和同義字的演變,“太”與“泰”、“代”與“岱”“岱”與“嶽”也互相變通了,這樣出現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嶽”等專用名稱。“泰山”之稱最早見於《詩經》。《詩經·魯頌·閟宮》有“泰山岩巖,魯邦所詹”。

3、五嶽之首

中國文化中中有“五嶽”的說法,一般指東嶽泰山(位於山東)、西嶽華山(位於陝西)、南嶽衡山(位於湖南)、北嶽恆山(位於山西)、中嶽嵩山(位於河南)。泰山處於東部平原之地,雖然並不太高,卻尤其顯得氣勢磅礴,被稱為“五嶽之首”。就歷史政治及文化的地位而言,全國的許多大山與之相比都相去甚遠。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

綜合來看,把泰山稱為“岱宗”並不是杜甫首創,在前人的詩文中就有這樣的用法,“岱宗”只是泰山的另一個名字。

關注梅鶴讀書,歡迎點贊、留言,一起讀出不一樣的精彩!!


梅鶴讀書


泰山為斷塊山地。它的相對高度比較高,有突兀撥起之態勢,雖然它的海撥僅1545M。

杜甫為什麼把泰山稱為“岱宗”?很簡單的一個問題;東嶽泰山的別人稱就是“岱宗”。為什麼不稱“泰山”,因為泰山在上古傳說中,乃是“盤庚”王在天地一片混沌中,飛快成長,四肢和頭部變成了“五嶽”,頭部則是東嶽泰山,此為“五嶽獨尊”的由來。

另外,“封禪”是古代帝王的一種祭祀儀式,在泰山築壇祭天叫做“封”,在泰山南面的梁父山上闢地為壇祭地叫做“禪”。一直以來,泰山封禪都是中國古代帝王告祭天帝最為隆重的典禮。在唐代以前,也只有秦始皇和漢武大帝舉行過泰山封禪盛典。

這種典禮的目的是向天下顯示國威,威懾意圖窺視唾涎大中國而不安分的鄰囯。所以泰山被賦予神聖、莊嚴、肅穆的氣氛,因此杜甫不敢怠慢直呼其名,而是改用別稱,以示敬畏。

中國人欣賞山的文化可謂源遠流長,詠歎山的詩歌浩如煙海,描繪山的繪畫車載斗量,當然,他們欣賞的山一直是東、中部一些中、低山;泰山、廬山、三山五嶽,佛道名山,這些山往往因人而名,因詩文而顯。

回到這首詩的本身來。詩不長,錄於後: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絕凌頂,一覽眾山小。

巜望嶽》杜甫

山東古稱齊魯大地,“泰山之陽(南面)為魯,陰則為齊。”巜史記.貨殖傳》未了,不斷的意思。造化,意即天地,鍾,聚的意思。天地神秀之氣都聚於泰山。山後為陰,日光不到,所以易昏。山前為陽,日光先臨。所以容易區分陰陽。

眥(音姿),眼中歸鳥入目,眼界頓覺開闊。也就是“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

這首詩的題目是“望”,不是“登”,所以句句從“望”字著想,有可望不可即的感想。全詩大意如此。

杜甫在成都和梓州(今三臺縣)住過幾年,確切說是來川避難,在上世紀中期,成都市區雪後的太陽天,天空藍得令人心醉,遠處的雪山歷歷在目,一清二楚,杜甫僅僅是在府南河推開唐時特有的“牛肋巴”木窗,向成都西嶺雪山投去匆匆一瞥,提筆寫下:“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的詩句,他們實在不知道;去了成都西部的極高山,才敢說“會當絕凌頂,一覽眾山小”!

在泰山腳下,也許下雨,道路泥濘,北面泰山,無可奈何。於是只能望一望岱宗。即使這一望,該詩即成千古名詩,最後的結尾,令人蕩氣迴腸,真想提一口真氣,手持太阿寶劍向莽莽群山駕雲而去。

這首詩的“望”,有四個層次,一、二句是遠望之色,三、四句是近望之勢,五、六句是細望之景,七、八句是極望之情。上六句是實敘,下二句是虛摹的看法,所以層次感十分強。

關注我;為你解開歷史幕後的問號❓


良人執戟2


杜甫把泰山稱為“岱宗”有兩個原因:

其一,泰山,古稱“岱宗”、“岱山”,春秋時改稱太山,泰山。在詩歌中稱一個地名的古稱實屬正常。

其二,泰山為中國五嶽之首,佇立於東方。自古以來,中國尊東為大,歷代被稱為“五嶽獨尊”、“五嶽獨宗”。

並且在《風俗通·山澤篇》就有記載:“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

人們登泰山,既會欣賞到秀美的自然風光,在大自然中陶醉;又能體會到博大的人文景觀,為深厚的文化折服。特別是泰山觀日出,又是一大奇觀,泰山日出總令人心醉。



融融118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分解為三個小問題,杜甫為何東遊泰山,泰山為何又叫岱宗,杜甫為何稱泰山為岱宗。

杜甫為何東遊泰山?

1.順道省親。當時杜甫的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擔任司馬,杜甫來山東是為了省親。

2.唐代的詩人重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杜甫青年時期曾遊吳越、齊趙,可以認為他是為了增加閱歷開闊眼界。

3.和好友相聚。天寶三年秋,杜甫和李白、高適在河南洛陽相識,隨後結伴到河南東部和山東遊歷,而杜甫的另一個好友蘇源明也在泰山讀書。

4.源遠流長的儒家文化吸引。開元二十七年,杜甫在山東時,正是唐王朝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大大提高孔子地位的時候。據統計,從開元二十四年到二十八,從天寶三年至四年,杜甫前後共有七年的時間在山東一帶遊歷。

泰山為何又叫岱宗?

泰山,遠古時始稱太山。《駢雅訓纂·釋名稱》:“古人太字多不加點,如大極、大初、大室、大廟、大學之類,後人加點以別大小之大,遂分為二矣。”古文字傳統讀法,“大”有大、太、代三音。春秋戰國時,由於同音字的引申和同義字的演變,太與泰、代與岱、岱與嶽也互相變通了,這樣相繼出現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嶽”等專用名稱。

岱宗:岱,“始”(祖)的意思;宗,“長”(者)的意思。六朝任昉《述異記》載,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屍體的頭向東方,而且化為東嶽,泰山就成了當然的五嶽之首了。因而“岱宗”就是天下至尊、山中之王的意思。

杜甫為何稱泰山為岱宗?

1.對儒家文化的歸屬感。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就是要以開闊的眼界胸襟審度自己德才學識修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可看作是杜甫版的“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對儒家文化的歸屬感可見一斑。

後人把孔子與泰山緊密聯繫在一起,譽為“孔子聖中之泰山,泰山嶽中之孔子”,意思是:孔子是眾多聖賢中的泰山,泰山是眾多山中的孔子。這一見解是相當深刻的,所以杜甫稱泰山為岱宗。

2.傳統文化影響下,對泰山的敬重。

泰山地處華北平原齊魯大地,東臨大海,西靠黃河,南有諸河,高出平原丘陵多達千米,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泰山山脈又綿延一百餘公里,佔據四百多平方公里,其基礎寬大、形體龐大而產生的安穩感、厚重感,形成的“穩如泰山”、“重如泰山”等成語,正是其自然特徵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古代傳統文化又認為,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把雄偉奇特的東嶽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對象來崇拜,於是,地處東方的泰山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

據《史記集解》所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那些宣稱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歷代帝王藉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治,使泰山的神聖地位更是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在種種傳統文化影響下,杜甫把泰山敬稱為岱宗。


流雲飛1981


這道題目不知怎麼竄題了,請好友們多多諒解。

關於"夢"的詞語有哪些?

那可太多了。

張久齡一一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陸游一一沈園二首(其二)

夢斷香銷四十年,沈國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陸游一一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朱敦儒一一鷓鴣天。

檢盡曆頭冬又殘。愛他風雪忍他寒。拖條竹杖家家酒,上個籃輿處處

添老大,轉痴頑。謝天教我老來閒。道人還了鴛鴦債,紙帳梅花醉夢間。

秦觀一一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 ,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轉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閒掛小銀鉤。

秦觀一一阮郎歸。

湘天風雨破寒初 。深沉庭院虛。麗譙吹罷小單于。迢迢清夜徂。鄉夢斷,

旅魂孤。崢嶸歲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 。郴陽和雁無。

秦觀一一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問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一一八六子。

倚危亭 。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後 ,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 。夜月一簾幽夢 ,春風十里柔情。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 ,素絃聲斷,,

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

蘇庠一一木蘭花。

江雲疊疊遮鴛浦。江水無情流薄暮。歸帆初張葦邊風,客夢不禁篷背雨。

渚花不解留人住。只作深愁無盡處。白沙煙樹有無中,雁落滄洲何處所。

黃庭堅一一戲呈孔毅父。

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文章功用不經世,何異絲窠綴露珠。

校書著作頻詔除,猶能上車問何如。忽憶僧床同野飯,夢隨秋雁到東湖。


陳年往事1222


岱宗就是泰山,那麼為什麼泰山會有這樣的一個別名呢?我們分開來看“岱宗”這兩個字。

說文解字中說;岱,大山。很好理解,就是大山,是祖。古代帝王祭祀泰山,可能看重的就是泰山天下第一,唯我獨尊的氣勢吧。

宗這個字呢,說的是祖廟,是稱尊。這就是一種敬稱。

一座山稱尊做祖,古往今來,泰山當得上是唯我獨尊!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在古人心中,泰山的地位非同一般。在《望嶽》詩中,杜甫用岱宗來稱呼泰山,更多的是對泰山的一種讚歎,因為岱宗本身有一種唯我獨尊的含義,而泰山這個稱呼只是一個名詞,用起來少了一絲意境。


文人談墨客


杜甫為什麼把泰山稱為:“岱宗”呢?其實杜甫不愧為文學家和詩人,把“泰山”稱為“岱宗”更把“泰山”一詞擴展得更雄氣,偉岸,因“岱宗”本身是泰山的別名,居五嶽之首,故又名:巜岱宗》,宗,“長者”的意思,這麼一改,《岱宗》就是大下至尊,無它所比的山中之王的意思。泰山坐落山東省中部,為中國五嶽之首,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神大典皆在此山。

古代民間把受人敬佩尊重的老人稱謂為:“泰山”,表示對有聲望有名氣的耄耋老人的敬畏和感恩戴德。毛澤東同志把革命者為人民謀求幸福自由而犧牲的人稱之為:“為人民而死重於泰山”,反之輕於鴻毛。總之杜甫把“泰山”稱為“岱宗”,在社會上應用量“岱宗”沒有“山”居多,“泰山”這個詞本義專指山名,而現在作為形容詞用的較多,而“岱宗”都很少人用。





天馬行空128039981


泰山,古稱“岱宗”、“岱山”,春秋時改稱“泰山”。坐落在山東省中部,總面積426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市城北,海拔1545米,與華山、恆山、衡山、嵩山並稱為中國五嶽,其高度居五嶽第三位,而它卻被歷代稱為“五嶽之首”、“五嶽獨尊”、“五嶽獨宗”,在中國名山中獨負盛譽,經久不衰。

在古人心中,泰山的地位非同一般,《風俗通 · 山澤篇》:“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岱,“始”(祖)的意思;宗,“長”(者)的意思;岱宗就是天下至尊、山中之王的意思。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因此,泰山被稱為“五嶽獨尊”、“五嶽獨宗”。

杜甫的《望嶽》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在詩中用“岱宗”來稱呼“泰山”,是對泰山的尊稱,更是對泰山的一種讚歎,因為岱宗本身有一種唯我獨尊的含義,比直接使用“泰山”這個稱呼更有意境。


遊通天下


在《望嶽》詩中,杜甫是怎樣稱呼東嶽泰山的?

回答

【望嶽】這首詩,是杜甫在唐玄宗開元25至28年考取進士,不第後,遊歷中原及山東等地,共寫了三首《望嶽》這是詠東嶽作。

東嶽泰山,在今山東省中部泰安縣北。

岱宗夫若何?

齊魯情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此詩完全歸納出了詩人遊歷泰山東嶽時,悉心觀察,細緻入微的感受。

🌿🌴🌲🎄🐫








野駱駝9005184025938


自漢代我國確立“五嶽”以來,泰山就居於“五嶽獨尊”的地位。

泰山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始稱“泰山”。“山以嶽遵,嶽為東最”。自漢代我國確立“五嶽”以來,泰山就居於“五嶽獨尊”的地位。我國曆代的封建帝王在這裡舉行隆重的封禪典禮,文人墨客在這裡流連觀賞,吟詠贊嘆。到泰山,既可以飽覽歷史文化的精品,又可以領略大自然的神奇之美。異峰突起在華北平原大地上的泰山,山勢突兀挺拔,氣勢磅礴,頗有“擎天捧日”之勢,通常被人們看做是崇高、偉大的象徵,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曆代曾有72個皇帝到泰山封禪秦始皇曾在泰山封禪,從此後又有多位皇帝在此封禪,泰山因此成為了五嶽之首。 古代很多文人騷客留下了大量的關於泰山的詩詞賦。五嶽中,泰山在東邊,而太陽也從東方升起,我們中國人一般都以東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