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叫囂“我爸是李剛”的男孩嗎?6年後出獄,如今讓人意外

文 |萌主媽咪(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如何教育孩子,是家長一生都要學習的事。作為爸爸媽媽,責任重大,不僅要撫養孩子健康成長,還要教給他如何做人。

不同的家庭教育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墊腳石,可以培養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優秀的人。不好的家庭的教育,則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絆腳石,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甚至產生極其惡劣的後果。

還記得叫囂“我爸是李剛”的男孩嗎?6年後出獄,如今讓人意外

還記得叫囂“我爸是李剛”的那個男孩嗎?6年後他出獄,如今生活過得讓人意外

“我爸是李剛!”9年前,22歲的李啟銘在校園內醉酒駕車,撞飛了兩個散步的女學生,一個女生不幸離世,另一個女生身受重傷。事情發生後,男孩沒有認錯的態度,反而對兩個女孩叫囂:“你們知道我爸是誰嗎?我爸是李剛!

男孩的狂傲叫囂,引發了網友的關注,“李剛究竟是誰?”經過公安部門的確認,“李剛”是這個肇事狂傲叫囂,不知悔改的男孩的父親,是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區分局的副局長,主管刑偵。

李剛萬萬沒有想到,肩負公安要職的自己,竟然要眼睜睜看著孩子走進違法犯罪的深淵。“我爸是李剛”

也成為網友們諷刺官二代的網絡紅詞。這看似可笑肇事事件的背後,實際是父母教育的缺失

還記得叫囂“我爸是李剛”的男孩嗎?6年後出獄,如今讓人意外

如今,當年那個狂傲的男孩已經刑滿6年,出獄釋放。被孩子實力坑的父親李剛,在事情發生以後,也被撤職,仕途的如意和強烈的輿論壓力徹底壓垮了他,他離家出走,至今家人找不到他,沒有絲毫他的音信。

回想當年的事情,李啟明萬分後悔,後悔自己的狂傲愚昧,不僅對兩個女孩的生命安全造成傷害,也親手毀了自己,毀了父親,毀了原本幸福的家庭。他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找到父親,懇求父親的原諒。

“我爸是李剛”案件,讓許多父母引以為戒,不過分的溺愛孩子,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不溺愛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1、教會孩子善待生命

  • 愛國情懷:給孩子講歷史故事,告訴孩子,我們的祖國能有今天的發展,是靠無數的革命烈士,用生命換來的。讓孩子熱愛生命,熱愛祖國,珍惜幸福生活。

  • 關心他人:從“喂爸爸媽媽吃東西”開始,要讓孩子懂得關心他人,懂得分享,不自私自利。

  • 愛護動物: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在保護好孩子不被動物傷害的前提下,要讓孩子學會保護小動物,培養孩子的同情心愛心

還記得叫囂“我爸是李剛”的男孩嗎?6年後出獄,如今讓人意外

2、教會孩子敢於認錯

成年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是孩子。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要正確認識孩子的錯誤,第一反應不要打罵孩子,要耐心地幫助孩子分析原因,並改正錯誤。這也需要家長們多留心孩子的異常行為和不良習慣,發現後及時糾正,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培養孩子敢於承擔錯誤的能力,做一個負責任的人

3、教會孩子勤儉節約

“成由勤儉”,從不浪費糧食節約用水,節約紙張的小事做起,樹立良好的財物觀念,讓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無論父母工作多忙,都不要疏忽對孩子的教育,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這樣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家庭才會更加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