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留守农村的35岁中年妇女,最需要什么?最怕什么?

闽农兄弟


“农民工”进城务工,“留守妇女”在农村上要照顾父母、公婆,下要培育儿女,每年春节期间才能和全家团聚。农村“留守妇女”无论是从生活上、生理上、情感上、经济上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业已成为社会一大问题。

一、夫妻感情渐行渐远。

我上海有一位朋友,去年回江苏老家结了婚,因为工作原因,一周之后就返回上海工作,至今结婚已经一年时间了,可是才回过老家二次。一次是出差经过家门,逗留了一天,第二次回家是今年春节。江苏距离上海较近,来去相对方便。有些“农民工”老家在东西部地区或者内地,回一趟老家更是机会难得。夫妻长期分居两地,感情自然会淡化,不利家庭幸福。

二、离婚率呈增长趋势。

夫妻双方一年只能见上一二次面,不仅感情基础得不到维护,而且彼此之间还容易产生互不信性感。客观来说,夫妻异地分居,如果有一点“风吹草动”,难免节外生枝,甚至“红杏出墙”。有的人即使夫妻恩爱,感情深厚,但是长期分居两地,难免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因为,一个人生理上的需求是人性之本能。时下,因上述原因导致离婚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不利于下一代的培养。

“农民工”长期在外打工,同样也很难见着自己的儿女。儿女长期在缺少父亲关爱的情况下,和父亲的感情自然也会谈薄,心理上会造成阴影。以至不仅影响了感情基础,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带来孩子的人生安全隐患。

四、增加家庭经济困难。

有些“农民工”长期在外打工,赚了钱也会按时贴补家用。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农民工长期在外打工,导致家庭观念不强,不能按时贴补家用。还有的农民工在城市接受了新的事物,思想观念会发生变化、动摇,以至夫妻关系形同虚设。尤其是在城市里一旦有了“家外之家”之后,家庭重心会发生偏离,无暇顾及老家的妻子儿女也不在少数。


讲述百姓身边故事


现在留守农村的35岁的妇女,最需要的是,丈夫能常回家看看,丈夫能常回家安慰一下自己,能拥抱一个自己,能拥抱着自己好好地睡上一觉,能听上几句丈夫安慰的话。这点要求虽然不高,可丈夫身在异乡整年在外忙于挣钱,这点愿望也很难实现。

现在留守农村的35岁的妇女,最怕什么呢?总结起来,姑且说有“三怕”。

一怕漫漫冷夜长,空守孤屋玩手机。35岁的妇女,情欲正是旺盛之时,丈夫不在身边,恰似守活寡,白天忙于活计和管孩子,精神上还好受些,但到了夜晚,孩子睡去,自己望着墙壁,实在难以入睡,只能抱着手机上网聊天,这还罢了,如果村里的二流子或地痞来骚扰,从了会坏了名节,丈夫知道了,会家庭破裂,不从,村里的二流子或地痞,会无端找事受气。

二怕丈夫寻野花,不把钱寄家里花。35岁的农村妇女,丈夫也还都年轻,长年在外,有些男人耐不往寂寞,有的夜晚跑到风月场,有的找别的女人,把自己挣的那点辛苦钱,花到了别的女人身上。更有甚者,移情别恋,投到别的女人的温柔乡里而不能自拨,不给或少给家里寄钱,甚至忽然回到家中提出离婚。

三怕无人耕田忙,杂草丛生禾苗荒。现在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在外打工,在家种田的也就是些老人和妇女,到了农忙季节在外的男人一般会回家帮忙,但由一些离家远的或告不了假的,农忙了也回不了家,而有些农活,的确不是妇女能干的,该干的农活干不了,留在家里的妇女那个急呀。

留下农村的农村妇女,包括35岁的妇女,还有好多的难处,姑且就说上这三条。





春日之虎


留守妇女是个沉重的话题,迫于生计,迫不得已夫妻两地分居,谁不想夫妻相守?但上有老.下有小,种田不光不赚钱,有时还要亏钱,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不出外务工,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好?

要说留守妇女最怕什么?她们怕老公突然失业回家,那就将全家的生计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其次还有漫漫长夜.孤枕难眠,白天还好说,操持全家老小的生活,无暇顾及情感方面的空虚,但每逢长夜来临,她们与守寡有何区别?

现在留守妇女.农村光棍问题日益突出,成了扼制农村发展的瓶颈,如突破这个问题,唯有国家政策向农村倾叙,大力重视”三农“问题,将沿海地区企业迁往农村。将珠三角.长三角.西三角技术.人才引往农村地区,加强农村企业竞争力,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只有农村企业增多了,当地农民就近务工,既解决了珠三角等地区的企业密集问题,又使农民增加收入,同时又使社会更加稳定,这样一来,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情感王子A


由于农村现在种地粮食不值钱地还少,想维持生活非常难,所以35岁左右的人们都出去打工了,像这样的年龄。有的也出不去,跟丈夫一起去打工,原因是,孩子很小,还得读书,家里还想耕种土地,连照顾老人和孩子,所以一个家庭妇女在家也是够他忙活的。虽然现在种地都非常好种,但田间管理也需要时间的,所以一天忙的要很累,所以有的时候就是一个人,丈夫不在家,也是很寂寞的,那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那种滋味儿,但为了家庭,孩子,老人,没有办法,只盼望着摆脱这种状况,跟丈夫在一起,一天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所以一个年龄不大的年轻媳妇,所以有的时候叫人是很担心的,这是下地进行田间管理的时候,一个人下地,是有点儿担心的,一个年轻的家庭妇女,无时无刻的防备着,因为哪个村子都有不三不四的人,你再这样情况下,给这样的家庭妇女也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有的时候遇上不要脸的男人,嬉皮笑脸挑逗你,所以这样年龄的妇女,最担心怕遇上这样种人,实际这样丈夫在外也是会很担心的,但为了生活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以要努力拼搏,闯出这片天地,这是清晨的曙光。





坚强134810131


留守儿童 留守老人 留守妇女,一直以来的“三留”现象的确在某些地方很普遍,也因此困扰着许许多多的家庭。



既然问者着重提出了“农村35岁留守妇女最需要什么最怕什么”的问题。我想,问者也是很关注这个现象的,肯定也会有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的,笔者在此粗略的浅谈一下个人看法,也希望有深刻独到见解的朋友们一起探讨。

就这个年龄段的农村妇女来说,正处在人生中最佳状态(当然,男人也一样,人生中中年时光是最好的自然状态)。精力旺盛,成熟率真 ,没有少女时代的羞涩,经历了形形色色的生活状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日出下地劳作,日落归家,收拾家务,饲养家禽家畜,侍奉公婆吃喝拉撒,育养孩子读书上学。下雨阴天可以去邻居家串串门,聊聊天,可以扯扯东家的儿子的丈母娘是如何如何的泼辣,也可以聊聊西家女儿的老公能如何如何的挣钱。



然而,夜幕低垂,家家户户闭门关灯上床睡觉的时候,夜深人静,虽身有所劳累但却无法入眠,是最怕的时候。万千思绪涌上心头,一时之间会有迷茫 凄凉 怨恨 愤怒之感汇聚一起,而自己的另一半………



这时候,思念 牵挂 会强烈的让人泪涌,更加辗转难眠。此时是多么想要自己的老公能在身边,相拥而谈 ,谈车子 ,说说房子,聊聊孩子上学 !会有明天立即电话老公回家的冲动。 可是鸡一叫天一明,还是要继续从复着昨天的生活!



所以说,最怕的就是老公不在身边,最想要的就是老公能在身边^_^


飞翔的小蚂蚁2


35岁就成中年妇女了?

可别把自己想的那么大,你还很年轻,奋斗的年纪,别留守,跟着男人一起外出打工,留守很容易成为农村老光棍犯案对象!

现在农村男女比例失调,留守妇女很容易成为他们犯案对象!

35岁孩子10岁露头,开始董事了,你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娃,奋斗吧!

外面机会多点,别种地强


若木记


最怕什么?大家觉得呢?

最着农村土地产出价值变小之后,很多农民为了跟上现代化生活,不得已出走奔波。

那么男人进城务工,留下农村妇女,这就是农村留守妇女的来源。

1、怕生病

我们都知道生病就需要人照顾,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是一个人,生病了谁来照顾呢?

2、怕夜晚

女人天生比男人胆子小,当然个例除外,在农村住过的朋友都知道,农村的房子长,再加上夜晚没有城市的灯光,所以越发现的害怕。

3、怕骚扰

现在男女比例失调,尤其是农村男性更多,所以这也是一个条件





三农晓卫


是在农村带小孩吗?35岁的女人,如果没有保养,多半已经开始显出衰老迹象了!最害怕是的被家庭抛弃吧!因为常年在家估计跟社会有脱节,家庭一旦抛弃自己,离开这个熟悉的圈子会感到无所适从,要摆脱这种困境就要有自己的事情做,不说多大个事业哪怕就是上个班也好,或者发展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兴趣爱好变成事业。忙起来了充实了就好了,所谓忙起来千万不要瞎忙活,一定要有所收获的忙,收获的不一定是金钱,可以是人脉可以是经验。


命运的秋千


现在留守农村的35岁中年妇女,最需要什么?最怕什么?

在农村很多家庭为了生计,不得不夫妻分居两地,一般都是男人出外打拼,担起家庭经济重任,提高生活质量。而为了照顾孩子和家中的父母,妻子将留守在农村。



留守妇女在农村很普遍,对于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需要关怀需要温暖,也少不了生理上的需求。留守妇女,内心会空虚寂寞。男人是一家的顶梁柱,不仅是生活上的支撑,更是精神上的支撑,有他在就有安全感。



农村留守妇女有3怕:①怕老公出现意外,断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支撑②怕老公出轨家庭破裂③怕家里的老人或孩子生病无人帮衬。



作为留守妇女,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孩子要抚养,中间又缺丈夫坚实的臂膀。


农人伯伯


最怕的是隔壁老王也走了,留下孤独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