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书法到底好在哪里?如何欣赏于右任书法?

克里斯托夫金


于右任与谭延闿、胡汉民、吴稚晖并称为“民国四大书法家”,他诸体兼善,尤其是在魏碑和草书上造诣颇深。

右任同志早年师法赵孟頫、欧阳询,书风呈现赵体的飘逸与欧体的险绝。中年后沉浸于魏碑,书风刚健中含婀娜。

右任同志不仅在碑体楷书上用功颇深,而且常常以碑志之法作行草。其用笔重按涩行,使转沉着遒劲,结字简练宽博,虽字字独立,却气息连贯。

右任同志的草书主要从《十七帖》《急就章》《月仪帖》入手,并大胆突破传统,将篆隶魏碑融入其中,开创魏碑草书的新局面,被誉为“当代草圣”。

说到右任同志的草书,不得不提“标准草书”。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将之变成方便、实用的字体,期望将其规范化,这虽为草书的推广作出了贡献,却有违草书的人性化,最终不了之一。

总之,于右任对于书法的贡献,一方面体现在碑帖结合上,以古拙魏碑融入帖学之中,形成拙朴灵动之风;另一方面,他以碑志之法揉入行草,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于老是那个时代的翘楚!


可是,把于老的字拿到整个书法历史上去看,只能用低级来形容!是的!民国时的书法比以后的那段时间内的书法是强,可是与现在比就不如了,中书协当然不是书法的代表,能代表当代书法水平的是民间书法人 书法水平,随着书法人对书法认知的进一步提高,未来中国的书法水平有望跨过宋而直逼大唐盛世!


有人可能说我是鼓吹,我说不是,因为我看到了网上书法人的不断进步,而且是每一种字体都有人在不断突破,笔法越来越细致,也越来越奔放!我相信这些书法人的进步是非常快的,可能缺的只是进一步的在书法认知上的登堂入室!所以,我觉得书法的盛世可期!


我们回过头来谈于老的书法,于老的书法毛病在于笔力软弱,而且草书的行笔缓慢,提按几乎微不可见,这些毛病导致了于老的草书线条丑陋,既软弱无力且缺乏精神韵致!我们拿王羲之的书法与于老的书法比较折笔就可以看出来,王的折笔如刀砍斧剁一般,而于的字呢?还有点方笔的意思,算了!真的没法比,只能说是天上地下!再看线条,王的线条哪里有不协调的痕迹?而于的呢?不好看不说,败笔也多啊?

作为书法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即便这个主见是还未经证实的,亦或是错误的,我们也要坚持直到这个认知被自己证实了,是对还是错的那一天。这是什么?求真!书法人不要迷恋于名,也不要惑于利,要求于真,而只有求于真,你才能有成为书法家,以及书法大家的机会,否则,即使你是家或是大家了,也不是实力的家与大家!因为你的家与大家没有真字!


一笑貫长天


两个问题,逐一回答。

第一,于右任的书法到底好在哪里?

答:好在“大气磅礴”!(我指的是行书、行楷书)

第二,如何欣赏于右任书法?

答:用“三结合”欣赏。

详情如下。

于右任的书法为什么好在“磅礴大气”?

看作品就知道了。古来能称为磅礴大气的书法只有颜真卿、伊秉绶、康有为、于右任等不多几个人。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就书法教育是成功的,就书法成就不是太理想。但是,于右任的行书,就磅礴大气而言,无人超越。

需要说明,于右任行楷书的大气磅礴之外,美中不足的是有碑派的通病,用笔细节处往往有瑕疵,但这也不可避免,因为他们看重整体气势,没有必要估计细节。这与王羲之等书法家讲究精美的风格完全不同。

再说欣赏于右任书法要“三结合”。

一是结合于右任的诗词来欣赏于右任的书法。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大气磅礴,他的诗风与书风是一样的。看他的一曲《金缕曲》可知:百事从头起。数髯翁,平生湖海,故人余几?褒鄂应刘寒之友,多少成仁去矣!到今日,风云谁倚?人说家山真壮丽。好家山,须费工夫理;南与北,况多垒。 乾坤大战前无比,愧余生,嵯峨山下,卫公同里。禾作名儒兼名将,白首沉吟有以。料当世,知君何似?闻道伤亡三百万,更甘心,血染开天史。求祖国,自由耳!

二是结合于右任的书学渊源来欣赏于右任书法。先生所谓“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道出自己书法取法北碑的辛苦。读不懂魏碑,你就理解不了于右任。

三是结合后人评价欣赏于右任书法。这一点,看看《中国书法鉴赏大字典》就行了。见下图。

赵新月写于野草书屋。

上图:本文作者、野草书屋主人赵新月


新月新语录


“标准草书”的国民革命元老、“当代草圣"于右任先生首创。“标草”非“潦草”,标准草书是于老吸收历代书法大家所长"归纳出来的有条不紊、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草法。”于老曾言:科学进步文字亦简,印刷用楷,书写用草,习之者,皆道其便。他认为“文字乃人类表现思想、发展生活之工具。其结构之巧拙,使用之难易,关于民族之前途者至切!"他感到汉字太难认难写,为了“求制作之便利,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间,发挥全族传统之利器”,乃取百家草书之长,创立标准草书,其目的是"能以接受我国数干年的文化而使之发扬光大。并为子子孙孙每人每日优裕(节省)许多的时间,以增加其事业的程效。“他对各类字体有一妙崳,他说:“楷书如步行,行书如乘轮船,草书如乘飞机。"为了给国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实事,他于1932年发起创立了标准草书社,

将草书标准化,以恢复其文字功能。经他和标准草书社多年努力,《标准草书》一书在其生前,就修订9次,在大陆先后印行6次,在台湾印行3次。










草坡书院


于右任的“标准草书”提出来源于为了民族强盛之大愿,并且以个人之力亲为之,在他那个时代是个实践者,无有其他人可比的。其书法非书法家之大成者无法窥得。可谓谦谦君子,谁与争锋?其可谓把书法提升到了非常高的高度 ,试问古今有哪位把书法提到了民族强盛之高度,古今一人也。王羲之也不过变古法而已。岂可同日而语哉?








伍增杰书法诗词


于右任老先生首先是社会活动家、政治家,他在民国时期的影响非常大。从文人书法的角度看,于右任老先生的书法与当时同代人相比较,不能算是好书法,因为从笔法上看,他在小时候并未做过严格训练。但从结体上看,他是读过贴的,其眼光要比严格临帖着独到,于老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书法地位,与其影响力是不无关系的,欣赏他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看他的书法气质和书法味道,自由里蕴涵了规矩,飘逸中显示了严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