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以上的人,男女之间究竟是哪一方需要对方?

淦水龙腾


01

俗话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生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认为自己已经变老了,然后开始习惯靠回忆来生活。

喜欢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喜欢回味年轻时的那些美好记忆。

事实上,五十岁,按照现代的年龄划分标准,并不是一个年老的标志,而只是人到中年的开始。

所以,五十岁应是人生的壮年,无论男女,千万不要有迟暮的想法,要用年轻的心态拥抱自己,拥抱生活,拥抱人生。

到了这个年龄,对待感情也同样如此。

如果说二十岁的感情是天空美丽的焰火,浪漫而激情,那么五十岁的感情,就是50度的陈年佳酿,在时光的沉淀中经得起岁月的雕琢,历久而弥新。

那么,过了50岁之后,男人和女人谁更需要对方?

从感情的角度来说,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对彼此都是有需要的,甚至是有依赖的。

只是,在需要程度上,女人是弱势群体,在情感上更为敏感,更为脆弱,所以,在情感上的依赖也更为强烈。

02

之前,有个读者这样给我来信说:

我是个离婚的52岁的男人,和一个离了婚49岁的女人在恋爱,至今己有3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俩之间的矛盾已渐渐显现。她现在总是说我不陪她,让她没有安全感。

我身边有个6月份马上面临高考的儿子,他也需要我在家陪他,因此,在时间分配上我是一、三、五在家,二、四、六、七基本和她在一起的。

但是她还是感觉我没陪她,经常提出要冷静下我们的关系。

还有就是,她现在有贷款买房,目前在还贷。

我提出帮她还一部分,她说她借了别人的10万元钱,言下之意,要帮的话,便帮她还这10万,我更想每月帮她还贷款部分。

因为这个,她就一直闷闷不乐,还说找我这样男人有何用?要陪伴没陪伴,要时间没时间,要钱也不想帮,根本满足不了她的需要。

为此,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想放弃这段感情又舍不得,好不容易身边有个伴。继续坚持吧,又感觉很不舒服,又觉得对方太矫情。

03

就这个案例来看,这是两个相互需要都比较强烈的人,也难怪,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一个人到了五十岁之后,身边确实需要一个伴。

无论是原配,还是半路夫妻,需要的是有个人陪自己说说话,聊聊天,打发下寂寞。

要知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这都是男女不变的需要。只是,女人对陪伴的需要更为强烈。

对此,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夫妻之间不是性,而是说话。

由此可见,在彼此的陪伴中,说话,才是恋人或夫妻最现实的需要。

从案例中看,这位二婚女子对二婚男人的“需要”,要大于二婚男人对二婚女子的“需要”。

女人嘛,虽然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但毕竟还是女人,每时每刻都希望男人能陪在自己身边,以满足自己对安全感的需要。

不过,现实的残酷是,对于半路夫妻,尤其是在人到中年之后遇到自己的另一半,这样的恋人或者伴侣,对对方的需要将非常现实。

因为两个人原本缺少感情的基础,更多还是出于各取所需,以满足和考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需要为前提。

所以,案例中的这位女子,在男人不能满足她所期望的全部需要时,出现不满和抱怨,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客气的说,她对这个男人的需要,更多还是一种利益的需要,甚至是利用的需要。而这个男人对女方的需要,也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需要。

这样的感情,在山哥看来,既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莫不如早做了断,免得相互折磨和相互伤害。

-END-

我的情感公号:山哥聊情感


山哥聊情感


这问题,我很有发言权,我65年的,老婆68的。

两个人没有爱情,只有亲情了。

我们两个孩子,老大姑娘,嫁了,外孙子5岁了,儿子在上学,研一。

两个人不在一起,媳妇己退休2年了,双方老人都80多岁了,各方面都不行了,那怕上菜市场都不放心,也怕上当收骗,古语说,子欲孝而亲不在,所以退休后在超市上班,也能照顾两边老人,好在两家就差1kM。

我们家在新疆有2套门面,还有很多帐,自已开了店,说实话,很艰难,煮饭,洗衣服,拖地,还要着店,(今年关上门帮别人打工),孤独寂寞,也确有情人,差10岁左右,但她不可能24小时陪伴。

从我的角度看,双方都不太依赖,不过老婆两边尽孝,又有姑娘女婿,她和我妹妹,她嫂子,关系都不错,小姐妹一大帮,三天两头的玩,再不去哈尔滨看看儿子,也顺便看看儿子的女友。不过下半年去看不到了,女友去港大读研究生了。


手机用户51873432297


从我父母这一辈的经验来看,我认为五十岁以上的人,男人更需要女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从三方面来看,女人面对生活的能力绝对要强于男人。

1.女人比男人更懂得柴米油盐,一个人生活不成问题

我妈妈伺候了我爸爸一辈子,家里的锅碗瓢盆,衣服被袜,我爸爸从来都分不清在哪里,他早就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不会下厨,不会做家务,可以说是个生活白痴。我爸爸身边的朋友,大部分都和他一个样,离了自己的老婆根本没办法正常生活。

每次我带我妈妈出去玩几天,我爸爸得抓狂,因为他会吃不饱饭,把家里整成个狗窝。我妈一回来就是巡视一圈,接下来就是对我爸各种数落。我爸呢,只有乖乖被骂的份,可他依然不会在生活能力上做任何提升,所以啊这辈子,他是不打算,也没办法离开我妈妈了。

以父母这辈五十岁的年龄来看,他们大部分是女人负责打理家里的一切,男人基本缺失家务能力,男人离了女人,估计一天吃口热饭都成问题,更别说其他的。

2.女人更容易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更容易被孩子接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女人可以不牵挂自己的丈夫,但一定时时刻刻记挂自己的孩子。

我爸一个朋友唐叔,年轻时候干了很多荒唐事,做了很多对不起妻子的事,唐姨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唐叔曾经提过离婚,都被唐姨拒绝了。她一直忍耐,等到孩子大学一毕业,唐姨主动提出离婚,要和唐叔分开过。

哪知道唐叔面对唐姨的坚决,却怎么也不肯离婚。这么多年,他在外潇洒,可是心里还是把唐姨看成相伴到老的人,更重要的是孩子跟他一点也不亲。唐姨呢,对唐叔的恨早已深入骨髓,不肯原谅唐叔以前的作为。最后他俩离了婚,唐姨跟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过日子,唐叔有点凄凉,一个人守着老屋。

女人往往更容易和自己的孩子走得很近,等人老了,孩子往往会更偏向于自己的母亲,更能理解母亲的心酸与不易,这是大部分男人比不上的。面对自己的孩子,父亲的地位通常弱于母亲。

3. 在生理需求上,男人比女人更强烈。

男人过了五十岁还可以生孩子,而女人呢慢慢步入绝经期,在生理需求上男人明显更需要女人。


我们会说夫妻只有相互需要,婚姻生活才能幸福和谐。若是抛开这一点,仅从两者谁更需要谁来看,从生活能力上,从孩子养老上,从生理需求上,过了五十岁,男人都更需要女人。

最后,奉劝那些年轻时候,在外风流潇洒,不管妻子,不顾孩子的男人,等到有一天老得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就会知道万般皆有果,你会为年轻时候的错误埋单的。


情感咕噜噜,温暖又有趣,理性不造作。点击上方关注,情感路上,我陪你同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情感咕噜噜


五十岁以上,我觉得男人更需要女人。

首先,我还没到五十岁,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讲个身边事。

姨夫和姨妈是包办婚姻,彼此没有什么感情基础,所以在我的记忆中,他们总是在吵架,在闹离婚,但是始终未能真的结束,就这样吵吵闹闹过了大半辈子。

年轻的时候,姨夫很嫌弃姨妈,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要针对姨妈,什么事都要鸡蛋里挑骨头,给人感觉就是特别不喜欢姨妈,希望早点摆脱她。更谈不上什么需要不需要了。

但是,如今姨夫姨妈都六十多岁了,姨夫不再闹了,反而处处为姨妈着想,维护姨妈。做什么事都要姨妈陪着,一步都离不开。这都很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后来,有一次,我就半开玩笑的问姨夫:

姨夫,你年轻时候不是老跟姨妈吵架吗?现在怎么那么黏姨妈啊?

姨夫的回答如下:

年轻的时候,你姨妈整天围着锅碗瓢盆转,家里是收拾的不错,但是总觉得她没有什么文化没有情趣,觉得很乏味。再加上,那时候我身体、事业各方面都不错,感觉自己完全可以不需要你姨妈,成天面对一个只会跟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女人,简直太要命了。人嘛,总是不知足的。

但是,男人过了五十,各项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事业发展也基本进入瓶颈甚至接近尾声。而女人不一样,女人一般比男人长寿,即使过了五十,身体精力等各方面还是优于男人的,所以当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身体不行了,就越来越觉得恐惧,就越需要你姨妈陪着我,因为只有她才心甘情愿在生活上照顾我,能让我安心。试问,除了你姨妈,谁还愿意为我这样一个六十岁的老头浪费时间呢?

听了姨夫的话,我觉得颇有道理。男人年轻的时候,要为了家,为了事业,为了车子房子孩子拼命努力奋斗,所承担的压力通常比女人要大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女人平均寿命普遍比男人高的原因。当男人年过五十,身体素质下降就会特别明显。到那时候,相比女人,男人更需要对方,给予自己生活上的照顾。


野火知事


讲一个我姥姥姥爷的故事吧,虽然他们已经超过五十岁很多年了。

姥姥是个独生女,在她的那个年代独生女是麟毛凤角。太姥姥生了她以后身体一直不好,姥姥三岁的时候就病逝了,太姥爷没有再娶,所以就姥姥一个女儿。

因为姥姥漂亮,当时向太姥爷提亲的很多。但是姥姥就看中了家境贫穷的姥爷,她说是因为姥爷人看着老实,还有一门手艺,以后不怕没饭吃,就嫁了。太姥爷当时不同意,说姥爷脾气不好,怕姥姥以后吃苦。但是他又拗不过姥姥,就同意了。

老人的眼光果然是很准。老实人也有不老实的时候,姥爷是在一家国营工厂里工作。在姥姥怀上三姨的时候,姥爷跟厂里一个新来的小姑娘好上了。姥姥到工厂里作闹了一通,姥爷跟那个小姑娘算是分开了。但是姥爷跟姥姥的感情也淡了。

从我记事起,姥爷的脾气就很差,但是只跟姥姥脾气差。姥姥东西拿慢了,他会发脾气,姥姥菜切的粗了,他会吼。在我印象里,姥爷跟姥姥就没好好地说过话。连妈妈都看不过去,总是跟姥爷抗议,希望他能跟姥姥好好说话。

可是姥姥从来没有跟他顶过嘴,无论姥爷说什么都是默不作声。后来我才知道,因为姥姥那一次去厂里闹,姥爷收到了处分,降了级,房子也是分的最小的,而且再也没有受到提拔。姥爷为此怨恨他几十年。

六十多岁那年,姥爷住院做了一个手术,手术风险不大,但是因为他体质不好恢复的很慢。姥姥一直悉心照顾,妈妈和姨妈们都想替一替她。可是她说只有她最了解姥爷,也只有她照顾,她才放心。

姥爷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了,但是姥姥却病倒了。姥姥住院了半个月,姥爷忽然变了。天天坐在家门口的椅子上等姥姥,谁叫他都不回来。有时候他会偷偷地问我,你妈妈不告诉我,你知道姥姥在哪家医院吗?他想去看看,他不放心姥姥。

姥姥回来了,姥爷整个人都有了精神,张罗着做菜,使劲给姥姥夹菜。说的话不多,但是每一个都是轻声细语的。眼神也一直追随着姥姥。

现在姥爷成了真正的妻管炎,什么都听姥姥的,就连他吸了几十年的烟,姥姥让他戒,他马上就戒了。姥姥只要离开一会儿,他就会屋里屋外的找她。只要姥姥脸色稍微一变,他马上赔礼道歉。

我们都说老了老了,姥爷终于知道心疼姥姥了。

五十岁以后,孩子都已经大了,逐渐开始独立,女人也进入了属于的自己年龄。这时的男人逐步开始从社会上退出回归家庭,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需要女人的照顾。少年夫妻老来伴,请珍惜真爱你身边的那个女人。


就叫玐玖吧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老实说,越成长越觉得人的一生是一种平衡。夫妻之间的需要也是一种平衡。

比如有一位女性朋友的公公是1954年的,今年也满65周岁;婆婆是1953年的,今年66周岁。因为生朋友老公的时候,婆婆大出血危及生命,所以一直会有晕厥现象。长年手脚冰冷,更不能照顾小孩。在他们的一生之中,基本是这样分配的,年轻时公公在外挣钱养家,婆婆在家照顾俩孩子。等孩子长大,分别成家立业以后。婆婆年纪也大了,身体因为长年劳累积攒的病症越发严重。[有一次竟然在路边晕倒,公公接到电话以后那是抱起来连跑了几条街送去的医院(确实和言情剧差不多)。]

所以现在他们不负责带孩子,在家里也基本是公公照顾婆婆多一点。因为婆婆实在没法操劳。那你说是男女之间究竟哪一方需要对方多一些呢?诚然婆婆的身体确实使得她看起来更需要公公多一点;但是从公公的角度来讲,他能拼命抱上百斤的婆婆连跑几条街,他对于婆婆的需要也不见得少。彼此之间是一种相互需要,彼此扶持的关系。

那像我爸爸妈妈,年轻的时候,他们可能经常吵架。甚至要走到离婚的地步,但是年纪大了,反而走到了一条战线。比如我爸遇到什么事情会和我妈商量,收集到好玩意会带过来给小孩啊玩一玩。我妈呢,每次我爸过来都会准备特别丰盛的饭菜,除了当顿吃的,还有准备多日的小菜。(因为我爸是在外边驻厂的,平日住在那边宿舍,只有节假日才回来)。在我看来年轻的时候,我妈妈要付出的多一些,现在我爸似乎比以前更收敛脾气,更依赖我妈一些。

那还有一种是说年轻的时候,可能女方比较张狂一些,我感觉老了她可能反而会收敛一些。这一条是我的揣测了。也并没见到。大部分,女方张狂一些的就张狂一辈子了。但是你说老了到底谁更需要谁呢?我倒觉得施比受有福。说不准女方还是色厉内荏。其实更依赖男方一些。

以上都是说的50岁以上夫妻之间的彼此需要。要说非夫妻之间,那我就觉得自己这方面比较不了解。但是情同此心,心同此理。很多时候,基本都是一报还一报的事情。没有什么突如其来的彼此需要。都是在相处之中慢慢磨合的一个结果。绝不可能脱离了日常相处来谈男女之间的需要。


用户255603567022


我觉得是彼此需要吧。

姑姑和姑丈在年轻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被迫两地分居过好长一段时间。姑姑在农村带着三个孩子,而姑丈则在外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在长达十几年的两地分居里,说不尽的心酸。

日子是慢慢地好起来了,感情却是越来越淡了。终于,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姑丈在外面养了个情人被发现了。

那件事情对姑姑的打击很大,作为一个女人她把自己做好的时光都给了家庭。当时都要闹离婚了,最后还是被我爷爷拉回来了。

结果就是姑姑跟姑丈一起出去了,把孩子也搞出去读书了,一家人才总算团圆了。

慢慢地,孩子上大学的上大学,工作的工作,家里就剩下了两个老人。这几年姑姑和姑丈的感情似乎更好了,形影不离。

上了50岁的年纪,也许也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了。看多了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地离世,想到更多的是如何珍惜当下吧。

去年姑姑爬树摘荔枝摔断了腿,姑丈鞍前马后地在床前照顾了两个多月。孩子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不忍心让他们担心,年过六十的姑父便一个人包揽了照顾姑姑的责任。

有时候,姑姑也会拿过去那段不堪去取笑姑丈,姑丈也不回嘴,都过去了,重要的是家没有散。

五十岁以上的男女之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彼此需要。至于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欲望不断地降低,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当儿女长大,一个一个地离开了家之后,人们才明白什么叫老伴。当生病的时候,有个人给你倒一杯冒着热气的水;当你的世界陷入一片宁静的时候,身边有个人握着你的手告诉你“别怕,有我在”便觉得人间值得。

“谈谈情,说说爱,听听那些你不知道的心底话”关注【蜜禅】专注于情感问题解答,如果你有想说的话,欢迎留言咨询。


蜜禅


五十岁处于中年和老年的交替阶段,也就是更年期。这个阶段更需要夫妻之间相互扶持,互相包容。

你的问题似乎在问,男女之间哪一方到了50岁以后更适应独立的生活。就我个人的观察来讲,女人的独立性更强一些。

我父母今年都不到60岁,母亲为了帮我们照顾年幼的孩子,父亲在老家有工作,经常聚少离多。母亲每次从家里来都会唠叨父亲在家又喝酒了,家里卫生一个月不打扫了之类的话。父亲没有母亲在身边,生活质量在变差,吃饭都在外面吃,家也仅仅成了休息的地方。

五十岁以后,男人大多都习惯了做一个被照顾者,离开女人的照顾很多男人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

就出轨比例来看,50岁男人出轨的概率要比50岁女人出轨的概率大,一方面是身体原因,另一方面是情感需求方面,有些男人不能接受妻子慢慢变老。

我有一个邻居,夫妻都是50多岁,去年离婚了,原因是男人有外遇了,出轨对象是40岁的离异女人。他们的孩子都成家了,坚决不同意离婚,男人态度很坚决,不惜和子女断绝关系也要和那个女人在一起。最后还是离婚了,今年听说那个女人又帮他生了个儿子。

同样是50岁离婚,男人离婚后再婚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女人很多就选择自己过了。女人也有情感需要,只是顾虑比较多,很多情感就这样被自己压抑了。

总体来讲,究竟哪一方的需求更大一些,这个要看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需求的侧重点也多有不同。

50岁以后更加需要两个人相濡以沫,晚年可以有个人一起相互取暖,互相依偎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风说心语


姥姥和姥爷一辈子谁也没有离开过谁,吃住在一起。姥姥每天在家做皇太后,家务活归几个女儿管,女儿结婚了,就由儿媳妇管。姥爷在外面打工挣钱,回来一分钱不不剩,全交给姥姥。

即便如此,姥姥姥爷年轻时也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姥爷受不了姥姥的嚣张跋扈,姥姥指责姥爷软弱得像个怂包。两人越来越老,从大吵变成了小吵,从小吵变成不吵。

姥姥病了,姥爷端屎端尿;姥爷腿摔折了,姥姥对儿子大发脾气,指责他照顾不周。

姥爷先去世了,姥姥不久就卧床不起,坚持了一年,追随姥爷而去。

所以,人到老年,总是想要全身心地去依赖对方,如果突然间一个人离开了,剩下的那个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男人女人,没有谁更需要谁,更多的是相互依赖、相依为命。年过五十,最后的婚姻状态不外乎以下几种:

1、不腻在一起,却不缺席重要的时刻

年纪大了,夫妻像亲人一般,离不开彼此,不用言语表达,却能够深刻明白对方的想法。

2、不会说甜言蜜语,只有平淡相处

老伴老伴,老来伴。此时的他们更需要的是点点滴滴的细节,你为我着想,我为你考虑。相知相守才是最真挚的爱。

3、对彼此有信任有责任,愿意和对方共度余生

几十年的相处,积攒下来的不止有鸡毛蒜皮,还有包容和忍让。放开心结,只关注那些美好的事物,

每个人对婚姻都有自己的理解,每对夫妻都有自己的经营方式,要想让余生幸福,就一定要学会付出,体谅,包容。





蓝色天空的奇遇


五十岁以上的人究竟谁需要对方,个人认为夫妻俩人谁的身体不好谁需要对方,比如我老婆六十七岁了,生养了四个孩子三女一男,女儿都各自一家人,儿子不太争气娶第一个媳妇结婚不到一个月离婚,又娶第二个现己生两个女孩大里五岁小里不到两岁,我老婆因肾结石动了两次手术,腰坚盘突出动一次,古代肾结石还要动一次,为了孩子宽余点只好带病去带孙女,无论看啥病钱全部我出,我认为是谁的身体不好的,家事烦多的离不开对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