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任命赵光义“亲王尹京”的官职,是不是意味着把赵光义当做皇储的人选?

一德格天1


简单来说,是。

根据史书记载,我们可以发现,赵匡胤是一定打算过让赵光义接班的,至于他临终前有没有改,那就不得而知了。

当赵匡胤坐上皇位的那一天起,他最担忧的事绝不是宋朝能不能够统一天下,而是赵氏能不能久坐江山,毕竟兵强马壮者自为天子的事已经发生了N次,赵匡胤自己更是亲自操盘了一次。

我们知道五代十国很乱,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皇位政权交替频繁,梁唐晋汉周,每一个都是强盛一时,转瞬即灭,而且大多有内乱。

内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皇族相争,另一个是军队夺位,赵匡胤解决后者的方法很出名,就是“杯酒释兵权”,把军权收归中央,那解决前者的方法呢?很可能是“年长储君”。

赵匡胤并没有立太子,也就是没有实际上的储君,但他封自己的三弟赵光义为晋王,任开封府尹,也就是亲王尹京。

算起来,五代时期亲王尹京的皇帝只有后梁末帝朱友贞、晋出帝石重贵、周世宗郭荣三人,而且只有郭荣一人是以皇储身份继位。这样看来,亲王尹京似乎不是惯例储君,可如果把范围从五代缩窄到周宋两朝的话,那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要知道,郭荣的封号,也是晋王。宋朝直接承继后周,很多朝臣都是从后周走过来的,当他们看到一个人身兼皇族、晋王、开封府尹于一身的时候,他们是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的。

帝制时代最讲忌讳,唐朝的尚书令在李世民之后基本被废置,皇族只有唐德宗李适继位前当过,剩下的李茂贞、郭子仪(辞而未就)、朱诚(追赠)等都出现在安史之乱和唐末中央虚弱的时候。

宋朝也一样,两宋的晋王只有一个,那就是赵光义,在他后面没人敢封这个王,因为有关皇位继承的东西是决不能开玩笑的,最高权力的一切暗示都会惹人猜疑,一定要极力避免瓜田李下的事。

赵匡胤是一路跟着郭威和郭荣飞黄腾达的人,他很清楚晋王加开封府尹这两个身份对朝臣会有什么暗示,如果他没有传位给赵光义的想法,绝对不会这么做。

赵匡胤亲征的时候,赵光义都是留守京城,典型的天子出巡、储君留守。

与此同时,赵匡胤的儿子们,堂堂的皇子,连个郡王都没混上。

赵匡胤四个儿子长大了俩,次子赵德昭在太祖朝最后只做到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子赵德芳是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

赵德芳可以说是年龄比较小,赵德昭就是赵匡胤故意压制的结果,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德昭都26岁了,封王是很正常的,不封王反而是有别的目的。

赵匡胤大赵光义12岁,赵光义大赵德昭也是12岁,这就造成了他们尴尬的身份,如果赵德昭封王了,无疑会对赵光义造成威胁,两者并列分分钟有内耗的风险,把宋朝变成第六代。

为了消除潜在内耗的可能,就必须使权势和地位悬殊化,中央要压过地方,所以要杯酒释兵权;储君只能有一个,非子即弟,很显然,就赵匡胤生前的举动,并没有抛弃赵光义而选择赵德昭。


平沙趣说历史


导读: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离奇去世,晋王赵光义迅速即位为帝。由于“斧声烛影”一案疑窦重重,加之太祖尚有子嗣在世,因此围绕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合法性的争议一直不断。为了证明自身即位的合法性,宋太宗赵光义也是煞费苦心的抛出一系列论据加以证实,而五代以来“亲王尹京”作为皇储标配之职的说法就是宋太宗赵光义自我证明的论证之一。

那么宋太祖赵匡胤任命赵光义“亲王尹京”的官职,是否有意立赵光义为皇储,还是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权力博弈,下面涨知史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宋太宗赵光义的晋升之路

首先我们根据题主所提及的官职,简单介绍一下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前的晋升之路。

1.宋朝开国之前:

宋太宗赵光义出生于后晋天福四年,即公元939年,至宋太祖赵匡胤兵变之时,赵光义也年仅二十有一。另外,据史籍记载,赵光义在后周时期担任内殿袛侯官职,并非实权官属。因此后周时期的赵光义,只是不甚起眼的小角色。

2.陈桥兵变之后:

我们暂且不论陈桥兵变时赵光义的贡献如何,因为史学界对此也是争议不断。赵匡胤陈桥兵变,胁迫后周幼主禅位后,着即对拥立之功的近臣加官进爵,而胞弟赵光义也在其中。

宋太祖即位后,赵光义自是平步青云,而由于赵匡胤深知五代时期武将掌权的弊端,因此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对一众武将威逼利诱解除了他们的兵权,但是也造成了太祖皇帝过分倚重自家之人,由此导致赵光义逐渐大权在握。

太祖即位,以帝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亲征泽、潞,帝以大内点检留镇,寻领泰宁军节度使。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征太原,改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序班宰相上。

通过《宋史》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宋太祖赵匡胤对赵光义的信任可谓至极,而赵光义的晋升也是火速。更重要的是,太祖皇帝亲征之时,赵光义一般都是被委以重任镇守后方,甚至曾担任点检之职。之所以明确此官职,是因为赵匡胤曾是后周的殿前督点检,其兵变之前曾有“点检为天子”的传闻,因此可见赵匡胤对赵光义的信赖。

无论行开封尹,还是加晋王爵,赵光义都占据了天时之利。宋朝初立,政权不稳,加上五代时期武将专权废立的现象,赵匡胤只能依靠赵光义帮其稳定政权,而作为肱股之臣,手足胞弟的赵光义自然而然位极人臣。

“亲王尹京”之说的考证

宋太祖赵匡胤前期对赵光义的倚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赵匡胤是否以“亲王尹京”官职有意立赵光义为皇储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分析。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五代时期“亲王尹京”作为皇储标配的说法是否成立,我们不妨简要统计一下五代十四帝的即位。

  • 后梁传3帝,仅梁末帝朱友贞即位前以均王爵兼任开封府尹,但其并非皇储即位,而是政变自立。


  • 后唐传4帝,但无一人以“亲王尹京”身份即位。

  • 后晋传2帝,晋出帝石重贵曾担任开封府尹职并领郑王爵,但属于大臣合谋拥立,不是事实上的皇储。

  • 后汉传2帝,无一人为“亲王尹京”身份即位。

  • 后周传3帝,周世宗柴荣曾以晋王爵任开封府尹,属于真正的皇储。

通过对五代时期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实际上以“亲王尹京”官职作为皇储标配的仅后周世宗柴荣1人,因此五代时期“亲王尹京即为皇储”的说法并不准确。所以我们不能单纯通过宋太祖赵匡胤对赵光义的加官进爵来默认为其有意立胞弟为皇储,毕竟太祖皇帝还有赵德芳、赵德昭两子在世,而且太祖皇帝逝世时,二人已非幼童。

宋太祖赵匡胤的曲线策略

以上分析中,我们基本可以否定宋太祖赵匡胤任命赵光义“亲王尹京”的官职意味着让赵光义作为皇储的说法。那么我们再从侧面分析一下,宋太祖赵匡胤是否采取措施来阻止赵光义即位的可能。

如果宋太祖赵匡无意让赵光义即位,那么他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剪除赵光义盘根错杂的权力网络,以保证太祖血脉的顺利继位。

同样是在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当年,赵匡胤谋划已久的迁都计划正式提上日程。但是此次迁都计划最终失败,根本原因在于赵光义及太祖身边近臣极力反对。

太祖皇帝为何迁都,晋王赵光义为何极力反对,根本原因在于赵光义深耕开封府多年,早已在京城内形成了自己的关系网络,而太祖皇帝自然不会与之刀枪相向,必然采取釜底抽薪的迁都方式,一举消灭赵光义关系网络对皇权的抗衡,从而名正言顺的剪除赵光义的潜在威胁。但是迁都失败后的宋太祖赵匡胤还未来得及采取其他措施便匆匆去世,而“斧声烛影”引发的争议,也让后世猜测是赵光义察觉赵匡胤削权计划后的谋逆行为。

赵光义权力的集聚必定会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直接威胁皇权的存在,甚至影响皇权的顺利过渡,因此经历过五代乱世的赵匡胤深知政权稳定后的首要任务便是削权臣之权,加强中央集权,也就有了宋太祖迁都的计划。

结语

综上所述,赵匡胤任命赵光义“亲王尹京”的官职,并不意味着把赵光义当做皇储的人选,而是政权过渡初期为了稳定局面才迫不得已格外倚重自家人。待政权稳定之后,赵匡胤也采取迁都等方式削赵光义之实权,但是奈何迁都失败之后,赵匡胤便匆匆撒手人寰,且未明确指定皇位继承人,才让赵光义捷足先登。

个人所见,还请斧正。


涨知史


  “亲王尹京”是五代以来的一个不成文传统,即以亲王来担任首都的长官,担任京城的府尹(府尹是个特殊官名,唐代以来多设于京城府及陪都府。宋代设府尹于京城开封府、临安府及陪都河南、应天、大名府等。一般以亲王担任,不常置),所以叫亲王尹京。而且“尹京”亲王一般被视为是默认的皇位继承人。其实事实上这是五代不稳定政治局势下的一种权宜之计。

  北宋建国初期,很多制度还是继承了五代以来的旧俗,包括初“亲王尹京”。

  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是在赵匡胤征讨李重进之后。赵匡胤夺取了柴氏江山后,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李重进起兵抗议,不久兵败。此时赵匡胤的儿子尚幼,以弟弟赵光义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赵氏江山的需要。在进占太原之后,赵光义又被改封为东都留守,封晋王,位在宰相之上(宋代的亲王只有赵光义做晋王时位在宰相之上)。其实这就是为赵宋王朝搞了个临时备份。

  之所以说是一种权宜之计,并非名正言顺的传统,我们来看。后梁废帝朱友珪曾经任命弟弟均王朱友贞为东京留守,行开封府尹、检校司徒,但他并不想把朱友贞立为皇位继承人。后唐明宗李嗣源曾经封长子李从荣为秦王、任河南尹,但李嗣源内定的皇位继承人是小儿子李从厚。后晋高祖石敬瑭曾经封侄子石重贵为郑王,并担任开封尹,但他内定的皇位继承人也是小儿子石重睿。

  事实上以“亲王尹京”身份成为储君的只有后周世宗柴荣,柴荣即是以晋王、开封府尹的身份继位,这其实是五代唯一的一个例子,之所以说是惯例,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形势需要一个年长有经验者担任这么一个重要职务。

  赵匡胤之所以让赵光义担任这一重要职务,主要也是基于政治考虑。但等局势稳定,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亲王尹京”者完全可以更换为自己儿子。

  比如赵光义就是这么干的。

  赵光义当上皇帝后先是封自己的四弟赵廷美为齐王(后改为魏王),并任命为开封尹。但在雍熙三年,他就撤换赵廷美,之后任命次子陈王赵元僖为开封尹(后赵元僖死于任上)。淳化五年,他又封第三个儿子赵元侃为寿王,加开封府尹。至道元年,立赵元侃为太子(此时改名赵恒,即以后的宋真宗),仍让其兼任开封府尹。

  赵匡胤在后来也是试图通过加封儿子赵德昭的官职,迁都洛阳等让赵德昭逐渐取代赵光义的地位。如以洛阳取代开封成为京城,赵光义“亲王尹京”的政治意义和实际权利就大大减弱。

  所以只有名正言顺的“皇太子”或者“皇太弟”才具备法理上的储君地位。

  所以到宋真宗时,有大臣上书:国朝故事,以亲王判开封府,地尊势重,疑隙易生,非保亲全爱之道。于是 “亲王尹京”宣告结束。

  但开封府不能没负责的。因为历史渊源,“开封府尹”一职在北宋极其有政治象征意义。所以实际上得负责人常以权知府事或知府事为长官。权即暂时主持负责某项工作的意思。

  如包拯做开封知府时候的官衔就是“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事”。吏部郎中就是本官品级为正六品,龙图阁学士则是荣誉职表示很有地位,最后权知开封府事才是差遣他的正式工作。


赵燕云


謝邀




开宝六年八月,“兄终弟即”的最大阻力赵普被罢,出为“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九月

[己已,皇弟开封尹光义封晋王(案:宋史作“封晋王兼侍中”);壬申,诏晋王位居宰相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开宝六年九月

赵匡胤驾崩前三年零一个月,赵光义就正式以“亲王+京尹+侍中”的身份正式成为以五代惯例默认的大宋王朝的接班人。相比之下,赵匡胤的上上任皇帝周世宗柴荣直到周太祖死的当月才以“开封尹、晋王”的身份“兼待中,判内外兵马事”成为正式皇储。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柴荣比赵光义多了一个差遣——“判内外兵马事”。但是这并不是问题,在赵匡胤出征时,赵光义比柴荣也要多一个临时差遣——“大内都部署”。也就是说,赵匡胤不在京师时,就由赵光义代行皇帝职责,并且明确了赵光义的班序在宰相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光义的合法性比合法的柴荣更合法



《宋史》对赵光义的合法性有大段说明:

[太祖即位,以帝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使。亲征泽、潞,帝以大内点检留镇,寻领泰宁军节度使。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征太原,改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序班宰相上。]~《宋史》本纪四:太宗一

北汉第二任皇帝刘继恩继位前也做过“大内都点检”。而赵匡胤即位的当年,赵光义就已经拥有了这个身份






赵匡胤对赵光义的封爵、官职、差遣,无一不是在说明[赵光义就是皇储],但是从开宝中起,朝中就不乏反对的声音。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赵普

赵普是赵匡胤霸府掌书记,作为幕僚之首,他全程参与、策划过“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强干弱枝”、“先南后北”等重大行功和决策,他留下来最让人耳熟能详的一个典故是“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的成功不是靠读书多,而是脑子好使。在赵匡胤的建议下,赵普才开始真正作起了学问,他后半生刻苦研究的经典就是《论语》。而儒家最讲究“有序”

赵普用事实证明,读书可以让一个“正常人”读“傻”、读“轴”。我在问题[赵普为何受到赵光义重用?]下写过,开宝六年赵普被罢相有两大原因,明因是他与枢密使李崇矩结成了儿女亲家,暗因就是因为反对“兄终弟即”,他认为“兄终弟即”只是五代时期的权宜之计,大宋作为一个正通往“大一统”王朝的政权,应该回到“父死子继”的正常状态

赵普被罢后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上书赵匡胤

[外人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岂有间然。矧昭宪皇太后大渐之际,臣实预闻顾命,知臣者君,愿赐昭鉴。]~《长编》卷14

大意是:有人说我非议赵光义,实际上不是我对赵光义本人有什么意见,赵光义这个人本性不坏,这一点陛下应该比我更清楚,怎么可能会因为我的“非议”就影响到你们的兄弟之情呢?况且杜太后去世之时我也亲耳听到过她的遗言,知道陛下把赵光义当作皇储是在履行当时的承诺。我这个人陛下也是了解的,但愿陛下能理解我“非议”赵光义的苦心

赵普一边解释自己反对立赵光义为皇储并非私人恩怨,也不是要离间赵匡胤、赵光义的兄弟感情,一边坚持认为杜太后的遗言(金匮之盟)并不适合继续执行

赵光义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与赵普的确不存在私人恩怨,他即位四个月后就召回赵普任命为“奉朝请”


赵匡胤有两个儿子

太平兴国四年,曾被军队拥立过、又在高梁河惨败后替将士讨太原赏而遭到赵光义痛斥后,长子赵德昭回府后用水果刀自刎而死

太平兴国六年,次子赵德芳病死

赵光义开始认真思考起皇位传承问题,于是他向赵普咨询意见。赵普仍然坚持了当初导致他罢相的意见——“兄终弟即”不可取,他耿直地说:

[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长编》卷22

此时“金匮之盟”的第三顺位继承人皇弟赵廷美正受弹劾,赵光义向赵普询问处理意见时,赵普主动承担起了整治赵廷美的任务,[上召问普,普对曰:“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后来赵廷美谪居房州,[因忧悸成疾而卒。]

从此北宋皇位便顺理成章地在赵光义一脉中传承





赵光义没有刻意要弄死两个侄子,严格来说[忧悸而卒]的赵廷美也不是他杀死的。他只是与赵普配合让赵廷美翻不了身,给“金匮之盟”来了个釜底抽薪

实际上“金匮之盟”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如果按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赵德昭传完一轮,赵德昭死后怎么办?即使把赵德芳推上台,赵德芳死后又怎么办?而这个时候,俺爸做过皇帝的人一大堆,大家组织一场不死不休的决斗还是砸金蛋比运气?所以,恶人必须有人做,赵光义就是那个恶人



为国钓鱼


亲王尹京,就是以亲王身份任首都市长。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亲王尹京”是五代以来的一种皇储默认制度,即以担任首都市长的亲王,继承皇位。也就是说“尹京”的亲王,名义上虽然不是皇储,但已经演变为事实上的皇储。

赵匡胤建立大宋后,任命了他的弟弟赵光义为开封府尹,即大宋首都开封市市长。那么按照默认的惯例,开封市长赵光义,就应该是赵匡胤心目中的接班人。事实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看真相到底如何。

五代担任过首都市长的都有谁

五代梁唐晋汉周,以亲王身份担任首都市长的并不多,只有四位,即后梁太祖任命的魏王张全义、后唐明宗李嗣源任命的秦王李从荣、后晋太祖石敬瑭任命的郑王石重贵、后周太祖郭威任命的晋王柴荣。

四人中,最后当上皇帝只有石重贵和柴荣。不过细细分析一下,四人的情况又不相同。

  • 张全义是朱温的心腹大臣,都不是朱家人,所以,他不可能是朱温相中的未来接班人;

  • 李从荣是李嗣源的次子,因长子去世,李从荣就是事实上的嫡长子。李嗣源曾经有计划立李从荣为太子,不过因为父子猜忌,始终未立,反而演变成父子相残,李从荣反叛被杀;

  • 石重贵是石敬瑭的侄子,石敬瑭临终前向冯道托孤,让他辅佐幼子石重睿。可是冯道没有遵从石敬瑭的遗旨,却立了石重贵为新皇帝;

  • 柴荣是四人中最符合“亲王尹京”标准的一个。太祖郭威驾崩前一年,册封柴荣为晋王,出任开封府尹,第二年又判内外兵马事。郭威驾崩前,令李重进等大臣,在他的床前,提前向柴荣行君臣大礼,确立了柴荣的储君身份。

“亲王尹京”即皇储的说法难成立

从上面的史料情况来看,所谓“亲王尹京”,就是皇储身份确立的说法很难成立,真正以“亲王尹京”身份登临皇位的数量太少,跟“惯例”二字挂不上钩!

石重贵虽然是“亲王尹京”,但肯定不是石敬瑭心目中的皇储。石敬瑭之所以让石重贵“亲王尹京”是因为他的儿子太小,首都市长地位又非常重要,只能让血缘关系最亲近的石重贵担此重任。

李从荣虽然最接近皇储,但李嗣源一直没确立他的身份,说明李嗣源其实也在犹豫。究竟立谁当太子,李从荣只是备选方案之一,而不是唯一。即便柴荣这个“亲王尹京”,郭威临终前,还特地正式做了一次确认,而不是单靠“亲王尹京”做依据。

柴荣的个案,显然不能作为赵光义“亲王尹京”,就是获得了皇储身份的直接证据。

“亲王尹京”的赵光义,不是赵匡胤心目中的接班人

赵匡胤为何任命赵光义为开封府尹?其实他所面临的环境,跟当初石敬瑭一样,儿子太小。赵匡胤建立大宋的时候,他的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才九岁,显然不能承担起新生帝国的首都市长重任。

这种情况下,赵光义恐怕是赵匡胤唯一的选择,并不代表赵光义就是赵匡胤心目中的接班人。

事实上,赵匡胤曾经准备迁都洛阳,在赵光义等人的反对下,失败了。史学家对这段历史分析很多,一般认为,迁都计划其实就是赵匡胤剪除赵光义势力的一次尝试。

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期间,悄悄地做大了势力,赵匡胤已经明显感觉到了他的威胁。迁都其实就是想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削弱赵光义的势力。很显然赵匡胤心目中的储君人选,不是赵光义。

谁制造了“亲王尹京”即皇储的谎言

赵光义到底是即位还是篡位,因为史料缺失,史学界争议颇大。不过主流观点认为,赵光义篡位的可能性更大,至少他不是赵匡胤心目中的接班人。


由此可见,“亲王尹京”很可能就是赵光义,为了说明自己的皇位合法性,而编造的谎言!这种情况不止一处,比如金匮之盟,比如夸大他在陈桥兵变中的作用等等,都给人留下一种欲盖弥彰的印象。

为了加深“亲王尹京”的合法性,赵光义登基后,宣布按金匮之盟的约定,未来的皇储是三弟赵廷美,所以他封赵廷美为齐王,领开封府尹。这是第一次以公开的方式承认,“亲王尹京”即皇储。

如此就看得很清楚了,赵光义就是玩了混淆概念的把戏,以后面的结果,强行改变前面的事件真相,其实就是一个骗局而已!即便他明确了“亲王尹京”,不能说明在他之前就有这个惯例。

不过他的这个把戏很有迷惑性,不光可以迷惑后人,即便当时的人也会产生似是而非的印象,毕竟前任皇帝柴荣就是按“亲王尹京”登基的呀!

赵光义为了强化“亲王尹京”,拿赵廷美说事,差点因此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赵廷美只是说明他皇位合法性的道具,用完了必须扔掉,不可能真的让他“亲王尹京”。怎么扔?直接扔了就是否认了“亲王尹京”,怎么办?

赵光义用了最简单的方法:调任赵廷美为西京留守,将空下来的开封府尹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赵元佑。这个办法虽然粗暴,但很“攻心”,等于再次强化了“亲王尹京”的说法。赵光义这个家伙,政治才能真的不简单!

综上所述,“亲王尹京”即获得皇储身份的说法,其实是赵光义的个人作品,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得位不正,而编造的政治谎言。他用偷梁换柱的方式,将一个本是很普通的官职任命,硬是贴上了皇位继承惯例的标签!


寻根拜祖


当然不是!

赵匡胤是马上天子,靠枪杆子里出的政权,同时对帝王权术运用娴熟,牢牢把控权利。

用赵光义,原因有三:

其一、赵匡胤对自己的把控全局的能力很自信,他轻松的解决掉武将的威胁,自然能驾驭群臣。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年纪很轻,三十多岁,正当年,他同时需要一个绝对信得过的亲信去掌握国都,帮自己看家护院,赵光义作为自己的兄弟当然是不二人选。

其二、当时赵光义年龄小,资格浅,且是一名文臣,不足以掀起风浪。

其三、赵光义在黄袍加身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赵匡胤需要任功行赏。

关于赵光义上位肯定不是赵匡胤的意思,所谓烛影斧声,其实是后人的猜想!

个人以为,赵匡胤从没有传位给赵光义的意思。他很自信自己的掌控全局的能力,一个五十岁的武将出身的皇帝,自然有精力,有能力控制朝局。

不过赵匡胤好喝酒吃肉,身体肥胖,典型的三高人群。我以为赵匡胤死于心脑血管猝死,赵光义平时对宫中的人际关系很重视,得以篡位!


听雨喜雨


肯定是开封府的府尹大呗!因为开封府是北宋的首都!朝廷的各部衙门都在开封办公!类似于今天的北京市市长的职位!接触到的朝廷官员和皇室成员也比较多!人脉关系更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