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1 難題
這兩天大家都窩在家裡舒舒服服的躺著,但我覺得,躺了這麼久,有一個事情還真得好好考慮下,如果這個疫情是一個持久戰,如果目前這個隔離期繼續延長,社會工作該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在這兩天逐漸暴露出來了,西貝村表示資金只夠撐三個月。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網上也有大量中小企業表示這個年很難熬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之前大家的關注點都集中在前線病情上,但現在,隨著過年假期逐漸結束,大量企業陸續到了開工時間,他們即將面對冒險開工還是繼續硬撐的難題,員工們,也即將面對冒著風險回城上班,還是繼續隔離在家的艱難選擇。帶薪休假當然舒服,但所有人都明白,這並非一個可以一直持續的狀態。不過,相比各位白領上班族,有一個群體,可能會更加艱難。那就是,今年的考生
2 考生之前春節檔電影全部退檔時,大家討論電影院空間狹窄人群密集容易傳播,但從這個角度來看,學校的人群密集程度一點也不比電影院低,甚至還一上就是一整天。學校的傳染概率,其實是最大的。很多學校已經都推遲了開學時間。我看網上信息,不少學校的決定是“不早於2月17日開學”,甚至有很多學校,已經把開學日期推遲到了3月份。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這樣一來,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初三和高三的考生了。要知道現在距離高考,只有124天,如果是三月開學,那就直接變成100天不到了。而且,這麼長的一段假期,對於考生的狀態影響會非常的大。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很多家長寄希望於高考推遲,甚至有的家長喊出了“開學推遲幾天,高考就推遲幾天”。但我認為,這個希望不太現實,因為,自從恢復高考以來,除了在1983年是7月15——17日以外,高考一直都是7月7——9日,即使是在2003年非典的時候,高考也沒有推遲,反而從那一年開始,改為了6月考試,提前了一個月。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此外,在1月28日,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在被問到2020年要參加中考、高考的學生,會不會考慮延遲中高考時間這個問題上,官方也做了正式回應: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峰說,至於中高考延期的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得到相關的通知,目前沒有考慮。浙江一直以來都是動作最快的省份,如果真要推遲高考,那麼他們近期應該已經在討論預案了,現在說沒有考慮,那麼我認為大概率,是不會推遲高考的。所以,指望高考改期,不太可能。


3 直播能解決問題嗎?很多人寄希望於直播上課,遠程教學來解決這個問題。官方可能也認為這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開始號召各學校開啟在線教育的嘗試,做到“停課不停學”。許多學校也響應了號召讓老師們線上直播教學。但這兩天,我圍觀了一下各個平臺的上課狀況,發現這個方案,也存在很多的問題。因為在線教育,長久以來雖然都被認為是一個趨勢,但由於商業因素,之前的思路基本是集中在高價值的成人課程上。類似職場課程,會計課程,雅思課程,考公課程等。傳統的義務教育,主力還是老師和學校,尤其是我國獨特的應試氛圍,學校老師們普遍看重抓分能力和帶班能力。這些因素,在直播教學中,是很難體現的,各平臺對此也沒有準備,這一次事到臨頭,硬著頭皮上戰場,他們能解決這次的難題嗎?
4 B站— — 名師解不了近渴B站是在線教育大站,早在去年,就被大家吐槽“我在B站學習”。由於用戶群體的年輕化,他們在番劇區,遊戲區,生活區之外早早就出現了擁有大量知識內容的科技區,內容以記錄片和各種科普內容為主,流量非常大。所以,在這次官方號召後,我第一個去考察的,就是B站。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應該說,B站的課程非常全,觀眾也非常多。而且由於B站的彈幕文化,觀眾可以互相討論,氛圍上是最接近學校的。但B戰的問題也比較明顯,那就是,他們的課程,全是視頻。直播上課的老師,還非常少。我觀察了一下,目前只有浙師大附中等個別單位開始開課,但覆蓋人群不多。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B站的問題,也是一直以來很多在線教育平臺面對的問題。過去大家說起在線教育,映入腦海的往往是各種高大上的哈佛精品課,清華物理課,這些課程擁有完善的課件,精美的PPT,老師的講課水準也非常高,所以往往能吸引到極大的流量,大家也樂意觀看。(B站上清華北大及各路名師的播放量都很高)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但這些,嚴格來說都是課程,傳授的是知識。而義務教育階段,需要的,其實是課堂氛圍,需要老師來講解題目的,尤其是高三初三衝刺階段,大家都是過來人,最後階段基本沒有新知識,完全是每天一張模擬卷的題海攻堅戰。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給學生開著直播一題一題的拆開講了,在這一塊,B站還是比較薄弱的。或者說,B站要解決的,是自己直播業務薄弱的問題。
總之,如果你是一個非應屆考生,想系統性的補習課程,或者對某些課外內容感興趣,那麼我推薦你去這裡。可如果你是一個距高考不到100天的考生,要開始瘋狂題海戰維持考試狀態了,這裡可能就不太能解決你的難題了。


5 直播雙雄— — 失去野心就是失去一切看完了B站,我接下來圍觀的是老牌直播平臺雙雄,鬥魚和虎牙作為老牌直播平臺,鬥魚虎牙在這次在線教育浪潮中,我覺得是失分的。為什麼,因為之前鬥魚虎牙做了很多年的直播,平臺已經非常完善了。大家一說起做直播,也第一個會想到他們。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實際上我圍觀了一下,已經有不少老師在鬥魚開課了,而且顯然是一線教師,給你來實打實講題的。但他們的缺點是,多年來整體思路就是遊戲和主播打賞,對於在線教育這些公益性質的重視度不高,這個從他們入口分類就能看出。 所以昨天還出現了有老師跑去講課,因為涉及生物名詞被封直播間的情況。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按理說,疫情如此嚴重,官方也在號召直播教學,作為大直播平臺,這個敏感度實在過不去。不說專門做個入口,派運營人員對接一下,給老師們開啟一個綠色通道不過分吧。應該說,鬥魚和虎牙的問題,不是出在功能上,而是出在團隊上。長期以來的生態基本圍繞遊戲主播和顏值主播,還有各大主播公會,平臺氛圍也是娛樂向為主,整個團隊對於在線教育這些新興業務的野心不夠。可能,這也是抖音和快手這些全內容平臺崛起後,直播雙雄不斷陷入頹勢的原因。失去野心,對於一家互聯網公司來說,意味著失去一切。


6 快手— — 大船調頭說到敏感度和野心,我就不得不提快手,因為在這一波在線學習的號召中,快手是動作最快的。他們在第一時間就做了非常完善的課程頁面,並且還給了很大的入口。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這一邊的老師也基本都是一線教師的一題一題講解模式。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此外,他們還上了申請連麥的功能,應該是為學生提問做準備。他們還和開封教育局合作完成整體入駐
"開封市教育體育局初三、高三年級直播課程首播,開封高中、河大附中、二十五中、十四中和二十七中的名師及骨幹教師紛紛上場,上課時長達近三小時,兩個課程快手直播間觀看人次超29.8萬,總點贊量超過111.6萬"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快手這兩年異軍突起,其實就藏在這些細節中,在大家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頁面功能都做完了。快手直播的用戶體量已經超越鬥魚和虎牙的總和,是目前最大的直播平臺,本身又有這個意向,其實是很有可能解決這次百萬考生在線上課難題的。
快手要解決的問題,是儘快改變大眾對自己的固有認知。
7 抖音— —娛樂至死有人會問,那抖音呢?抖音之前15秒,現在一分鐘的形態,決定了它的內容會以簡短的娛樂向內容為主。我目前沒有找到他們平臺上有老師在直播,視頻方面,也是以各種1分鐘的小實驗視頻為主。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應該來說,抖音這個平臺,娛樂氛圍比較濃,即便是學習型內容,也會以趣味科普為主,目前還沒有長時間的課程和直播出現。他們應該會缺席這場在線教育大戰。
8 有道精品課— — 盈利何從
看完了幾大直播平臺,來看看傳統在線教育平臺,比如這次疫情中,第一個捐課程的網易有道精品課。他們應該是最早意識到學生上課問題的。他們的平臺對課程分類也非常完善。在之前的認知中,我覺得他們和B站是最有可能解決這次在線教育難題的平臺。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後發現,有道精品課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他們的課程數量不夠多,即便是比樓上沒怎麼做準備的鬥魚還要少。鬥魚數量再少,好歹有幾個直播間,但有道這邊,個別科目,要過幾天才有一節直播課。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專門做在線教育的平臺,課程數量居然不如一些直播平臺。答案源於商業模式。作為一個專門的在線教育平臺,有道的盈利模式是賣課程,這就註定了他們的團隊會對課程質量,老師資質做大量審核。要知道他們的課程在平時可都是能賣上千元的。所以,他們平臺上的課程必然是精挑細選,以質取勝的。這也就意味著在課程數量上,他們是天生就不如各大內容平臺的。更要命的是,眾所周知,過去最賺錢,最能賣上高價格的課程,是雅思,公務員,會計證等剛需型考試的課程。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學生因為有學校和輔導班的原因,對線上課程的需求不大,這導致有道等平臺本身積累的義務教育階段課程就不多。現在臨時要上線高三初三的課程,時間有點來不及了。說到底,有道並非一個直播平臺,在目前的情況下,各個學校的老師們,不太能來這邊通過審核開課。反而是各直播平臺拿起手機就能播,拿上題目就能講的主播模式,更適合當前大量教師湧入的情況。因此,有道面對的問題就相對複雜一點,需要解決自己盈利模式上的困境。
9 隱藏的釘釘不過,除了幾大直播平臺和在線教育平臺,還有一個隱藏的選手,那就是釘釘。我知道這個隱藏選手,源於一個神奇的鬧劇,因為前兩天很多學校和老師強制學生安裝釘釘,結果一群學生跑去應用平臺上給釘釘打一星差評。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作為一款軟件,能做到讓所有使用者,不分男女不分老少,連學校裡的學生一按上都立馬罵街,也是厲害的。
世界上要讓所有人都喜歡你很難,但要讓所有人都討厭你,也挺難的釘釘就做到了。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那麼,為什麼學校和老師要讓學生安裝釘釘呢?是因為釘釘直播功能強?還是釘釘課程多?— — 因為老師們覺得釘釘的課堂管理功能強,上課效果最好。發現沒有,這是一個全新的思路。


傳統的在線教育平臺,思路是提供更多更完善的課程,方便學生們學習。但釘釘的思路是,作為一個在線辦公平臺,我要把自己視為輔佐,儘可能的去輔佐好老師們。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過去大家說起在線教育平臺,都覺得關鍵問題不在於能否有優質的課程,而在於學生們的自我管理,但現在釘釘用另一種思路解決了這個問題。釘一下,是否已讀等功能,多年來被各路上班族廣泛吐槽,已經驗證了其在管理上的效果。現在被用於老師們管理課堂,自然也同樣能在學生身上見效。釘釘本身不提供網絡課程,但是線下很多老師建立班級群,選擇在釘釘的群內用直播上課和管理,效果而言,反而是最接近現實班級的。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從效果來看,我認為釘釘是最可能解決當前一部分考生問題的。注意,是一部分,不是全部。
因為釘釘,他是一個封閉平臺。老師在群裡給大家上課,外面人是看不到的。如果你的老師不開釘釘,你可就連蹭課的地方都沒有了。所以,釘釘解決了上課問題,但又連帶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10 天平即教育的公平性。這也是這次在線教育過程中,我覺得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在線教育,就目前來看,是不太公平的。這可能是一個出乎很多人意料的結論,很多人都覺得,在線教育,大家都上網課了,不是更公平了嗎?


但問題在於,目前大部分老師並不掌握線上上課的技能。這是昨天清華校長的演講,可以看出來,即便是名師雲集,博士滿地走的清華,老師們也未必都懂怎麼直播上課,甚至直到疫情來臨,大家要趕緊培訓怎麼直播。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ps:甚至因為昨天圍觀的人太多,清華的“雨課堂”服務器宕機了。可見準備不足的不止軟件,硬件方面也有很多難題。目前很多學校都喜歡自己搗鼓一個在線教學平臺,我覺得都不太有可行性,目前比較可行的方案,應該還是學校出老師,入駐釘釘快手B站這些大平臺或合作開發。這可能也是未來在線教育的趨勢。


此外,我在這次圍觀中還發現,目前開啟了在線上課的,基本都是浙師大附中,泗水中學等實力較強的學校。為什麼?老師水平高有見識,(還記得人大附小清一色的清華北大博士級老師麼?)本身對互聯網和新興事物瞭解多,此外學校也支持,出軟件出硬件幫忙,所以可以早早開啟網課。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甚至有個別學校的老師本身就是網紅。比如之前楚天都市報報道的B站網紅邱老師。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邱老師是廣西梧州人,所以自稱“梧人子弟”,還是一位“大齡網紅”、“資深主播”,不僅直播講課風趣幽默,一直以來還致力於方言研究。在邱翟直播平臺中的“梧人粵讀”系列已成功出品100多期,其中他用粵語朗讀的古詩文《出師表》《九歌》《琵琶行》等吸引了大量關注。目前,他一個人負責該校高三年級四個班級的語文課直播。甚至還有許多河北衡水、河南洛陽、山東等地的學生跑來打卡蹭課。”


能獨立出品100多期節目,應付一個直播自然是沒有問題。而很多二三線城市的學校,老師們本身的認知就落後一拍,直播上課的效果無疑是更差的。甚至這兩天你去搜索直播上課的內容,出來的不是課程,而是如何教老師們直播上課的內容。。。大量老師還在摸索怎麼直播上課。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要知道,個別班級30日就開始線上授課了,而很多學校現在3號了老師還在研究怎麼上課,這中間快差了一週了。加上未來直播效果的差距,在線教學其實拉大了學校之間的貧富差距。


寫到這裡,發現教育部今天又緊急發了一個通知可能他們也發現這個問題了~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疫情之中,互聯網能解決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嗎?

很多學校的老師,需要在這段時間內緊急培訓如何直播。所以不妨大家都先別開課,先科普下疫情知識熟悉一下平臺。
總之,目前來看,各家公司都在嘗試解決今年500萬考生的上課難題,但平臺們的準備都還有點不足,最大問題是老師們也對各平臺直播模式不太清楚。
在線教育的概念說了很多年,但真要上戰場的時候,才發現大家都沒準備好。就看誰能儘快的完成調整,解決百萬考生的燃眉難題了。
這兩天疫情嚴重,所有人都關注著前線的一舉一動。甚至不乏小夥伴一天刷12小時微博時刻關注戰況。但當情況陷入僵持的持久戰時,如何在危機之下保證大眾的正常生活,在危機中進行學習開展建設,可能是所有人接下來要面對的一個大問題。
—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