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病毒疫情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

2020年开局,新冠病毒的来袭不仅让大家过了一个特别的春节,还为市场经济蒙上了一层灰色,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也产生了冲击(最起码从第一个开盘日来看是这样的)。但资本逐利的背后肯定有胜利者和失败者,“非典疫情”时,淘宝和京东相继建立,非典后又是比肩崛起。毕竟“危机”两个字也是拆开来讲,我们为各种“危”痛心,但更相信更多“机”的来临。新的一年,国商信联为您综合各方观点分析一下疫情后的发展。

(研报)病毒疫情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壹)资本逐利 仅为局部影响

资本逐利,追涨杀跌,尤其在2020年2月3日首次开盘后表现的淋漓尽致,逃命的,不计成本,无论该股票是否受到疫情影响,都直接奔向跌停。逐利的,与口罩、抗病毒药物相关的股票,直接涨停,无论受益程度有多大。在宣泄与踩踏之下,股票几乎只有两种形态:要么涨停,要么跌停,但绿多红少,情形不容乐观。

当前全市场的恐慌和踩踏下,我们更应该看到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未来,看清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今时不同往日,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总量水平已达100万亿,占全球经济比重为16%,经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验,我国政府对流行疾病防控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央行到金融机构积极出台政策全面应对,近期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也出面表态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心。欧洲许多经济学家表示:疫情本身会造成一些短期局部的经济波动,可能会对部分民众的生活和出行产生影响,但疫情对中国经济总体的影响很小,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就更微乎其微。对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这样的事件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稳态,我们完全可以对中国经济的韧性保持信心。

(贰)疫情造成的行业倒逼和产业升级

1、5G相关产业增长

如何管理好14亿人口的衣食住行与安全健康生活,是人类历史上都没有经历过的命题。未来,在灾备、防控、防灾、应急等方面,如何更好地服务14亿人口,让大家更好地增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带来一系列的产业机会。5G相关技术能够有效的管理和服务这14亿人,所以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升级方面,中国仍有巨大的产业升级机会,5G首当其冲。

具体产业上,体现为智慧城市、交通管理、医疗体系、农产业供应链、物流效率、应急灾备、信息溯源等等;在产业链上,体现为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科技能力升级,包括更全面的数据化、智能化、更大范围的系统平台、甚至具备人工智能的灾备预测等等。各种新型科技力量会不断应用在如何更好地服务14亿人口的现代社会治理方法上。

2、线上商业进一步发展

现在线上零售额已占到了社会零售总额20%。很多的线下销售实际上是没有商业价值的;线上商业成为主流,不单是指现在的电商,线上商业就是指的线上进行商业信息沟通,线下自取为主,进行商品的贸易成为主流。

同时,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机配送等高科技行业会强势崛起,未来的服务业里没有服务员。

各种配送平台和上门服务平台,比如蔬菜配送,定制化餐饮配送,清洁/保姆/搬家等各种上门服务进一步成为主流。

3、远程办公得到普遍推广

尤其是能够实现随时随地办公的远程工作协同软件,将使工作不再受传统时间和地理空间限制。在越来越强调个性化的时代,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的创业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众创、众包、众筹等新业态加快发展,灵活就业、自主择业日益普遍,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对家用办公设备、家用娱乐设备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可能最开始的契机是因为躲避疫情,而一旦成熟后,发现可能这是一个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就好像当年的电子商务一样,一开始只是因为“非典”无法购物,但时间一长发现,确实这是一个更有效率、更加便捷的行为方式,慢慢地,带来了万亿级的电子商务产业的二十年黄金发展期。

4、短视频、知识付费发展迅猛

内容产业将再次爆发。自媒体、网红、短视频等行业在疫情期间基本不受影响,甚至出现流量上涨的情况,如今只要涉及买卖就避不开短视频,通过制作内容变革传统商业模式的时代已经到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在线教育机构及时抓住机会,纷纷开放免费的线上课程资源,互联网巨头也积极参与其中,为“在家学习”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为有效防控疫情扩散蔓延,北京市教育部门决定,2月17日原定的中小学开学日,百万中小学生将“线上”开学,这必将进一步推动线上教育大发展。此外,随着5G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商用,VR/AR等场景体验类项目将会加快进展,虚拟世界将一步步变成现实世界。

5、医药健康产业

这场疫情将让更多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人们将愿意花更多钱用于购买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未来养生保健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在房地产行业,和医疗、生物制药、康复、体育健身、休闲养生等相关产业地产项目有望得到政府更大支持。互联网医疗平台、医疗机器人和远程诊疗技术在应对此次疫情中的表现抢眼,相关产业未来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叁)疫情时刻的投资策略

1、股票市场影响

受到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以及疫情发展不确定性的影响,风险资产的价格将出现较大波动。多家证券公司普遍分析认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短期不确定性、市场恐慌非理性情绪会有脉冲式释放,A股短线波动在所难免,但也为股市长期投资机会的到来埋下了黄金坑。因为中国经济由注重数量到质量的转型不会变,医疗保健、消费和科技业受益于中国长期结构性发展的趋势不会变。

相对建议短期暂时降低A股的配置比例,但我国股市的中长期配置价值高。

相对于SARS爆发期上证300一度下跌8.5%的情形,此次疫情或将在短期给股市带来更大的压力,但是一些特定的行业,比如医药生物板块可能立时上涨,银行公用事业必选消费等防御性板块相对比较稳定。就2020年全年的中长期策略而言,我们重申配置高股息的防御性板块,强调配置优质龙头的公司股票,因为其具有长期价值优势,同时我们强调有政策支持的5G国产替代以及大创新等概念性的板块。

2、债市影响

就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来看,疫情的扩散短期内对信用债影响较大,可能会推动收益率快速下行。虽然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充足流动性,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但在疫情下,企业被迫延迟开工,其经营性现金流会进一步的恶化。尤其是资金较为紧张的民企信用债受冲击大概率较大。而中长期来看,则不宜过分悲观,因为利率中枢取决于基本面。

3、黄金产品配置

黄金投资市场而言,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市场恐慌性避险情绪将会刺激金价的进一步上涨。在当前全球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市场对中国经济的短期表现担忧,将波及到国际市场,资金会纷纷涌入黄金等避险资产。预计在本次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黄金等避险资产还会继续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4、私募基金&小额类固收类理财产品

在公开市场短期风险提升的情况下,私募基金和小额类固收类产品的配置价值显得更为突出,金融资产交易所小额类固收类理财产品、私募股权基金这些资产与传统股债资产回报相关性低,增加此类资产在组合中的比重会给投资组合带来多样化的同时,也能帮助提升投资组合回报。

我们相信,在疫情阶段,金融的稳定需要长期投资者;而我们自身的投资,更需要我们从长期投资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透过疫情的恐慌,看清经济的发展,在不确定性中做好长期资产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