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怎樣才能拿得多?

用戶59133233445


提高養老金的方式只有兩種,“長繳多得”和“多繳多得”,而且最本質上是一條:“多繳多得”。

這也就是說,繳費時間長、繳費基數(指數)高則退休基本養老金就高。反之,繳費時間短、繳費基數低則退休基本養老金就低。而且,核心的因素是繳納養老保險的多少,繳費多基本養老金就高,繳費少基本養老金就低。



以下我們舉四個案例進行說明。

假設參保人1959年生人,從1995年開始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投保職工養老保險。

①1995~2009年,按照繳費基數檔次係數60%繳費15年,一共繳費22628元。

2019年60歲退休,可以領取養老金711元。

②如果繳費檔次係數60%不變,延長繳費時間至20年(1995~2014),則一共繳費42624元。

2019年60歲退休,則養老金為1061元。這就是體現“長繳多得”。



③如果繳費時間15年不變,提高繳費檔次係數為100%,則一共繳費37713元。

2019年60歲退休,則養老金為898元。這就是體現“多繳多得”。

④如果繳費檔次係數提高到100%,同時繳費時間也延長至20年,也就是把②和③的情況疊加起來,則一共繳費71070元。

2019年60歲退休,養老金可以達到1386元。這就是同時體現“長繳多得、多繳多得”。

我們把上數據整理一下,彙總如下表。


通過比較以上四種方案,可以非常直觀的得出結論:只有提高養老保險繳費金額,繳的越多退休養老金才越高。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而所有這一切,在辦理退休的那一刻就完全定型了,養老金是多少也是個定數了。個人參保繳費的歷史再也無法更改,從而退休基本養老金也無法增減。

因此,要想提高退休養老金,只有在繳納養老保險時想辦法。一旦錯過時機,現在基本上沒有補繳的口子,望大家在有機會時要格外珍惜。


顏開文


近日,2016年各地人均養老金數據發佈。非常出乎意料,西藏地區人均養老金居然高達4071元/月,排名第一。暫居末席的重慶只有1817元/月,與西藏相差2.24倍,與上海相差2.01倍!

當然,西藏情況特殊。雖然當地經濟並不發達,但是國家政策支持力度比較大。實際上,當地領取退休金的人一共才3.8萬,且在高原工作幾十年,大家不用太過嫉羨。

緊隨西藏的就是上海和北京了,這個就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關聯了,人均養老金分別達到了3644元/月和3398元/月。如果,大家覺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這個詞太過空洞,我們可以換一個詞,這就是“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一般而言,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均GDP越高,當地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就越高。

事實上,當地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決定我們退休後能夠領取多少養老金的決定性因素。

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能拿多少錢與我們交了多少錢有關,基礎養老金部分卻要考慮三個方面:

A、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越多越好)

我們以深圳為例,深圳2015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752元(2016年數據在2017年7月發佈),高於全國平均值5270元,所以,深圳地區的養老金也高於全國水平。

B、本人繳費指數(越高越好)

深圳2015年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752元。若小白月工資為10000,那麼小白的“本人繳費指數”=本人月工資/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0000/6752=1.481。所以,繳費越高,指數越高。

C、繳費年限(越長越好)

小白相信大家對繳費年限的理解不存在困難,繳費15年領到的養老金自然比繳費30年的少,基礎養老金部分只有30年的一半。

由於A、B、C項與基礎養老金呈正相關,所以這三項數值越大越好。

在B和C項不變的情況下,小白建議年輕人在選擇繳費的城市時,應特別注意當地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增速。

小白舉例:

1、A市未來30年,當地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增速為10%,B市增速為5%。

2、30年後,小白在A市領到的養老金是B市的3.85倍。

或許小白舉例過於極端,但是話糙理不糙。小白認為,在一座快速成長的城市工作,它將你的成就放大。在時間的幫助下,複利的魔力讓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變得巨大。退休的時候,兩個繳費30年的人,養老金差3.85倍並不稀奇。

看一看2016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GDP增速排名,或許大家更能理解小白所說的地區差距。由於遼寧GDP負增長,小白以西藏和山西為例,可以發現二者GDP增速相差2.5倍。即使剔除政策支持力度比較大的西藏和重慶,貴州省GDP增速依舊是山西的2.33倍。

若目前的狀況長期維持,我們可以想象未來地區間差距有多大。

所以,選擇真的很重要!現在,你真心要問自己,要在哪裡工作,在哪裡養老了?


小白讀財經


是呀,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都希望自己的養老金能夠拿的點兒。有什麼辦法呢?

我倒有幾個辦法可以幫助大家,希望大家參考一下吧。

大家先看一下,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青島的。

從計算公式上可以看出。

第一,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待遇就越高。

這個大家都知道,可是為什麼我們很多人的社保繳費年限只有十幾年呢?很多人都辛辛苦苦的工作了一輩子,足足三四十年呢。

如果有符合法定補繳養老保險年限的規定,大家能補繳儘量補繳吧。目前北京和天津暫時還有。

對於年輕人來說,也是這樣的。我們還是先越早交納社保越好,畢竟以後繳費基數會增長,繳的錢會更多。而且繳納著社保,我們的保障程度會更高。

第二,社會平均工資越高,退休待遇就越高。

所以我們退休的時候,就儘量選擇社會平均工資高的地方。那我們怎麼才能在外地辦理退休呢?

也就是說我們如果在一個地方交費滿十年以上,就可以在那裡可以辦理退休了。

那我們哪裡的退休工資高呢?當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了。


現在我的工資還在3000元上下逛蕩。苦呀。。。。

第三,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待遇就越高。

如果單位有條件的話,個人又不用承擔單位部分,那就儘量把基數交的高點。這是最合算的。

如果是靈活就業,當然也是基數越高,待遇也越高。不過沒有職業的人可能收入會偏低。那大家還是按最低基數交吧。

第四,說出來別打我。

看我們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退休年齡越大,養老金越高。

我們的養老金計發月數是根據年齡變小的。

第五,這個有點兒不切實際,不過有一部分人還是可以實現的。

那就是參加我們的企業年金制度,或者自己購買商業補充養老保險。

我們的養老保險有三根支柱,第一支柱,就是我們的現行社保。第二支柱,就是我們的企業年金制度,它叫做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第三支柱,就是我們自己購買的商業補充養老保險。

我國由於社會平均工資增長較快。商業養老保險還很不發達,根本沒有發展起來。這裡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各位保險從業人員可以深入挖掘。

總共就是這五大方面,希望大家能夠了解。我們的社會會越來越好,大家的退休待遇也會越來越高,以後我們會越來越幸福的。


暖心人社


養老金怎樣才能拿得多?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62154030385725965, "media_id": 51052764558, "vname": "\\u517b\\u8001\\u91d1\\u8ba1\\u7b97.mp4\

社保分析師


問題:養老金怎樣才能拿得多?

養老金有兩種,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職保)參保人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居保)參保人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無論是哪一種,都是要求繳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以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通常城職保養老金要比城居保養老金高很多。無論是哪一種,要想退休後養老金拿的多,首先是儘量選擇在經濟水平高的地區作為參保地和退休待遇領取地,其次是累計的繳費年限要長,以及繳費標準要高。當然還有一些其它次要因素。

一、城鎮職工養老金待遇分析

城鎮職工養老金=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性養老金=退休地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歷年平均繳費指數)÷2×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本息累計總金額÷養老金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金,與實行個人賬戶前的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掛鉤。按照各地區制定的公式計算。

從計算公式中可以看出,和城鎮職工養老金掛鉤的因素有六個:

1、退休地區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

越是經濟水平高(或一線城市),社會平均工資就越高,基礎性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就越高。經濟水平越低的地區,社會平均工資越低,基礎性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就越低。

2、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累計越長,基礎性養老金就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過渡性養老金就越高。

3、養老保險繳費指數

養老保險繳費指數=養老保險實際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社會平均工資

養老保險實際繳費指數越高,養老金就越高。縱覽全國,養老保險繳費指數的取值範圍是0.4-3(或40%--300%)。

4—5、個人賬戶儲存額以及與退休年齡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

50歲退休,養老金計發月數為195;55歲退休,養老金計發月數為170;60歲退休,養老金計發月數為139。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養老金計發月。

退休時年齡越大,繳納的養老費用相對就越多,個人賬戶儲存額相對就越高,養老金計發月數就越小。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越高。

6、還有中人專屬的過渡期的繳費年限

與過渡性養老金正相關,過渡期繳費年限越長,過渡性養老金越高。

二、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金=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性養老金

基礎性養老金的標準由在國家規定的最低基礎之上由各地制定。目前我國城鄉居民的基礎性養老金地區差異特別大。經濟水平越發達的地區,基礎性養老金越高。

請看2017年部分省市相關數據比較。

今年全國部分地區已經調整完畢,標準最高的地區是經濟發達的上海,2018年最新標準為930元/月/人。在經濟水平偏低地區退休,基礎性養老金低。如黑龍江,2008年最新標準為90元/月/人。

【附】2018年已經調整過的部分地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最新數據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城鄉居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含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139

個人繳費標準越高,繳費越多,個人賬戶養老金越高。

以在北京地區按最高繳費標準和最低繳費標準繳費為例,看看繳滿15年,分別能拿多少養老金。

綜上所述,要想養老金拿的多,就要做到三個儘量。一、儘量在經濟水平發達地區或一線城市參保及退休。二、儘量用較高的標準繳費。三、儘量累積更多的繳費年限。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查看更多關於社保及退休的文章。你的任何一次點贊,或哪怕隻言片語的留言評論,都是我繼續前行,為大家服務的動力。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當我們達到退休年齡,並且繳納滿15年的養老保險,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想拿到更多養老金,必須這4個方面入手:

1、你繳納養老保險的繳費時間: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越多;

2、你歷年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基數越高,養老金越多;

3、你退休時上年的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 :平均工資越高,養老金越多;

4、你的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存儲額越多,養老金越多;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戳上方頭像關注,更多社保問題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找保叔哦。

怎樣才能領到更多養老金?

1、參加職工養老保險

職工養老保險的待遇比居民養老保險高很多,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一定要選擇參加職工養老保險,一個月拿個上千塊養老金不是夢。

2、養老保險儘量不要斷

很多人問,養老保險是不是繳滿15年就不用再繳了?保叔在這裡提醒大家,15年只是享受養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繳費15年還是繳費30年,可是會直接影響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哦。

繳費時間是我們最容易掌控的因素,堅持繳下去,不隨隨便便停繳斷繳,你的養老金也會比只繳了15年的人高,

3、提高自己的工資水平

繳費基數越高,退休時養老金越多;繳費基數越低,退休時養老金越少。繳費基數與自己的工資水平掛鉤,所以,努力工作升職加薪吧!

4、在平均工資高的城市退休

要是在幾個地方都具備領取養老金的條件,在哪個城市領更高呢?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要選擇一個平均工資水平較高的地區去退休,養老金絕對是和平均工資相掛鉤的。

比如圖片中的北京和上海,2017年平均工資都超過了9000塊錢。所以如果能選擇的話,當然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參保,並且繳納足夠的期限,也就是至少10年以上的年限,就相當於可以在上海和北京擁有領取養老金的資格,在其它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您的養老金水平就相對高一些。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更多人力資源、五險一金相關問題,歡迎關注保叔的頭條號【家加社保】,評論或者私信找保叔哦。

家加社保


在退休時想獲得更多養老金:第一就是有固定單位的工作者,要找崗位工資高的,企業、事業單位如是工人就到一線工作,那裡的工資高,每月國家給你交的養老保險也高。在企業裡交養老保險,國家和個人分攤都是有比例的,國家給你交的養老保險都要高於個人。

二:就是你如果不在企業工作,屬於個人自由職業,那就是每年交的養老保險分檔次,高、中、低,(每年都是有規定的),你交的高,退休時獲得的養老金就多。

總之,就是在你沒退休前,根據你所交的養老保險高、中、低所決定的。以後的保險基本都是歸於社會了。(不是過去企業裡的退休金了)。



威威wang


一般地說,如果依法參保繳費,固定參保繳費地不變,如何多拿養老金,參保人員分為兩類情況:

第一類,影響養老金的既有固定因素,也有變動因素。主要是在央企、國企工作的參保人員。

第一,時間問題。出生年月、上學時間、參加工作時間,對於連續不間斷參加工作的參保人員來說,都是固定的。如此,法定退休時間是固定的,參保繳費年限也是固定的。

第二,繳費問題。參保人員唯一可以爭取變動的,就是歷年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通過不斷學習、努力工作,可以提高工資待遇,進而提高繳費工資,提高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退休時獲得較高待遇的養老金。但對於超過繳費工資上限的參保人員來說,繼續努力工作,儘管仍可以繼續加薪,但對於提高養老金待遇無濟於事。

第二類,影響養老金的都是變動因素。主要是在民營企業工作的參保人員。

第一,時間問題。出生年月、上學時間、參加工作時間,雖然也都是固定的,但由於工作不固定、經常變動工作或跳槽,當中有可能處於失業停繳狀態。這樣參保人員選擇用人單位很重要,儘量減少失業停繳時間,儘量提高參保繳費年限。

第二,繳費問題。參保人員由於用人單位違法參保(即不給員工參加社會保險)、違法繳費問題(不按照參保人員法定統計的工資性收入,申報、核定繳費工資),導致繳費時間減少、繳費工資降低、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減少,最後影響退休養老金待遇。

綜上,自己能對提高養老金待遇有選擇的行為包括:儘量多工作、多交費、不要允許用人單位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申報自己的工資性收入,減少或者避免失業時間,儘量參加用人單位社會保險(不要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參保)。

最後,還有一點很關鍵,儘量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黃華社會保險實踐者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其中: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繳費年限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儲存額÷計發月數。

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影響退休金多少的因素包括退休時所在地上年度的社平工資、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繳費基數、個人賬戶儲存額、退休年齡等。

在這些因素中,退休地我們一般是沒有辦法選擇的;退休年齡也是法定的,沒有選擇的餘地; 個人賬戶儲存額是隨著繳費年限、繳費工資和繳費基數的增加而增加的。由此可見,如果要想讓自己的養老金拿得多隻有三條路可以走得通:

第一條路是拉長繳費年限,從18歲開始繳費,一直繳到退休為止。一般來講每多繳費一年,如果按照100%的繳費基數來繳費的話,可以增加1%社平工資水平的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多領是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

第二條路是繳費基數。繳費基數直接影響養老金的高低,一般來講繳費基數100%可以領取1%的上年社平工資、繳費基數60%可以領取7~8%的上年社平工資、繳費基數300%可以領取2%的上年度社平工資。

第三條路是繳費工資。繳費工資越高,養老保險就越多。

綜上所述,如果要讓自己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得更多,除了不可控因素之外,作為參保人可以把握的是長繳費、多繳費、繳多費,讓自己的老年生活豐衣足食,心想事成!


葉公來幫忙


怎麼樣在退休的時候,獲得更多的養老金待遇呢?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果自己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可以辦理正常的退休手續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已經沒有辦法改變自己能夠獲得更多退休金待遇的一個前提條件了,為什麼呢?因為退休金待遇的高低是取決於一些特定的條件因素來決定的,當這些條件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才會影響到你退休金的。

本身你已經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所以說是沒有機會再去改變我們參保的一些條件了,比如說累計繳費年限的長短,社會平均工資的高低和平均繳費指數的高低,那麼這些條件才會影響到自己退休金待遇的高低,自己已經具備退休條件,那麼已經沒有辦法去改變它了,所以說在辦理退休的時候,只能夠按著自己的一個實際條件來最終計算退休金待遇是多少錢。

實際上我覺得就算你的初始退休金領取的會很低,但是也沒有必要去過分的擔心他為什麼,因為隨著你退休年限的增加,每一年我們養老金的待遇都是會增長的,所以說這個養老金的待遇只會是越拿越高,那麼對於退休人員來說,初始退休金只是一個參考值,並不是終身都是這麼低的一個退休金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