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0岁,技术工,夫妻俩每月共入1.3万,灾难一来我们坐吃山空

文末有思维导图,建议收藏!

图部分来自网络


我,40岁,技术工,夫妻俩每月共入1.3万,灾难一来我们坐吃山空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

01

我,40岁,技术工,夫妻俩加起来月入1.3万,灾难一来我们坐吃山空

这个春节,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全国蔓延,大家都闭关在家,亲朋不聚,大门不出。

要是在城市,闷在几十平米的狭小空间里,很多人确实感到身心疲累;但在偏远的乡下,大家就近几家来往走动一下,聊聊天,也还算自在。

年26回到老家乡下后,屋前那家邻居Y经常来串门。慢慢熟络后,她告诉我,过了初二就要去广州工厂上班了。

可今天都过了初十了,看见Y还在家,我纳闷地问了句:广州那边高速公路也都封了?

她干脆走过来抓把椅子坐下,叹口气说:出不去了,村也封了,高速也封了,我们马上就要坐吃山空了。

接着,Y倒出了一肚子的苦水。

Y今年只有40岁,但有5个孩子,4个女儿,最小的是个儿子,最大的女儿去年初三没读完就嫁人了。虽然夫妻俩文凭很低,但俩人踏实肯干,在广州一面具厂做了十几年的技术工,现在每个月俩人工资加起来可以拿到1万3。

按理来说,这样的收入支撑家庭生活应该没有问题,毕竟孩子们都放在乡下读书,费用很低。

但Y说,前年他们建了这三层楼的房子,欠了10余万的债,去年年中家里男人讲排场,又贷款买了车,现在每月要还近4000的车贷。

而且,他们工厂下半年淡季,所以腊月初就回来了。这种小工厂,没上班就没工资拿。

看着现在疫情依然在扩散,国家管控依然这么严,Y愁闷地说:

上有老,下有小,再不上班下个月车贷连谱都没有。

我,40岁,技术工,夫妻俩每月共入1.3万,灾难一来我们坐吃山空

对于Y的情况,我相信每个步入中年的人都会遇到:看似收入还行,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自己完全没有招架能力,即个人抗风险能力非常低。

因此,要想生活足够安稳,每个人都需要增强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下为什么要提高个人的抗风险能力。

02

抗风险能力,才能守住一个人的尊严

这几年,网上有很多文章指出:抗风险能力,才是一个人的底层能力

因此,我们不禁要问了,为什么个人抗风险能力如此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只有具备了抗风险能力,家庭才能幸福,社会关系才能稳定,即使裸辞工作也能不惊不慌。

其实在当今社会里,人们想法设法增强自己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主要出自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为了维护个人尊严的需要。

古往今来,人们常说: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从人性角度来说,人类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尊严”二字来展开。著名作家王小波就曾说过:

尊严不但指人受到尊重,它还是人的价值所在。

我,40岁,技术工,夫妻俩每月共入1.3万,灾难一来我们坐吃山空

想要维护自己生而为人的体面,我们才会拼命工作、结婚生子,才会创造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到老时好尽情享受,成为世人眼中的“福气人”。

为了能不露宿街头,有一个自己的小窝,我们竭力工作,争取过上有车有房的生活;为了不被社会淘汰,我们想尽办法让自己多掌握些技能,争取让自己在职场上一路爬一路升;为了能让家人看得上病,我们努力挣钱,让亲人体面地活着......

每一种竭尽全力的背后,我们的抗风险能力都得到提升,随之个人尊严得到维护。

第二,现实社会环境所迫。

美国有一本畅销书叫做《崩溃:关于即将来临的失控时代的生存法则》,作者在第一部分就探讨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悖论:

我们的系统能力更强了,但同时它们也变得更复杂,要求更高,结果造成了那种小失误便可酿成大错的局面。

我,40岁,技术工,夫妻俩每月共入1.3万,灾难一来我们坐吃山空

也就是说,社会变得复杂,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紧密更复杂,而就个体而言,变得更为脆弱,依赖性更强。这正如《崩溃》一书中社会学家培洛所引用的术语“紧密耦合”。

正因如此,社会上一个细小风险的出现,如果不及时控制,整个群体都将面临崩溃的深渊。

2019年12月武汉就已出现了新型肺炎感染案例,但由于管控未及时,加之春运大流,短短10天就让全国面临疫情危机,所有人关在家里,忧愁日后的生计问题。

社会越复杂,个人抗风险能力被动式变低,因此更容易面临崩溃。

由此可知,提高个人抗风险能力,不仅是维护个人尊严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增强个人抗风险能力呢?

03

怎样提高个人抗风险能力

人类发展到现在,作为社会这张大网中的一个节点,个人确实离不开社会,但相比以前,我们更容易遭遇风险。提高个人抗风险能力,从来都不是一时之需。

我,40岁,技术工,夫妻俩每月共入1.3万,灾难一来我们坐吃山空


1. 既要置身于社会系统中,又要不断加强风险意识

作为群居物种,我们人类离不开社会,但正如我们常听到的一句俗语:

要想改变,意识先行。

要想提高抗风险能力,首先要有风险意识。所谓的“风险意识”指的是:

人们对风险的观念把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对风险现象所持有的理解与态度;二是人们对风险现象的理论认识与把握准备。

它着重强调了面对风险时,我们既要能识别出来,更要有一定的认知准备。

当然,风险意识并不等于干着急。

我的邻居Y在疫情时刻没有风险应对能力而表现出的忧愁并不能证明她有了风险意识。相反,这正是她没有风险意识的结果。

我,40岁,技术工,夫妻俩每月共入1.3万,灾难一来我们坐吃山空

如果她能想到本来钱就不多,万一买完车出现突发状况时钱无处来时,她应该会说服丈夫不要逞强买车,而是先把有限的钱存起来,避免出现一个月没工资就没法活的尴尬。

如果他们能再想得远一点,就会想法子拿出一部分钱出来用于投资孩子们的教育,比如买书、上更好的学校或干脆带在身边上学等,毕竟教好孩子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当然,这些假设都是在有了风险意识后才做出的行动,也是为了在社会群体中活得更好。

而邻居Y都没有想到,她只能呆呆地看着危机,除了抱怨还是抱怨。

2. 广开财路,收入结构多样化

很多人抗风险能力低,关键就在于:能力只够撑得起一种工作,收入完全依赖于工资

在《崩溃:关于即将来临的失控时代的生存法则》中,作者克里斯.克利尔菲尔德和安德拉什.蒂尔克斯针对组织行为、认知心理、管理、经济、医学、城市等多领域的血泪史,他们总结几条生存法则,其中一条就是:

掌控不同区域间的连接点,打断连锁反应。

如果把收入总数比作一张区域大网的话,每种收入来源就是一个连接点。每个连接点足够独立,我们就足够有能力应付突如其来的风险。

我,40岁,技术工,夫妻俩每月共入1.3万,灾难一来我们坐吃山空

大张是一个滴滴司机,经常跑我们小区一带。熟了之后了解到,他不仅吃得了苦开滴滴,还有一个流动烧烤摊,专门交给媳妇打理,另外他还有一个自己的包工队,专门跑房屋装修业务,顺便接一些防盗窗的安装活儿。

做几份不同的工作,不仅是类似大张一类蓝领人士想到的预防风险的策略,很多白领人士,除了本职工作外,业余写作赚稿费,或兼职做讲师或直播等,每一种能力都相互独立,但组合起来却足以支撑个体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

正所谓脑子要活、手要勤,每种付出,总会有回报。

3. 有储蓄意识,更要有储蓄能力

在中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有储蓄观念,但没有储蓄的实际能力。

《中国财经报告》曾对中国居民的储蓄结构数据做过调查分析,最终发现:

10%的富裕家庭,储蓄金额占到全部储蓄金额的70%;还有35%的小康家庭,储蓄金额占全部储蓄金额的25%。

剩余50%的家庭,银行存款为零。

而且,很多这样的家庭有房贷车贷。可以说,家庭收入一直处于负状态

我,40岁,技术工,夫妻俩每月共入1.3万,灾难一来我们坐吃山空

这种现象让人不寒而栗。

没有储蓄,意味着父母生病时无法及时就医;没有储蓄,意味着孩子们上学无法选择好的学校;没有储蓄,意味着自己永远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在一个岗位上打转,甘愿受委屈也不敢辞职。

在电影《送我上青云》中,主角盛男(姚晨饰)得了卵巢癌,但因为没有积蓄,30万医疗费无法拿出,即使向好朋友借也被拒绝。我想那时的盛男是无比绝望的。

但假设一番,要是她能提前储蓄一点,也许情况不至于这么糟。

当然,培养储蓄能力,重在积少成多,而不是一下子存几万或几十万。即使再少的钱,经过时间的积累,就是一笔很大的钱。比如,一个工资只有3000元的人,每个月能存800,一年就可以存到将近1万,只要坚持几年,攒下来的钱也足以应付生活中的意外。

持续存钱,不管是对年轻人,还是对中年人,都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我,40岁,技术工,夫妻俩每月共入1.3万,灾难一来我们坐吃山空

4. 终身学习,从不停止成长

越强大的人,越知道抓住时机学习。

因为他知道,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本就是永恒不变的规律。

与其担心被时代抛弃,不如认清时代格局,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热爱新事物,学习新事物,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正如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所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当然,我们学习的终极原则就是终身学习,从不停止成长,具体可从两方面来进行区别学习:

第一,认知型学习。

这一类学习以提升自我认知、扩大心智眼界为目的,最终建立全面的认知观和价值观,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看书就属于这一类。

古人有言曰: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我,40岁,技术工,夫妻俩每月共入1.3万,灾难一来我们坐吃山空

爱读书的人,能帮助自己认清事物,培养风险意识。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被誉为“行走中的图书馆”,他所有的知识和投资观念来自于看书。而他从浩瀚书海中培养的风险意识促成了和巴菲特天衣无缝的合作模式。

第二,技能型学习。

不同于知识型学习,技能型学习重在学习某项技能,并能在实际活动中产生价值。如果说掌握知识意味着改变思想,学习技能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因此,技能型学习,选择自己擅长的技术,并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学习实践;比如爱好厨艺可以进修厨师,爱好编程可以学习各种编程技术等。

不管是学习知识还是技能,我们都在精进自己,让自己变强大,才是提高个人抗风险能力的最保险措施。借用电影《教父》里的一句经典台词送给大家:

在一秒钟内看清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才看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我,40岁,技术工,夫妻俩每月共入1.3万,灾难一来我们坐吃山空


结语:

个人抗风险能力,确实是一个人底层能力。

有了抗风险能力,才能维护个人尊严,在这个日趋复杂的社会里活得更安稳。

既然个人抗风险能力如此重要,我们可以通过4个方法来提升个人抗风险能力:

①既要置身于社会系统中,又要不断加强风险意识

②广开财路,收入结构多样化

③有储蓄意识,更要有储蓄能力

④终身学习,从不停止成长

一起学习,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