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医院时79岁老人CT显示小脑轻微脑梗,五天复查CT显示小脑严重梗塞,为什么?

感恩好人做好人


第一,对于脑梗塞的检查,CT的效果没有MRI好。

一般病人到急诊,首先会让病人做CT,主要是CT检查比较快,容易检查,判断是脑出血还是非脑出血的问题。因为CT对脑出血比较敏感,如果是脑出血,那就按照脑出血的方案治疗;如果不是脑出血,那就按照缺血性脑血管治疗。

CT早期可能看不到脑梗塞。所以要预约头部MRI治疗,评估脑梗塞。当然,颅脑CT也可以看见早期脑梗塞,可能都是大面积脑梗塞了。5天后,脑细胞已经缺血缺氧坏死了,CT可以看见病灶,所以是大面积脑梗。


上图就是一个病人的检查结果,ct未见明显异常;MRI提示新近脑梗。

第二,住院期间病人也可能病情进一步进展。

有病人说进来的时候还能走,住院住着反而不会走,卧床不起了。这就可能是病情进一步进展了。所以,复查的时候发现病灶变大了。

如果觉得有道理就点个赞吧,喜欢就关注我啊


大脑梗知识


我是小影大夫。刚入院轻微梗塞,五天后严重梗塞,这在我工作中也很常见。这是脑梗塞这个疾病的进展在CT上显示的不同,刚开始还没缺血这么严重,但是五天后,脑组织已经大片缺血坏死了,在CT上才能很明显的显示出来。

CT对超早期脑梗塞不敏感

一般头晕头痛、肢体乏力来看急诊,医生会考虑是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无非就是脑梗塞和脑出血,也就是血管堵了和血管爆了,而这两种治疗方案完全不一样。

做CT的目的是能快速的判断有没有脑出血。有没有脑出血,做CT一眼就能看出来。而超早期的脑梗塞,CT反应不出来,就是会看不到,或者只看到一点点低的异常,也就是轻微的脑梗塞。
上图为CT图像的大量脑出血

CT对超早期脑梗塞不敏感,也就是说血管刚堵住,脑组织刚有缺血反应的做CT是看不到的,随着缺血进展,做CT可能会看到轻微梗塞,但是如果继续缺血,脑组织长时间得不到血液的供应,就会缺血坏死,这时候做CT才能很明显的显示出来,也就是题主说的,五天后做CT,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脑梗塞。

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报告有问题,而是脑梗塞这个疾病的进展在CT上的表现。

对于超早期脑梗塞最敏感的是磁共振检查

刚刚说了怀疑脑血管疾病,做了CT没有出血或者没有异常,那很大可能就是脑梗塞了。那怎么知道是不是脑梗塞了,最敏感的检查就是磁共振,特别是DWI弥散加权成像能看到一片高信号,那诊断脑梗塞就没有问题了。医生要开始溶栓,把堵住血管的栓子融掉,时间就是生命,诊断脑梗塞,越早溶栓越好,在发病6h内溶栓成功率最高,预后也是越好,这也是为什么心梗和脑梗都要抢时间的原因。
DWI上右侧小脑半球大面积脑梗塞(亮的)上图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怀疑有脑梗塞的人都有可能去做磁共振。因为磁共振的时间长,需要10-15分钟,不像CT两分钟就可以搞定。并且做磁共振有很多禁忌症,不是人人都能做,无法镇静,无法配合检查的人做不了。这也是为什么CT比磁共振更加普及的原因。


小影大夫


前天来的一位病人,头晕、四肢无力,颅脑CT显示多发小梗死灶:

像这种怀疑急性脑血管意外,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脑出血和脑梗死,做急诊CT检查首先要排除脑出血,因为二者治疗方案不一样。

但是脑梗死的CT表现有时间窗,一般6~12小时之内表现不明显,需要密切复查。这位病人第3天复查CT,显示为大面积脑梗死:

左侧额叶、颞叶、丘脑和基底节区大片低密度影,这体现了脑梗死的进展过程。病人不太理解,在登记窗口外还埋怨:住院那天刚做的CT,才隔了一天又让我们做,做这么多有必要吗?

有必要,脑血管疾病比较复杂,有时候进展快速,医生需要掌握病情变化。

还有读者可能会问,刚来的时候脑组织还没有坏死,为什么不能马上控制病情,阻止脑梗死的发生?医生水平太差了?

对于怀疑急性脑梗死患者,CT检查排除了脑出血后,通常会微创手术紧急溶栓,大约有30%的患者能够溶开,或者缩小梗死范围。所以怀疑脑血栓的病人要及时就诊,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但也要知道这种成功率不是100%的,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偏瘫面人了。

对脑血管病,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包括积极锻炼,科学膳食,增加水果蔬菜摄入量,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不要太暴躁。三高患者要听从医生指导,按时吃药。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戒烟限酒!烟草和乙醇都能损伤血管内膜,诱发血栓形成。平时太任性,不注意这些细节,等到发生了脑血栓,又抱怨医生水平不行,这是不对的。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谢谢阅读,欢迎关注!


影像科豪大夫


在检查脑梗死方面,ct的效果是不如磁共振的。在刚刚发生脑梗的时候,ct上可能什么都看不见,而磁共振上面的表现可能已经比较明显了。但是为什么医生通常总要选择先做ct呢?

因为脑出血和脑梗死这两种疾病的表现形式很相似——突然发病,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嘴歪、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神志不清。

虽然两种疾病的表现一样,但是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完全相反。脑出血是血管破裂出血,是要止血。脑梗死是血管堵塞,需要疏通。因此,如果搞错,就很糟糕了。

ct在诊断急性脑出血的时候,效果要优于磁共振。脑出血刚刚发生,ct上就可以看的很清楚。因此,通常要先做ct排除脑出血。如果ct显示是脑出血,那么立马按照脑出血治疗。如果ct没有显示脑出血,那就要高度怀疑是脑梗塞,就要按照脑梗塞来进行治疗了。同时,还要立即预约磁共振检查。

但是,磁共振仪器很贵,有些医院没有。或者磁共振数量很少,需要排很长的队。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一来要选择立即做ct的原因。

在发生脑梗死之后,随着时间推移,梗死的大脑逐渐发生液化坏死。通常在24小时之后,脑梗死在ct上的表现也就越加明显起来。

因此,最初在ct上看见很小的脑梗,说明脑梗也是比较严重的,实际上的梗死面积是要大于ct上显示的面积。三天之后,这些区域的脑组织彻底坏死液化,ct就显示大面积脑梗了。


人体探索者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脑梗作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沉重的经济负担之一。脑梗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影响中老年人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因此认识这个疾病的特点以及掌握预防方法非常重要。

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早期出现脑梗症状时已马上就医,做CT检查提示轻微脑梗,但治疗几天后复查CT显示已严重脑梗,于是怀疑是治疗不当耽误病情所致。其实不然,大多是和患者疾病进展及早期CT对脑梗诊断的局限性有关。

脑梗塞的整个过程可分为:超早期(1-6小时)、急性期(6-24小时)、坏死期(24-48小时)、软化期(3日-3周)和恢复期(3-4周),而病情最严重的时期多数在坏死期。从医学理论上说,使脑缺血区血管再通,恢复氧和葡萄糖供应,使脑代谢恢复正常,可使脑组织损伤得到恢复,但实际并非如此,如果治疗不及时,脑组织损伤会继续加剧。所以,目前公认的在脑梗塞发病的6小时内为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错过这个时间窗,就可能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有研究显示,患者年龄老化对脑梗塞的进展和恢复均有明显不良影响。所以老人刚入院时CT显示轻微脑梗,五天后发展为严重脑梗,可能是因为在最佳治疗时间窗内没有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措施,或高龄使治疗效果较差,病情继续进展导致的。

CT在诊断脑梗塞的局限性

CT和磁共振(MRI)是目前诊断脑梗塞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研究表明,对于超早期脑梗塞病灶的病变,常规CT检查只能扫描到轻微征象,其检出率约为34.0%,且有时不能确认微小病灶的存在,易出现假阴性。而磁共振主要应用于脑梗早期、脑干和微小病变的诊断,对于早期脑梗诊断的阳性率比CT更高。但由于CT价格较低,检测的适应症广,扫描速度快,操作简单等,所以仍作为脑梗塞常用的筛查方式。

总之,脑梗是一个复杂的脑血管病,病情不排除随时进展可能。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在CT显示小脑轻微脑梗的结果后,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再行磁共振检查,这并非是医生滥用检查,其目的为进一步明确小脑梗死的范围,微小梗死病灶的多少等,以便更好地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


药师方健


局外人士瞎咧咧,有意吸收留心头,无意接收随风流。大脑管思维,小脑管调节。大脑接受的信息是负面的,就会受到规范制约,供给那个部位的细胞就会因为受到能量限制而产生动能不足,失去活力的细胞就会因为活力欠佳形成阻力,此种情况下,这些动能不足的细胞就会因能量不足失去话力产生阻塞血管的现象,称为梗塞。开始症状轻是量变的前奏,但由于七八十岁的老人旧观念和习惯比较严重,使制约的力度逐渐增强产生质变,使病症加剧恶化。这样的患者因为年令原因,改变他的认识和思维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很难改变,甚至不可能,所以才有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在现阶段的暴发现象。虽说现在医疗很先进,但再先进的药物和医疗手段也改变不了人的观念和思想。这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瓶颈,只有创新医学理论新突破,才能使这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目前人们的精神境界来看,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欢乐无限gdd


非常简单的道理:脑梗死有一个过程,这个时间是5-15天,病情会逐渐加重,15天后才可能看到真正的结果,也就是说15天后才可能慢慢恢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