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五旬的楊春華教授支援湖北抗擊疫情。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簡文楊攝
平安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一線黨旗飄
馳援手記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春華教授是一名在部隊錘鍊了22年的老兵,是一位有著32年黨齡的老黨員,是一位有著36年工齡的老醫生。他駐守過法卡山邊防前線,參加過5·12抗震救災,支援過江蘇崑山爆炸事故的搶救工作,也曾醫療援藏。現在,他到了武漢。
與2003年的SARS相比,今年的形勢同樣嚴峻,有人問:“你都年過五旬了,逞什麼強?你不怕死嗎?”
“誰不怕死?我曾經是個兵,是老黨員,更是醫生。不忘學醫初心、牢記醫生使命,‘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這不是光喊口號就行的,要用行動證明。”
記錄整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簡文楊
一聽到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緊急通知,要求醫院組建支援湖北抗擊疫情的醫療隊,我毫不猶疑地先報名,回家後再說服家人。1月28號出發,深夜抵達。我們是廣東派出的第二批醫療隊,正式接管漢口醫院呼吸三病區。到達武漢頭兩天,領取各種物資,學習疫情知識。
1月31日上午9-12點,我們幾個醫療小組協調人員討論醫療分組、醫生分床及一二線醫生值班和職責分工等問題。我們既要圓滿完成任務,又要保障隊友的充分休息,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下午4點,開黨總支部成立和支委分工會,我擔任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赴湖北醫療隊第一臨時黨支部書記、重症救治組組長。晚上7點,我們醫生一組4人,護士8人,提前50分鐘到達醫院,先穿好防護隔離服。兩個一線醫生和護士全部進入病房交接班。
全天在病房只吃一頓飯
我和同事陳雷向當地同行瞭解情況,學習各種收治、出院死亡、上報流程等。好傢伙,劉玄林醫生一開口,“火力”就很猛。不怪他,他當天全天都在病房,只吃了一頓飯,一遍遍重複帶教、查漏補缺的工作,有時還遇到個別不客氣的隊友,難免有火氣。
“你們是想先學流程的吧?”見我們態度謙虛,他放緩語氣,伸出拇指說“這就對了!”他花了近一小時耐心地教會了陳雷,給我們當班的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白天全天沒收治新病人,只為一些病人開了出院證明。我們剛進去病房時一下來了4個新收病人,1個危重搶救。有備無患,我們順利完成任務。
深夜,一個病人白天辦了出院,沒有拿到出院手續,主治醫生忙得來不及告知她。她擔心院內交叉感染,不時到護士站詢問出院的問題,我耐心解釋“明天上午就出院”,並當著她的面,交代醫生交班時把此事辦妥。她這才放下心來,回病房去睡覺。
臉上被口罩勒出深痕
我們還處理了幾個病情變化的病人。4個小時,一刻也沒停過。“主任您年齡大了,就坐一會吧。”黃護士長擔心我這個“老兵”吃不消。忙起來怎麼會覺得累!下班後脫下防護服,感覺左耳朵和麵部很痛,原來是被N95口罩和繩子壓的,面部和耳朵幾道深深的壓痕,我跟同事們一樣,戴上了這個特殊的“工作勳章”。
韋民主任來接下一班,我們做了一個交班,詳細介紹了注意事項,特別是流程問題。其實,護士們更辛苦,比我們晚一個小時下樓。接到了他們,我才放心,我的隊伍可以完整帶回酒店休息了。此時已是次日凌晨兩點半。不知道什麼原因,寒冷夜裡,冰涼的消毒液噴灑在臉上也不覺得冷。ICU“老兵”再出徵,我有信心和同事們一起打贏這場硬仗。
閱讀更多 廣州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