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一个6.5%的理财产品,推荐人说是低风险理财,亏损概率很低,你怎么看?

琅琊榜首张大仙


推荐给你的这一款年化收益率达6.5%的理财产品,如果像对方所说的风险等级低且没有本金亏损的可能,那很可能是个人结构性存款,属于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但也不排除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建议你谨慎选择!



从6月14日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来看,预期年化收益率在7%以上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共4款。其中,华夏银行的“慧盈759号C款个人结构性存款”起始金额为1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7.25%,属于保本浮动收益型。


另外,今天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中,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6.5%的几乎全部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产品。比如说,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推出的“富江南之鸿富添盈A计划H1808期5-16或者4-06等”几款理财产品,起始金额均为5万元。

总之,一旦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产品,则本金安全性无法保证,意味着对方承诺的不可能亏损就是一句空话。浮动收益是相对固定收益来说的,这类型理财产品尽管给出6.5%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但这份收益同样不能保证,最低甚至可以是0,即无收益。因此购买此类产品的风险完全由投资者承担。


东震木


本人在金融行业里从业多年,以我的经验来看,你所说的6.5%的理财产品,亏损概率很低,是低风险理财,这个纯粹是忽悠,需要特别小心。

目前6.5%以上的收益的理财产品有没有?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能达到这个收益水平,只有信托产品,信托产品现在平均年化收益率依然可以达到7%,部分优质资源的信托收益可以达到9%,但是信托产品资金门槛是100万以上,稀缺的信托产品需要300万甚至500万才能买到。

如果不是信托产品,而是可以随意购买到的理财产品,现在是达不到6.5%以上的收益的。以目前银行发行的主流定期理财产品来看,年化收益率只能达到4%左右的水平,保险类和券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4.5%~5%的收益率。

还有部分地区的城投债,收益率可以达到6%,但是同样是稀缺产品,需要资金量较大才能够买,并且债券也并不是亏损概率很低,这两年来债券出现违约的情况开始增多,得看运气,运气不好的话,踩雷的概率并不低。

因此,推荐 人说6.5%的理财产品,属于低风险理财,亏损概率很低,如果不是前面我说的这两项的话,一般忽悠的可能性比较高,需要看这个理财产品到底是谁发行的,如果是正规大型银行发行的,需要看清楚产品的说明书,看看风险等级是否在PR2级别以下,只有PR2级别以下的才是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如果是一些中小型所谓的金融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很有可能是高息非法理财项目,很可能掉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财经宋建文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年化利率正常的是4%一5%之间,非保本浮动收益。6%年化收益率是凤毛麟角,基本上在市场上见不到。



高收益带来的是高风险。目前,理财市场的风险等级分为五级:R1、R2、R3、R4、R5,风险由低向高排列。R1和R2级别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国债、企业债、银行存款、信托等产品,风险较低,基本零赔本风险,预期年化收益率4%左右;R3、R4、R5可以投资黄金、股票、外汇等高波动高风险产品。R3、R4级理财产品规定投这类高风险产品不能超30%,预期年化收益率5%左右,有赔本可能;R5级理财产品对投资高风险产品没有比例限制,因此年化收益率能达到5%一6%,高风险,赔本可能性增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6.5%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在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基本上是没有的。R5级理财产品,高风险高收益,也很难有预期年化收益率6.5%的,既使有,不可能是推荐人说的低风险,而是非常高的风险,募集资金可以全部投入到股票、黄金、外汇等高风险产品,你说风险大不大?



再说,理财产品的发行方是谁?这是个问题。如果是银行、保险、证券,资金安全性好些,其他平台保本就更没保障了。比如P2P理财,预期年化收益率高于8%,一不小心就爆雷、平台跑路,鸡飞蛋打,血本无归,到那时就是欲哭无泪了。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相信高收益低风险这样的忽悠,你想要人家的高收益,人家想要你的本金。擦亮你的眼睛,对于这样无良的推荐人,要避而远之,千万不要掉进这种所谓高收益低风险的诱惑陷阱。


牛哥话养牛


我要告诉你的是,赶紧远离这个推荐人,如果他是你的朋友,朋友关系到此为止。

6.5%的理财产品,且不说根本就不存在这么高利率的理财产品,更别说是低风险了。只能说,你碰上骗子了。

一位监管人士曾经说过,任何投资产品,利率超过6%,就要做好损失本金的打算。这句话很明白的告诉了你,投资理财产品利率超过6% ,已经是高风险了,有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

能称得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至少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至少保证本金的安全,即本金不会受到损失,收益也基本是安全的,除非发生金融系统性风险。

就目前来讲,能够保证本金的理财产品,市场上已经没有了,以后也不会再有。根据理财新规的要求,新发行的理财产品,都是非保本净资产的理财产品,买者要自己承担风险。

能够保本的产品,现在市面上有国债、银行存款产品。、货币基金等。这些产品都属于低风险范畴,本息可以保证。

国债不用说,无风险利率,国家信誉背书,保本保息。3年期4%,5年期4.27%。收益非常不错,缺点是流动性不好。

银行存款产品的话,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这两款产品收益还不错。3年期大额存单年化收益在4%左右,5年期大额存单年化收益在4.2%左右;6个月结构性存款利率是4%左右。大额存单可以灵活转让,流动性可以保证。结构性存款一般都是短期产品,流动性也不错。

货币基金是所有基金分类中风险最低的一个种类。具有准储蓄的特征,风险很低,收益相应较低。

怎么样?明白了什么是低风险产品了吧?以后再有人跟你说,超过6%的产品是低风险产品,就可以直接转身离去了。


南公子


6.5%的理财产品,千万不要相信!这样的理财产品,说是风险低,亏损概率很低,已经说到亏损概率了,说明这样的产品根本就不能购买。下面来分析一下。

6.5%的理财产品不可信

现实生活中,超过6%的理财产品好多都是坑。一般情况下,平时能够见到的理财产品最高年利率的也就是民营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存满5年年利率为5.8%。这样的存款产品属于普通存款,也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可以说是比较安全的理财产品。

超过6%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风险巨大,而且有很大可能血本无归。达到6.5%年利率的理财产品更是不可信。

6.5%的利率超过了贷款利率

现在一般在大型银行办理房屋抵押贷款,贷款利率一般都在5.5%左右,一般也不会超过6%。银行贷款基准利率,5年期以上的也就是4.9%,即使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贷款利率也就是5.88%,上浮30%才达到6.37%。因此,6.5%的年利率超过了大型银行的贷款利率。

如果理财产品年利率超过了大型银行的贷款利率,可以说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巨大。因为如果理财项目风险小的话,就可以在银行获得较低利率的贷款。

6.5%理财产品可能是非法集资理财

6.5%的理财产品可能是非法集资理财。很多不正规的理财公司,都会采用提成的方式来吸引客户劝熟人来购买理财产品。这些熟人实际上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也是一无所知,反正是理财公司销售员怎么跟他说,他就怎么给你说,目的就是一个,劝你购买理财产品,然后他就可以获得提成了。6.5%年利率的理财产品可以说大概率就是非法集资性质的理财。因此,对于熟人介绍的理财产品一定要非常谨慎。

综上所述,6.5%的年利率的理财产品不能买。主要原因是6.5%年利率已经超过了贷款利率,也高于平时可以看到的新型存款的5.8%的年利率,这样的熟人介绍产品可能是非法集资理财。



睿思天下


哈哈哈,这个我有经验,10多年了,这个可以给你点参考意见。

首先,推荐人为了吸引客户,肯定会尽量所产品的亮点和优势,这个是肯定的;如果推荐人给你说有风险,你肯定理他了。在我们这个行业,以前还有业务人员为了成交订单,过分夸大产品,过度宣传也是存在的,现在好多了。

其次,理财产品是否有风险,亏损的概率大不大,只看收益率是很难判断的。这个主要要看产品的具体内容,最主要的几个关键点包括:

1、借款人:这个资金是谁在用,是谁在借款。如果是银行的产品,银行作为借款人,那当然风险比较低;如果是一般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就风险比较高了,企业的还款能力和实力跟产品的风险成正比;

2、是否有抵押物:如果借款人是实力较差的企业,但是提供了房产或者土地等足额的抵押物作为担保,这个也是风险比较小的,因为有抵押物。如果借款人没有提供实物资产,而且提供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等,风险也是比较高的。

3、看还款来源,如果是普通企业还款,还是用企业的经营收入来还,没有比较稳定的收入作为还款来源,那风险就比较大。因为企业经营都不有不稳定性,收入可能出现波动,到期无法还本付息。

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产品的风险。因此,不能简单通过收益率来判断风险,要根据理财产品对应的底层资产来判断,这个才是根本。 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咨询探讨!


超级企业家


如果预期收益率达到6.5%以上,虽然不能肯定就会有比较大的风险,但是需要格外关注,因为如果风险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按照目前的市场水平来看,这个利率是高于市场行情的。

但是也不能仅仅因为收益率比较高,就一棍子打死,而要从几个方面综合来判断。

1.发行产品的平台

题目中没有说6.5%的理财是哪个平台发行的,但是发行的平台对理财的风险等级是很重要的。信用等级高的金融公司发行的产品就相对来更安全,比如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就比较正规,他们发行的产品会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制度,其投资的渠道也受比较严的监管,风控能力比较强,因此产品就相对安全。而如果是私募公司,p 2p公司以及民间的金融公司等,他们的投资流都没有那么透明,而且有的是不正规的风控措施做得比较差,相对而言风险就比较大。

2.风险等级评价标准

如果是正规的金融公司,风险等级的评价应该是量化的,比如二级风险三级风险或保本保收等,而不是口头说的很小比较小等比较模糊的词汇。因为后者都是主观感受的,对姚明来说1米8就比较矮,但是对潘长江说就算是巨人。所以风险很小,这种事是没法判断的,也不要听他们来说,即便他们说风险很小,后来出了事也不会对你负责的,因为空口无凭,而且别人提出了风险,并没有说不存在风险,所以说一定要找文件,看量化的风险等级。

3.看清楚产品合同

做投资理财最忌讳的就是听别人天花乱坠的给你讲,而不去看保险合同和约定条款,这两者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保险合同是一小时合同会按照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来写,这个都是需要报监管部门审批和核查的,但是销售人员跟你讲的话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是没有任何保护的效力的。就像叶和尚写的吸烟有害健康,如果说风险等级比较大,会体现在理财条款里面,而且条款里面不会出现很小比较小类似的词汇,可以很清楚的反映出产品的风险等级,所以一定要看条款协议。

总之6.5%的理财收益还是要谨慎对待,因为目前来看4%左右的银行理财是比较安全的,6.5%要么投资于私募,要么是风险等级比较高的P2P产品,这种产品的风险等级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投资者不太懂理财的话,宁愿不赚这个便宜,也不要吃亏上当。


四大财子


6.5%的理财产品是不符合固定收益和保本理财产品的利率要求的,一般我们看到的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利率都是很难能超过6%的,因为超过了6%以上就不是低风险了,应该叫中高风险理财产品,那就是本金可能亏损或者本金会全部损失。

第一、什么是低风险理财?

你到银行存款,这种存款就是低风险理财,因为你的钱是存在银行里的,银行这么大的机构财大气粗,它是不太可能发生风险的,此时你的财产存款风险就很低了。但是银行最多给你保本收益利率是不会超过6%的,因为超过这个数目银行也要计算成本,是会亏钱的,他们也不干。

存款、债券、货币基金都是这种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利率才会很低,一旦利率高了,不存在不会亏损的情况。

第二、6.5%中高风险理财。

6.5%是超出了低风险理财产品的利率范围,那这款产品就不会是亏损概率很低了,应该是不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就是看似风险低亏损概率低,也可以说是可以亏损的,6.5%的利率,也可以说是只能赚到1%都有可能,这就存在问题了。

综上所述:

按照这种情况来看,很显然6.5%是不存在低风险亏损概率低的,因为不符合大部分低风险理财产品的利率要求, 那这种理财产品其实就是所谓的6.5%只是最高收益,最低收益可能是1%,亏损概率低,但是也会亏损。


股海重生2015


如果是银行推荐的,能达到这个收益的应该是银行代销的信托产品。现在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在8~9%,给到银行代销的话,银行会从中间收取2~3个点的中间收入。所以给到客户的话大概在6.5%左右是很正常的。你可以从银行购买,也可以从信托公司购买这个,看你自己的选择。主要得看你投资的这个信托产品的项目,具体投资领域是是政信基础建设的,房地产类的,还是工商企业类的,然后看它的风控措施,有没有抵押,质押和担保的风控措施。



胖虎聊财经


我看不靠谱啊!既然是高收益,必然就有高风险存在。

纵观现在市场上的各种理财产品,能够给到利率5%的已经非常的不错了,能够给到6.5%的非常少,除非你有足够的资金做协议存款。

要知道高收益的背后就是高风险,况且现在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打破了刚性兑付,也就是说在兑付的时候是按照实际的利益结算的,到时候如何结算还是要看实际收益的。

现在市场上有一些产品又保证利率,但是这些产品以保险产品居多,现在保险公司的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1.75%,最高的见过3%的,这些是写在合同里面的。

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一般都会有要求资金留存时间比较长一些才会体现出它的优势,短期内优势不是很明显,毕竟所有进入万能账户的资金都是要有手续费的,而且现在的监管规定,五年之内万能账户有资金的流出是需要扣除手续费的,而且手续费的比例是固定的。

有一些信托产品的收益也还是不错的,但是这些产品一般人很难买到,一方面是这种产品比较稀缺,另一方面是对于资金要求比较高。

对于短期内收益在6.5%以上的产品建议慎重考虑,低风险并不代表没有风险,对于风险来说,概率再低也是风险,主要是看你自己的承受风险的能力了。如果你这笔钱投资之后,对于家庭生活没有任何影响,这个就无所谓了,大不了不赚钱,但是如果会导致家庭陷入困境,个人不建议追逐高收益的产品。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建议按照标准普尔推出的家庭财务规划四象限图进行合理规划,10%的资金用于日常开支;20%的资金用于购买保险产品,用于保命的钱;30%风险投资,用钱生钱;40%的资金用于固定收益理财,包括定期存款,固定收益的理财保险,保本的理财产品等等。

老炮建议:央行屡次调整存款准备金基准利率,将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市场,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还是通过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对于市场来说,理财产品也会随之风起云涌,但是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记住“高收益背后必然是高风险”,对于理财来说,第一要务是保本,然后才是收益,千万不要为了追逐收益而忘了本金的安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