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集中”抓救治 “春暖花开”终有时——怀化全力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掠影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怀化在行动

“四个集中”抓救治 “春暖花开”终有时——怀化全力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掠影

1月31日,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愈出院;2月4日,首例重型确诊患者经多天治疗痊愈出院;2月5日,又有4例患者治愈出院……连日来,我市抗“疫”战场不断传来好消息,截至2月5日,全市累计已有6例患者治愈出院。

救治病患,与时间赛跑!我市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根本要求,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救治病人,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工作实效,全力以赴确保患者零死亡、医卫人员零感染。

“确诊病人转化为重症病人、重症病人转化为危重病人在一时之间。怀化按照‘四个集中’的原则,把病患集中到市级定点医院救治,统筹医疗资源,节省了人力、物力,保障了治疗效果。”近日,省医疗救治专家组对怀化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防止疫情蔓延,集中患者是关键。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就确定了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市级定点治疗医院,13个县(市、区)也都指定定点治疗医院。定点救治医院及其值班电话面向社会进行公示。各定点医院迅速进入“作战”状态,按照诊疗方案全力开展医疗救治。此外,全市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鹤城区、中方县、洪江区、怀化高新区、怀化经开区的医学观察对象全部集中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合最优资源全力救治病人。

患者李某1月13日下午出现发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咳嗽,活动后气促, 1月22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李某刚来时,情绪特别低落,心理波动大时还会不听医生的话。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蒋朝阳交代医护同行们,要安抚好病人情绪,不能忽视心理作用。“我们耐心跟她讲,医务工作者会保护好她,会好好治疗,让她安心待在医院,不用担心害怕。”看到医务人员春节假期都没有回家,日日夜夜精心照顾自己,李某终于慢慢平复了情绪,打消了“逃离”的念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全市定点救治医院后,连夜在门急诊入口建起活动板房,作为发热预检分诊处,准确分诊患者。在感染病中心四楼已经作为隔离病房使用的前提下,又增加二、三楼作为救治专用病房,随即动员全院干部职工90余人到岗到位,分工合作,4个小时内腾空出感染病中心二、三楼。医院还在半天内将住院部D区腾空建成隔离区,增加隔离区病房床位170张,确保对集中收治的确诊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集中专家:整合最优资源开展救治

疫情面前,人民需要“白衣战士”!

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市第一时间成立了市级疫情防控专家组及市级医疗救治医护预备队,并要求专家和预备队所在医院须全力支持相关医护人员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实行24小时响应,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调遣。同时,发挥省派专家作用,协调、调度、整合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最优资源,全力以赴、不惜代价开展救治,力争做到“零死亡”。

湘雅附一重症医学科徐道妙教授、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张卫东教授、湘雅附一感染控制中心黄勋教授、省直中医医院刘松林教授等4名省派专家们早出晚归,不顾舟车劳顿,深入各县(市、区)及乡镇的多家定点医院及收治医院。他们听取病情报告,查阅影像、生化检查资料,来到床旁查看危重患者的情况,给出专业的诊断、治疗建议。他们对定点医院进行最新版诊疗方案和院感防控的培训,对各医院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疑似和确诊病例的运送和救治、外送CT检查流程、感染病房布局及流程等进行督查,提出整改建议。

“本土”的专家们也不辞辛劳,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

市级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李勇忠自从科室接收第一例疑似患者后,他就一直带着医护团队工作在第一线。和患者高频次地密切接触,工作强度很大,他的身体亮起了红灯。他出现咳嗽、轻微发烧等症状,拍片后发现肺部有阴影,向领导汇报后,将自己隔离起来。1月29日,隔离解除后,他迅速回到工作岗位,和科室团队继续战斗。

“没有想那么多,首先想到的是保证患者安全,尽好自己的职责。”市级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蒋朝阳,从大年初三进入隔离区参与危重患者救治工作后就一直没有回过家。在隔离病房,因为戴着防护面罩,要大声说话才能让对方听得清,几天下来,嗓子哑了;穿着防护服,每次检查完患者,里面的衣服都是湿透的。患者病情变化,随时都需要他进入隔离病房,他从未犹豫动摇过。

“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诊疗方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为每一位确诊患者制定规范的诊疗方案。”目前,省级和市级专家团队坚持协同作战,针对每一个患者情况,多学科会诊制定治疗方案,围绕“零死亡”目标共同努力。

集中资源:统筹调度保障救治需求

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市委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第一指挥长彭国甫在调度疫情防控工作时多次要求,要统筹医疗物资调配,竭尽全力、千方百计组织货源,把有限的资源和力量集中到最需要的地方,重点保障医护人员需要。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市集中调拨全市医疗救治相关药品、设备、防护用品等物资资源,重点保障各级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确保医疗救治需求。

1月27日,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布接收爱心捐赠通告,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帮助医院缓解防护物资短缺的困境。通告发出后,社会各界爱心单位、医疗企业和个人纷纷向该院献爱心,口罩、防护服、消毒用品等各种防护物资通过各种途径送到医院。

2月2日,市商务局和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联合京东云怀化项目组协调采购的第一批应急物资由江苏常州运抵怀化,122000双医用乳胶手套及部分口罩、防护服、医用帽子随即分发到各县市区战“疫”一线。

多家医疗器械公司纷纷伸出援手。湖南聚亿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向市第一人民医院捐赠10件100ML酒精,90桶3升装84消毒液,医用护目镜40副;湖南锦华医疗器械公司向通道疾控中心、人民医院、中医院捐赠一次性口罩6500个,N95口罩200个,向第四人民医院捐赠一次性口罩1500个,N95口罩50个,并多方协调联系进货渠道,尽力保障医疗单位的防护所需;中意医疗器械公司向市防控指挥部捐献双管30W紫外线消毒车一台,为各医院解了“燃眉之急”。

多家企业也积极支援怀化抗“疫”一线。湖南佳惠集团捐赠200万元;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捐赠60万元现金和110万元物资;怀化宏凌青城置业有限公司捐款100万元……这些现金和物资也被统一调配、集中使用。

我市还调集全市专业护士经专业培训后,集中到定点医院参与救治,科学轮岗并做好医学观察,对轮岗后的护士第一时间按照300元/天的标准发放现金补助;对其他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补助,其他参与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按照每人每天200元的标准进行现金补助,不断提高定点医院的医疗保障能力。

“今晚检测的两个新冠样本都是阴性。”2月4日晚11点,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分子生物实验室仅4个小时就将两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样本的核酸检测结果第一时间通知新冠二区负责人。

日前,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通过资格审定,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定点机构,获准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今后,该院不仅可以缩短确诊时间,适当扩大检测覆盖面,还能更好地服务临床诊疗。

为缩短确诊时间,我市全面整合市疾控中心、市一医院和湖医附一检测中心的力量,增购检测设备,加快人员培训,24小时科学轮班,加快监测速度,并明确部分检测结果可直接确诊,为临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针对重症病人和危重病人,严格实行“一人一案”精准治疗、多学科分诊,及时进行远程会诊。明确院长为第一责任人,明确总专家、直接负责医生和医疗团队,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规范发热病人就医就诊,实行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全覆盖。自2月1日起,我市暂时禁止全市所有个体诊所(含中医馆、药房诊所)接诊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所有私营诊所须及时引导患者前往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我市还立足“道地中药材之乡”优势,积极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开展救治,推动预防关口前移、防治措施提前介入,千方百计减少医学观察对象转化为确诊病例、减少确诊病例转化为重症病例和危重病例。目前,市中医院生产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汤剂(2号方)每天供应给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寒冬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我们定会战胜“疫魔”,走在春暖花开的阳光下!(怀化日报记者 底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