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夯實人民信心,勝利就在堅持的下一刻

當前,疫情防控阻擊戰進入關鍵時期,信心是一顆“定心丸”,也是一針“強心劑”。為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充分發揮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優勢,新野縣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做好疫情宣傳引導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最急迫的政治任務,牢牢掌握輿論的主動權,充分發揮各媒體平臺優勢,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引導工作,引導全縣群眾增強信心、堅定信心,緊緊團結在高高飄揚的黨旗之下。

因時而動,貼合宣傳受眾。根據疫情不斷髮展變化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宣傳重點,明確以城區、社區、小區、單位家屬院、背街小巷、農村村民小組等關鍵部位、重點區域、難點死角為宣傳重點,著重在宣傳內容、宣傳標語的強度、力度、嚴厲性、針對性方面發力,形成高壓的宣傳態勢、宣傳陣勢,為群眾普及防疫知識的同時,堅定戰“疫”信心。

因事而為,豐富宣傳載體。積極拓展傳統媒體、新媒體、宣傳車、宣傳喇叭、宣傳單(欄、牌)、電子屏等六樣宣傳載體,實現鄉村、城區、集鎮、背街小巷宣傳全覆蓋。整合傳統媒體和網絡等新媒體資源力量,廣播、電視、網站、新野發佈、新野手機臺、微信微博、抖音、短視頻、遊動字幕等統一播發,高速連接線、城區主要街道和鄉鎮主幹道、集鎮公益廣告同步製作,廣場遊園、沿街商鋪、行政企事業單位電子顯示屏等循環滾動,鄉鎮(街道)、村(社區)宣傳標語一併懸掛(張貼),村文化廣場和居民住戶宣傳標語、傳單一同發放,鄉村喇叭、流動巡邏喇叭、志願服務喇叭共同宣講,立體化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防控措施,真正讓屏幕亮起來、聲音響起來、讓氛圍濃起來、讓力量聚起來。

應勢而謀,扎穩先鋒堡壘。組建專職宣傳員、流動宣傳員、志願宣傳員、社區宣傳員、文藝宣傳員、督導檢查員等六支宣傳隊伍。宣傳隊伍重點做好本單位(鄉鎮、街道)、社區、小區、家屬院、背街小巷疫情防控宣傳工作,落實宣傳指令,營造宣傳氛圍,普及防控常識,正確引導輿論,上報圖片資料和先進典型;手持喇叭定時在社區小區、家屬院、背街小巷、村民小組宣傳巡邏,發現串門、集聚、打撲克等及時發聲勸阻勸離;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參與小區卡點值守、發放宣傳資料、參加流動宣傳巡邏、及時協助勸導;每天不間斷對社區小區等疫情防控宣傳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問題,及時督促改進問題。

順勢而為,穩定社會秩序。採用文字宣傳、圖片宣傳、視(音)宣傳、抖音宣傳、文藝宣傳、曝光宣傳等六種宣傳形式進行系統宣傳。通過開設《抗擊疫情我們始終在一起》等專題專欄,及時報道全縣各層面在抗擊疫情中的工作動態,組織專業人員創作,並廣泛徵集暖人心、接地氣、鼓鬥志的原創小戲、歌曲、快板、詩歌、抖音等文藝影視作品,製作發佈音樂快板書“齊心協力防控疫情”“新野戰‘役’動員令,解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等接地氣、有震撼力的音頻視頻深受好評。融媒體派出3路記者攜帶攝像機對廣場遊園、社區小區、農村村民等不聽指揮人群進行現場錄像採訪,在新野手機臺開設“曝光臺”公開曝光,警示震懾,形成點、線、面全方位的宣傳報道格局。

因人而制,溫暖善行者心。大力挖掘選樹醫護人員典型、防控一線典型、社會捐助典型、黨員先鋒典型、志願服務典型、凡人善舉典型等六類先進典型,引導學有榜樣,幹有方向。按照總結一批好經驗、推廣一批好做法、選樹一批好典型、推出一批好文章、錄製一批好音(視)頻、配發一批好圖片等“六個好”的要求,各鄉鎮(街道)和縣直單位每天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抖音等形式向指揮部和宣傳部上報轄區和單位好的新聞線索、好的工作做法、好的新聞事例、好的典型人物、好的感人事蹟、好的文藝作品、好的原創作品,用小人物的正能量凝聚起各級人員共同抗擊疫情、打贏阻擊戰的濃厚氛圍,弘揚真善美,唱響主旋律,匯聚正能量,樹立好形象。新野縣先後推出了骨折不下火線女村黨支部書記趙書煥,衝在抗疫一線的退伍老兵王洪信、高炳獻,一家三口齊上抗疫戰場的陳桂英家庭,喪禮不辦的人民教師陳玉英等60多個先進典型。

信心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可以不斷錘鍊夯實。新野縣以戰“疫”淬火黨員領導幹部隊伍,全縣黨員恪盡職守,衝鋒陷陣,共同築起了一條條護佑千家萬戶的生命防線。百姓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全縣上下民心凝聚,士氣高揚,擰成一股繩、握成一個拳,全力而為,問心無愧,春暖花開之時,英雄的中國人民和我們偉大的祖國必然無恙。(趙嶺峰 馬源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