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問題.筆記

“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蘇格拉底

這話之引起我們悚然重視,正與我們轉身即忘一樣容易。

哲學內容簡言之最終落實到我們關於世界的看法和生活方式。在所處這樣一個世界圖景中,侷限於能力,我們做不到突破這個世界的限制去證實我們關於世界的看法究竟是否為真,因此是否必須建立一唯一正確的權威並無意義。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審視過你的這些觀念?你是否在乎審視這件事本身(反思前提是哲學最重要的行為之一)?當然你不關心也無所謂,只不過我們通常以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負責,渾渾噩噩如加繆《局外人》所描繪,或者以為生活毫無意義這樣一種態度,本身也是一種意義,對你的生活的意義。

縱觀本書,我認為作者成功地達到了他的目的,即:“哲學主要不是研究其他人的觀點,而是努力用盡可能有說服力、儘可能使人感興趣的語言清楚地表述你的觀點,這才是做哲學,而不僅僅是讀一下別人是怎麼說的……本書正是要幫助你做到這一點,那就是把以往的哲學家及其偉大的思想作為啟發,作為一種組織你自己觀點的方式去做哲學,去表達你的想法,喚起你單憑自己的能力可能無法想到的他種可能性。你應當獨立思考,澄清你所傾向的是哪種觀點,以及為什麼是那種觀點,並把這些觀點組織起來以應對其他的可能看法。”

大體上,本書的邏輯框架是這樣的:

開宗明義,先作“生活有何意義”的發問。首先什麼是“意義”?意義是外在的、超驗的,抑或是本身就在對象之內?缺乏語境的“意義”是否有意義?書中列出各種各樣的看法,但不作結論。他描述出這樣的圖景:有什麼樣的看法和態度,或者將決定了你的生活會成為什麼樣子。其中隱藏著傳統關於主觀客觀的關係。

第二個問題是“上帝”,探討信仰。關於上帝信仰的觀念的歷史演繹。由純粹的激情到理性的信仰,也是人的思維如何一步步明晰的歷程。對於許多人來說,信仰既是生活意義的核心,同時也是對世界的終極認知的追尋。於是,“實在”與“真理”便出現了,亦即我們所稱的本體論與認識論。

“實在”,即什麼是真實的。理性促使我們去探求“現象背後的真實世界”,我們所認識的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將直接導致我們對世界對生活的看法。關於實在的定義:(1)最真實的對象是那種其餘事物都依賴於它的對象;(2)最真實的對象是那種本身不會被創造或毀滅的對象。這就引起了關於外在世界與心靈關係、一元與二元或多元的爭論,國產學院派所謂唯心與唯物的論斷,精神為先或物質為先的判定。在這裡,作者並不著眼於孰是孰非(事實上也無定論),作者從這種辯論本身給出意見:討論實在的目的在於生活意義。“我們都需要一種眼光,一種概念框架來賦予事實和事物予意義,從而使我們的生活值得過”。

“真理”的追尋,認識論,即關於知識的理論。真理有事實真理(作為事實是真的,偶然真理)與必然真理(因理性的陳述為真,如數學公式)。唯理論與經驗論的產生,是近代哲學一次最重大的分裂,核心在對天賦觀念的相反看法。然後我們發現,關於真理,我們漸漸由一個事實本身或陳述本身的真轉變到接受其為真。於是最終達到關於“合理性”的認識,即合乎理性地思考和行動:(1)真理是基於已經獲得的最好證據和最認真的思考,在特定時間和特定場合所能相信的最為合理的事情;(2)合乎理性是把握世界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認識你周圍所發生的一切的最佳保證。這也是關於如何“審視”我們的生活的一種解答。合理地思考就是要儘可能多地給出理由,挖掘儘可能多的事實,提供必要的信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信我們為自己的認識和行為給出最真實的理由。

由此可看到一個從最早的“符合論”(客觀真理)往“合理性”(主觀真理)轉化的過程。那麼到底如何獲得、認識客觀真理呢?這是個未解決的問題。主客觀,源於我們有內在的精神世界與外在的物理世界的分別,所以,“自我”的問題就提出來了。

“自我”是什麼?是否存在“自我”這個東西?每個人傳統上都會認為有一個本質的自我,是絕對區別於任何他人的內在存在(靈魂)。但是具體談起來,這個所謂本質自我包含了些什麼,就很含糊。那麼自我作為不同的載體如下:身體上,自我是一種身份、身體特徵或外在的認同;意識上,自我就是“思想著的我”(笛卡兒我思故我在)。心身是否同一便引致了一元和二元的爭論(這與“實在”的爭論相關)。自我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有哲學家認為自我就是一種過去的載體,是記憶的組合。而薩特卻認為,自我是對自己所發生的各種事實的解釋,各種由於我所發生的事實,由我自助選擇去實現與否,因此自我是我想要成為的那個東西的意象:本真的自我。本真的自我是我創造出來的,因此自我永遠存在於未來(參看張生小說《十年燈》)。然而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的“蔥頭”論讓我在這些暈頭轉向的理論中象夏日喝了杯冰汽水一樣清爽: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每一個人有一個自我,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眾多的自我。在不同的情境下,我們可能是不同的自我,那種認為必須把這些自我作為同一個前後一致的自我捆進一個口袋的想法只不過是個哲學的錯誤罷了。“人是一顆蔥頭”,如果你剝掉了蔥頭的外皮,你知道你還會發現更多的皮;而當你剝到最後一層時,它就一無所有了,沒有核、沒有心、沒有靈魂。

其實自我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解釋,最後它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裡,你就成了自己計劃和行動中的那個“某個人”。(2007.7.27)

追問完個人問題後,我們將面對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自由,道德,正義。

自由,有個體關於自由的認知(絕對自由?),從整個社會存在來觀察的自由(相對自由?)。而作為個人價值觀的“自由”,往往倒是破壞性的,與其他社會價值觀之間存在矛盾。

先定義自由吧。自由通常由兩方面組成:1)消極自由:擺脫某種束縛;2)積極自由:實現某種事實。對自我的不同認同,將導致自由的不同含義:理性自由,情感自由,抑或是完全一個人的自我認同(見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地下室手記》,令人異常困惑和狂亂的一種自由認定)。我理解自由是按自己的意志作主選擇行動,那麼就有問題產生了:我們確有自主意志嗎?世上存在兩種不同觀念:決定論與非決定論。按決定論,我們是毫無自由可言。而休謨與密爾則認為決定論與自由是可以調和的。於是,康德與薩特興高采烈地跑出來說:“必須認為自己是自由的才是自由的”,“我們一直都是絕對自由的”。我理解他們的意思是:任何行為看起來都有可充分解釋的理由或原因(決定論的出發點,因果律是導致決定論的源頭),但對個體來說,他不能僅僅預測自己行為的可能性(按因果律,在已知的對自己行為可能的充分原因基礎上),更重要的是他要去實踐行為(康德的將理論與實踐分為二),他實踐此行為之前必得有所選擇或決定,此時他是“絕對”自主自由的(看薩特關於自我的解釋)。否則的話,我們將陷入無休止的循環。總體來講,本書作者關於“自由”的討論一直聚焦在個人自由意志上,而非關於社會政治生活中的自由主義。

道德。道德不可輕言呀。道德是指導我們行動的原則和規則,形成一個社會的基本結構。接受道德的目的是為了美好的生活,因此道德可看作是一種生活目標。好的生活有哪些?看看開頭關於生活意義的答案吧:快樂主義(伊壁鳩魯),成功主義(生活的意義在於獲得成功),禁慾主義(如犬儒主義),自由,權力和創造性(尼采,你終於來了),宗教(信仰是何等重要),幸福(亞里斯多德首創)。這裡要注意的是,儘管好的生活是基於自己內心的滿足,我們首先承認無論一個人如何自由自主,他總是存在於一個社會當中,好的生活必須放在一個社會環境下考察才是現實的。於是……

道德的好的生活是利己還是利他為先?利己主義包括:1)心理利己主義:所有行為從根本上說都是自私的(客觀上);2)倫理利己主義:你“應當”自私地行為(主觀上)。利他主義包括:1)心理利他主義:我們有些行為“天然”就是利他的;2)倫理利他主義:你“應當”為了他人的利益行動。利己主義不等同於“自私”主義,利他主義不必然意味著犧牲自我,這是我們要注意的。這樣的分類,其實想探討的是:我們的行為從道德上來說,是主觀上為了自己的利益還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同時行為的結果是先利於自己還是利於他人?

這樣的爭論是很麻煩的,所以道德先生站起來說:道德是出於原則的行為,不是為了利誰。這種原則是為了建立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和諧社會可不是我國專有目標呵),在這樣的社會當中,個人才能過上好的生活。但是口號我們都知道,關鍵卻是道德起作用的機制是什麼樣的。因此,引出了義務論道德和後果論道德觀。

康德老師說,道德與原則合理性相關,與行動後果無關。道德原則合理性的檢驗標準是其可普遍性,也即是能夠普遍適用於任何人和任何地方,說到底是一種權威。

英國功利主義領袖邊沁和約翰·密爾則說,道德原則和規則的正當性只能從它們帶給我們的多大幸福來判斷。邊沁提出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原則。當然這是一種表面上簡單好操作而實際上容易分歧的理論,但它與自由主義一起成為了目前我最感興趣的一種理論。本質上來說,我越來越傾向於自由主義。

最後,亞里斯多德總結陳詞:個人幸福與社會的福祉是一致的。密爾在《論自由》中也是這樣認為的。而此時尼采忿忿不平指責道德是對弱者的保護。你認為呢?

好的生活除了自由、道德,還必須有正義。正義與自由、道德往往聯結緊密不可分離。霍布豪斯在《自由主義》中講第一個要素公民自由,就強調自由意味著平等與公正。本書作者講正義的出發點是從政府的必要性與合法性開始,認為政府是必要的,但必須是嚴格選舉及合法的。我的理解是先要先弄清楚政府代表誰?政府與個人應劃定的邊界在哪裡?怎樣來劃定?然後社會的正義包括:1)報應的正義(即涉及到懲罰);2)分配的正義(關於分配的正義自由主義對此有諸多爭議)。而平等則是關於正義的核心問題,基本內容至少應包含法律面前的平等、平等尊重的觀念(人性主義)。然後談到社會契約論。

關於正義(正如自由)是非常麻煩的事情,展開談顯然不是本書的目的。但是一切有關社會公共與個人領域的界限的思考,我們都不應當放棄,這既是我們應得的權利,也是我們深刻認識自己應有責任的途徑。

書中其他內容還有種族、性別、美等,當然也構成我們生活的內容。然而無論面對什麼問題,我們都要謹記一點,寬容永遠是我們應具備的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