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投资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中国年轻人应该把50%的个人资金投入到股市中吗?

瓜太郎


首先看你有多少收入,多少负债,最好基本无负债,那么你再规划下未来五到十年怎么消费,开支列好,把多余的钱开始投资就可以,这样坚持选好有价值的低估值的股票买入,那么等到赚钱的时候卖出就可以了,不要买估值高于实际价值太高的,不要买的虚壳公司,不要买的业绩不佳造假退市的股票,投资正正确了,那么你就是真正的价值投资


地瓜种子


巴菲特说的没错,因为学炒股就像学游泳,无论讲了多少大道理,不下水是不行的。游泳是在呛水中学会的,不是讲道理讲会的,所以投资也一定要懂得亲自下水实践,只有自己尝试了,犯错了,才能从中一点一点的成长为高手!!

原因

对于盈利的关键还是在于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和策略,行情的本身只是催化剂,而非能够持续盈利的本质。如果自己没有投资逻辑、模式、纪律等,行情再好也只是气氛比较嗨而已,但这跟你最终是否盈利无关。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经历了牛市照样在大跌和熊市中又全部回吐。

所以,一定要懂得潜心打磨自己的交易模式,这才是投资的大道,但是这个过程很漫长,短则十多年,长则十几年,所以说,越早下水学习投资,越早能够实践出一套行而有效的交易系统,越早能够财务自由!

对于一个成功优秀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必须经历过两次失败:

第一次是因为无知;

第二次是因为膨胀;

但凡能从这两次失败里走出来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牛x的投资者,而这两次经历需要几轮的完整牛熊市来完善!

在第一轮的完整牛熊市里

你会因为无知而亏损,这是正常的。但是经历过后,你必须了解股市的规律,必须了解自己错在哪里,甚至必须开始制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在第二轮的完整牛熊市里

你会因为膨胀而亏损,或者把之前的盈利一并抹清,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在第二轮的完整牛熊市里,你要学会的是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并且总结出一套行而有效,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但是因为风险控制的不足,因为牛市的膨胀,最终你会大概率扭赢为亏,或者把盈利吐回。

所以,当你认识到了自己错误,并且实践出了交易系统,你就能够成为优秀的投资者!如果不能,那么就需要经历下一轮的完整牛熊市里继续磨练。

在第三轮,第四轮的完整牛熊里

其实对于前期没有完善的投资者来说就是进一步的学习,完善,直至自己彻头彻尾的了解,明白!但是对于已经克服了无知和膨胀,并且有了自己交易系统的投资者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靠着未来的牛熊市进行财富的升值和复利!

总结

想要成为优秀的投资者,必须经历至少3轮的完整牛熊市,以一轮完整牛熊市3-5年来计算的话,那么就是10-15年的时间!所以,巴菲特说告诫大家投资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其实另一个意思就是你越早投资,你犯错的成本越低,你财富自由的时间越快。

对于年轻人来说,本来就没有太多的资产,所以过早的参与投资,你只是心痛,但是亏损的金额对于未来整个一生之中的占比来看并不大。最可怕的就是当你前半辈子积累了一大笔财富,比如50万,100万之后再去学习投资,那真的是悲惨!!

许多事情,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成王,但却有太多太多的人坚持不到3个月就放弃,不到3年就退缩!记住,熬的住与众不同,熬不住与众一同!与君共勉,加油!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琅琊榜首张大仙


投资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有人穷极一生,也没弄明白如何投资。

不是你笨,更不是社会险恶,而是社会发展快,变化快,没有洞察发展带来的机会,并规避其风险。

要想弄清一个行业,必须花时间或交学费。

如果你是个愣头青,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等股票调整完,买入蓝筹股,不要买st 等业绩有问题的股,放十年,你再来看。你会震惊差异!


金丘说今


年轻人确实应该尽早接触投资,这可不是比别人多点零花钱的事,而是超越别人几十倍积累财富的大事。

举个例子,2015年成都房价还只有几千块,当时我侄女还在读大一,他父母就在成都给她买了套房。

当时也没当什么大事,纯粹想着她在成都有个安家落户的地儿。

2018年的时候,我另一个侄子也打算买房了。

当时看房的时候是5月,5月发生了什么呢?成都人大概都知道。

成都突然限购了!

侄子正看着呢,突然就被限购了。

急着结婚啊,这可咋办?

最后没办法,花了比侄女多几十万的钱,买了套90平的公寓。

当时公寓的单价已经1万四了。

再看我侄女的房,短短3年时间,她净赚了50-70万以上。

那会她还没毕业,在校大四的学生。

几十万对于普通毕业生来说是什么概念?
他们存十多年才有的这笔钱,侄女只做了一个正确的投资决策,就统统都有了。

我举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呢?

我要表达的是,不是只有投进股市里才算投资。

有点门槛的比如股票投资,股权投资。

说点大家都能做的,假如你朋友开了一家店缺钱,你往里面投了几万块,赚钱了每个月分个一千多,这也叫投资,实业投资。

哪怕你心情好了去买根大金链子,买入的时候250元一克,过两年金价涨到320一克,你赚了,这还叫投资。

要想做投资,首先要把格局放开,看得到市场,你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投资方向。

说到这里,我们又要聊到投资的原则之一:不要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

你只有一篮子鸡蛋,如果你打翻了篮子,那么你毛都捞不着。

分散放多个篮子,打翻了这一个,你还会有另外几个篮子的鸡蛋。

投资有风险大家都知道,怎么规避这个风险呢?就是多方面投资。

把50%的钱全部投入股市,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做法,属于不理性投资。

那么有人疑惑,我投入50%的钱,买不同的股票,不算是分散投资吗?

当然不算。

假如你遇上熊市,所有的股票都暴跌呢?

这也是打碎了一篮子鸡蛋。

正确的资产配置应该如下图所示,收入的10%-20%用于理财投资,算是一个可控的理想范围。

最后,假如你看到这个回答,建议你立刻开始学习理财。

20岁的时候你靠出卖时间赚钱,40岁的时候,你应该靠钱赚钱。

这才是正确的理财观!


点亮商业思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巴菲特也没有把50%资金投资到中国股市吧,虽然巴菲特说的投资越早越好是没错,但是中国高净值的资产的家庭80%都不把钱投资在股市里,为什么年轻人就要把50%的资产投资到股市?如果按照巴菲特这种方式建议,中国将会有超过50%的年轻人会因为炒股而过着负债的生活。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主要在于成熟股市跟发展中股市的区别,巴菲特所在的美股市场是非常成熟的股市,完全可以把50%的资金投入到市场去获取财富,而A股市场年轻人,如果50%的资金放到股市中,最后可能会影响到年轻人的工作、事业跟生活,这是不可取的。

那为什么巴菲特建议年轻人这么做,年轻人要如何投资股市?

一、投资确实应该越早越好。这句话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对于年轻人而言,有着时间优势,越早理财懂得越多,就算失败一次在后期还能爬起,还能再次东山再起,如果年纪偏大,再选择进入股市能是经受不起失败的,一旦失败往往会影响到家庭和事业,严重会影响到下半生的日子。

这就告诉我们,投资一定要选择在精力最好年轻时期,因为这段时期往往可以积累更长久的经验,巴菲特也是在股市经过了几十年的累积才有了如今的成就,说明时间、精力跟年纪对投资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二、国内年轻人应该量力而行。如果国内年轻人把50%的资产投资到股票中,可以99%的确定这些年轻人将会处在非常严重的亏损当中,因为A股不具备长期赚钱的效应,A股本身就是一个融资为主的市场,年轻人进入股市只不过是断了新一批的韭菜而已。

而且在股市中长达十几年的老股民也仍然是难以稳定获利的颇多,说明经验其实在A股也不是获利的关键因素,主要的问题是A股存在的制度问题,股市熊长牛短的行情,违法违规的行为让A股的投资环境改变A股,这些都是阻碍年轻人就算长期学习也未必能在股市稳定投资。

因此、投资越早越好,但是年轻人进入股市应该量力而行,前期可以小投入,了解市场风险,再观察是否适合自身投资,避免进入股市反而负债累累的情况发生。

感谢点赞和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巴菲特在美国股市是股神,如果在A股里面走价值投资我觉得比散户还散户,所以我认为巴菲特这种观点我是否认的,下面说说我的个人看法。

投资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这一点我是比较认可的;投资任何行业,投资任何产品都是这样的,早接触就早学习到经验,只有投资经验累积,才能促使一个人快速成长起来。人一辈子想要真正的赚大钱只有投资,资本滚大才能成为富人;如果一个人单纯的靠双手双脚的去挣钱永远都是走不过投资赚钱,所以投资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巴菲特说中国年轻人应该把50%的个人资产投入到股市中,这一点我是非常不认可的,我认为不应该这样做。

第一点,年轻人是最需要金钱的,当今社会年轻人出来又没有社会阅历,想要赚大钱是非常困难的。而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拿一份薪水除去吃喝拉撒睡之外也没有多少钱存了。而一个年轻人在20~30岁是一生当中压力最大的时候,面临着各种工作不稳定,需要赚钱,需要存钱用来娶妻生子,买房买车各种压力;做这些事都是需要花大量的金钱,由于是农村家庭的年轻人都是靠资金白手起家的,并不是富二代什么都是有父母亲搞定,真正农村的年轻人不可能赚一点钱就投入股市,到最终30多岁一无所有。

第二点,A股市场是一个赚钱概率很低的市场,进来股市炒股的人真正赚钱的人是非常少,而大部分人都是亏的一塌糊涂的。A股市场盈亏概率是这样的“一盈二平七亏”,90%的人都是出现不同亏损的;假如年轻人在20~30岁之间,把50%的资金拿进来炒股,假如在股市把50%的资金亏了,还谈何有钱去创业去投资,去买房买车,娶妻生子呢?所以如果按照巴菲特的观点去做,国内将会有90%以上的年轻人会走上困局。

总之巴菲特在股票市场是一个成功人士,但那是美国市场,而A股是国内市场,国内股市与美国股市天差地别,不能用美股的正确理念来衡量国内股票市场。我作为A股市场十多年的老股民,我个人认为只建议年轻人用小钱在股市玩就可以,就是学习投资经验而已,年轻人还不能拿50%的资金再股市炒股,毕竟风险太大了,这些就是我个人看法。


老金财经


我先举个身边的例子。我同学在县城的证券公司上过班,那是2002年以前的事了,我同学告诉我,他所负责的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10个客户中,从1996年到2002年,只有一个客户是赚钱的,其他的都赔了,只不过赔的有多有少。我老家的邻居,开过饭店,办过工厂,赚了很多钱,后来嫌弃干实业操心上火,就炒起股票来,最后也赔了。美国的股市比较发达,相关法律严格,市场也比较成熟,这也是巴菲特投资成功的重要保障。而我国股市形成很晚,相对不成熟,并且有很多内部交易,比如徐翔案等,众多缺陷散户们成为炮灰。

年轻人参加工作时间短,收入相对较少,而花钱的事项很多,如果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贸然将个人资金的一半投入股市,无疑等于玩火。个人建议,没有经验的年轻人还是远离股市。

我是小海豚,很高兴成为您的 朋友,如果您认同我的看法,请关注、点赞并转发,谢谢!


小海豚483


投资越早开始越好,尤其是年轻人,积极投入股市,对于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件积极有意义的事。

尽管,中国股市长期表现非常差,也是专业割韭菜的地方。但是,站在年轻人的角度看,有以下几个优点积极和及早投资好处:

第一,年轻,意味着有着时间优势。

年轻,就是有的是机会等待和捕捉机会的时间概率。因为年轻,投入股市,即使输了,也不过重头再来。不像中老年人,经不起几次输的打击。

年轻,也意味着,输赢,和投资过程,可以丰富年轻人的社会经验,产业认知,并且有助于从产业投资中感受到国家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机会和风险,对于未来可能存在的创业经历,有巨大的影响和补充。尤其是在未来创业的可能性中能够充分地认识到股权文化和股权知识。这是书本里学不到的。

第二,年轻一代,普遍具备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

从新一代年轻人来看,普遍具备高等教育的基础。高等教育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年轻人具备了超越其父辈的地域见识,超越了其父辈的行业和工作相对单一和扁平的认知能力。

由于知识结构的提升,具备了一定的产业专业判断能力,不会像其父辈一样,对于概念和知识缺乏,无法理解诸如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医药,化工等领域的理解和接受判断能力。

第三,从现在的年轻人的角度看,几乎已经大概率地错过了房地产和城镇化的三十年黄金时代,迎接这代年轻人的必然是未来的“工程师红利”而不是其父辈的“人口红利”和“人口老龄化”趋势。

而从中国的产业角度来看,未来的中国必然是产业结构迭代,由组装代工转向科技和研发以及品牌输出的时代,对于年轻人来说,犹如日本韩国在90年代以后,新的一代科技和企业巨头层出不穷。期间蕴藏的财富和投资机会,当属年轻人的时代。

因此说,越早投资,投入股市,能够积累对市场波动的风险,能够利用专业知识的优势,把握未来产业升级带来的财富机会,这个财富机会,从概率角度看,必然胜过过去三十年的“房地产土地财政”和“城镇化”带来的财富机会。

以美国为例,科技垄断,和科技优势,是我国未来的必然走向。将会是我国年轻人面临的巨大时代机遇和投资机遇。



屠龙刀fei0598


说投资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我没意见,但是说中国的年轻人应该把50%的个人资金投入到股市中去我就不同意了。难道只有股市这一种理财途径吗?要知道对于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的。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我没有意见,但是后半部分我完全不赞同,而且也怀疑这是巴菲特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说的。

巴菲特的146句投资名言没有此句话。

我翻阅了网上巴菲特说过的146句名言,但是未发现该句,我也查了巴菲特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说过这句话显示的也是未可知。看到这句话我第一反应就是我怎么不知道巴菲特说过这样的话,他如果说这样的话我想他也太不负责任了吧!如果说巴菲特说投资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我相信,但是说中国的年轻人应该把50%个人资金放到股市中我认为这不可能是巴菲特说的。即便是一个普通的投资专家也不会说这样的话,因为股票本身就是高风险投资品种,在A股市场更是如此。年轻人应该好好的工作,努力的赚钱,而不是把大把的资金投资到高风险理财产品上,30%以下的个人收入投资股票才是更合理的。

巴菲特说的适合美股不适合A股。

也许巴菲特说的没有错,但是这句话不适合A股,只适合美股。美股的牛市随随便便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A股的牛市一般只有一年左右,而熊市的时间往往是四五年之久。对于年轻人来说,四五年等候一次牛市这不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吗?与其担惊受怕的在熊市中持股还不如想想怎么好好工作,怎么升职加薪的好。个别人不要把自己的话加上巴菲特口吻去说,巴菲特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只是你杜撰的罢了。A股是值得投资,但是并不是值得中国的年轻人去投资啊,他们那有钱去投资,一身都是房贷车贷。更不能那那么多的资金去投资,风险投资不能超过个人收入的30%才是最合理的。


投资观


巴氏对于国内情况知之甚少,所以才有此一说;但是国内的的投资者们,因为追捧巴氏,也变得不分青红皂白了。

我们不去考量富二代是怎么生活和投资的,中国的大部分家庭都属于务工家庭,所以一般的家庭在供完孩子上大学后,已经精疲力竭了,因此财力相当有限。即使有一些盈余的,都早早地投到了保险上或者银行理财里去了。生男孩子的,就要在很早的时候筹备孩子的未来的婚房了,即使这样最后也只有付个首付的钱了,而婚后两个年轻人已经沦为房奴了,哪里还有钱投入的股市上去。

我不知道巴氏说的50%究竟是多少?但是我知道许多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房奴们,害怕孩子的教育支出的增加,甚至要晚育了。这是中国的现状,而巴氏可能仅仅看到了国内富二代,以及花费千万资金与他共进晚餐的人,所以才这样说。

能够投资股市当然是合理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这样的投资。股市的风险,在2008年,和2015时,已经让国内的许多自诩为专业的投资人折戟沉沙了。在股市中能够成功者不但拥有数量庞大资金外,而且交易的方式已经向集合操作的转化。中国的去散户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个人投资者一被视为弱势群体了,一直在夹缝里生存。

就像中国的高考一样,很少有人进入985和211,即使进入985或者211后,清华和北大也一直是人们的梦想,一直在向往,我从来没看到身边的人实现。同样,在股市里,更加现实,也更加残酷,技术精湛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A股上市已经经历30年了,哪些最初参与股票交易的人大部分是青年,但是30年过去了,我看到中国的股神,仍然寥寥无几。徐翔算一个,林园也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张百万了,还有谁,名垂青史了。应该说这条道上,成功的概率会更加小。

我们不能把股市当做狩猎场,但是股市1赚2平7亏损的概率分布中,7个亏损的人,我想不仅仅是上了年纪的人,可能至少有5个年轻人了。

我知道,巴氏所说的年轻人,就是刚从学校出来,或者还在大学学习的人。而其他的年轻人,我想不用巴氏劝说,只要是可能的早就来股市锤炼了,你说巴氏说的是不是一句废话吗?

巴氏能够成神,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因素,要知道它的父亲是国会议员,当初巴氏能够从事股票交易,就是它的父亲把它带到了高盛的高管面前。成神就成神吧,但是成神了也不能胡说八道吗!

随着我国对外资的准入条件的放宽,巴氏正在准备进军A股了。当年,他在港股操作了两桶油,赚了底朝天。而现在两桶油的股价已经进入到一个低估值的区域,价值投资的属性再次显露。并且两桶油的盈利在国内是非常明显有着护城河的保护的。但是巴氏并没有如是说的,持有到现在。而是割了一茬中国的的韭菜就夹着尾巴跑掉了。显然,巴氏也是一个见钱眼开,说一套做一套的家伙了。

我不支持巴氏的这个观点,让中国的年轻人把50%的收入投资股市,我认为巴氏在信口雌黄!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