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大家的疑問,聊下慈善信託是怎麼運作的!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慈善組織如何做好天量捐贈物資的管理調配引起社會關注,作為金融支持薄弱環節、補短板的慈善信託或可提供一些借鑑。

目前的捐贈總體有三種途徑:法人慈善組織、非法人慈善組織和慈善信託。

慈善信託在我國屬於新生事物,此前稱為“公益信託”,於2016年9月1日被寫入《慈善法》,並採取地方民政局和銀保監局“雙備案”措施,有實物類、資金類和諾貝爾式三種設立形式。近期成立的4單疫情防控類慈善信託囊括了這三種形式。

慈善中國官網顯示,截至2月3日,全國已備案的慈善信託為285單,財產總規模29.39億元。

“慈善信託最主要的優勢是點對點,受託人定向去實現委託人的慈善目的”。在實施過程中,慈善信託財產獨立性和公開透明的優點得以體現,受託人要接受多方監督,本金及收益全部用於公益事業。

《慈善法》中規定,慈善信託的受託人違反信託義務或者難以履行職責的,委託人可以變更受託人;受託人應當根據信託文件和委託人的要求,及時向委託人報告信託事務處理情況、信託財產管理使用情況;並可根據需要設立信託監察人進行監督。

已成立4單新冠疫情慈善信託

反應最快的是光大信託,其作為受託人於1月25日成立了國內首單醫療實物類慈善信託,委託人藍帆醫療捐獻100萬隻醫療級防護手套作為信託資產。按委託人意願,前幾日與湖北、浙江、北京、甘肅等地醫院聯繫確認了捐贈數量,其中70%的手套優先發往湖北各地醫院。

資金類慈善信託則是通過專戶進行物資採購或直接捐贈。

1月25日,光大信託與四川省欣鑫慈善基金會聯合設立了“光信善·欣鑫慈善專項慈善信託”,醫療防護用品由委託人統一採購。物資於28日晚抵達武漢倉庫,部分已運送至各醫院。

較具有行業代表性的一單是由信託業協會倡議、國通信託擔任受託人於1月26日發起設立的“中國信託業抗擊新型肺炎慈善信託”,為開放式信託。截至1月28日,已成立了三期,募資額達3080萬元,有61家信託公司作為委託人參與捐贈。

該慈善信託財產使用方向包括:捐贈給慈善組織及醫療系統等可以合法接受捐贈的疫情防控和救治相關機構,向醫務人員、志願者及公眾發放防疫保障,撫卹因疫死亡家庭,疫情結束後用於醫療科研、應急救助等公共衛生事業。

從目的來看,屬於諾貝爾式資金類慈善信託,達到持續資助公共衛生領域研究、減少同類事件發生的目的。2月1日,該慈善信託首批4個救助項目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