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型肺炎六安在行動】舒城:“疫”散終有時,溫情長留存

舒城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張防控局勢的背後,一段段溫馨的故事在不同的地方上演。有人每天奮戰到深夜,保障著全縣人民生活物資正常供應;有人四處奔走,緊急籌措著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幫扶幹部們牽掛著貧困群眾,通過電話、微信陪伴他們度過艱難的時光,謀劃著疫情結束後發展的方向;老師給孩子們送去殷切的關懷和叮囑,建起了線上課堂。隔離隔斷了疫情,但真情永不“斷線”。

隔斷的是腳步,隔不斷的是幫扶情

“雖然現在在家待著不出門,但是也得好好謀劃謀劃後面怎麼幹,去年產業搞得好,今年不能就這麼放棄了”在舒城縣萬佛湖鎮,幫扶幹部方治飆正在微信上和貧困戶史俊明商議著。

因為一場大病,史俊明的家庭跌落到了谷底。近年來,隨著各項幫扶措施的有力落實,史俊明發展起產業,小女兒也考上了大學。就在新年準備大幹一場之際,這場嚴峻的肺炎疫情讓他停下了腳步。在得知這個情況後,方治飆多次和他聯繫,商議年後的產業發展計劃,鼓勵他先想好具體的發展方向,等疫情結束後再實施,幫他打消了顧慮。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許多貧困群眾的發展計劃。舒城縣廣大幫扶幹部停下了腳步,但停不下的是對貧困群眾的牽掛。

棠樹鄉,幫扶幹部盛吉富早早的給幫扶對象尤世華髮了拜年短信,叮囑他注意防範,帶好口罩;張母橋鎮,幫扶幹部胡蘇武在摸排返鄉人員的同時,給貧困戶送去了家庭急需的消毒液和口罩。高峰鄉,農綜中心幹部黃強國利用專業知識,幫貧困戶擬定好了產業發展計劃,相約疫情結束後“大幹一場”...

一句句樸實的話語,一件件亟需的物品,一份份沉沉的心意,廣大貧困戶在這個略顯寂寥的冬天,感受到了幫扶的溫暖。

“居家課堂”為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

同樣受到疫情影響,學生們開學的時間也延遲了。

“一定不能讓孩子們受到影響!”舒城縣各大中小學紛紛行動起來。老師們通過電話、微信群、QQ群向學生們推送疫情防控常識,叮囑他們不要外出,在家好好學習。和學生家長多次交流,藉此機會培養孩子們勤洗手、講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疫情防控是重點,孩子們的學習更不能丟。實驗小學引導孩子們在家用筆畫出心聲,一幅幅稚嫩的畫卷飽含著孩子們對戰“疫”必勝的希望;舒城中學利用遠程教學系統,早早的為高中學子制定了完備的線上學習課程;舒城二中把“家長微信群”改造成“課堂答疑群”,第一時間為學生線上答疑、解惑。全縣在校學子“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

在幹汊河鎮,延遲開學在家的高校大學生自發組織了起來,配合鎮團委一起,清晨,他們是管控路段的青年志願者,到了晚上,他們化身“小老師”,“隔空”幫鄰居孩子輔導功課,批改作業。

線上的網絡教學,線下的“小小老師”,舒城縣為孩子們構築了一個溫馨的“居家課堂”,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局面下撐起一片藍天。

“貼心套餐”及時送給老年群體

“劉老,您看看這是誰?”,大年初三,城關鎮舒怡社區的工作人員為社區的老人送來了一份特殊的新年問候。

受到疫情影響,劉老的兒子一家沒能夠回家過年,而是留在了上海。老兩口一邊積極響應著社區的號召,不出門在家隔離,一邊天天唸叨著遠在上海的小孫子。社區工作人員得知後,用手機撥通了劉老兒子的遠程視頻,送到了老兩口的手中。看著視頻裡小孫子的模樣,老兩口也笑開了花。

舒城縣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注重做好居家老年群眾服務工作。對於行動不便、特殊時期不適宜出門的獨居老人,由志願者上門為他們送去生活用品和日常用的藥品。針對老年群體由於長期隔離出現的情緒煩躁、精神不振的情況,在開展防控知識宣傳的同時,各村、各社區注重與老人們進行溝通交流。通過視頻聊天等形式,邀請專業醫護人員解答他們的心理疑惑。以無微不至的服務,在特殊的日子裡給老人們送去一份“貼心套餐”。(雷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