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上学的年纪,逼孩子早早辍学打工的家长是什么心理?

用户5333496497966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成为孩子的榜样。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

“身教”胜于“言传”。

尤其是对于有女儿的家长来说,母亲能给她最好的爱,就是你自己先活出自我,然后,把女孩子当作继承人去培养!

去保留她的野性,能量,活力,生命力,甚至适度的攻击性。

最终,让她摆脱“第二性”的身份,远离“被塑造”,真正地活出自我。

这,才是一个女孩子怒放的生命!

——刘语丝Angela


刘语丝Angela


我们村当时和我一起读书的小伙伴儿现在几乎都出去打工了,其实很多人小时候学习都比我好,我小学是最没用的,家里人吓唬我说读完初中了就去打工。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小时候还是有点害怕打工的,而我的同学们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似乎对打工很感兴趣。他们的父母也不是很重视教育,觉得读书没什么也赚不了大钱,打工一年可以赚很多钱。打工相比于读书赚钱确实快一点,但是读书所拥有的财富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

大多数孩子是初中和高中辍学去打工的,在学校的他们觉得读书很累就不想读书,父母也不能让这么年轻的孩子去外面,大多数是带着他们在身边打工。那些父母其实很希望他们学习差,这样就有理由带孩子去打工。我们村里很多一家人去打工的都修了房子,这些都是表面物质。那些父母就是目光短浅,觉得有形的物质才有用,知识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又不能当饭吃也不能赚钱。所以他们都喜欢孩子打工赚钱,一个家庭的观念对孩子影响很中。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是最好的出路。相信知识的力量!





犇淼淼


我家附近的路口,有一个一家三口的煎饼果子小吃车,生意不错,两口子和一个12岁的儿子一起忙活,孩子不愿意读书,父母就让他一起出摊,孩子妈妈说没办法,孩子自己就是不愿意上学,宁可早晨四点多跟父母出摊,也不愿意学知识。

孩子早早辍学的原因我认为:第一,孩子学习成绩差,父母对孩子不够关注,把精力放在赚钱工作上,久而久之,孩子在学校跟不上,失去学习动力,最后发展成厌学。

第二,父母本人学历不高,思想领域陈旧,认为学习没用,既然孩子不愿意学,就去打工吧。

第三,可能家里条件不好,有生病的老人或者外债等等,没有精力和金钱供孩子。

我觉着孩子需要多陪伴,经常沟通,了解每个时期他的心理变化,及时纠正问题,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避免以后后悔,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做长久打算。




卓亚MA


还是上学的年纪,一般指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内的孩子吧。

按照现在的政策,以及老百姓的觉悟,逼孩子早早辍学的家长已经不是很多了。至少在学校,君山已经很少遇到。

但是,孩子早早辍学的情况也确实是有的,而且原因也不尽相同。

在分析让孩子辍学的这些家长的心理之前,我们要先了解现在导致孩子辍学的原因有哪些。

01、导致孩子辍学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君山的了解,现在学校里,家长会让孩子辍学,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孩子自身原因;

孩子成绩差,在学校给家长经常惹祸,家长忍无可忍,觉得与其在学校里胡混不如带在身边一起打工,还不会学坏;

还有一种是家长以退为进。

孩子进入叛逆期,不服管教,与社会人员接触,抽烟、喝酒、早恋,甚至有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倾向。这些学生,缺乏的其实是“吃苦”。于是,有些家长也会主动给孩子休学,让孩子进入社会吃吃苦。形式有点像湖南台的变形记。也确实有孩子通过这样的途径会得到转变。

2、家庭经济原因;

我所遇到的会让孩子辍学的家庭,主要还是经济原因。

但一般情况下,因为有政策的帮助,家庭因病、因灾致贫的,让孩子辍学的反而很少。

真正会导致孩子辍学的,是因生育致贫。家庭子女多,家长就会要求稍微年长一点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出去打工补贴家用。

我就遇到过一个家庭,为了生个儿子,前面连续生了4个女儿。即使女儿品学兼优,读书也没有学杂费,但家庭还是实在无力支持这么多孩子的开销,大女儿必须早早就辍学打工补贴家用了。

3、重组家庭、留守家庭的孩子。

这类家庭的孩子是最可怜的,特点就是孩子得不到家长的爱。尤其是重组家庭,父母各自又会有新的孩子,原来的孩子能得到的爱少之又少。兼之如果遇到不善一点的后爸后妈,有些孩子连温饱都是一个问题,那么就更遑论孩子的学习了。

这些孩子因为学习上得不到关注,最后很容易沦为品学兼差的学生。那么因为孩子表现不佳,家长则更愿意接受孩子辍学的决定。最后还会找个借口,“都是孩子自己不要好,我已经尽心尽力了!”这类家长,君山遇到过不少。

4、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现在很多农村地区,打工氛围浓重,很多年轻人早早就到沿海地区、甚至是国外去打工,回来后则宣扬打工的好处,于是,很多在读的学生,打工心思也很浓重。加上农村家长现在“读书无用论”的想法很有市场,也就乐得自己的孩子随着这些早一步去们的打工人员外出见见世面。

02、让孩子辍学打工,家长心里是怎么想的?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就应该比较清楚了,每一类家长对于让孩子辍学打工,心里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

1、比如第一类家长,他们的想法是:与其孩子在学校混日子,不如跟在自己身边吃点苦、学点技术,说不定孩子还有救;

2、比如第二类家长,他们既可怜其实又可恨,应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了家庭致贫,最后受苦的孩子这些孩子,他们的想法应该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让老大吃点苦,是应该的,将来孩子们都大了,生活就会好了。

3、比如第三类家长,他们的想法,则更多的是推卸责任,孩子对于他们来讲,很多时候是累赘,很多家长都跟我表达过这样的思想,“我只要把他养大就好!”所以,在让孩子辍学这件事上,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读不读都是他自己选的,我无所谓;

4、再比如第四类家长,他们的想法就是,读书无用,还不如早一点打工赚钱,将来说不定还能够当大老板。现在的很多农村家长,已经放弃了让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

03、结束语:

其实,不管家长是何种心理,在上学的年龄让孩子辍学,这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因为,接受教育,即使孩子的权利,同时也是一种义务。

所以,不论是何种原因:赚钱养家也好、养孩子只是完成任务也好、孩子学习成绩差也好,我们也要克服困难,尽量让孩子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再走入到社会。

毕竟,年纪这么小,他们到社会上真得能干什么呢?

步入歧途的概率非常大。


你好,我是君山,一线教师,爱谈一点教育,如果你也喜欢,欢迎关注我,君山期待与你进行交流!


君山老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楼主的题目是逼孩子辍学打工,用了“逼”字,说明孩子是想上学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父母不让孩子接着上学。综合我的社会认知和经验,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下:

1. 家庭经济:家里条件差,或者父母生病等,导致已经家庭无法供养孩子上学。这种情况,不上学可以减轻家里负担,还可以为家里贡献收入。

2. 重男轻女:这种情况,其实还是属于第一类,但是只能供养一个孩子上学,所以会选择让男孩上学,女孩被迫出去打工。

3. 教育理念:我认识很多朋友,特别是福建的,他们整个家族都是经商的,所以会认为读书无用,浪费时间。所以父母会鼓励孩子早辍学,到社会上去打拼磨练。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请叫我Henry


我来回答,逼孩子辍学打工,家长的心里应该有以下几点,

1家庭条件不好:我们那个年代,就是好多读书的学生,因为穷,没钱,上不起学,父母就会让孩子,辍学,出去打工,挣钱,补給家用

2学习成绩差,读书一来,成绩一直是后几名,在父母和老师监督下,成绩依旧,觉得,实在培养不出来,只好放弃了,早点进入社会,打工挣钱。

3特殊情况,家庭出事了,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意外和无奈,往往这些意外和无奈,都是人无法控制的。负担不起费用了,父母也缺实也无能为力了,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所以父母,让他辍学,早日进入社会生活的轨道。

4后妈,或者是后爸,更会逼着孩子,不要上学了,甚至后妈,或后爸,根本就不让上学,就想让孩子,多干家务活,或者逼外出打工,挣钱给她们花。因为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

总结:每一位做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已经违背了做人的原则,希望那些被逼辍学的孩子们,一定要明白是非,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条条大路通北京,360行,行行出状元。奋斗吧!




野马282381331


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这个问题不太好说,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所以不能准确的说出在这种情况下心里的想法……

也许是觉得这个孩子“无可救药了”,与其让他在学校浪费金钱、浪费时间的,不如让他早点进入社会,好让他明白挣钱的不易、让他明白学校和社会的截然不同、让他明白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也许是这样的心里吧!

可是归根结底孩子就是孩子,要是能到了家长的那个思想高度,他也就不在是一个孩子了!



电力人Monkey


因为他们没有想过上学能给孩子的未来带来哪些好处,只知道如果现在出门打工,可以一年获得几万元的收益。尤其在农村,他们更看重眼前的利益,认为就算上学,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工资也不过是一个月几千元,而忽视了后面的长期收益,比如大学毕业第一年的月工资是3000,第二年3500,第三年4000,而三年后有了丰富的经验,再跳槽,应该就能达到8000。而打工可能永远只有月薪四五千,并且还是需要一直加班。


小猫咪咪111


知识改变命运,在该上学的年纪一定要多读书,这社会上没有文化真可怕,书读得多等你出社会了有多条选择的出路。把知识变成能力,遇到困难时,知识就是思想的材料,好好读书,才能让未来更美好。

一、没有见识,目光短浅。

逼着孩子早早辍学打工的家长只在乎眼前的利益,不在乎孩子的未来。在该上学的年纪就逼着孩子打工去,自己没有文化,就不要让自己的子女接受不到文化的教育。

思想没有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没有从大局考虑,就在乎眼前的一些利益。没有对孩子的未来作个规划和期待,影响了孩子未来道路的发展。

心理认为让孩子出去打工能够获得一些收益,真的没有意识到孩子在要该上学的年纪就要给他多读书,以后的收入比不读书早早就出去打工的人翻几陪。思想太过于局限,没有放长远。

思想不开明,只想着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利益,把孩子的人生道路给抹黑了。内心不明白:年轻的时候不读书,等老了就更苦。

二、不重视孩子的教育

不给孩子读书,思想不开明,教育没有放在第一位,孩子在该上学的年纪就要让他多读书,对自己好,也对自己的子女负责。这种家长的太不重视子女的培养了,思想太过于老旧了。

把自己的老旧思想带给子女,孩子重在教育,不给他读书逼孩子打工是没有文化内涵的人才会这么做的。父母的思想要跟得上社会的脚步,时代的变化,让孩子不读书,以后的人生之路只有苦的没有好的出路了。

这种家长的思想没有向着未来看,只看到自己目前的状况是什么样的就去做,没有逻辑思维,把孩子的教育都撇掉了,忽视了孩子的成长。明智的家长就会让孩子多读书,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

心理没有意识到,人这一生,在读书的时刻就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才能够在未来展翅高飞。让孩子多读书才能让孩子的改变人生,把知识变成能力。

三、跟风,人云亦云。

看到左邻右舍的人的孩子哪些都出去打工了,自己也逼着孩子早早去打工。这种家长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观念。做事情没有自己的看法,容易做错事。

这种家长经常接触的是那些和自己同等层次的人,见识比较短浅,眼界不够宽广,所以,对孩子的人生道路不清晰。让孩子早出社会,愚蠢的做法。

人是会受身边的环境影响的,身边的环境消极,人的思想就会消极,人的思想一消极了就会做消极的做法。家人的心理是比较消极的,这种做法消极的心理就会做些相反的事情。

在孩子该上学的年纪就要给子女多读书,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孩子比较,没有可比性的。读书时期宝贵,让孩子多读书,以后的人生之路多条选择,不容易被社会淘汰。

四、自己省点负担

对孩子不负责任,认为孩子早早出去打工就可以省掉负担,殊不知孩子没有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让孩子的思想空荡荡。以后在人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解决。

家长没有明白给孩子多读书孩子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顺,就会遇到贵人,不给孩子读书以后孩子接触的可能就是一些低层次的,不优秀的人才。书读得多你所结识的人的档次就不一样,优秀程度也不一样。

家长不能为了省点负担,让孩子没有接受文化教育,太在乎眼前的利益就会给自己吃大亏,不要有这种心理。作家长的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是要往后看的,现在即使家庭生活过得窘迫,都要让子女多读书,作父母的就要努力挣钱,努力挣钱才能提供孩子好的成长环境和接受文化教育。家长要明白:孩子一定要多读书,多读书才能让自己越来越优秀,读书改变人生。

总结:知识改变命运,把知识变成能力,在上学的年纪就要给孩子多读书,告诫孩子今日不读书,老了必后悔。现在努力读书,才能塑造美好的人生。


乐享视频大全


我觉得没必要做这样想法,因为儿子在读书的时候,没必要这样逼他。他能读得到书,说明他以后的前途是无量的。作为一个家长的你。你也打工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打工打工10年一场空。越打越穷。老板给你一个岗位,但不能给你一个未来白白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干得不合老板的意老板直接把你干掉。你自己都经过了这样的革命。还要比儿子辍学去打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