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缺陷的原生家庭容易培養出有人格缺陷的孩子,可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反而人格很豐滿?

許許愛提問


一個人只要在兩個點上站穩了,就能平穩的走完一生。一個是三歲之前,愛的儲備夠足。一個是六歲之前,思維模式是積極樂觀正向的。只要這兩點具備了,不考慮個別業力影響(實際上現在業力基本清零了,只有現世業),這個人的一生基本都是幸福快樂的。基本都能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向,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生活富足安康。



心靈諮詢療愈莉枝老師


從心理上說,在有缺陷的家庭中成長出來的孩子多少都會有陰影,其影響程度的大小取決於孩子的性格、心理抗壓能力、及家庭缺陷的嚴重程度。

我一個朋友,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她跟著父親過,媽媽也定期來看望,從父親重新組建家庭後,她每天活著的目的就是和後媽鬥智鬥勇,在這過程中長大的她越發沒有安全感,直到後來遇見她丈夫,得到了家庭充分的溫暖後,她才漸漸放下,最終和自己和解!

我另外一個同學,在初中時父親車禍過世,她媽媽一個人靠種地和打短工供他兄妹三個上學,他以前成績也一般,可能家庭突然的變故讓人更加奮進,他是我們鎮第一個考上浙大的孩子,後來在上海發展得不錯,就把媽媽接過去養老。家庭的缺陷反而是他前進的動力。

所以說很多家庭的缺陷,都可以通過愛和努力來彌補,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人生的不圓滿,才能成為贏家!



向陽姐姐


看過犯罪心理,其中一個連環殺人是由於小時受了虐待,長大後變態殺人;而偵破這個案子的偵探,小時候受到同樣的虐待,但是他卻選擇了去拯救人。 再者,我們也聽過,一個家庭,如果爸爸打媽媽,有的男孩子會想,原來可以這樣打女人;有的男孩子會想,媽媽太可憐了,我長大後一定不要這樣。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作為人,一個可以去思考的人,你可以去決定你自己的選擇。


海釣三文魚


我的女兒就是後者,我跟孩子的爸爸分開了,孩子跟著奶奶生活,孩子爸爸到處騙人感情,女朋友不斷,不歸家。因為一些原因,孩子未能在我身邊(不瞭解實情的勿噴)但是她非常優秀,不管是性格還是學習成績都是很優秀的,我很欣慰。


再婚媽媽的生活錄


有缺陷的原生家庭,怎麼樣培養出人格豐滿的孩子?其中的影響因素是什麼?這個問題,我想大體上回答一下,列出一些已知的影響孩子人格成長的因素,如果要寫出方方面面的可能性,那最專業的心理學家也需要用好幾本書來寫。

家庭,必然存在客觀缺陷

請認知到第一點:沒有絕對完美的原生家庭,沒有絕對完美的原生家庭,沒有絕對完美的原生家庭!

家庭由父母和孩子構成,完美的原生家庭就要求父母是完美的人,而且能完美配合,打造完美家庭環境,這是一種絕對狀態,一個待實現的理想。

所以,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原生家庭(也包括現在的新家庭)有缺陷,那麼請不要有負面情緒,因為這是常態,理解為“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會容易些。

但家庭又可以是完美的,因為完美可以是相對的。

撇開其他因素,父母健全的家庭,相對於單親家庭來說要完美一些;父母相親相愛的家庭,相對於家暴的家庭來說要完美一些。

所以,請發掘你原生家庭的相對完美之處,這讓幫助你更好的成長。

原生家庭,對孩子人格的影響

一些心理學流派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早年經歷對其後來成長有非常重要甚至決定性的作用。

●經典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結構在6歲之前就已經基本完成。
●溝通分析理論認為,一個人在6歲之前的經歷會成為他後來人生的劇本,也就是說,一個人6歲之後的人生,都是在上演6歲之前的故事。
●依戀理論認為,一個人在3歲之前和父母所建立起來的依戀關係模式會影響他後來人生的關係模式。
●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一個人在1歲之前和母親所建立的母嬰關係對他後來的人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我們看到,這些心理學流派都主張一個人早年經歷的重要性。這些早年經歷都可能會演變成他未來人生成長的心理動力。

而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人格的影響,可以用一個詞來進行概括:強迫性重複。簡單解釋一下強迫性重複,大意是潛意識的重複某一動作、行為。

強迫性重複對人格的影響(簡述):強迫性重複影響著行為,單一行為被不斷重複會形成習慣,眾多習慣組合成性格。

我舉個例子來方便大家理解:

A是男生,童年時父親酗酒、家暴(家庭的一種常態),那麼A可能會發展出怎麼樣的人格?

第一種,學習父親酗酒、家暴的行為。A肯定知道這是錯誤的,但是他從父親身上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父親、丈夫,除此之外他並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其他方式對待妻子、孩子、生活,同時潛意識學習並重復父親的行為,是在向父親表示忠誠,表示自己仍然是父親的孩子(看,我和你一模一樣);

第二種,拒絕婚姻。同樣的,A知道酗酒、家暴是錯誤的,對此深受傷害,為避免這種傷害重複出現,他選擇不婚以彌補自己的心理缺陷。

第三種,同性戀。深受父親的傷害,他覺得男性是非常可怕的,自己作為男性簡直就是恥辱(對自己性別的不認同)。

第四種,修復錯誤。他的母親告訴他,父親的行為是錯誤的,但這一切不是A的責任,是父母之間的關係問題(釐清責任);母親也很保護他,儘量避免父親給他帶來的負面影響,並積極尋找其父親的優點(例如不酗酒時的孝順、勤勞...);母親還通過其他方式向A展示,怎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又是如何愛護妻子、孩子以及生活的....這樣一來,成年後的A的人格相對而言就會豐滿許多。

因為父母給他的強迫性重複是完全不同的,父親給與了負面的,但母親則不斷修復他對此負面強迫性重複的認知,並給與他良性的強迫性重複。

原生家庭,並不是人格形成的全部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固然是深刻而且深遠的,但一個人的人格形成,並不是完全由原生家庭決定,在心理學的範疇來說,原生家庭就是一個基礎。

我們常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決定樓蓋多高的決定性因素有兩個:地基和上面的建築結構。

原生家庭就是人格的地基,但後面蓋多高的樓,蓋怎麼樣的樓就是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包括了設計、用料、施工手法等等,而孩子成長過程中,學校、社會、朋友、戀人等等都是影響其人格形成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在這裡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次是一部紀實電影《請叫我第一名》。

在這部電影中,主人翁父母離異,他是一名患有妥瑞氏綜合症的孩子,經常會不由自主、不受控制地發出怪聲和抽搐,很多人歧視他,包括他的父親也接受不了他(原生家庭)。
在學校因為影響他人上課,他不斷被老師、同學拒絕,直到有一天有一個校長得知他的情況,讓他上臺講出自己的難處和需求,他才開始了逆襲人生,這也讓他立志成為一名教師。(學校、老師、社交的影響)。

成年後他找女朋友也遇到了問題,期間他也是比較自卑,但很幸運他遇到了能接受他的一個女生,並組成了幸福的家庭(戀人的影響);
最後,他成為了全美出名的教師。

當然,類似的實例還有無數,也就是題主說的“原生家庭有缺陷卻培養出豐滿人格的孩子”。

如何培養出豐滿人格的孩子?

我想這大概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在這最後面我想進行一點總結,看起來會有些雞湯但我確實是這樣去生活、去教育孩子的。

你為什麼生孩子?我聽過最好的理由是:因為我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很幸福,我希望帶一個新的生命來共享這一切。

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我們的家庭也是有缺陷的,包括我們自己也是,但悲劇的人不斷強調自己的悲劇,並傳遞給孩子;而喜劇的人不斷髮掘生活中的美好,並傳遞給孩子。

培養豐滿人格的孩子,你得先讓他的生活豐滿起來;

讓一個孩子的生活豐滿起來,並給與他好的、良性的、健康的強迫性重複,讓他熱愛這個世界,也善待這個世界。

因為人格,本來就是用來平衡與周邊世界關係的心靈力量。


淅爸育兒記


大多數人的性格是父母性格的翻版。

更是父母性格的昇華。

有些孩子繼承了父母的優點。

也繼承了父母身上的。優良的性格。

當然人無完人,金無赤足。

還有些孩子繼承了父母身上的優點,而拋棄了父母身上的缺點。

每個人性格的成長。

都不一樣。

隨著工作的經歷。

環境而改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與優秀的一群接觸。

在好的環境中工作。

耳聞目睹就吸收了這些優秀群體的性格。

人是學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

許多優秀的孩子,聰明的孩子,儘管家庭並不怎麼樣?

但他自強不息,努力向上。克服自己身上的毛病,完善自己的品格。

這樣的孩子肯定有出息。


白圭圭


現在的人,都往上數三輩看看長輩的原生家庭,就會明白,有缺憾的父母比比皆是!沒有文化,貧窮愚昧是大多數,這樣的家庭為啥也能出產優質子女?關鍵在子女自己是否有智慧,有能力翻身,那些積極自立自強,超越父母才是人物。那些自怨自艾,仇恨家庭,埋汰父母的人才是無能之輩!


齊魯情未了557


有人說用一輩子治癒缺失的童年那是小孩子受到的家庭缺陷,

有的家庭暴力,孩子就特別的膽小因為當時的弱勢讓她需要用示弱來保護自己同時也能彰顯在外界看來的強權。

要麼這個孩子會更暴力,以暴制暴。因為他認為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拳頭來表達,不需要溝通技巧邏輯能力等一系列的軟實力來讓對手信服。

有的家庭缺愛,那麼孩子從小就變得沒有安全感,長大了要找個依靠哪怕是比自己大上個幾十歲。要麼特別的獨立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來解決一個人扛事一個人受委屈。

有的家庭拿錢擺平所有事情,那麼孩子從小就揮金如土自私自利,有沒有人教他為人處世之道那麼再多的金山銀山也是大筆一揮天地涼。


用愛填充孩子的童年,那是積極的心態

孩子的童年用愛來灌溉對於父母來說是賦予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的,孩子的參照就是父母,生活帶來的快樂和知足是未來孩子面臨危機的第一心態。先不把自己想崩潰而是不躲避敢面對,水來土掩兵來將擋,路就在腳下。

這樣的孩子在原生家庭產生的性格缺陷會少一些,但也不是不一定的沒有。

<strong>

總所謂:世界上沒有一塊完美的玉璧能夠完全地透過太陽的光芒。

那麼那些人格缺陷的孩子是怎麼樣日趨完美呢 ?


社會的經歷

孩子長到成年的時候,用年輕的身體實踐著社會給的那一記記巴掌,用試錯的計劃來慢慢彌補性格上的缺陷,因為這些不足將影響著人的未來,不改變無法生存。

正視缺陷找到精神支柱

失敗乃成功之母,既然知道自己的缺陷正視才是解決的王道。有些人發現了這些缺點,於是用用工和刻苦來彌補他或者通過書的海洋找到精神的海洋。這個唯一的支點很小但卻能撬動整個地球。

持續成長日趨完美

想要一輩子的刻意躲避缺陷不是一般人是做不到的,那需要強大的毅力和上進心。

正是這樣的品格才讓孩子的人格缺陷隱形在成長下接近完美。



瞎說說


任何一個人的身上,都打下了原生家庭的烙印,但任何事物都要從兩面看,比如苦難,有人萎靡不振,從此沉淪;有人奮發圖強,因此而崛起。

就像兩塊石頭,一塊不用雕琢,鋪在地上就可以做臺階,任千人踩、萬人踏;另一塊經過工匠的雕琢,成為佛像供在殿堂裡,受萬人供奉。

如果作為臺階的石頭抱怨命運的不供,那是因為它沒有看到成佛的石頭,所經歷的千刀萬剮。

記不清楚是哪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你不走進一個人的生命裡,你永遠不會知道,他的地獄在哪裡。

所以,豐滿的人格不是沒有缺陷,而且努力讓自己成長,就像那尊佛像,咬緊牙關,迎接千刀萬剮,終成正果。

出生於有缺陷的原生家庭並不可怕,要緊的是,要學會讓自己幸福,並把自己的幸福,傳播給身邊的人。

能夠給別人帶來幸福的人,人格相對來說,是豐滿的。





忠萍媽媽課堂


人格豐滿的界定又是什麼?如果感覺在一個有缺陷的原生家庭長大的人他的人格是豐滿的,那首先離不開養育他的人,彌補了那部分缺陷。再就是離不開他自己的人格成長,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原生家庭的缺陷對人格的影響,特別是為人父母后,為了自己的孩子再受到不好的影響,為了彌補這種缺陷,也是一直在努力成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