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在支撑厦门的高房价?

冰点


厦门的房价究竟有多高?这是继上海、北京、深圳之后的全国第四座高房价城市,把一线城市的广州都甩在脑后了。而且厦门房价在二线城市中,绝对可以称得上老大。从目前数据看,厦门平均房价超过4万/平米,而岛内的思明地区,几乎找不到房价低于6万/平米的房子。

面对厦门位列全国高房价的前列,很多房地产专家百思不得其解,从他们的角度上看,厦门房价据然还超越了广州,这实在令人费解。第一,要论经济发展,厦门并没有多少真正拿得出手的大企业。而且工业相对而言,还比较弱。金融也很一般。唯一亮点是旅游环境好,带动了当地的服务业发展。整个厦门的经济发展即使在全福建排名也是不靠前的。

第二,厦门人口流出大于流入,2018年,厦门的人口是负增长的。厦门的企业要想招聘员工,往往招不到高端人才,因为,高端人才都跑到北、上、广去了。而即使是中低端人才,也不是那么好招,因为整体人口都在减少。目前厦门的职工收入是每月4000元/平米,基本就支撑不起高房价。

第三,土地资源也并不是很稀缺。厦门岛内,确实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但是往岛外,海沧、集美、翔安等等,人口也并不密集,甚至于岛外还很冷清,晚上10点之后,很多地方甚至比不上一般的二三线城市繁华。所以,土地资源匮乏也不是厦门高房价的问题,

而我们认为,导致厦门高房价仅次于北上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首先,厦门作为中国的二线城市,牢牢的吸引着福建全省的高净值人群,因为厦门有良好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养老环境,再加上鼓浪屿的美丽景色,让福建的有钱人都想到厦门置业购房,这其中也包括很多炒房群体。福建大量有钱人都去厦门购房,从而推高了厦门的房价,特别是厦门岛内的房价。

再者,厦门出台限价限购的时间节点出了问题。限购、限价本来就是中性的调控政策,在房价较低的时候,出台限购限价,可以不让房价过快上涨,让更多的当地刚需买得起房,但是厦门推出限价限购的时间节点,已经是房价涨得很高的时候,这意味着不希望房价出现快速大跌。在限购和限价令之下,厦门房价当然短期内跌不下来。

最后,厦门每次拍卖土地,只放出一两块,这样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拿到土地,厦门房企只能高价接盘,而土地价格高了,厦门商品房价格也会被抬高。如果厦门政府加大岛外土地的推出力度,市场供需矛盾得以缓和,那么厦门的地价就会降下来,地价降了,商品房价也会有所调整。

很显然,支撑厦门高房价的并不是当地经济的发达、人口流入的增多、土地资源的稀缺。而主要是福建高净值群体的大量资金流向厦门购房置业。同时,厦门在限购令出台时再限价,当地房价已经涨高了,低位出台限价限购令,对当地刚需有利,高位推出限购令,主要还是防范厦门房价的过度波动。此外,还有厦门土地供应节奏放缓,导致房企拿地成本偏高,当然就要转嫁到购房者身上。


不执著财经


这个问题有意思,在上海待了8年,然后来到厦门三年了。两地都是高房价,从市民角度比较比较。说说我的观点。

第一,经济发展,这个感觉不太可能,说实话,在厦门待了三年,并没有看到厦门有多少真正拿的出手的大企业,工业都不只是一般,相对而言,比较弱,金融,很一般,唯一不错的,是旅游,环境好,但都是流动人口,更多带来的是服务业。整体厦门经济的发展,在全福建,排名并不能匹配房价。

第二,人口,也就是需求。尤其从去年开始,厦门开始限购,原本厦门经济就不是那么有动力,工资水平完全无法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相比,加上可以匹敌北上广的高房价,同时还限购,截断了很多外来热钱对厦门房产的投资,需求降得很厉害,2018年,厦门的人口应该是负增长的,从平时公司招人就看得出来,年初面试一些高端人才,很多都是面试完之后未到岗,究其原因,都跑北上广去了。中低端人才,也不是那么好招,整体人都在减少。

第三,土地资源。真心不是,厦门岛内,确实人口密集,但是往岛外,海沧、集美、翔安等等,并不密集。还有很多地方还是自住房,厦门交通拥挤,也仅仅限于岛内,也不是人口多的问题,更多地,个人觉得是市政府规划的问题,相比于地铁,BRT的运输能力弱很多,造成大量的路面交通工具,才造成的拥挤。而岛外,一片开阔,晚上10点之后,很多地方甚至比不上一般的二三线城市繁华。

上述三个点,都不是支撑厦门房价的因素。

而能够支撑厦门房价,个人觉得,第一,应该是周边的,富裕的外来人口,安溪,泉州,漳州居多,也就是外来的投资。

这群人原本就富裕,安溪不用说了,除了铁观音,还有电信诈骗,举国文明;泉州实业发达,漳州也不差。这几个相邻厦门非常近,带着钱来到厦门这个环境不错的地方,确实适合养老。

第二,国民目前根深蒂固的认为房价一直涨的思维。

当然,厦门房价这两年极速上涨,目前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个人觉得,很难支撑。同时两个月前要买房子,岛外小区,两个月前,卖750万,当时觉得贵,没有买,现在,价格已经降到630万,当然,房东急于出手,碰上限购,需求急剧减少,只能大幅降价以求出手,但至今还没有出手。


状元侃财经


看了一大圈的回答,其实没有说到关键点上!很多人说是大量人口的涌入,造成了厦门房价过高,其实厦门人口上涨与房价上涨,关系并不大,因为厦门常住人口的平均收入只有6000,而厦门的房价高达40000以上,什么时候人口流入会造成房价上涨,那是人要买得起房的时候,显然厦门人口上涨因素,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购买力。

究竟厦门房价上涨的真是原因是什么?

厦门高房价的原因

目前的厦门房价,在中国已经高得离谱,2018年度中国房价最高的十大城市,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厦门、三亚、广州、南京、福州、天津、杭州。其中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南京、杭州、天津的房价高,有一定的道理,三座一线城市,汇集全国的优质资源,高净值人群、上市公司,所以北上深的高房价,无需多做解释。那么厦门的房价竟然高于广州、南京、天津、杭州等城市,确实很不正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

谁来捉这个“妖”,必然邀请大师,这位大师就是全国著名财经学家、厦门大学教授赵燕青,赵老师在公众号有一篇非常火的文章,是这样描述厦门高房价的:

土地财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创的,用来创造信用,聚集财富,为政府经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子弹,其创造性比当年英国的圈地运动还更胜一筹。

从这段话来理解,厦门的房价过高,是由于三把火引起的!

第一把火:投资客

闽南人很注重乡土情结,他们在外地赚钱,都要回来买房,这样,厦门因为是福建省最吸引高净值人群的城市,良好的教育环境、空气质量、生活环境、养老环境,鼓浪屿的鸟语花香,曾厝垵的浪漫夕阳,让很多福建人定居厦门,成为一个重大的人生目标。所以大量有钱人在厦门买房,无疑太好了厦门的房价。

第二把火:限价限购的时间节点

如果是早一点厦门出台限价、限购,那么房价势必会得到控制,而现在,房价过高的厦门,成为年轻人心中的一道高墙,很难逾越过去,这样,对厦门的经济创新活力,有很大影响!

第三把火:土地供应的节奏

这方面,长沙做的很好,厦门每次拍卖土地,就放出一两块,造成僧多粥少的假象,很多人说厦门本来土地就少,我说这毫无根据科研,厦门面积和深圳差不多,但是厦门才500万人口,而深圳达到了2000万人口,而且深圳还有一般的面积是山地,不能开发,土地供应节奏不对,是厦门房企拿地贵的主要原因,地价贵了,房价岂能不贵?

以上就是厦门房价过高的原因,感谢阅读!欢迎参与评论!


蒋昊说经济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顶尖的中心城市。

是中国唯二能以县级规模进入一线行列的潜力的城市(另一个是深圳,属于已经成功的案例)。也是全国唯二的特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邓小平钦定的自由港。

国家大厦之门,中国最高等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

是中国民富最强的"海西城市群(这个城市群,随便拉一个普通地级市出来,民富都是全国人尽皆知的)"行政级别最高的城市,也是该城市群企业实力,纳税人口,财政外贸金融,枢纽指标,民生指标,科教文....几乎全方位顶尖的城市。

.

最重要的是,厦门是以1699平方公里县级规模取得了这个成绩。也是海西唯一副省级。

如果厦门的面积对标福州,那么厦门即可晋升"省级",也就是直辖市。

.

厦门常年被舆论严重低估,主要受困于GDP。

但是厦门的GDP可以说是全国漏报最严重的城市,也证明了厦门全国顶尖特殊。

.

厦门GDP漏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为了福建的均衡发展,需要采取双核发展模式,但是福州的地理禀赋与厦门差距太大,如果厦门过早的推进闽南一体化,那么福州这样的地级市省会在闽南面前,相当于石家庄在北京面前一样,闽北将被闽南虹吸衰退,所以厦门多年限制岛外发展,延缓闽南一体化,避免闽北过早衰退。第二个原因就是台湾,不可描述。

.

总的来说,厦门是中国最完美的城市之一。

.

比肩深圳的定位头衔

比肩三亚的旅游美景

比肩香港的地理优势

比肩北京的配套密度

比肩拉萨的空气质量

比肩丽江的四季如春

比肩东京的干净整洁

比肩巴黎的浪漫气质

.

美国十大城市,九个沿海,唯一一个内陆城市芝加哥也是五大湖中心城市,美国五大湖可以当海来用。

.

内贸经济为主的美国尚且如此,而以外贸为主的中国最珍贵的海岸线只有东南沿海,厦门必然是中国最顶尖的城市之一

.





用户5292821012661


厦门的GDP比泉州和福州低,房价却高很多。全国都排第四。为什么?其实看看厦门这几年做得最好的两大产业就知道。

第一大产业是教育。不是讲教育的产值高,而且影响范围广。这几年,厦门的小学生增速,全国前列。反过来推动市政府大规模建学校,从全国各地挖老师。厦门的高考成绩,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这个效应导致周边城市很多有钱人到厦门买房,小孩到厦门读书。也催生厦门校外培训产业,据说,厦门民间的培训机构校长就有4万人。应该有几十万人在这条产业链上谋生。

第二大产业是会展旅游业。这个是有数据的厦门支柱产业。厦门在国内自助旅游城市排名一直很靠前。旅游服务水平在国内前列。这几年又大力建设多家三甲医院。厦门几乎就是四千万福建人的后花园。因为厦门配套设施好,周边城市的游客投资购房、养老购房情况很多。

所以,孩子就学,老人养老,这些“刚需”购房,推高了厦门十几年来的商品房价飙升。当然土地供应跟不上购买需求,也是一个原因。但空间方面,厦门没办法跟深圳比,粤港澳大湾区有港澳广深珠多个中心城市,土地需求也就相对分散。厦门却要独自承担福建的需求,只能说周边城市的GDP涨得厉害,自身城区建设却没有跟上。当然这跟厦门的财政政策优势有关,一说就远了。

金鸡百花奖颁奖礼今后十年都要在厦门举办,对于厦门会展旅游产业又是好事。刚需不断进来,房价很难暴跌。

政府有心要控制房价的话,应该增大保障房供应。香港就是前车之鉴。厦门没有反对派掣肘,按理说,结合各条地铁线建设,在站点周边大量建设保障房,低价供应新厦门人。让全国各地年轻人敢来厦门,能留厦门,这才是长久之计。现在商品房价下跌不是控制之功,是经济大环境不利使然。一旦经济好转大发展,商品房价必然再次被刚需推高。所以,政府应该抓住这几年良机,大力增供保障房,逐步退出控制商品房。做好政府该做的住房保障,其它的让市场归市场。


羊SY


厦门房价有多高?上海、北京、深圳之后的房价第四城就是厦门,把一线城市的广州都甩到后面了。在二线城市中,厦门房价是绝对的老大。 现在岛内的思明,你几乎找不到房价低于60000元/平米的房子,而岛内现如今根本没有可开发的地了。 所以厦门如此高的房价到底什么在支撑呢? 1、人口。 厦门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是重要的华侨之城,而且厦门风景秀丽,环境宜人,特别适合人居住,厦门又是副省级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可以说厦门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极其强大。 2017年底,厦门全市常住人口401万,但是户籍人口却只有231.03万人,也就是说厦门人口有将近一半是外来流入人口。 而这个比例随着国内城镇化建设越来越完善,厦门的发展越来越好,还将会有更多人口流入。 2、土地资源。 厦门是典型的可开发土地资源不足城市,厦门岛内就那么一块地方,却是厦门最发达最成熟的地区,岛内现在根本没有可开发的土地,这就是现状。 而厦门是成熟的旅游城市,每年的游客量巨大,除去居民居住的房屋外,还有大批量的商用房、民宿、酒店、旅馆等供游客居住用地,而这些住所如果拆迁将会提供大量可建土地,可问题是不能拆。 虽然现在厦门在岛外扩大了居住性用地,但是人们往往还是热衷于住在岛内,这就造成了土地资源紧缺,房屋供不应求,这是支撑厦门房价最大的因素。 并且长期来看,厦门土地供应跟不上需求将持续很长时间,就像香港、深圳一样。


周宇147154414


看了很多大咖的回答,各种精彩分析。

但是在我看来,只有一点——宜居。

高颜值的厦门,就相当于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家碧玉,虽然比不了上广深的大家闺秀,但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是乎,追求的阔家子弟就多了,聘金自然水涨船高。

在福建,几乎每个富裕的家庭,都想在厦门买一套房子,或者教育或者养老。

甚至随着厦门的颜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其他省份的有钱人也想在宜居的厦门买套房子度假。一平方动辄数万的房子,总价其实也不过几百万(豪宅除外)。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几百万对他们来说就好像几百元对于我一样!

跟周边城市漳州泉州比,厦门可开发的地皮并不多,有钱人对此比什么还敏感,买套房子既可以度假,又能保值增值,为什么不选厦门呢?

什么经济之类的,只跟我这样的文艺青年有关系,跟买得起房的人没关系~








公主与主公


任志强在博鳌论坛又“放炮”了,这次对准的是“高房价”!

昨天(7月23日),任志强在《2018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8届年会上,通过事先录制好的视频,发表了精彩的视频演讲!

“任大炮”任志强在视频演讲中,一如既往的用数据说出了自己对楼市的犀利观点,干货满满!

“任大炮”任志强说:据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房价”并不是很高(8000多元/平米),其中东部地区的“平均房价”较高(11000多元/平米),而中部和西部,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平均房价”并不是很高(6000多到7000元/平米)。

不过,由于部分城市因为土地供应不足,而人口却在增长(城镇化推进中,大量人口向大中城市迁移),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从而导致了这些城市的房价很高。

截止目前,全国“平均房价”超过1万元/平米的城市已经接近60个。

我们看到,“平均房价”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任大炮”任志强分析认为:由于楼市调控政策是通过“平均房价”来控制房价增幅的,而相关部门就把城市郊区县城,甚至是更远的地区的房价数字也计算在内,从而得出了平均数。

那么,这样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呢?

“任大炮”任志强分析表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高房价”确实稳定了(部分地区的房价出现了下降),但三四线城市(以及房价较低的城市)“低房价”却出现了高速增长,这是因为现在,所有地区的房价都纳入到一个市的大盘子里头统一计算(以前是单独计算的)!

相关阅读:任志强今天在博鳌论坛上“放炮”了,这次对准了“棚改货币化”!


我家住楼房


如果从厦门看厦门,就不好玩了,也说不清楚了

你从厦门周边的几个城市

泉州航海民族gdp福建省内第一,富豪云集,富豪们工厂或者其他的在泉州,产业成熟,住厦门,稍微有点钱的泉州人没在厦门有一套或者几套房子,都不好意思聊天。

漳州农耕民族,虽然东山云霄,或者有些地方靠海,但是总体土地基数大,还是属于农耕。离厦门近,语言相通,努力往厦门上班,或者创业。拼死拼活努力一套房子,可以离开稍微带农业的产业链,又能吃苦,又很平和,踏实肯干,一步步的在厦门形成强大的势力,最后也是买房。

龙岩神一般的存在,客家人的脑子灵活,美团的王兴,今日头条的老大也是龙岩出来的,紫金矿业,软件,互联网,创意,敢拼能闯脑子活,给厦门带来的是思维模式的影响,也是大批的龙岩人在厦门买房子。

莆田系,福建的犹太人,不止是吃苦耐劳了,而是可以用绳命,用道德,用一切的手段赚钱,因为莆田属于滩涂沼泽地,以前十年九涝,一年干旱,兴化百姓苦不堪言,只要能活命下去,他们毫无怨言,什么剃头挑子一头热,做木头,唱戏,补锅,一代代人用双脚丈量土地赚了钱回老家先盖个高层的房子,然后再来厦门买房子也是一个必定的选择,从红木,黄金,医疗,加油站等等,一批一批的莆田人起来后的钱,也是最后的归属在厦门有个荣誉感。

厦门从改革开放后本身是一个贸易性民族,轻工业有泉州撑腰,农产品有漳州撑腰,加上龙岩莆田两个神助攻,只需要把生活节奏做好,美化环境,改善交通,改善民生,改善医疗改善教育,大力卖地,开发岛外,人越来越多,房子越来越少,坐享其成就可以。

所以厦门的房价只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是应该也会有撑不住的时候的

闽南语歌

泉州人 喜欢唱的是 (爱拼才会赢)

厦门人 喜欢唱的是(欢喜就好)

你们细细先体会这两首歌,打字太累了,下次再回答,从整个福建来看,从整个福建的发展,从整个福建的经历,从整个福建的人员集中来谈。


郑小龙你个吃货


厦门三大外来人口:

1.每年新增大学生>毕业离厦大学生;

2.淡旺季波动的旅游人口;

3.特区税赋优势而吸引大量泉州等企业开办公司而驻办人员。

什么环境好,城市配套好都是后话,支撑厦门房价的就是:

一、副省级城市,财政拨款优于周边地市;

二、特区政策,厦门抬头的增值税发票,大约优惠2%,1个亿的营业额省多少自己算,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泉州企业的运营中心在这;

三、南方少有的大学密集扎堆的城市,不需要等待生育成人,直接形成成年的消费人口和新型劳动就业人群。

但我个人认为,高房价不是骄傲,本地的年轻人很煎熬,类似于香港的年轻人。如果父母住房面积不足以支撑他们后续的成家需要,那他们从二十几岁开始就要把一辈子贡献给房贷了。很难有太多人去创业创造,这也导致了“厦门不是厦门人主导的厦门,而是资本推动的厦门,没有厦门文化的厦门”的现状。

如果同样褪去房地产比重,厦门的GDP会被泉州的晋江一个县级市摁在地上。

晋江市政府从08年左右开始,严控房地产炒作,10年后,我们本地8090一代进入社会,没有任何购房压力,把更多的资金面放在创业创造上面。

厦门的高房价,已经透支了大部分本地年轻人的未来了。这是许多媒体不去了解或不正视的底层哀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