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28018”

确诊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没有词语可以描述

我们看到这些数字时的复杂心情

空荡荡的街道

在似有若无的阴霾中

无声地哭泣

每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

都有一个无法言说的故事

是无数渺小个体的无助和难过

也是无数一线人员的牺牲和奉献

回顾疫情中这些让人泪目的瞬间

每一滴眼泪都有道不尽的悲欢离合

每一滴眼泪都寄托着对明天无尽的希望

1

“哥,我们没有妈妈了。”农历新年第一天,倩倩和哥哥强忍着泪,四处奔波,送别母亲。父亲还在医院隔离,兄妹俩想跟母亲的遗体做最后的告别,但是严峻的疫情,容不得依依惜别,最后,只能对着母亲的遗体袋长跪着磕头,算作道别。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与最亲爱的妈妈,就这样匆匆诀别,从此阴阳两隔。再多的眼泪,也换不回一个家庭的团圆。

2

大年初一晚上,对于刚刚年满18岁的小雨来说,是他生命中迄今最漫长的一夜。急救室里,是已经变冷的奶奶遗体。妈妈的哭泣带着颤动的咳嗽,甚至咳出鲜血……从疫情开始,这个本来完整的家庭,一步步被病毒吞噬,只剩下他一个健康的人。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无论是否接受,这个普通的武汉家庭,再也回不去了。18岁少年被迫一夜长大,独自勉力支撑着剩余的希望。

3

1月27日,奶奶去世;1月28日,爸爸去世……薇薇曾是一个很爱哭的人,但现在她连伤心的时间也没有——妈妈还在隔离病房,弟弟还未能独当一面,这个家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她处理。“我今年27岁,其实很多事情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都是不知道怎么办。不到一个月,爷爷、奶奶、爸爸都不在了,我就希望妈妈能好吧”。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灾难无情的发生,27岁的她甚至来不及悲伤,就必须挣扎着抗起家中的重担。“希望妈妈能好”,是她全部的寄托。

4

从发病到离世,仅仅12天,翁秋秋猝不及防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死亡时,她还不满32岁,刚查出自己怀孕不久。丈夫陈勇从翁秋秋进入重症监护室后,就再也没有看到过她,直到她变成一坛骨灰。他不知道如何回答大女儿的问题:“妈妈去哪儿了?”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妈妈去哪儿了?“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问题,成为全家难以言说的心痛。

5

64岁的儿子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90岁老母亲在发热门诊留观病房陪伴他5天,终于等来隔离病房的床位。儿子住进隔离病房后,老母亲从医院回家前,找护士要来纸笔,给儿子写了留言:“要挺住,要坚强,战胜病魔。”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不是“90岁无所畏惧”,而是为母则刚,老母亲心中的痛楚和心疼,都化为纸条上的鼓励。

6

在病患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时,无数医护人员递上“请战书”,奋不顾身奔赴前线。“如果我回不来,以后帮我把父母送去养老院,不能耽误你。”这是医生陈浩“出征”前对妻子的嘱托。当妻子问他为什么要去时,他说:“先有大家,再有小家。”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未来对每个人都是未知的,或许是载誉而归,或许是牺牲而去。他们为陌生人开辟生路,也亲手为自己斩断退路。

7

1月28日,四川广元援助湖北医疗队启程前,护士赵英明的丈夫突然现身,带着哭腔对着大巴车喊道:“赵英明,平安回来!你平安回来,我保证包一年家务!你听到没有?”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人生在世,怎能无牵无挂。此时此刻,正有无数像他一样的一线医护家属,担忧着,却又坚定地支持着,成为“逆行者”最坚强的后盾。

8

“战胜病毒,妈妈就回去了”,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刘海燕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七天没有回过家。正月初七,丈夫带着女儿一起给她送去饺子。见面后,母女二人泣不成声,只能隔着几米远的距离上演“隔空拥抱”。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明明看得见人,也听得见声音,但在这一刻,母女之间的距离就是咫尺天涯。所有大爱无疆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忍痛割爱。

9

大人们以为小孩子不懂,告别的时候哭一哭,一会儿就会好。但其实,小孩子只是把大人藏进了心底。疫情开始后,护士长喻蓉艳每天奋战在发热门诊一线,晚上很晚回家,三岁的女儿就每天抱着她的睡裤睡觉。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或许,小小的她,尚不理解妈妈在忙什么。但是,她肯定明白,她的妈妈比打“怪兽”的超人更了不起!

10

49岁的陈军,在武汉市肺科医院负责患者核酸检测工作。疫情发生以来,这位有着12年党龄的老党员,持续奋战在一线,忙到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双手因为长期捂在橡胶手套里,红肿严重,皮肤上长着一块块红斑。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有人说,医护人员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你可曾想过,这“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血肉之躯。

11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身患渐冻症的病情,已经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奋战30余天。他经常凌晨2点躺下,4点就起来奔忙抢救。妻子也在抗疫一线感染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他却接连数天无法照顾。他说:“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用渐冻的生命,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想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12

为了能做更多贡献,湖南90后乡镇医生宋英杰,从大年初一起加入高速路口排查团队坚持值班,并独自负责卫生院仓库医疗物资分发,连续十天九夜奋战在防控一线,最终因劳累过度猝死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28岁。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他是一名医生,也是平凡人家的儿子。疾病面前,所有人都一样脆弱,但正是有了他,有了千千万万个他们,我们才离战胜疫情又近了一步。

13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值得铭记的还有默默奉献的志愿者。54岁的何辉,是武汉志愿者车队的一员,每天接送医护人员下班。一心想做贡献的他,不幸感染病毒。2月3日,因抢救无效离世。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他是一位志愿者,也是一位英雄!“有一份力量就出一份力量”,谢谢各位志愿者们守护我们的城市。

14

空荡寂寥的街上,医护专车志愿者,带来了这座城市为数不多的发动机声,给武汉送来温暖和慰藉。37岁的成冬也是一名接送医护人员的志愿者,看到小区里的医生,没时间采购物品,他还会帮着买菜,送到家里。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他说,医护人员其实很需要正能量,去接他们的时候,说上一句加油,他们甚至都会哽咽。

15

还有一群守城人,全员停休,守护着这座城里的人们。张玉萍和刘矗是武汉的一对警察夫妻,刚拿到结婚证就双双去抗疫。明明住在一起,却因为多日连续执勤成了异地恋,每天只能通过视频连线。短短几分钟,知道彼此平安,已经足矣。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这场战斗,没有缺席的理由!”他们说,防控住疫情,就是他们最好的新婚贺礼。

16

与时间赛跑的还有这些建筑工人——2020年春节,河南驻马店的刘海龙师傅没有回家过年,自愿到武汉的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来支援。他说自己虽是白班,但工地上没有具体上班和下班的时间,有事情就要做。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10天建成一座容纳千张病床的医院,背后是一个又一个不眠不休的群体在奋战:设计师、工程师、工人师傅……以及牵挂他们的家人。

17

“我只有五分钟时间接受采访。”赵波说,五分钟他就可以赶制出一个口罩,救一个人。赵波的工厂位于湖北仙桃,工人全都回家过年了。春节前期他们赶制的10万个口罩,捐给了公交公司,后来又赶制了30万个。“现在不图挣钱,只图安全,大家安全了,我和我的家人才安全。”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平凡的人正在做一件不平凡的事,此刻坚守和奉献的人们啊,都值得我们称一声:英雄!

18

武汉卓尔万豪酒店,近400名医护人员住在这里。1月27日,菜农秦师傅开着农用三轮车赶来,车上装了24箱蔬菜。他说:“听说医疗队住在这里,我送些新鲜的菜来。”他不会使用导航,是一路问路找到酒店的,脸和手被风吹得通红,令酒店工作人员感动落泪。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他没有豪言壮语,就想让医务人员吃点新鲜的蔬菜;他种的是一棵棵蔬菜,可是血液里流淌着整个春天。

19

1月31日,山东日照一位环卫大爷到派出所放下一个纸包就转身就离开了。打开纸包,里面装着12000元钱,纸条上写着“急转武汉,为白衣天使加点油,我的一点心意。”大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找到他后,他说,“我只是为武汉人民献出一滴水的贡献。”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一位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不起眼,却让人

湿了眼眶;不耀眼,却四处散发光芒。

20

长沙包子店老板潘壬子,在得知有40多名湖北旅客滞留在湘时,每天都为他们配送爱心早餐。每一份早餐袋子里,还留有一张小纸条:“我们是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现在你们遇到了暂时的困难,我们长沙市民与你们一起共渡难关。”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大灾面前有大爱,疫情面前有温情。你呼我应,这样的深情厚谊让我们终生难忘。

21

这几天,“武汉小姐姐每天给医院做饭800份”的事也感动了不少人。疫情发生后,她所开的餐厅专门为金银潭等医院的医护人员做盒饭。由于忙不过来,她叫上父母兄妹齐上阵。这位小姐姐说,看到医护人员的朋友圈,很受不了,她想做这个事儿。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她勇敢地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活成别人心中最美的样子。

22

一辆武汉物资运输车经过收费站,工作人员把卡给了司机师傅,起身敬礼: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汽车开出几米,交警也递上去一个塑料袋:师傅,拿点水,路上喝。

催泪!疫情面前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好好活着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这一幕,让人动容。因为这一刻,我看到我们在一起。

从焦灼悲痛的患者家属,到奋不顾身的医护人员,再到默默奉献的平凡个体……

灾难,固然不值得歌颂,但却值得品尝。

这世上,哪有什么所谓的“感同身受”,安然在家的我们,无法体会那些已经被感染等待救治者的心情,无法感受那些作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辛苦和危险。除了承受灾难,我们还能从这场疫情中领悟些什么?

有句话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行侠仗义”。或许我们无法为病患救死扶伤,无法为一线驰援物资,但至少在这个至暗时刻,我们可以管好自己,戴口罩、少外出、勤洗手、拒野味、不聚集、不传谣——从身边点滴做起,我们就是最好的战士、最好的防线!

灾难是难渡的,但是拼搏这么多天,我们明白,“熬过今天”是解决一切难题的咒语,我们只需齐心协力再往前迈一步。

灾难是黑暗的,但是总有一些人,为我们点亮一盏盏灯,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不要慌张,春日已来。希望的种子会在这片土地上再次发芽,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