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我国自研芯片,华为海思正在崛起,龙芯为何默默无闻?

新龙祥


在这珍贵时间,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龙芯有几个问题,第一是它的研发人员太少,不像英特尔,动辄几万人在搞研发,第二都是中科院体制内的人,工作热情比不上外面的。但是他的优点就是,他正是体制内的人,那么就可以承担国家保密的项目,比方说军用的,比方说核心领域的,它的芯片用在卫星,用到军用芯片上用在核心的机密芯片上都是非常不错的。

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微软多年对盗版的容忍导致了WINDOWS及X86处理器的计算机在中国占绝对统治地位。连苹果都难望其项背,更不用说开源的LINUX系统及龙芯了。而在手机领域,闭源的苹果坚持高逼格,开源的安卓系统让中国手机产商可以以相对低廉的代价建立不依赖于苹果的生态。

联想不给力。身为中科院旗下的企业,联想不仅仅是家电脑公司,它承载当年中国对高科技的希望。试想如果龙芯是由联想开发的或者联想不计代价支持龙芯,现在又会是什么景像。相对而言,华为太给力了。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

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身体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徒步天涯9344


就一种产品而言,能不能在市场上打开,一个是取决于技术,另一个取决于市场或者叫生态。

1.龙芯

龙芯采用的是非主流MIPS架构,而非ARM和X86架构。当时选择这个架构也就是因为这个架构市场不好,人家才愿意卖,而龙芯也能买到产权。但是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的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是基于X86架构的,不能在龙芯上运行。这基本上就断绝了PC市场。因为Linux系统PC在国内桌面市场率很低,因为大家不习惯使用。因此,龙芯的主要市场主要是军工、航天和政府部门的嵌入式应用系统。特别是军工和航天系统,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市场环境,当然市场容量也比较小,而龙芯也没有发展起来自己的生态链,因此总体而言,规模非常小。

2.海思

华为海思就不一样了,虽然很多产品过去一直默默无闻,做备胎,但是有华为自己的个超级大用户的支持,市场问题就解决了,这才是一个产品的生存之本。从另一个角度讲,由于华为本身技术雄厚,过去没有投放市场,并不代表其海思产品技术或质量不好,主要是从贸易均衡和商业合作的角度考虑,所以才没有大规模的应用。当美国开始限制向华为供货时,一下子从备胎全部上岗,充分说明了其技术水平是可靠的。加上华为本身及其它国内企业的支持。自然能发展的很好。

3.对比分析

虽然说龙芯在市场方面不如海思,但其实他们也不完全可比。龙芯是一个CPU,海芯芯片的种类就非常多,是一个统称,不可一概而论。龙芯强在运算,比如浮点运算就比较强,可以应用在天河超级计算机上,这个海思CPU芯片就不能。手机芯片并不要求大量的浮点运算。所以两者侧重点不同,竞争关系也不是很大。此外,根据龙芯总师的说法,龙芯早就实现了营利和自给自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有国内这么个大市场的支持,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和厂家支持龙芯。

总之,两者的存在和发展都体现了我国芯片技术的进步,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嵌入式经验分享


龙芯国企,2、3百人做,也就是迎合上级,投资毛毛雨,职工无事业心,工作无压力,也无经济收益,反正结果好坏都是上面的事。麒麟私企,上万人做,事关企业个人的生死存亡,投入研发资金不计成本,态度不一样,结果肯定就不一样。不是国企不行,在当前企业领导任期制度下只能先干好眼前的事,规划长远的事都是应付差事。但凡认起真来,扎扎实实做一件事的国企,私企还真不是对手。


Landlord成都


同样是自研芯片,为何华为海思崛起,龙芯却默默无闻?因为两家的发展模式不同,但客观地说,海思的芯片自研模式有短板,没有自己的CPU、GPU内核,最怕被人卡脖子。长远看,海思最终会走上龙芯的自研内核路子。

龙芯的市场主要是在嵌入式领域,普通人一般接触不到,给人默默无闻的感觉。


海思走的是内核授权模式,龙芯走的是内核自研模式

海思的芯片中,CPU、GPU内核采用ARM公司的公版内核(不仅仅是指令集授权),目前没有CPU、GPU内核原创设计的能力。余承东说海思开发出了自己的CPU内核,这个当商战策略理解比较好。

海思的芯片设计,简单说是芯片集成设计,将CPU、GPU、ISP、NPU、基带等内核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它的优势在芯片集成。

龙芯的发展模式是自研内核,当然指令集和架构需要MIPS授权,但内核是自己写的,源代码的知识产权(IP)属于龙芯中科,这和麒麟芯片的CPU、GPU产权属于ARM不同。

海思的模式发展更快,龙芯的模式要慢慢来

海思购买ARM内核授权,省去了自己设计的摸索、试错的时间成本和巨额的资金投入,简单说降低了市场风险。

华为面对的是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对手都是爱立信、诺基亚、北电(曾经的对手)、思科、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没有一个慈眉善目的,根本不会给华为慢慢试错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华为最好的选择就是购买ARM的现成内核,集成到芯片中去,又快又省力气。

如此一来,华为可以跳过从0到1的摸索阶段,直接从5开始,让麒麟芯片跟上摩尔定律的节奏,避免被对手碾压。这么多年来,华为在通信设备和手机市场的表现,证明了芯片采取授权模式是成功的。

至于龙芯为什么不走华为的购买授权模式,个人认为有两大原因:

  • MIPS的内核更新慢(毕竟市场小),龙芯买不到能跟上摩尔定律节奏的内核,而ARM由于市场大,内核更新基本上一两年一代,芯片集成设计商可以随时买到最新内核;


  • 龙芯的当家人胡伟武出身于中科院计算所,做事时更多带着科研人员视角,而不是任正非那样的企业家视角,所以走上自研内核的路;

前面有回答捧华为,看不起龙芯模式。这是不对的,因为两种模式没有谁好谁差,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海思芯片把华为推上了智能手机全球头牌企业的位置,在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上面也开始布局。

龙芯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经过18年努力,现在可以和AMD掰掰手腕了。

图片截图来源/《环球时报》


龙芯的模式虽然发展慢一点,但有个最大的优势,由于内核是自己的,拥有CPU源代码,不怕被卡脖子,更重要的是拥有了内核升级的基础(每一代内核升级时,源代码的改动一般不超过25%),后劲更足。

华为的购买内核授权模式,最大的短板就是,一旦对方停止授权,SOC芯片的升级就会停止。为长远计,华为应该也会启动内核自研,这和龙芯发展模式是殊途同归。



魔铁的世界


华为海思因为接连发布了巴龙5000基带和麒麟990 5G SoC,并且取得了多项世界首颗的称号,以一己之力独自抗衡制裁,所以世人对华为的技术实力刮目相看,也让华为的名头蜚声海内外。反观龙芯,每年拿着数以亿计的科研经费,能量产商用的产品却寥寥无几,所以世人认为龙芯在烧钱。

其实,不是这样的。华为海思和龙芯在走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之路,并且两者都给中国技术力量的驱动带来了卓越的贡献。

1 华为海思的技术之路

华为海思是商人,投入成本,换取回报,从这个角度来说,华为海思是非常成功的。华为海思的芯片采用的是ARM的指令和内核IP,需用从ARM手中购买,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自己的需求拓展功能。所以华为海思的技术路线是购买指令和内核授权,避免了内核的从零开发,这样可以让海思跳过0,直接从1开始,降低了自研内核的失败风险,能更快的设计出自己的芯片和高通、爱立信、诺基亚、苹果、三星等对手竞争抗衡。但是这样的风险就是,ARM一旦取消授权,那么海思就会被卡脖子,以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又要从零开始,虽然世界上95%的移动端的芯片都是ARM构架,但是卡脖子风险依然存在。海思取得了ARM V8的永久授权,但是芯片总要升级换代吧。

2 龙芯的技术之路

按照性质来讲,龙芯是国家梯队,隶属于中科院。龙芯采用的是MIPS指令集,内核自研,也就是说,其内核不同于Intel的X86,也不同于ARM,走的完全是自研的道路。将来是要和Intel、ARM构成竞争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家习惯了windows系统后,导致龙芯自身的生态系统难以建立。所以,龙芯更像是科研,做基础性的研究,以后可以将技术成果授权给其他商业性的公司,开发出更多可以商用的芯片,在内核的基础研发上填补国内空白,让国家拥有自己的内核IP。从这个角度来讲,龙芯走的是国家的技术战略储备之路。

3 龙芯和华为海思的对比

芯片的设计研发就像是盖房子,华为海思走的是购买图纸授权的路子,在别人图纸的基础上,完善户型并且设计了漂亮的装修风格,让大众消费者趋之若鹜。但是图纸一旦被取消授权,那么海思就无法再建造房子,只能从头开始设计图纸。所以,自研内核这条路华为海思终究是要走的。而龙芯,则是从图纸设计开始做起,一直想要把图纸设计好,再授权给开发商,让开发商造房子。

所以,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华为海思更多的是商业策略,而龙芯则是国家的技术储备,更多的则是基础研究。但是两者都驱动了国家技术力量的突飞猛进。

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您有其他的观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您想获取更多的科技方面的前言技术,可以关注本头条号:玩转嵌入式。谢谢。


玩转嵌入式


龙芯有几个问题,第一是它的研发人员太少,不像英特尔,动辄几万人在搞研发,第二都是中科院体制内的人,工作热情比不上外面的。但是他的优点就是,他正是体制内的人,那么就可以承担国家保密的项目,比方说军用的,比方说核心领域的,它的芯片用在卫星,用到军用芯片上用在核心的机密芯片上都是非常不错的。性能差个两三年,但是可靠性是没的话说,如果他的投入像华为那么大的话,我相信龙芯绝对差不到哪去。


唱头409


代工-追赶-并肩-超越。海思的崛起,是华为走出去的结果,是华为进入国际体系和全球化的结果。如果不是走出去,闭门造车,那么很可能是另一块龙芯,海思现在主力芯片依然依托于ARM架构,并开始尝试其他架构。比如一些微架构等,但实际上如今华为主力芯片依然依托于ARM那个买断的架构。

我们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爱因斯坦考虑相对论,他是否需要去证明万有引力。牛顿证明万有引力,他是否需要求证日心说?实际上,所有的科技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想要自己再去验证那些古老的理论。芯片是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复制,他可以不是一个目标,而是多个目标。比如AI芯片,比如NPU和TPU,CPU和GPU。芯片的制造不在于追赶上谁,而是有新的突破,就是在巨人的肩膀上添砖加瓦,比如在GPU上面成就FPGA,技术是生长,而不是朝着太阳奔跑。是树木,不是夸父。

龙芯的问题就在于自成一套,你搞了芯片,下游没有应用,然后你去搞应用,上游没有配件,你就定制配件,等你弄好了一些东西,貌似可以用了。摩尔定律早把你甩开了。摩尔定律说芯片18个月迭代一次。你怎么追?

所以,和很多人认识到的相反。华为之所以有海思,不是自主思想主导,而是在国际环境中拼杀的必然结果。他们需要什么,那么就尝试去弥补市场环节。海思本来并不是用来搞手机的,海思芯片本身是面向物联网的。这类芯片类似于,洗衣机,电冰箱,空调之类的。还有重要的目标,是华为基站芯片的供给。华为若说核心技术,基带芯片和基站芯片(空口技术)就是核心技术。因为华为不可能利用高通的空口去竞争,这样永远是代工,所以海思在基带芯片的同时培养了团队,走出了设计思路,从而在进入手机芯片领域的时候,才更加简便。

世界上大多数技术企业是不断生长的,没有具体目标,能够突破新的领域,就要去尝试,哪怕失败。诸如谷歌,最近量子计算机上面出现了巨大突破。所以,你不能以谁为目标,你的对手就是你自己,技术并不是去赶超,天生,就是一种创造,只有走出不同的路径,并获得市场认可,包括国内和国外,才可以最终实现走出去。

永远不是因为自主而强大,我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牛顿说的,也是科技创新应该有的基本态度。


凯恩斯


最近大家对华为海思的推崇力度远大于龙芯,两者对于促进中国芯片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华为海思主要属于商业芯片,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十几年的努力,最近几年才找到感觉,而且最近芯片发布的频率明显提升,技术能力到了一种非常成熟的层次,属于商业公司长期坚持投入并且收获巨大的典型。龙芯严格意义上属于国家队,背后积极的意义不仅仅是短时间内产出芯片产品这么单一得目标存在。

两者的差异


华为海思使用的arm架构,需要拿到arm指令集和内核ip授权,好在华为海思已经拿到了arm8的永久的授权,短时间内不会有多大的影响。龙芯主要采用mips架构,只需要拿到指令集授权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开发,内核ip完全自主研发,这是和华为海思的最大不同之处,龙芯隶属于中科院更加注重基础类的研发。华为海思属于商业公司,龙芯属于基础性研究,华为海思为了宣传需要会把一些成果作为公司实力来宣传,而且每年投入大量的营销资金,所以华为海思更加有影响力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国家科研单位,进行基础性能研究,有了突破或者具备商业化量产的条件之后交给市场来运作,华为强在商业化能力,拿到基础研究得成果以后就利用强大的执行力形成市场产品,为了让自己的产品种类更加前瞻性和广泛性,并且同国内外很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所以华为公司在长期坚持不懈的投入之后在很多核心领域都有了实质性突破,其中5g突破就是这种模式典型代表,这点和美国模式有很大不同之处,一般美国更加喜欢专利方式,前沿产品有了实质性突破以后大部分不是自己去落地,而是生成专利授权给别的国家,放在之前这种模式很有效,但在很多尖端领域没有商业化能力就会落伍。


按照现在5g分布趋势看中国和欧洲都有自己得成套技术而美国却没有,所以任正非老爷子敢于喊出把技术授权给美国公司,甚至包括源代码,这就是华为在5g技术上的底气。龙芯其实在国家层面就是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形成理论上的突破,然后交给专业的商业公司来运作,只不过华为由于规模和体量都上来了,已经开始自主做一些基础理论的投入了,其实理论上龙芯和华为在某些方面有很强大的互补之处,这也是中国科技未来发展的一种很好得模式。

单纯的纠结于龙芯有多少商业产出意义不是特别大,中国科技要变得强大就需要更多的类似于龙芯这种科研机构脚踏实地的完成基础理论积累和突破,为企业商业化做好理论铺垫。真正的科技强大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商业化能力,需要更多类似于华为这种高度执行力强大的企业,所以进行两者的比较实际意义不大,但都是中国科技必须的,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编程指南


同为自研芯片?首先这个前提就是错的。华为海思是arm提供的公版微内核,华为自己做外围开发、物理设计。龙芯采用mips指令集,cpu相关设计全为自研。

华为海思为什么能够崛起?一,华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采用成熟的arm内核无疑让华为海思省去了cpu设计最难得部分;二,华为有大量资金,华为全球招募了大量技术专家,拥有庞大的研发团队,可以快速设计、验证、流片,然后量产、实验、修改设计,快速迭代;三,华为海思有积累,海思成立于04年,前身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更是创建于91年,将近三十年的积累,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四,华为有用户,华为海思应用于消费市场,更接近用户,必然也更容易被用户熟知,而在14年麒麟出现前,华为海思的芯片也只是应用于行业,默默无闻。总之,华为一路走来,从一个行业到一个生态,华为正在建立自己的闭环,而自主cpu也必然是要涉及的,先引进再慢慢吃透的路线能保证华为在消费市场不掉队,华为自己微结构总会走出实验室。

龙芯默默无闻吗?龙芯其实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不信你可以百度国产CPU,就会发现很多相关文章和评论,当然大多是负面的。龙芯为什么默默无闻?首先,自从汉芯出事,所有国产cpu一起销声匿迹了,一发布新产品就是一片骂声。近两年,中兴和华为事件后,人们才发现国产cpu的重要性,龙芯的日子才好过点。其次,龙芯完全自主的路线导致其不能短时间拿出好的产品,从而导致其能拿到的国家经费很少,无法实现华为那样的大投入,快速发展。最后,龙芯目前依然以生存为主,主攻行业,没有华为的资金和人力进入消费市场就是快速死亡,所以龙芯很少人用到,自然没有人知道。

龙芯没有像海思一样崛起,也只是因为时机未到。我们看龙芯的发展历程,01年中科院成立课题组,国家前后出资四个多亿支持龙芯研发;10年龙芯成立公司,开始自付盈亏;15年,龙芯开始盈利。对比海思,龙芯其实发展也不慢,九年实验室,九年自立更生,十八岁的龙芯也迎来其最好的年华,近几年,龙芯的业绩每年都翻倍,就是最好的证明。崛起只是时间问题,默默无闻也只属于十八岁前的龙芯。


中国芯说


同位自研芯片,为何龙芯默默无闻,道理其实非常简单的,海思有华为,而华为有面向终端消费的华为手机,同时华为还是我国第一科技公司!反观龙芯有什么?除了芯片,其的他什么都没有了,无自己独立的终端厂商,没可用的生态系统,没法和大众接触自然也就默默无闻了!

海思有热火朝天的华为:

海思的快速崛起都得益于华为!华为作为全球通信企业,其自身的资金实力不可小觑,对于自研的海思芯片可不断投入烧钱。同时华为有自己的消费终端业务,华为手机可以大规模的采用海思芯片,这种模式下一来可以降低海思的成本,同时也能倒闭海思更快的成熟起来。

同时,随着这2年华为手机销量的不断增长,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连带着海思的影响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大。尤其是今年美国对华为的封杀,海思一份备胎转正的内部信更是让全民知道了海思,知道了海思的利害。

一句话,海思的崛起完全得益于华为的支撑,资金、人力、物力,同时不断完善的海思也让华为手机更为成功,双方相辅相成!

龙芯默默无闻在于生态:

龙芯目前的芯片性能其实不差,最新的龙芯3A4000和3A5000芯片已经达到好用水平,但是龙芯依旧默默无闻,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缺生态。这个生态包括硬件、系统、软件一整套的体系。

龙芯只是一家芯片研发厂商,其自身并没有制造电脑的能力,而当前国内外主流PC体系是Win+Intel,想要打破这个生态的垄断,单靠龙芯很难。

即便有厂商愿意生产龙芯电脑(目前有方正、同方等品牌少量机型),有了硬件生态,但还缺乏最重要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试想一下,你会去使用一台不能装QQ,不能听网易云音乐,也不能看视频,不能进行图像处理的电脑吗?我想一个正常的普通人是不会选择这样的电脑。

这就是龙芯当前最大的困境,没有完整的生态系统。没有生态,就不可能向普通消费者普及,自然也就做不到家喻户晓。

目前龙芯在基于Linux做自己的系统,同时相关生态的一些内容也都是龙芯自己在搞,但不得不说进展不会很快,远远比不上有华为支撑的海思。

Lscssh科技官点评:海思能快速崛起得益于华为的支撑,同时也是手机这个领域的特性决定的,因为有现成开源的安卓系统以及对应生态可用。而龙芯面对传统Win+Intel垄断生态,走的比较艰难,短期内很难靠自身实力来进行突破,而没有生态的支持用户显然也不会知道有龙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