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疫情直接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负面影响:部分行业的用人计划将有所延缓,在即将开始的高校春招中减少招聘职位。

目前来看,受到疫情负面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是旅游服务、餐饮娱乐、销售贸易、交通运输、证券保险等部门,而这些部门又常年是“招人用人大户”。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就业竞争度和就业的压力或因此增加。

疫情之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1月31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与市教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暂停各类现场招聘。疫情期间,大型、集中的招聘活动不可能正常开展。特别是在全国各高校陆陆续续开始封校的情况下,招聘企业入驻学校,针对应届毕业大学生进行招聘宣讲宣传的招聘活动延期或取消。目前,各省市就业指导部门和高校陆续开通了“鼓励线上服务、简化就业手续、推迟业务办理时间”等多项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措,通过网络和其他通讯方式继续进行招聘和应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带来的影响。

疫情之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但是,网络招聘的效果还有待观察。比如,单纯的公司介绍能否让同学深入了解公司情况和具体职位内容;有的学生在远程面试中或会因为心理紧张而失常;有的学生在压力下盲目求职结果却并不满意。对于处于疫情中心区的湖北毕业生,签约后何时可以到岗、求职中是否能够参加最终面试、是否会受到就业歧视等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就业面临更多挑战。

疫情之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是摆在国家与各行各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应对防控疫情带给毕业生们的影响,又是摆在各地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应对极有可能的就业困难年,是需要教育部、各级政府、各高校、毕业生们共同去解决的问题。

面对疫情,高校毕业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解决问题。首先,调整心态,未雨绸缪。每年3月至5月才是大学生择业的“黄金时期”,时间比较充足。毕业生们可趁防疫在家的契机,结合自身特长和技能,理性思考、梳理求职的意愿与方向,稳扎稳打做好“持久战役”的身心准备。其次,主动了解,全面优化。找寻心意的工作机会,不仅是技能点与职位需求的匹配,更是应聘者与用人单位的深度磨合。毕业生们可主动学习如何与用人单位交流、展示能力,并提前了解市场供求情况、不同地区的就业政策等信息,实事求是做好“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准备。

再次,保持联系,积极争取。毕业生需与就读高校保持联系,充分利用后者所提供的,如,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竞争技能培训、辅导员导员协助等服务,同时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等渠道拓宽搜索视野,随时随地做好“主动出击”的行动准备。

疫情之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只要自信、乐观、科学、勇敢地面对,再特别的春节,过了就是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