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昨天,看了2018年获五项奥斯卡提名的影片《绿皮书》,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知名的非裔钢琴演奏家“唐·谢利”与他雇佣的司机兼保镖“托尼”前往当时种族歧视严重,民风保守的美国南部地区进行巡回演出,两人在几个月的相处过程中,从“第一次见你不太顺眼”,在共历风雨后,变成了“谁知道后来关系那么密切”,有笑有泪,十分温暖。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1-

电影镜头


影片的两位主角之一是一位黑人音乐家唐·谢利。他拥有心理学、音乐学、仪式艺术三重学位的博士头衔,却没有一位家人。


他有钱、有名,住在高档音乐厅的楼上,家中的陈设满是昂贵的稀有物件:巨大的象牙、琳琅满目的工艺品,而谢利博士则身着一身长袍坐在像祭神一般高高的椅子上,尊贵与富有写满了全身。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在此之前的影片中,我们对黑人的固定印象是不守规矩、来自底层社会、嗑药……在《绿皮书》中,这样的形象定论被完全打破和颠覆,良好的修养与优秀的品行在谢利博士身上完美的展现。


可高出不胜寒,就是因为这样的克制与压抑,让黑皮肤的谢利博士无法在白种人的文化中立足,也因不懈与“黑人”同伍而无法回归到自己的同胞身边。


三岁就公开演出的唐·谢利,从小接受贵族的高级教育,学习古典音乐,他的世界里只有“礼数”,没有托尼所说的“enjoy”。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他翘着兰花指拿着喷香金黄的炸鸡,与前排的满手油腻,大口咬着鸡肉的托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托尼的劝说下,谢利博士也学着托尼的样子将骨头甩出窗外,然后露出了满口洁白的牙齿,这是谢利博士在剧中的”第一次笑“,也是托尼给谢利上的第一课:“whatever you do, do it hundred percent”。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托尼教唐接地气的吃鸡,唐·谢利为托尼口述如初恋般的情书,并在小镇里彼此解围,最伟大的友谊也不过如此。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但一路上的种族歧视叠加在一起,唐的情绪失控也终于在一个暴雨的夜晚爆发。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虚伪、伪善,这句话一针见血的戳穿种族歧视者的羊皮。无论你多么赫赫有名,无论你多么身份显贵,肤色隔绝你我,决定一切。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我是谁”,这是一个亘古的哲学问题。性别认同的不一致、白色的思想和黑色的皮肤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谢利博士,使他不知道该如何将自己归置,在这多重心理压迫的夹缝下,使他成为一个矛盾的结合体。无论在舞台上聚光灯下有多么的闪耀和光鲜,都无法抵御独身一人在城堡中的孤独。那是多少物质的金钱和酒精的麻醉都无法解决的事情。


托尼明白了博士的孤单,明白了为什么博士总是在夜晚独自喝酒,明白了看向后视镜的时候博士总在若有所思。托尼虽穷,但是穷的明白,穷的幸福,可以为了50美元吃26个热狗,而博士坐在城堡最高处奢华的王座上,无”家“可归。


当演出到最后一场的时候,唐因为不满俱乐部不允许黑人在餐厅用餐的规定,愤而离场,拒绝演出。


他和托尼来到橘鸟餐厅,在这家仅招待黑人的餐厅里,唐用手自然地吃着炸鸡,还进行了一场免费的表演。在那架老旧的木质钢琴上,唐弹起了他喜欢的古典音乐,台下的黑人为之震撼并报以热烈的掌声。随之乐队加入,伴着他的琴声,餐厅的黑人随之舞蹈,唐在这家老旧的小酒馆中酣畅淋漓的演奏了一回,并在这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回归——得到了自己同胞的认可。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最后,在平安夜的晚上,唐拿着他最喜欢的顺风威士忌,一脸严肃的站在托尼家人的面前,像个成绩不好的孩子,直到大家接受他为他腾出一个地方,他才如释重负的笑了。到此,唐·谢利博士完成了自我意义的回归与找寻,这个家虽不是自己的亲人,但已让他感到足够温暖。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2-

电影哲理


这一条巡回演唱会的路正是博士找寻归属感的路!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一路上,托尼按照妻子的要求经常写信回家,但没有什么文化的托尼只能写一些生活中像晒袜子、洗衣服这样的琐事。在这一路上,博士不断帮助托尼润色信件,分享托尼对妻子与孩子的爱意。


这个过程,对于博士来说看似帮人,实则渡己。唐唯一的亲人是不联系的兄弟,他高傲的自尊心使他无法做出退让,主动写信。帮助托尼写信的过程也是在给博士自己亲人写信的过程。


唐最终踏出了这一步,他想融入大家,就像在黑人酒吧中那场酣畅淋漓的免费表演一样,大家都真心的为博士鼓掌喝彩,在唐与乐队的音乐下自由地舞蹈着。托尼的家中,谢利博士完成了自己最后的认同与归属


而托尼,也在唐的陪伴下开始改变,在影片的结尾,托尼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人,一个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当托尼问唐的伙伴为什么唐要白白承受这些痛苦走这一遭?唐的搭档这么说:


“仅有天才并不够,改变人们的观念还需要勇气。”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唐尽管知道他在南方会受到不好的待遇,他还是毅然决然去演绎,希望他的音乐能改变人们的想法。他在参加一系列演出的过程中显示出了自己勇气和坚毅的力量。生活本不易,重要的是就是作真正的自己。


豆瓣里有一位,这样评价这部电影:赶走偏见不是靠鸣枪,赢得尊重不是靠拳头。为了如厕宁可折返,为了用餐甘愿罢演,受到霸凌不视为侮辱而视为考验,受到恩惠不视为荣耀而视为耻辱。南方劳作的黑奴看到路边的他衣冠楚楚,如同一个预言。一家上流餐厅,一间宽敞厕所,一个高档试衣间都没能容纳下的东西,却装进了一方绿色车厢,勇敢上路。


-3-

故事背景


在1936年初次出版这本书的时候,作者格林曾在前言里写道:“在不久的将来,这套书将不会再出版。到这本书停止发行的那天,我们的好日子就到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不必再受如今尴尬歧视之苦。”


直到将近三十年后的1964年,《民权法案》颁布,种族隔离制度的丧钟终于敲响了,《绿皮书》也终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格林却没机会见证这一切,因为他已经在1960年去世了。


找寻:自我价值的迷失——《绿皮书》电影有感


任何时代,每个角落,每种制度,观念的改变都相当不容易,都需要那些有勇气的人,不断地挑战世俗的偏见与傲慢,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人心,去说服世界,直至一切慢慢改变。比如当今社会的种种……


最后,用托尼在唐的帮助下给妻子写的这封浪漫的信,作为结尾吧!


亲爱的德洛丽丝

当我想你时

我想起了爱荷华州美丽的平原

我们之间相隔的距离

使我意志消沉……

没有你的时光和旅程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与你相爱是我所做过的最轻松的事


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

在我活着的每一天 我都会深深地感觉到

遇见你的那天我就已爱上你 今天我爱你...

余生也会继续爱你

附 :吻孩子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