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金三峰山战役,金国为何会惨遭大败,遭受亡国之祸?

谏史


在蒙古和金朝的战争中,腐朽没落的金朝不是新生蒙古政权的对手。在天才的统帅成吉思汗的统领下,蒙古大军屡次打败金朝军队,使得金朝的国土日渐缩小。到了成吉思汗去世的时候,金朝只剩下陕西至山东的一块国土。金朝将国都迁至开封,北以黄河为屏障,西以潼关为依托,负隅顽抗。

金哀宗继位后,为了挽救金朝灭亡的命运,励精图治,大力加强军备。在他的努力下,金朝建立了一支以重甲骑兵为主的马军,还有一批精锐的步兵。这些兵力,主要配置在陕西方面。

蒙古为了突破金朝的防线,多次攻打金朝的潼关防线。但是,在金朝将士的奋勇抗击下,都遭到了失败。其中大昌原、卫州、倒回谷之战,金军都取得了胜利。这些胜利激励了金朝君臣,一时金朝的士气高昂。

但是,即便是取得了这些胜利,蒙古强大,金朝弱小的战略态势也是不能改变的。在当时,金军前线的将领也心里清楚。在金哀宗受到胜利的鼓舞,下令出击的时候,前线的将领虚与委蛇,不敢主动向强大的敌人进攻。

成吉思汗一直想灭金朝而后快。他在灭金之前,先去灭了西夏,来为下一步灭金做准备。可是,在西夏灭亡在即时,成吉思汗却暴病身亡。不过,成吉思汗在临死前,留下了灭亡金朝的遗策:

(成吉思汗)临崩谓左右曰:“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

在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位。他按照成吉思汗留下的方略,发动了灭金战争。而三峰山之战,就是这次战争中关键性的一战。

窝阔台将军队分为南北两部,自己统帅主力在北方,分为三路,牵制吸引金军的注意力。而拖雷率领三万骑兵执行大迂回的任务。拖雷从宋朝的控制区通过,迂回到潼关背后,然后渡过淮河,攻打开封。用这样的机动作战,来调动金朝在潼关的主力,在运动中消灭之。

但是,在战役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窝阔台的部署有着极大的破绽。那就是,按照成吉思汗的部署,迂回的部队应该是主力,这样才能调动金朝的主力消灭之。可是,在窝阔台的部署里,拖雷率领的军队成了一支偏师。拖雷只率领三万骑兵,要面对潼关的金军主力,史书上说是骑兵二万,步兵十一万,自保都困难,更不要说是消灭了。

这样的部署,有可能是窝阔台企图借刀杀人有关。拖雷是窝阔台汗位有力的竞争者,就算是汗位给了窝阔台,拖雷也随时插手朝政。这使得窝阔台对他无可奈何。因此,这样的布置不能不让人对窝阔台的用意有所怀疑。

拖雷兵力弱小,又全是骑兵,如果和金朝主力野战,他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攻打开封,他又没有办法。因此他的迂回根本就不会有多少作用,前有坚城,后有敌兵,拖雷的处境反而会十分不利。如果金朝能够认真对待,这一次的战役,反而会给金朝以胜利的机会。在后世的对宋战争中,忽必烈也来了个大迂回战术,可是差点被宋军消灭。

在拖雷出兵的时候,一切就都出现了和成吉思汗预料不合的现象。蒙古派去请求借道的使者被宋朝杀死,宋朝不答应借道。拖雷不顾一切,强行通过了宋朝的控制区。这样一来。拖雷就再也没有了退路。

在这个时候,拖雷的处境十分危险。他在唐、邓渡过汉江的时候,就遭遇了金朝军队的阻击。拖雷面临的情况是,四面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而又没有攻城的能力,只有和金军野战并消灭对方一条路。而对方的军队庞大,自己又难以消灭。

可以说,如果金军的军事行动更加积极主动一些,拖雷的处境会更加危险。可是,金军方面却出现了种种的错误,使得自己最终一败涂地。从战役的过程来看,金军失败的原因有几下几个方面:

首先,君臣、将帅的意见不合。当时的金哀宗得知拖雷的行动,马上下令予以迎头痛击。可是统帅金军的将领意见不统一,没能够发动主力决战。在经过小规模战斗后,拖雷在受挫后,马上以一部掩护,主力得以脱身北上,进行机动作战。这使得金军失去了最佳的决战机会。

第二,谎报军情,使得金朝遭受巨大损失。金军在初期取得了一些小胜利后,向朝廷报捷时大肆夸大,使得金朝君臣喜极而涕,以为胜利就在眼前。

以前蒙古军入侵,金朝就命令各地进入城堡防守,坚壁清野。结果这一次都以为大捷在即,不以为意。在拖雷的骑兵袭击下,数十个城池被蒙古军夺占,将所有积蓄焚烧一空。这使得追击金军的人马反而没有休息的地方,失去了补充给养的可能。

第三,金军的战术错误。金军的兵力分成两大部分,二万骑兵和十一万步兵。在这支庞大的军队中,步兵是没有多少用场的。而金军的骑兵精锐程度要超过蒙古骑兵。在几次作战中,金军骑兵险些全歼了蒙古的掩护部队。

因此,金军应该将骑兵和步兵合理编组,把骑兵主力解放出来,死死咬住拖雷主力不放。而步兵则稳扎稳打,作为骑兵的后盾。这样,拖雷无隙可乘,进不可战,退无所据,只有撤走一条路。但是,金军没有采取这一策略,庞大的军队,步骑混杂,反而成为机动作战的拖雷的袭击目标。

第四,天气不利。在最后的决战中,本来金军在开始占了上风,可是天气突变。突降的大雪,使得习惯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作战的蒙古军占了上风。没有补给的金军忍饥挨饿,又忍受着寒冷天气的折磨,全军士气崩溃,被蒙古军全歼。

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金军在三峰山一战遭到大败,几乎所有的精锐将士损失一空。蒙古军在战后,对还在开封坚守的金朝君臣威胁说,“汝家所恃,惟黄河与合达耳。今合达为我杀,黄河为我有,不降何待?”确实,三峰山之战后,金朝的灭亡已经指日可待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蒙古与金国之间的的三峰山之役可谓是对已经处于弱势的金国,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金国的灭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蒙金三峰山战役之前,蒙古与金国进行了几次战争中,金国的精锐已经被消灭殆尽,所以最后不得不把都城往南迁到开封。这个时候金国事实上面临当年北宋一样的局面,根本就是无险可守,金国当时可以依靠的只有黄河天险。而且与蒙古军队相比,金国的兵力有所不足,所以只能将主力守在潼关,防止蒙古军队从西方攻来。

众所周知,蒙古最让人害怕的就是他们的精锐骑兵部队。而当时蒙古大汗窝阔台还有拖雷,利用蒙古骑兵的优势,使金国有限的兵力来回疲于奔命。本来金军的主力正在和拖雷交战,但是窝阔台趁机攻打开封,金哀宗便命令金军主力北上援救都城。而在金军北上的同时,拖雷不断派出精锐骑兵进行骚扰,使金国军队无法顺利转移。

而到了三峰山的时候,金军已经疲惫不堪,粮草很快就要中断,而再加上当时天降大雪,经过了军队可谓是又急又饿,只能够在三峰山上疲于防守。在围因了金军几天之后,托雷做出不支的假象,放开一条道路,疲惫且饥饿不堪的金军从这个方向突围,结果被埋伏的蒙古军队大批消灭。这一战之后,金国的主力已经荡然无存,灭亡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蒙金的三峰山战役,从根本上而言,最为直接的因素是金兵在战场据点上疲于奔命,无法全力顾及所有的战场。

公元1232年,金国的都城已经南迁之开封,真正屯兵地点则在潼关一点。也就是说此时的皇城开封兵力并不充足,一旦蒙金交战,金哀宗所能依靠的防守力量也仅仅是潼关一带的全部军事力量。

公元1229年,三峰山之战的前戏开始。

窝阔台先行在汴京外围据点卫州进行试探性的进攻,果不其然,金哀宗只能调遣在潼关的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统领十万金兵救援卫州,总算解了卫州的危急。

其实说是解除了卫州危急,不如说是窝阔台已经探知蒙金一旦交战,金国在潼关的守军必定要驰援四方,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口。

金国的卫州保卫战,也意味着开封境内的兵力已经疲敝,无兵可调。

1230年,蒙古南侵金国的战役正式开始打响:

  • 左路大军:斡陈那颜统领大军,由济南进入河南,进攻开封外围据点
  • 中路大军:窝阔台统领大军,由山西南下,进攻洛阳、郑州
  • 右路大军:拖雷统领大军,由凤翔南下兴元,沿汉水一线绕后包围

这三路大军相继出发之后,拖雷所统领的大军进攻神速,横扫了四川境内,直接沿着汉水逼近邓州,想要趁势和中路大军统帅窝阔台完成南北合围开封的作战计划。

在拖雷挺兵进入四川的时候,金将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二人迅速带领潼关十余万大军(累计十五万)奔袭内乡防守,防止拖雷的西路大军顺利和窝阔台完成南北合围开封城的作战计划。

只是,窝阔台更加的聪明,他早已经知道完颜合达、移剌蒲阿所统领的大军是金国最后的依仗,让这股大军在战场中疲于奔命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因此,窝阔台攻占河中、洛阳、郑州,他所统领的中路军的前锋已经逼近金国都城开封城。

在开封城中金哀宗只能下令让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二人北上驰援开封城。其实此时对于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二人已经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北上驰援开封也就意味着要放弃对于拖雷的防守,同样要面临大军逼近开封城的命运。

完颜合达、移剌蒲阿挺兵北上驰援是,拖雷迅速分兵三千精锐,死死的牵制完颜合达、移剌蒲阿的北上大军,吃饭、宿营这两个关键的节点,这三千蒙古精锐都要趁机骚袭十几万金兵。

完颜合达、移剌蒲阿所统领的十五万大军终于在钧州三峰山停下脚步,只能屯驻于三峰山的东北、西南以及山顶之上防守。

  • 金将武仙、高英屯驻西南
  • 金将樊泽、杨沃衍屯驻东北
  • 金将张惠、按得木屯驻三峰山上

与此同时,天降三天大雪,大雪将三峰山下的平坦地带变成了一片泥潭,行军极为不便。

反观金兵已经开始断粮,拖雷急忙撤掉三峰山东北一翼的布防兵力,放开三峰山通往钧州城的通道,金兵开始仓皇朝着均州城方向逃去,不料在两翼埋伏的蒙古军突然冲杀出来,完颜合达、移剌蒲阿、高英、樊泽、杨沃衍、张惠相继死亡。

此番战役,金国战将、精锐全部丧失,最后的一支军队也被一举荡平。


历史总探长


三峰山之战,1232年蒙古灭金最后一次重要战役,这场战役,蒙古以少胜多,金国主力部队全线溃败,从此再无实力抵挡蒙古大军的铁蹄。

金国在蒙古国的猛烈进攻下,被迫放弃了原来的国都中都,退到了汴京,金军在与蒙古军作战基本上每仗必败,建国后的醉生梦死已经让他们忘记了自己也曾经是马背上的民族,不过也出现了一次例外,完颜陈和尚在大昌源战役中,以400忠孝军打败了蒙古8000人。

这场战役让完颜陈和尚在国内瞬间水涨船高,忠孝军也成了抗蒙劲旅。可过于乐观的金国居然以为依靠这么一只军队就可以打败蒙古了,金国统帅完颜合达居然对蒙古使者说:“我已经准备好兵马了,你们可敢来?”这话说的蒙古人火大,窝阔台点齐大军,誓要灭掉金国。

窝阔台率领大军进攻山西,准备攻打卫州,卫州攻破便可直驱汴京。守卫卫州已经成为决定金国能否存在的关键之战。虽然短暂的在保卫卫州的战役中金国占据优势,可是蒙古大汗窝阔台采用了三面包围的方法,借道南宋。

完颜合达听闻汴京危急,1232年火速率领15万兵马前往支援,这15万兵马日夜兼程,蒙古斥候军总随队骚扰,使得金军苦不堪言,而且因为走得匆忙,粮食并不够,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他们走到了三峰山这个地方,蒙古托雷的三万兵马以及窝阔台的大军已经来到三峰山进行阻击,仿佛天要亡金一样,突降大雪,金军士兵几乎快要冻僵了,长期生活在中原地区的金军已经扛不住冻了,而蒙古大军不一样,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天气,这样更能刺激他们的战斗力,就在这种条件下,蒙古大军轮番出击,随后故意放开一条生路,让金军逃窜,随后从中间截断金军,首尾不能相连,大军瞬间崩溃。

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率领残部退到了钧州,蒙古大军直接攻破城池,完颜合达被杀,完颜陈和尚不愿无名而死,来到敌营,劝降无果被杀,金军最后的主力在这次战斗中丧失殆尽,灭掉金国指日可待。

1234年蒙古大军攻破蔡城,金哀宗看城池大破,传位完颜承麟后自杀身亡,而金国也表现出了最后的骨气,城破后金军无人投降,全部被杀,金国经历了119年,最终消散在了历史之中。


牧荑


1232年,此时成吉思汗已死。窝阔台在灭金过程中,经历多次失败。于是便采取迂回战略,自己率军佯攻金军正面,派其弟拖雷率领4万铁骑孤军深入,绕道南宋从金国背后直奔金国当时的都城开封。

窝阔台的迂回战略被金国人识破后,金哀宗抽调各地守军组成15万大军拦截拖雷大军。而窝阔台趁正面敌兵空虚之际,一举打到开封城下。开封危急,金哀宗便令拦截拖雷的15万大军火速驰援开封。

而拖雷命令大军一路尾随金国的回援大军,专在金军吃饭和宿营时突袭,使得金军不得休息,疲惫不堪。行至钧州(今河南禹州市)附近的三峰山时,金军得知拖雷大军就驻扎在三峰山上,于是便对拖雷发起进攻。4万大军哪能抵挡15万大军的进攻,拖雷节节败退,被金军围困于两山之间的山沟之中。金军为防止拖雷大军突围,在其周围挖了数百条战沟。战场形势从蒙军的阻击战瞬间变成了金军的围歼战。

正当蒙军惶恐之时,天气骤变,忽降大雪。金军不耐寒,几乎不能形成战斗力,而来自北方的蒙古人则习惯于在寒冷的气候下作战。蒙军士气大振,一举突围。而此时驰援蒙军的一万大军也将将赶到与拖雷会合,于是乎便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五万蒙军将15万金军围困于三峰山上,形成反包围。

拖雷使用了经典的围三厥一的战术,在围困金军的同时,故意让开一条通往钧州的道路。此时已疲惫不堪的金军仓皇逃往钧州,蒙军随即发起总攻,金军瞬间崩溃。在通往钧州的数十里的道路上血流成河、尸堆如山。金军全军覆没,只有主将带领几百人逃入钧州城。

师集三峰,金围之数匝,将士颇惧。俄而风雪大作,金卒僵踣,士气遂奋,敌众尽殪——《元史》

此役过后,金军最后一支主力大军被蒙军消灭,金国灭亡已经不可避免。纵然此战是以金军的失败而告终,但金军顽强的斗志还是不可被忽视的。他们一度使骁勇善战的蒙军感到恐慌,他们离最终的胜利近在咫尺,然而天公不作美,让他们与胜利失之交臂,也成就了拖雷的巅峰之作。


道中道道而道


如果真要说出个所以然,只能说,金国气数已尽,眼看着就能够得到的胜利的战场,转眼间成了自己的炼狱。

成吉思汗归天时,还放心不下攻金之事,他留下的遗嘱里的大部分内容就是怎么打金国。


(金国是成吉思汗的心头之患)

金国是大国,累世强盛,战力强悍且坚韧,自从1211年成吉思汗伐金始,一直打了16年,虽然败多胜少,但是金人的实力依然不可小觑。金人虽然放弃了东北地区,但是在中原地区,据关(潼关)守河(黄河),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蒙古人几次试探性的攻击,都被金国挫败,甚至还在大昌原之战中,金国骑兵以少胜多,击溃了蒙古的8000骑兵,一时间金国几乎要翻盘,在全线发起反攻的态势。窝阔台急忙撂下酒杯,亲自带领后备军压到了黄河一线,才逐渐稳固了对峙战线。

窝阔台这时想起成吉思汗的嘱咐,策划了一个战略大迂回的作战行动。蒙古人的作战特点,就是常常做特别夸张的战略迂回,有时候迂回的路线太长,甚至让人忘记了他们的真正目标。就像这一次,窝阔台命令拖雷带着4万军队,从甘肃出发,翻过六盘山,进入南宋境内,从南阳盆地南端的缺口进入金国腹地,直捣黄龙。窝阔台本人带领主力军作为疑兵,一直在黄河岸边发动佯攻,吸引金兵主力,为拖雷创造战机。同时窝阔台还派出一支军队,南出山东,在东平府附近切断金国在山东的势力。三支军队约定,在来年春天会师于汴京城下。

(三峰山之战要图)

可是,拖雷由于在宋境的拖延,使得金国早已探知了拖雷军的动向。为了能够在自己腹地围歼这支蒙古的偏师,彻底打疼蒙古,金国集中了最后的精锐部队,甚至连把守潼关的部队也调来了。当时的金国军队,兵精将猛,是金国军事力量的精华所在。拖雷军队一出唐州、邓州,就迎面撞上了金国军队。拖雷见金军势大,不愿意在平原地区与金军野战,他留下一支军队牵制骚扰敌军,主力则分两路向汴京发起冲击。

金军主力在预定战场没有等来拖雷军,眼看汴京危急,于是大军尽皆启程,赶往汴京勤王。在三峰山,拖雷停了下来。拖雷把这片地方作为预设战场,以逸待劳,等待金军的到来。窝阔台听闻拖雷方向变故,立刻派遣前锋一万人改变骚扰汴京的任务,直接前出到禹州与拖雷军会合。窝阔台则亲统大军,随后赶来。

兵贵神速。

金军骑兵2万,步兵13万,合计15 万精锐,对阵的是拖雷4万多骑兵,无论在人数上、气势上,金军都占有优势。所以,双防刚一打照面,金军就派出了前锋骑兵,与拖雷的前锋部队交战。

三峰山,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在平原地带的两个小山包,在中间有一个马鞍形的拗口。金军兵精势盛,前锋打的极为顺手,蒙古军第一次交手就折损了1000多人。拖雷不得以沿着双峰山缓慢撤退,直到拖雷将军营扎在拗口。金国将领见到胜机,大喜过望,立刻派遣全部军队压上,将拖雷军围困在双峰山的拗口里,史称围之数匝。

金军这么做,就是压根儿没想过放蒙军一条生路。一般围攻战都是围三缺一,动摇敌军抵抗心志。金军这么玩法,就是冲着彻底毁灭这支敌军去的。

拖雷不敢怠慢,立刻组织军队建立环形防御阵地。金人抢攻,蒙古军顽强守卫,一时间双方打的难分难解。然而,毕竟拖雷军兵少,长期消耗,必然对拖雷不利。可是被围在拗口,拖雷也无计可施。情急之下,拖雷祷告上天,希望天气能够转冷。

说来可奇,拖雷祷告过后,当天夜间果然下起了鹅毛大雪,气温降低滴水成冰的程度。

(蒙古军开始发起反击)

对峙双方的军队都在野外作战,对突然到来的极端天气都缺少准备。金国士兵的手指都冻掉了,冷的浑身打哆嗦,身子僵硬起来,甚至连弓弩都因为太动而拉不开。蒙古人却有办法,他们划开牛马的肚子,掏空里面的内脏,让自己躲进去,借用牲畜的体温来给自己取暖。这种方式真能取暖吗?可是史书上言之凿凿,姑且信之。

拖雷看到天气利于蒙古军,不待窝阔台主力部队到来,当机立断,立刻带领所有部队发起突围战斗。几乎所有的蒙古部队都突破了金军的重围,跳到了外线,反包围了金军。

金军主帅完颜合达等看到金军战力已弱,便开始计划撤军。拖雷故意网开一面,放出一个缺口让金军往均州城逃窜。金国士兵看到出路,也不知是计,拼命奔逃。蒙古轻骑兵则在远距离跟踪追杀。最终,金国15万精锐部队全军覆没。

(蒙军的追歼战)

金军主帅等人带着几千残兵败将逃到了均州城,这时窝阔台也带兵赶到了。蒙古军旋即破城,俘虏了金国最后的名将完颜合达、移剌葡阿、完颜陈和尚,他们都在这次战役中战死,金国最后的名将和精兵损失一空。

此后,金国无力再重新建立部队,也无法守卫住黄河战线,蒙古军兵临汴梁城下,守将崔立不战而降,金哀宗迁都蔡州,在那里勉励经营了2年,最终被蒙古、宋联手灭亡。

金军为什么会在局势占优的情形下输掉战争?

一场大雪,毁掉了一个帝国。

想当初,徽钦二帝北狩时,也是在隆冬时节。如今风水轮流转,金国的贵族即将重蹈北宋的覆辙。可谓是百年兴废又青城,只是当初的征服者,到如今已是阶下囚了。


而知而行的历史


金国是用人不当,战术布置问题,将领指挥不力,部队贪生怕死。三峰山之战,1232年是蒙古灭金的一个重大战役。此役,蒙古军以少胜多,取得重大胜利。金主力崩溃,再无力量复兴,灭亡已成定局。三峰山之战,是蒙古灭金的一个重大战役。 1232年,蒙古军拖雷部绕过金朝的军事重镇潼关,越过秦岭,出汉中盆地,迂回到南方,然后直奔汴京。金将完颜合达率主力 15万前往拦截,双方在三峰山(河南禹州西南)展开会战。蒙古军队采取了疲劳金兵的战术。蒙军知道金兵急于突围,就故意让出一条路。当金兵争相逃跑之时,蒙军伏兵四起,大败金兵。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率金军残部退至钧州城内,旋即被蒙军破城,合达被杀,陈和尚不欲无名地死于乱军中,亲自来到敌营,却不肯投降而被杀。金军最后的主力在此役溃败,损失骁将多员,“兵不复振”,亡国已是不可避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