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隋朝是短命王朝,和秦朝有什麼相同之處嗎?

千山萬水215610010


大家好,我是夏目愛看書,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題主的問題是為什麼隋朝是一個短命的王朝,與同樣是短命王朝的秦朝有什麼相同之處嗎?下面我來分析一下到底有什麼相同點,還有什麼各自的特點。

秦,隋結束戰亂,建立大一統的王朝

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是北周的輔佐大臣,官至柱國大將軍,大司馬。同時也是皇帝的岳父,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這樣的位置顯然也會受到來自女婿的忌憚,楊堅為求自保以退為進,終於在北周靜帝的時候禪讓於楊堅。楊堅勵精圖治定國號為隋,南下滅陳,統一中國結束了自晉朝以後朝代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秦朝來源於秦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的名將飛廉之後。贏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鎮守西戎,受到商朝重視,封為諸侯。周朝的時候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秦孝公重用商鞅施行變法,使得秦國的國力日漸強盛,等到秦王嬴政繼位的時候,在十年之間滅掉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四百年的戰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秦朝。

制度改革,功在千秋

隋朝和秦朝都進行了大量的改革,秦國最重要的就是商鞅變法,隋朝最大的改革就是廢除九品中正制度,採用科舉制度。

秦朝的商鞅變法主要包括:“廢除舊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廢除貴族的井田制度,“開阡陌封疆”,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度,施行土地私有制,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在國家行政方面普遍推行郡縣制度,以縣作為行政單位,廢除原有的分封制度,完成了從奴隸制度到封建社會的轉變。

隋朝主要由於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當時關隴集團的大勢力。廢除原來的九品中正制度,將原先壟斷於士族官位採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當然這也是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由於科舉制度侵害了士族的利益導致最後關隴集團最後直接支持李淵反隋,建立大唐王朝。但是大唐王朝還是採用科舉制度,以及唐王朝建立之後關隴集團的衰落。就算放到如今通過考試考察仍然是最公平公正的方法,所以說是功在千秋的制度改革。

二世而亡,漢承秦制,唐承隋制

隋朝和秦朝一樣是歷史上的兩個二世而亡的大一統王朝,在此之後分別出現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強盛的兩個國家漢唐,可以說漢唐的強盛離不開秦隋作為開拓者的影響。兩個朝代的短命都是由於皇帝的大興土木,隋煬帝開挖大運河,秦始皇修建阿房宮;也都是由於兩個王朝的皇帝都好戰功,隋煬帝三徵高句麗,秦始皇開疆拓土;制度改革得罪權貴,秦始皇商鞅變法得罪本國貴族,隋煬帝科舉考試得罪關隴集團,所以這兩各王朝的覆滅都是有一定的共同點的。

唐朝和漢朝作為兩個朝代的“繼承人”都將兩個國家改革的成果加以利用,最後建立強大的國家。其中漢武帝北拒匈奴,打的匈奴聞漢失色,“是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是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唐朝更時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國家,當時的皇帝更是被稱為“天可汗”,當時疆域遼闊,唐朝戰爭最多同時戰爭的勝率於是最高的,首都長安城更是當時世界最為先進的城,萬國來朝。

隋朝和秦朝的相同點總結:

隋朝和秦朝的建立都完成了中國的大一統,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同時兩個朝代都進行制度的改革,推動整個封建制度的完善,成為之後朝代學習的榜樣。兩個朝代對於中國的影響力都是功在千秋的,京杭大運河,萬里長城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更加是我們精神的食糧。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我是夏目愛看書,希望可以幫助你解決這個疑問。


夏目愛看書


隋朝在北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攻滅南陳,完成了全國的統一,這是東漢末年農民起義歷經四百年國家在一次真正的大統一併得以持續。隋文帝楊堅勵精圖治 進行輕徭薄賦的改革,減輕人民負擔,人民得到休養生息。使國家大治,史稱開皇之治。公元604年,楊廣繼位,年號大業,在位之初初展雄心抱負,修建東都洛陽 開鑿大運河,創建科舉制。這都是功在千秋,利在社稷的千秋大業。但是由於急於求成造成百姓賦役過重,為了興建東都,修造運河,人民付出了沉重代價。而在此時又三徵高句麗,人民已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農民起義一觸即發。在山東河南等地爆發了竇建德等起義。加之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隋朝的統治瞬間土崩瓦解,最終楊廣死於江都,李淵逼迫楊侑退位。隋朝在歷經三十八年之後轟然倒塌。

隋朝和秦朝都是經過二世之後而衰亡。統治時間都很短暫。之後都開啟了強大的王朝的統治。兩者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言午玉仁66


秦朝和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兩個朝代,都是短命的王朝,二者的異同有一下幾點:

1、 相同:國運都很短暫

不同:秦朝二世而亡,子嬰本來是三世卻不敢再稱皇帝,秦朝國運共15年;隋朝共有3為皇帝,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隋恭帝楊侑,但第三位是個傀儡,國運38年。

2、相同 :秦朝和隋朝都是在結束長期的割據勢力之後,統一中國的兩個封建王朝;

不同:秦朝結束的是東周末期七國戰亂的局面,而這七國只是割據的勢力只能成王不能稱皇;隋朝結束了是西晉東遷以後,天下南北對立形成的南北朝代。

3、 相同:都加強了統治者的權利

不同:秦朝開創了郡縣制,摘用三皇五帝中的“皇”“帝”突出自己的權利;隋朝開創了科舉制,廣納天下才子為隋朝效力,推行三省六部制。

4、 相同:都被以農民起義開始的暴亂,推翻了政權

不同:秦朝以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農民起義開始,最後被白手起家的劉邦建立的漢朝;隋朝以瓦崗寨開始,最後便宜了隋煬帝楊廣的表兄弟太原割據勢力的李淵,建立了唐朝。

5、 形同:國家的滅亡都與大興土木相關

不同:秦朝修建萬里長城,大修秦始皇陵,興修阿房宮,舉六國財力,傾秦朝國運;隋朝隋煬帝三徵高句麗,修建隋朝大運河,使得隋朝舉國就役,更無一人是閒丁。

6、 相同:後繼國家都開創了一個輝煌的時代

不同:滅秦的漢朝,開國時大多“漢隨秦制”,且採用休養生息的政策,奉行“無為而治”開創了“文景之治”,後有一代雄主開創了漢武盛世;滅隋的唐是吸取隋的教訓,特別重視農業的發展,還廣納天下人才,選賢任能,拓疆擴土開創了“貞觀之治”。


八零後愛做夢


隋朝從建立到滅亡,總共是經歷了38年,如果從公元589年統一天下開始算,起到618年滅亡開始算起,實際上也就是20年的時間,和秦朝15年亡國的時間是差不多的。所以說隋朝也是個短命王朝。

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處有以下這麼幾點。

第1點:兩者都是結束了之前長達數百年的戰亂時期,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500餘年的動亂,隋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300多年的天下動亂時期。

第2點:兩者都開創了這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意義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為後面的朝代所借鑑,隋朝正式創立了那個三公九卿制和科舉制,為後面的朝代所借鑑。

第3點:者都有過重大的工程建設,秦朝曾經擴建了長城修建了離渠,修建了秦直道等,隋朝的話曾經修建過東都洛陽和大運河。


無一是證


主要是秦朝及隋朝實行的暴政導致。兩朝代都是在剛成立不久就對外擴張,窮兵黷武,對內殘酷鎮壓,苛捐雜稅,兵役徭役接二連三。本來百姓剛從戰亂中僥倖而生,不意又遭如此折磨,導致民不聊生,不堪其辱,等死不如造反,遂紛紛揭竿而起,最終導致秦、隋兩朝快速滅亡,成為著名的兩個短命王朝。


胡山19


秦王朝和隋朝在中國歷史上都是短命王朝,秦朝存在了十五年,隋朝存在了三十七年。他們又都是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王朝。那麼,這兩個王朝的滅亡,有什麼異同呢?我們先來說相同點吧。


首先,農民起義是導致他們滅亡的直接導火索。在網絡上,秦始皇的擁躉很多,他們把秦始皇吹捧成千古一帝。但是,假如要讓他們回到秦始皇的時代裡,他們恐怕就會是另外一番感受了。陳勝起義的時候,曾經提出過一個口號:“天下苦秦久矣!”也正是因為天下苦秦久矣,所以當陳勝在大澤鄉登高一呼,天下很快雲集響應。大秦帝國,也就在短短的兩三年之內就崩潰了。而隋煬帝的荒淫暴虐,在中國歷史上更是聞名。隋煬帝的稱呼本身就是一個貶義的稱呼,根據諡法,“煬”字的含義是“好內遠禮”,也就告訴世人,這不是個什麼好東西。楊玄感在起兵討伐隋煬帝楊廣的時候曾經說過,自己起兵的目的就是:“為天下解倒懸之急,救黎元之命。”李密在討伐隋煬帝的時候也曾經寫過一篇檄文,他說道,對比隋煬帝的罪惡,“殷辛之譴為小,漢靈之罪更輕”。隋朝滅亡後,唐初的君臣,都隋煬帝時期百姓生活的困苦有著真切的感受,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直接參加了反隋的農民起義。


其次,秦朝和隋朝的統治集團內部都矛盾重重,最後其君主也都是在內部的矛盾衝突中被自己人殺死。秦始皇在世的時候,憑藉其威權,暫時維持了統治集團的安定。但秦始皇去世後,統治集團內部就沒有安定過,先是沙丘之變,秦二世奪權,扶蘇、蒙恬被殺。然後,秦二世幾乎殺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和父親所留下的老臣。最後,指鹿為馬的趙高控制了朝政,在望夷宮中將秦二世殺死。接著子嬰又在即位之後不久殺掉了趙高。在隋朝,早在隋文帝活著的時候,就發生了太子之爭。等到隋文帝臨死的時候,發出了“獨孤誤我”的哀嘆。隋煬帝即位後,把自己的兄弟也幾乎都殺完了。最後躲在江都的隋煬帝被譁變的士兵所殺。


再次,在他們滅亡之後,卻在一定程度之上又復活了。我們常講漢承秦制,唐承隋制。在秦朝和隋朝滅亡之後,都出現了一個相對長久的大一統王朝,西漢王朝繼承了秦朝的制度,在秦朝的制度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繕,避免了秦朝的暴政,休養生息,出現了文景之治的局面。唐朝建立後,也繼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同樣,唐朝建立後統治集團都能吸取隋朝滅亡的經驗教訓,唐太宗常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隋朝短命而亡的教訓時刻都在提醒著唐太宗,切不可步隋煬帝的後塵。於是出現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西漢和隋朝的建立者都很注意從歷史的興亡之中總結經驗教訓,從而避免了歷史的覆轍。


以上是秦朝和隋朝滅亡的相同點。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他們之間的不同點。

首先,秦王朝的滅亡,不僅有農民起義的因素,也有東方百姓不認可秦朝的因素。我們常說秦始皇完成了中國的統一,但是秦始皇的統一其實是建立在武力基礎上的軍事征服。對於東方各國的百姓而言,其實缺乏對秦國的認同。設想你穿越回去成了一個楚國人,當秦軍打過來的時候,你是會反抗,還是會歡呼呢?這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秦始皇滅六國整整用了九年多的時間。所以,等秦始皇去世後,一旦遇到秦國的統治力下降,就會出現東方各國的復國運動。我們看到,陳勝起兵之後不久,東方六國全部復活。而且,最初復活六國的人,並不是過去的舊貴族,而是平民。比如陳勝、武臣、韓廣等人,都是平民。而在他們失敗後,原來的六國舊貴族才又進一步掌握了反秦鬥爭的領導權。相反,我們看到隋朝末年的農民戰爭中,基本沒有出現過復國運動。隋朝也是終結了數百年的分裂局面。但隋朝在統一的時候,並沒有遭遇到太大的反抗。隋朝在沒陳的時候,五十萬大軍南下,卻基本沒有發生什麼戰鬥。這是因為,在經歷了兩漢四百年的大一統之後,天下一家的觀念深入人心。“金陵王氣黯然收”之後,陳朝的百姓很自然地就轉換為隋朝的百姓,他們對隋朝並沒有什麼牴觸情緒。所以當隋朝末年出現天下大亂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南方人主張再恢復陳朝的。


其次,秦王朝滅亡後,新建立的王朝是西漢,西漢王朝的統治集團和原來的秦王朝之間並沒有什麼瓜葛。劉邦君臣是典型的布衣將相之局,劉邦本人出身平民,他手下的主要功臣也都出身平民。在西漢王朝的統治集團之中,除了張良等極少數的人之外,也基本沒有原東方各國舊貴族的身影。相反,隋朝滅亡之後,新建立的王朝是唐朝,唐朝的統治集團和原來的隋朝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李淵集團本身就是隋朝的皇親國戚,李淵是隋煬帝的表弟,被封為唐國公。李唐王朝建立後,其核心統治集團也由關隴貴族構成。


再次,由上面的這個不同點,也引出了另外一個不同,革命與禪讓。秦王朝的滅亡,是由於直接的軍事原因。當劉邦的軍隊出現在咸陽城外之時,秦王子嬰內無糧草,外無救兵,他只得系組出降,秦王朝滅亡。而隋朝則不同,天下大亂之後,李淵趁機從太原起兵,接著攻佔了長安。他並沒有立即稱帝,而是在長安城中找到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立他為帝。到了第二年春,隋煬帝在江都被殺之後,618年五月,楊侑退位,舉行了個禪讓儀式,把皇位讓給了李淵。李淵登基稱帝,建立大唐。楊侑被封為酅國公,一年以後莫名其妙地死去。


綜合以上的分析,要問秦朝和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只有一個:暴政!秦始皇本人的殘暴統治給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秦二世在秦始皇暴政的基礎上有過之而無不及,百姓走投無路,只能揭竿而起。同樣的,隋煬帝即位後,十四年間將大好江山折騰得面目全非,百姓流離失所,也只好官逼民反。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是歷史的絕對真理。我想大家可能都讀過賈誼的《過秦論》,我就不再重複了。我就用賈誼《新書·大政》篇裡另外一句話來結束吧:“故自古至於今,與民為仇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之。”


孤城影隨


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秦朝14年,隋朝38年,秦朝只有兩代皇帝,隋朝實際也是隻經歷了兩代皇帝,雖然楊廣的兒子也短暫被擁立為帝,但實際已經不是隋朝的天下了。大體上來說,古代兩千多年封建制度,經歷了各種朝代,歷史的演變趨勢都是很相似的。各個朝代最後滅亡無非是內憂和外患。而隋與秦都是亡於內憂,即是皇帝的倒行逆施,橫徵暴斂,導致民不聊生進而造成起義而亡國。細微之處,秦與隋有幾點不同:

1. 秦朝更加短命,因為在始皇帝時期由於修築長城,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已經對百姓生活破壞嚴重,禍根早種,以致於始皇剛駕崩,陳勝吳廣就爆發起義,所以可以說做爹的已經給兒子二世種下禍根了;相對的,隋朝的第一代皇帝隋文帝是創造開皇之治,與民生息的仁君,厲行節儉,可以說給隋朝和兒子們留下了很好的基業。

2. 雖然都是由於皇帝的私慾暴政亡國,但暴因不同。秦二世是趙高把持朝政,倒行逆施,再加上本來秦滅六國,導致六國的王國貴族遺民就對秦心懷怨恨,繼而造反。可以說秦二世是由於昏庸不作為而把國政搞得稀爛;隋煬帝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點像秦始皇,不是純粹的昏庸,相反是很有作為也很想有一番作為的。都是發動戰爭,秦始皇徵匈奴,百越,隋煬帝徵高句麗;都是大耗民力,秦始皇修築長城,隋煬帝開運河,造龍舟,下江都,簡而言之,隋煬帝是太想有作為,勞民傷財,把家底敗光了,造成國本動搖。

3. 被消滅的主體不一樣。秦朝就是被農民起義滅掉的,陳勝吳廣也好,劉邦項羽也好,都是一支農民起義軍,秦朝就是被他們滅掉;隋末雖然也是各地狼煙四起,農民起義多如牛毛,但最終不是被農民起義軍滅掉,而是被它體制內的官員滅掉,宇文化及也好李淵也好,都是隋官,不是農民布衣。



BP獨立寫作人


作為亂世一統的國家秦朝 僅僅十幾年就結束了,其實不然,劉邦建立的漢朝,所有的官襲制度都是秦朝的制度,隋朝亦然,隋朝短短的幾十年,唐朝的所有官襲制度也都是按部就班,沿襲隋朝的制度,俗話說得好,亂世之後必盛世,戰爭的時候,統一王朝的皇帝(始皇帝,隋文帝)都是開國統一大帝,統一後 心裡緊繃的弦鬆懈了,繼而造成短短几十年就滅亡了


90後愛看歷史


相同之處一:都是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相同之處二:都是割據局面的終極者。

然秦朝終結的是封分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意義非凡;而隋朝是終結了數百年來天下割據的亂象,亦是非常偉大。


山之南1989


都是殘暴所致,沒有把人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