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出現哪些變化,可能是血糖過高,易患糖尿病?


人體內的血糖是反映身體是否健康的一項重要的指標,血糖平穩了,便有利於體內的新陳代謝,這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一般來說,人在空腹的狀態下,體內的血糖保持在3.9-6.1mmol/L以內,都是正常的。但是血糖的高低也受到天氣、心情、飲食等多方面的影響,尤其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是高血糖病發率較高的人群,平時更要多留心。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體內的血糖是否處於正常的水平呢?一般來說,若血糖升高了,人的腳部是會出現明顯的變化的。

腳上出現哪些變化,可能是血糖過高,易患糖尿病?

1、腳部發麻

排除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的原因,血液循環受到壓迫了,會出現腳麻的情況,頻繁的出現腳麻的情況,就需要小心了,這或是身體的暗示:你的血糖有點高了。因為體內血糖超標了,就會影響到身體下肢的供血、神經的調節,血液供給不及時,流通和循環也會受阻,就容易引起腳部發麻,一旦發現,還希望你能多留心,最好測一下血糖。

2、腳趾變黑

正常健康的腳趾的顏色是粉紅色的,但若是近期發現自己的腳趾慢慢變黑了,甚至還會散發出一股難聞的味道,就要小心血糖了,拖久了可能會發展成糖尿病。因為血糖過高,會影響到動脈,動脈變窄了,血液的流通就變的緩慢了,時間長了就會發生堵塞,腳趾的顏色就會逐漸的變黑。

3、腳部皮膚有瘙癢感

一般大家都會認為皮膚瘙癢就是跟皮膚病有關,殊不知這和體內的血糖也有很大的關係,血糖高了,腳部的神經會受到刺激,皮膚就會出現明顯的瘙癢感,不管不顧,若是血糖持續升高的話,極有可能就會惹上糖尿病足。所以腳部瘙癢,別總誤以為是皮膚病,也要警惕高血糖。

4、腳部出現間接性的跛行

我們的四肢負責血液的供應,但血糖高的話,下肢的血液供應就容易不及時,而人在走路的時候就會明顯的感覺腳步、腿部有發麻和疼痛感,休息一會兒會有所緩解,但再次行走的時候,又會出現疼痛。

5種容易造成血糖升高的習慣,倘若你全部改掉,糖尿病很難找上你

1、長時間久坐不動

2、愛抽菸喝酒

3、晚餐吃的太多

4、不愛吃主食

5、工作壓力大

生活中如何降低血糖呢?

1、補充硒元素

研究發現,硒具有和胰島素同樣的功能。硒還能增強脂肪、肌肉等周圍組織細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在肝臟抑制肝糖原異生和分解,增加肝糖原的合成,既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同時又保證細胞的能量代謝。可以從根本上緩解高血糖的情況。

補硒可以選擇藥劑,也可以選擇食療。如選擇全國兩大天然富硒產地之-安康紫陽所產的紫陽毛尖,其產地土壤含硒豐富,每100g含硒15μg,是-般食物的3倍,且天然硒好吸收。另外紫陽毛尖中的多酚活性成分能促進糖的新陳代謝過程,間接促進胰島素分泌,並抵消血液中葡萄糖份子吸收,因此對降低血糖水平有幫助。

<strong>

2、常吃海帶

海帶是一種營養價值很好的食物,非常適合血糖高的人食用,海帶中有一種巖藻多糖,它是一種很好的膳食纖維,對於降血糖有很好的幫助作用,經常食用海帶還能調節免疫,抗凝血,抗腫瘤。

3、少熬夜

熬夜的危害很大,就像吸菸一樣,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使自己的身體內的內分泌紊亂,尤其對於血糖高的人,更是不能熬夜,熬夜對於血糖高會有明顯的波動,經常熬夜,會使血糖升高,除了血糖升高外,還會影響血壓,使人血壓升高,使身體血管受到嚴重危害。

4、不吃宵夜

不管有無高血糖,宵夜都是應該要戒掉的。因為晚上身體內的血液循環並不是很通暢,吃完宵夜後,大部分血液更是要供給胃部消化。這時候的血管中容易出現沉積物,血流量更少,反而會加大血糖升高的風險。

5、適當的運動

運動是控制血糖的最佳辦法之一,運動不僅能夠消耗血糖,而且還能夠激活身體的機能,尤其是胰腺的機能,從而能夠幫助血糖的穩定。脂肪和免疫力低往往與糖尿病息息相關,而進行適當的運動則能夠減掉脂肪,提高免疫力,從而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切斷了與糖尿病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